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鴻海首季營收1.34兆元、年增44% 創歷年同期單季新高



附圖幾張比較重要的關聯企業也都開出來了,鴻準第一季年對年成長79.8%、天鈺第一季年對年成長90.84%、臻鼎-KY第一季年對年成長55%,這些關聯企業都是影響億到10億級別的,所以對鴻海整體的業外中的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這項是很補的,鴻海2020年就是因為covid-19在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這槓少賺了100多億,所以2020年才少賺了1元,法說會上劉董說,第一季開了個好年,鴻海第一季的營收來到1.34兆,這都是旺季的水準了,如果毛利率有6~6.2%,獲利有可能都會來到2~2.2元,今年鴻海開完三月營收後,應該是能扭轉近日來的弱勢,去年第四季開的財報確實是稍微不如預期,今年是劉董說的毛利率7%的元年,你要去驗證可不可能,你至少也要看5月14日第一季財報的毛利率及營利率才能確定是不是真的。


如果毛利率7%玩真的,第一季真的來到6~6.2%,那第一季獲利就會有2~2.2元這種水準,這也是為什麼我說的,今天開完三月營收後,可以去扭轉近日的弱勢,目前有哪一個人敢說劉董2021年毛利率7%的目標一定不可能的?我想是沒有,所以大部份的中實戶,大戶及外資群不敢太偏空,尤其鴻海業外的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年增的也很誇張,這也會貢獻整體的鴻海獲利,就算2021年第一季毛利率一樣是5.53%,營利率1.53%,營利也會有205億,會超過2019年的161億,那有誰敢保證毛利率不會提升?如果沒有,那營收增加44%,獲利會增加的機率就是比較偏,目前多方就是比較贏面。


如果你還是不懂,我拿過去fii及鴻海營收比例來算給你看,fii通常是會佔鴻海營收的3成5,毛利率8.x%,以1.34兆的營收,大概會有4690億是來自於fii,光這部份就會有161億了,大概就和鴻海2019年第一季的本業打平了,不過大家要注意一件事,2019年第一季鴻海其他利益及損失這項賺90億,這不會是經常性的,這也是鴻海2021年第一季最大的獲利變數,雖然這是不確定因素,但營收增加,獲利增加的機率就是比較大,接下來到5月中鴻海開出第一季財報前,不需要太過悲觀,目前的局勢對多方比較有利。
加權指數、台積電、鴻海籌碼面0408




大盤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10.94億,投信買賣超2.129億,自營商買賣超43.33億,三大法人買賣超台股56.399億,收盤16926.44點,漲跌111.08點,外資群期貨留倉-23362,較前一日增減-495。

台積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3294張,投信買賣超-848張,自營商買賣超851張,三大法人買賣超3297張,八大官股買賣超-87張,今天台積電收盤在613元,漲跌3元。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3029張,投信買賣超-739張,自營商買賣超-309張,三大法人買賣超-4077張,八大官股買賣超-1122張,今天收在122.5元,漲跌-1元。


今天台股成交3859億、台積電成交23891張,鴻海成交38759張,鴻海最近明顯的量縮,去年第四季財報稍不如預期,三月營收亮眼,第一季營收來到1.34兆,多空的消息合在一起,讓多方及空方都偏觀望,目前剛好可以測試裡面投資人的信心,說要投資中長線的人,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嘴巴上說多有信心都沒有用,股價一波動下去,一磨下去,是驢是馬,牽出來遛遛看就知道了,以目前鴻海周線122.8元,月線124.45元,季線116.5元,近一周,一月,一季進來的人差不多都是在你的成本區。


