[定存股][退休股]中華電信2412 花農交流園地

灰狼01 wrote:
是不是"減資"所造成的短期高股價只對一般想短期套利的大股東有利?

(如董事長兼總經理、董事兼管理職員工、減資前有發認股權的、轉換債的)?

轉換期一過,就沒必要維持高股價的必要了,反而會讓股價跌可以重來一次?...(恕刪)


  照道理,這些依附股價的商品,會隨著除權息和增減資相對應調整 strike price。像個股期貨都有這些調整規定。不太可能可轉債沒有。認股權本質是未公開交易的個股選擇權,基本上概念是依附個股期貨所衍生,所以規定應該是一樣的(會做調整)。

  以下這段純屬個人主觀意見,和第一段較為無關,但和灰狼大的疑問就有點關係了。

  通常獲利又減資的原因很多,除了稅的考量之外,有一種是為了讓線圖看起來是多頭,不過這只能用來哄騙小股東,因為他們多半資訊及工具較為缺乏。法人也算大戶,樂得配合。我之前在另一棟空樓有提供數字,純粹就獲利數字來看,早該走空了,只是趨勢較為緩慢且不那麼明顯,剛好又有QE低利環境,所以又順勢再拉了一波(這個就有可能讓灰狼大提問的認股權可轉債等越過調整後的價格)。現在QE要逐漸退場,外資抓住4G的事件趨勢順勢大幅出脫。至於後勢如何,沒人100%說得準,就各人自行判斷了。
灰狼01 wrote:
小弟長時間一直在觀察"減資"的前因後果,

是不是"減資"所造成的短期高股價只對一般想短期套利的大股東有利?

(如董事長兼總經理、董事兼管理職員工、減資前有發認股權的、轉換債的)?

轉換期一過,就沒必要維持高股價的必要了,反而會讓股價跌可以重來一次?

不要把減資退回的現金視為殖利,那只是自己原有的錢?

一般小股東似乎應該把它視為利空才對?

雖然減資當下無損股權權益,相對高股價是弊端的來源?

減資後若無法成長長期維持高股價,必造成價差虧損或投資報酬減少的後果?

請有研究的大大指教~


按照資本不變原則,公司的資本是不允許減少的。我國法律允許減少資本,但需明確一定的條件:

1、原有公司資本過多,形成資本過剩,再保持資本不變,就會導致資本在公司中的閑置和浪費,也增加了分紅的負擔。

2、公司嚴重虧損,資本總額與其實有資產懸殊過大,公司資本已失去應有的證明公司資信狀況的法律意義。

上面藍色標註大大所說的狀況通常為第二種

目前中華電手上資本公積大約有1800多億

但是為了應付4G建設的資本支出需求

未來應該不會再減資退現金給股東

減少資本公積的水位了(小弟個人看法)

請問一下,今年2412的扣抵稅額公佈了嗎?
因為我查不到相關資訊,感謝
期望後年中華電現金殖利大爆發 衝上六元 全體股民應會很開心 包含中華民國政府

stuttgart456 wrote:
期望後年中華電現金殖利大爆發 衝上六元...(恕刪)


個人是預估 在2017年

灰狼01 wrote:
一般小股東似乎應該把它視為利空才對?
雖然減資當下無損股權權益,相對高股價是弊端的來源?
減資後若無法成長長期維持高股價,必造成價差虧損或投資報酬減少的後果?.(恕刪)


小弟也是一直在觀察減資,一些小小的看法...

減資無關多空,相對高股價也沒有什麼大弊端,
重點在大大說的那句「減資後若無法成長..」
這個因素才是決定減資後是否利多或利空。

除中 2412 之外,小弟還「刻意」買進二次將要減資的股票,
6116 2331 的減資,當把他看成是利多。
還是說其實減資最初衷就是表示前景已無法有大突破
甚至有往下趨勢
而公司也無能為力
所以減資面對
減資這個動作對小股東而言
應該不是個好消息

劍神路亞 wrote:
所以今年中華電資本公積現金
免稅/不列為所得收入/沒有扣抵額/不用繳健保補充費


在即將到來的扣抵額減半的修法
配發2.137的資本公積看起來感覺是一項小小的利多,哈哈~~


外資今天 大買5113朵花
看起來要重演去年的戲碼了

還沒上車 的要快喔 !

momoweb wrote:
外資今天 大買5113朵花
看起來要重演去年的戲碼了(恕刪)


那不久前外資每天一直賣,是什麼意思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