我記得之前和大家說過,不論你買在什麼價格,你一定會面臨到目前的情況,之前很多人買在7x元,8x元,9x元,他們在買的當下也是會經歷過盤整,上漲及下跌,這就是股市中的日常,所以當你買進時,你一定要想清楚原因,絕對不能跟風買,看到股價上漲就買,然後看到股價不漲或下跌就賣,如果你常常這樣頻繁交易,最後你就是會把錢都送給券商及政府,我持有鴻海大概2年多,其間我遇到的波動及整理很多,但我一直都在,原因就是我當初在買進時已經想的很清楚了,從8x~12x元,這一段就是一些舊思維鴻海股東不要白送我的,當市場投資人反應過來後,他們就會發覺,鴻海2018年後每年賺8~9元,僅配4~4.2元,所以股價每年減會少4~4.2元,在2017年前,鴻海賺8~10元,會配股及配息,股價每年會減少1x元,在我買進鴻海後,我就和大家說,如果那些舊思維的人一直認為鴻海價7x~9x元,哪天你就會發覺鴻海淨值1xx元了,現金1xx元了,你還在那7x~9x元,現在2年過去了,鴻海的淨值來到93.59元,現金有88.94元,大概再過兩年,鴻海的淨值就會突破100元,手上的現金也會突破100元,道理其實也不難理解,鴻海每年都是賺錢的公司,而且都是賺8~9元,去年雖然有百年一遇的covid-19,還是交出了7.34元,算是不錯的成績,單純就是第四季營收太高,一般人對2020年第四季期望過高,現在出現了失望。


在3月30日時,劉董說今年第一季開出了好年,而且第一季的表現是優於正常季節性的表現,所以大家在思考第一季的獲利時,就不要去用歷年第一季去做算了,可以朝向優於歷年第一季的方向去思考,我覺得大家要改掉對鴻海太嚴格的習慣,一家淨值93.59元,現金88.95元,一年賺8~9元,股價來到12x元就有人要在那先跑一趟,什麼獲利不如遇期,那中華電動賺4元多,股價110元你怎麼沒有意見?還整一些連賺錢長怎樣的公司都不知道的股價就200,300,500元,你怎麼不會覺得危險?


如果你一直用極度嚴格的標準看鴻海,我相信在台股中你也沒有幾間公司能買,很多人說鴻海危險,然後換到另一家公司,我僅花十分鐘就直接打槍了,明明比鴻海差很多,結果他卻認為鴻海危險,他買的安全,試著不要被長線的技術線型給框住,你在投資鴻海時就會相對的理性。
台灣五十成份股漲跌幅0409


這一周漲幅前五名如下~

名稱漲跌幅
友達14.43%
群創13.39%
中鋼7.69%
聯電4.72%
國巨4.33%

這一周面板股表現最好,鴻海因為2020年第四季財報不如預期,所以目前正在消化一些失望賣壓,鴻海三月營收達 4412.17 億元,年增 26.9%;第一季營收 1.34 兆元、年增 44.5%,鴻海三月及第一季的營收是利多,去年第四季是利空,一般來說,公司的毛利率、營利率影響的威力是大於營收,對專業的投資人來說,他們會認為毛利率、營利率能代表公司的競爭力,2019鴻海毛利率為6.47%,2020年第四季毛利率為5.69%,毛利率年對年的衰退,這會讓樂觀的人開始變的稍微謹慎一點,本來是2020年第二季,第三季鴻海都三率三升,大部份的人都認為2020年第四季也會三率三升,但就就是開出了三率三降,這時就會有一部份的人失望的賣出手上的股票,造成鴻海股價弱勢。




第一季的營收很好,但有人會擔心第一季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會不如預期,所以就會選在開完財報後的幾年認賠殺出,這算是很健康的買或賣,這些人過度的謹慎,也太短視了一點,鴻海第一季營收1.34兆,就算毛利率,營利率不好,也能很輕易的贏過歷年的第一季,如果毛利率,營利率真如劉董說的那麼好,那整體第一季的獲利就會因為營收爆增而大幅增加,當你做一個投資時,你不能僅去看一季的獲利,然後就決定買進或賣出,這樣會造成頻繁交易,你要投資,你當然要先預設一個時間長度,鴻海有f1.0、f2.0、f3.0,如果你通通看完,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如果5年後,鴻海毛利率,營利率,獲利,電動車,機器人,半導體,AI、5G通通沒有成功,以目前鴻海的競爭力,一年賺個8~9元也沒有什麼問題,你就單定存了5年或是被騙去買了5年的保單,5年後,就算F1.0、F2.0、F3.0通通失敗,鴻海隨便的報酬都會遠高於定存或保單。

當你遇到忽然一季不如預期時,反正你都打定要看5年後了,看到股價下跌到周線下,月線下,且靠近季線,這就是你佈局的好機會,中長線佈局就是找均線,所謂的均線就是平均成本線,當你做資金配置,花了一年的時間去佈局鴻海,最終你的均價應該是會在年線上,每年鴻海會配股息給你,所以你每年的成本都能降低,而且鴻海是賺8~9元,配4~4.2元,每年的淨值會多4元左右,幾年後,鴻海的淨值、現金都會很高,其實你真的很難賠錢,有人戲稱,如果你買鴻海都能賠錢,你乾脆就不要投資了,因為鴻海的優勢在於優定,你不需要每天因為風吹草動而在那殺進殺出,你不用擔心股價跌下去就跌到下市,鴻海是有淨值,有大量現金,會配息的大型權值股,之前說中國的立訊要打敗鴻海,其實就是炒股,炒的當下說的會飛一樣,炒完後,就發覺遠來被鴻海狠甩十條街以上。
leo0309
127買到,鴻海淨值93.59元,每年賺8元,大概抱個4-5年,每年發4元,就沒虧了!
leo0309
4年後,假設4元放淨值16+94=110,16元給你,你成本變111元,這當中看鴻海轉型如何?領4元是最差的,好一點就是賺到價差!
加權指數、台積電、鴻海籌碼面統計周報

由於周報的圖及內容過多,我就寫在方格子上,順便把這一周寫過的文章校稿了一遍,這一周看到我文章覺得不順或有錯字的,我在周報中有再修正過,內容很豐富,大概需要21分鐘才看的完,我在佈局那個周報的架構是,從三大法人買賣統計->三大法人買賣超->台灣五十成份股漲跌幅->近五日及十日外資群買賣超->鴻海、台積電、聯電、台達電、和碩近一周、兩周及一季集保股權分佈->鴻海、廣達、緯創、仁寶、和碩3月營收及第一季營收->鴻海主力券商近一周、兩周及一季的進出明細->鴻海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鴻海開完營收後隔一天外資群的動態及鴻海漲跌幅->投機股最大的敵人是~~時間~~


就是由宏觀看到細部,我想這樣的架規應該會讓你看股市更宏觀一些~

請到下面網址看鴻海周報

加權指數、台積電、鴻海籌碼面統計周報

https://vocus.cc/article/607114eafd8978000127a03d
鴻海因為除權除息產生的股價迷思



之前我一直和大家說鴻海之前股價會在7X~9X元的原因,今天我用數據清楚的再和大家說一遍,讓大家不要再陷到這個迷思中了,從長期的技術線型看,從2018年10月往前推10年的10年線為94.48元,一般人就是直接打開長期技術線的月線圖,看到股價就是在7x~9x元,他們不會去想為什麼,直接就被錨定在7x~9x元,在2010年,鴻海的淨值為49.75元,一年賺8元,配了股息2元,股票1.2元(1張多1百二十股),大家對這樣沒什麼感覺,如果以當年鴻海股價155.5元,搭配除權、除息公式,155.5-((155.5 – 2) /( 1+1.2/10)( =18.45元,沒錯,相信你的眼精鴻海賺了8元,除權除息後,股價減少了18.45元。

.同時配 現金股利 和 股票股利的情況

除權除息後股價 = ( 除權除息前股價 – 現金股利 ) / ( 1 + 股票股利(元) /10 )


接下來2011(賺7.65元,股價減少12.41元)、2012(賺8.02元,股價減少12元)、2013(賺8.16元,股價減少9.54元)、2014(賺8.85元,股價減少13.71元)、2015(賺9.42元,股價減少8.37元)、2016(賺8.6元,股價減少8.37元)、2017(賺8.01元,股價減少11.83元)、在那七年中鴻海共賺了58.95元,股價卻減少了86.3元,多配了27.4元,2017年鴻海賺8.6元,僅配出了4.5元,這時就是鴻海的分水嶺了,鴻海舊股東們還不習慣鴻海沒有配股票,到了2018年10月前,鴻海的淨值68元,減資2成,淨值從68元跳到83元,結果股價從83元又被長期的技術現形錨定在7x~9x元,這時鴻海就形成了奇特的現象,股價出現世界八大奇景般的委屈。


鴻海2018年賺8.03元、2019年賺8.32元、2020年賺7.34元,股息配4元、4.2元、4元,賺了23.69元,股價僅減少了4+4.2+4=12.2元,以前因為鴻海賺到錢會以股票形式多配出去,所以大家會發覺鴻海的淨值不會增加,近四年鴻海賺多配少,所以淨值會大幅的一直增加,這也是兩年前我和大家說的,當大家意識過來後,你就會發覺被錨定在7x~9x元有多蠢,當初我在寫時,很多人不信,當股價跌回7x、8x元時,他不是押身家的買進,而是出來酸言酸語,兩年過去了,時間總是會證明我的看法是對的,市場漸漸的也發現以前賺少配多,股價減少比較多,現在賺多配少,股價減少比較少,因為鴻海賺到的錢不會憑空消失,所以如果鴻海賺多配少,很自然的,價值就是要反應在股價上,這也就是我和大家說的,你不要傻乎乎的被錨定在7x~9x元,現在鴻海淨值93.59元,比起2010年的49.75元,機乎快增加一倍了,現金約當現金也從當初的2,542億變到12,328億,有人會說股本不同,2010年股本為966.1億,2020年底股本為1386億,我們用每股現金來算,2010年時屬於股東每股現金約當現金為26.3元,2020年底,屬於股東的每股現金為88.95元,價值增加多少,應該一目了然吧。


按照過去鴻海的邏輯,每年獲利減掉股價後,股價一年還會多4元,白話文就是,鴻海現在賺8元,就算鴻海配了4元給你,按之前的邏輯鴻海股價每年還要增加8元,鴻海近四年沒有配股票了,所以股價要增加32元,再加上2018年減資2成,股價應該要多15元,總共要多47元,120元減47元,目前鴻海的股價就等於是2017年前的73元,舊思維股東喜歡的鐵板區原來就是現在的120元,只是你一直沒有意識過來罷了。
看A大的分析
是否未來鴻海不會有100以下的價位了?
福金財多 wrote:
看A大的分析是否未來(恕刪)


會不會低過100我是不知道
不過我最近又進了2張
加權指數、台積電、鴻海籌碼面0414



大盤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17.86億,投信買賣超-1.967億,自營商買賣超-16.62億,三大法人買賣超台股-36.447億,收盤16865.97點,漲跌41.06點,外資群期貨留倉-25170,較前一日增減236。

台積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1163張,投信買賣超145張,自營商買賣超697張,三大法人買賣超-321張,八大官股買賣超-774張,今天台積電收盤在612元,漲跌7元。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5581張,投信買賣超-139張,自營商買賣超337張,三大法人買賣超-5383張,八大官股買賣超1016張,今天收在121.5元,漲跌-1元。


今天大盤給了買投機股、題材股,強勢股一記震撼教育,讓一些新手了解,股票不是只會漲,原來也是會跌,而且會跌到你賠到有感,一兩個月前,很會亮燈的小型股,那時我就說,淨值很低,未來的獲利還在遙遠的夢中,那種股票你敢買400,買500元,時間一定會讓你知道我是對的,那時因為股價會漲,每一個新手,菜手也是很嗆的說他不怕,才兩個月的時間,目前股價290元,季線354元、月線420元,跌到你懷疑人生都會,你覺得底在哪?很多人在上漲時說自己是追強勢股,想賺個差價,結果下跌時整段下跌全部都吃了,那檔公司值個幾十元就偷笑了,能炒到500多元,只能說新手、菜鳥夠多,夠無知,我之前說過的小型股,你也不用和我鐵齒,每過一段時間後,股價總是會證明我是對的。


我看上的公司至少都有要淨值,有現金,有競爭力,有配息,會穩定獲利,重點是獲利當眼光費不能被拿走太多年,如此一來,當股市波動時,就算一時的下跌,我也不怕,時間可以為我化解風險,在散戶非理性賣時,我如果手上有資金我還能逢低撿便宜,這時有人會說,專家說絕對不能向下攤平,一定要向上加碼,我只能說,視情況,如果你買的一家公司像燈燈燈,你向下攤平試試,賠到你懷疑人生都會,如果你買的股票是鴻海,是0050,你向下攤平試試,時間一久後,你總是能夠賺到合理的報酬,所以能不能向下攤平取決在你選定的標地是否有價值。


鴻海的淨值93.59元,現金約當現金有88.95元,一年賺8~9元,一年配4元~4.2元,淨值一年增4.X元,在EMS產業中世界第一,目前股價121.5元,獲利被拿走27.9元,以一年賺8~9元,大概僅被拿走三年的獲利當眼光費,這種公司在股價下跌時你有什麼好怕的?你有什麼好不敢加碼的?那種淨值12元,一年賺2元,股價500元的,那種公司跌到400元,300元,你有什麼好去加碼的?很多人覺得鴻海危險,結果去買那種危險到不行的個股,那種股票我看了,我連100元都不會去買,他卻覺得好安全,當海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很多人覺得鴻海漲的很慢,別的股票漲的好快,有人賣了鴻海說要去買面板友群創或友達,對於1X元買到群創及友達的中長線投資者來說,這兩天跌了1X%也沒有多少,但對於27元才去追群創的,兩天下來,最多跌到20%,跌到你懷疑人生都會,看你要多快。


當我在投資前,我會做好所有的功課才進場買進,我絕對不會看到某股票漲了,然後進去追,追完後看到下跌才在那心慌意亂的四處求救,在股市中,有上漲的可能就有下跌的可能,你要考慮到下跌時,不論是理性及非理性情況下你都要敢持有,我敢和你說,不論鴻海發生理性或非理性的下跌,我都抱得住,而且我都敢向下攤平,那些平常甜言蜜語,講的天花亂墜的,說什麼一生一世,結果發生一個小利空,跑的比誰都快,重點是跑的前一天還甜言蜜語的和你說公司好棒,這種人的信用就是破產了,不太需要聽他說什麼了。
Acer_kewei wrote:
加權指數、台積電、鴻...(恕刪)


500很快跌破300的,怎麼好像是3138的耀登?
我就是愛拍照
就是講耀豋。
台灣五十成份股這周的漲跌幅(有一些成份股是舊的)

這一周台灣五十成份股漲幅前五名如下~




名稱漲跌幅
中鋼 25.76%
南亞 9.23%
開發金 8.17%
正新 7.71%
元大金 7.61%


這一周金融、傳產所現的最好,台股1萬7看起來就是用金融及傳產在站穩的,這一周鴻海漲了3.5元,漲了2.92%,比大盤的1.8%及0050的0.94%來得好,鴻海表現會比大盤及0050好的關鍵在於台積電這一周漲0%,台積電去年漲幅驚人,成為了散戶追捧的標的,股東數從去年的36萬到最近的98萬人,台積電股價先漲完了,今年就是驗證成績單,昨天台積電開出第一季的獲利,合併營收約新台幣3624.1億元,創單季新高;淨利1396.9億元、EPS5.39元創歷史次高,比去年同期好,但就是沒有市場想像中的好,股價只要先前漲愈兇的,接下來的成績就愈不能出錯。


小型妖股燈燈燈今天再跌停,淨值2x元,股本5億以下,一年賺兩元多,去年炒股集團吹的會飛上天似的,結果第四季財報開出來後大賺0.2毛,還是有人不死心繼續炒,二月獲利開出來竟然是負的0.29元,股價4xx元,不跌到你懷疑人生才奇怪,當初股價在漲時,裡面的人也是超嗆,超兇的,覺得別人要騙他的車票,那些跟單的散戶成本一定就是落在月線及季線上,今天股價收在240元,月線398元,季線374元,一次關廁所讓你絕望,如果你要是重注中一次招,你這一輩子也沒什麼用了,這就是喜歡投機的下場。


投機股就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在同學會有一些人介紹一些沒有獲利只有夢的小型股,然後一付都很兇、很嗆,我都冷冷的和他們說,如果你半年後,一年後還活得下來,你再來兇,再來嗆,我可以一直在這等著你,但往往他們連三個月都撐不住,這種騙神騙鬼的人很多,有一些散戶是自己入局了,就當幫兇的在到處出征,最終你會是夢一場,怎麼上去的,就會怎麼下來,我當初說過,很多人以為股價漲上去時他發財了,其實要你賣了才算數,不然那都是虛幻的。


在公開討論區上,你要存活的久,要大家一起能投資的公司,一定就是大型權值股,獲利穩定,有淨值,有獲利,有競爭力,會穩定配息,獲利當眼光費不能被拿走太多年,每年公司都會賺錢分給每一位股東,這種錢就是正和遊戲,我賺的錢不會是你賠,你賠的錢不會是我賺,我們就是把錢投入公司,公司拿去經營,然後賺了錢分給所有的股東,以鴻海為例,鴻海正常一年賺8~9元,配4~4.2元,剩下的錢就繼續去發展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半導體,AI,5G,當我選定這樣的標地後,就確定了八成我會在股市中賺錢,我唯一要做的事是,耐心的持有股票及每一季,每一年驗證財報及看法說會,每個月,每一季,每一年公司持續的幫我在賺錢,所以理所當然的,你可以永遠的看到我,你我不會是勾心鬥角的在玩零和遊戲,所以我不害怕告訴你所有資訊,當我收集到有用的資訊時,我也是很樂於分享給大家。


加權指數、台積電、鴻海籌碼面0416




大盤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60.93億,投信買賣超-2.109億,自營商買賣超14.1億,三大法人買賣超台股72.921億,收盤17158.81點,漲跌82.08點,外資群期貨留倉-28850,較前一日增減-4256。

台積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8844張,投信買賣超-1671張,自營商買賣超-2439張,三大法人買賣超-12954張,八大官股買賣超912張,今天台積電收盤在610元,漲跌-9元。

鴻海部份,今天外資群買賣超812張,投信買賣超-1006張,自營商買賣超1011張,三大法人買賣超817張,八大官股買賣超590張,今天收在123.5元,漲跌2.5元。

最近周刊我把我放在方格子的文章修整一下放到他們的周刊中,這大概是我七、八年前寫的文章

投資前基本知識及常識

https://vocus.cc/article/60693296fd897800011b2a2d


我最常聽到一些小資族的人向我說,a大!你資金部位這麼大,你又不像小資族那樣,手上僅有十幾萬,幾十萬,用你的方法無法快速累積資金,所以當然要去找投機股,一次賺1倍,3倍,5倍,而且最好在很短的時間內,其實我也不是出身在什麼顯赫的世家,我也是經歷過資金僅有60萬的年代,當初我一開始進股市時,我也是跌跌撞撞了七、八年,隨便買,隨便賣,憑感覺、感直覺,最終花了五年賠了七十萬,雖然這七十萬元不多,但我白浪費了五年的時間。


如果你資金小,你愈是急愈是賺不到錢,我說過,股市是淘汰賽,弱者出局,強者留下,會有很多的高手、老手在股市裡面,外資群、投信雖然不是什麼無敵的存在,但他們至少擁有的知識還是比新手及菜鳥多,巴非特曾說過,當你坐下來玩牌15分鐘後,你還不知道哪一個是負責送錢的,那你一定就是那一個送錢的。當你還是小資金時,你要建立正確的投資常識及知識,然後避免社會陷阱(喑黑五子登科),然後隨著本業薪資,股息,獲利再投入,複利的威力是很大的,我最常看到的人就是,一直在玩投機股,戶頭中的錢就是不會超過一百萬,薪資一直補進來,資金就一直在漲漲跌跌之中逐漸變小,原因很單純就是你功力不好又頻繁交易,把錢都拿去送券商及政府了。


以近十年我的本業薪資投入股市,大概就是以30萬,35萬,40萬,50萬,60萬,80萬,100萬,120萬,150萬,180萬這樣的速度投入(因為年紀大了,本業的薪資多,又沒有中太多的社會陷阱),你的本業薪資這樣投入,基本上你的本金是會變大,這十年股市中的獲利也是會以複利的情況成長,大家可能不了解複利的威力,我10年前起始的60萬,不包含近十年投入的資金,至少都翻了10倍以上,愈是往近年投入的資金翻的倍數是比較少,就是說我去年投入的180萬,這部份因為才剛投入,也沒有賺到多少,了不起就是鴻海賺到的5x%,如果你再去把9年前,8年前,7年前,6年前,5年前,4年前,3年前,2年前的以複利算進去,你就會得到一個很可觀的數字,這就是複利的威力,我在文章中提到,只要你有能耐十年不敗,你往回推10年的那一筆資金,至少都會翻10倍以上。


很多新人都是今年賺,明年賠,後年賠,大後年賺,本業一樣是以30~180萬每年投入,因為有賺有賠,賠的時候可能當年累計投資的資金比較大,所以最終就是賠,大家應該有注意到,你的資金會隨著你年紀愈大投入愈多,這意謂著你愈到後面愈不能敗,這也是為什麼我的投資一直很嚴謹的原因,我連勝十年後,敢押身家買的公司,如果你會怕,你乾脆就別投資了,你看我在同學會批評多少股票,你就會知道我這個人選股有多嚴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