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分析,北市平均薪資只比中南部稍高幾千元,但房價多出3、4倍,加上物價水準高,「高價環境」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不少人寧願先租屋,避免房貸壓力影響生活品質。而中市透天住宅多、居住空間較大,加上薪資水平不高,部分年輕人結婚後,可能選擇先和父母同住,節省開銷,拉長平均購屋年齡。
高市首購族2008年時平均年齡33歲,至今成長到33.5歲,延長時間並不顯著,有巢氏房屋南區發言人楊政曉表示,高雄地區房價低,一般住宅均價每坪9~10萬元,加上目前房貸利率低,以總價350萬元的3房住宅計算,購屋族只要準備70~105萬元自備款,每月房貸僅萬元,等於「只要有穩定工作,人人買得起房」。
高市人幸福多了
高雄市民李修惠則表示;「即使高市目前房價漲幅有限,但至少工作幾年就可在家鄉買到自己的房子,比起台北人幸福太多了!」
美國有這個理想,於是利率被壓下來,金融風暴也隨之而來了,
香港董建華有這個理想,於是猛蓋房子,謂之八萬五,每年八萬五千個住屋單位,香港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台北的房價高,就不要去買,要把買房看成投資,而不是買貴了,就騙自己這是自用的,買的時候就小心了...炒房子的人也要付出風險成本,自由社會就是這樣的了....沒有貴不貴,只有適不適合而已....

至於股票與房子那個獲利率較高,因買房子的利息被政府壓底,就成本與摃干效應來來說,房子是比較好,我的香港僑生同學在香港也獲利不少,他們叫炒樓,不過這論壇以價值投資術行進的大大會不太認同這方法...

假如問我,在台灣值不值得投資房地產,小弟以為,有好的東西,政府為何還會壓縮利率,騙誘青年人買房子?為何不用四大基金入市的方式買房子,供低收入戶入住???政府也寧願買股票,也不願買房子,可知房子風險很大,跟政府做就對了...
原因很簡單,
1,房屋 土地的交易稅收關係著政府的歲入預算,打房打掉房價,稅收也跟著減少
2,打房可能造成銀行房貸的巨額呆帳,90年代台灣因亞洲金融風暴引發房市崩盤,
建商接連破產把無法消化的房屋丟給銀行當做債權抵押,法拍 銀拍滿街都是,當時
全台灣的銀行呆帳達到數千億,靠著政府降低銀行營業稅和發行現金卡賺取高利息
才免強打銷部分呆帳
3,企業的政治獻金<金融 營建>許多來自房地產的獲利,打房必定減少企業對政黨
和候選人的競選經費捐款
4,打房影響GDP的成長表現,政府認為房地產景氣是內需經濟的火車頭,許多內需
行業都靠房地產支撐,家電 傢俱 裝潢 等民生消費
看看台中市的胡市長帶著香港的地產商來台中炒樓,逢人就問你家房價漲多少,就不難知道
政府官員最不願意就是房價下跌,只有彭總裁想打房,但是行政院可不這麼想....
在台北3年和老婆存了點現金.現金不夠不能買成屋..所以買預售屋.邊標會邊嘎房款.
15年前.當時是股市萬點.房價當然也在最高點.一坪買在23萬.利率還8%哩.
後來股市崩.房價掉.他當時買快600萬.聽到樓下才賣480萬.當然有點沮喪.但他想反正自住.交通也方便.先後生了2個兒子.都在永和受教育.學區也不錯.他覺得反正住著.房貸當付房租.沒賣也沒啥差.
他是工務.他老婆是櫃姊.薪水普通.日子一般過.聽他說手上有個2.3萬也拿去還房貸.10幾年下來也還得差不多了.
景氣10年一循環.他現在住的靠近4號公園的永和華廈.15年屋齡.一坪已經30幾萬了.他說他們南部的房子10年來沒漲反跌@@
永和他住的習慣習慣的.他說兒子要留在台北.房子就留著.反正回南部可以住老的房子(透天).不然買也只要花2.3百萬.
這是我親眼看到一對南部人來台北打拼的例子.或許資產不算豐.但真的是夫妻同心.白手起家一樣在大台北買到房子.((還遇到股市崩.金融風暴呢..))
人口越來越少.精華區還是精華區.金融風暴.美國紐約也沒崩.日本銀座也是保值.台北大安區.信義.天母.大直也沒打對折...
更何況小孩長大了.結婚了.媳婦也不要跟老的住.如果有2個兒子.大家結婚後都要住家裡.再生個孩子....
這樣也不一定住得下~
********************************************************************
而我是5年前買在士林區.3年華廈.一層一戶雙車位.當時買一坪不到40萬.因為當時有傳聞天母SOGO會開.但沒人能確定天母SOGO會不會蓋.後來天母SOGO開幕.現在一坪至少多10萬.總價至少多一千多萬.這不是我僅有的一間房子.所以是可以賣掉賺錢.實現資本利得的.
雖然算中高階.薪水不差.但如果當初沒買房.5年我也存不了一千多萬.除非我們一家不吃不喝.
生活品質?我沒買I PHONE(雖然我也哈..) 手機是公司發的PHS免費手機
(不過我有勞力士.5年前還完第一間的房貸.慶祝買來慰勞自己的
)出國?公司一年國內一年國外旅遊.家屬跟去再貼一點錢~
年終+外快不是拿來還房貸就是買中華電股票.
名牌衫.皮包.出國看到.有便宜才買.絕不在台灣當冤大頭.
5年前買新家時.裝潢的很舒服.每天住得很愉快.小孩學區好.環境好.生活品質絕對比租屋的人要好.

唯一遺憾的是5年沒換車.不過沒關係.車子是奢侈財.等還完第二間的房貸.或賣掉獲利再來慶祝吧.

現在年輕人手機費上網費好幾千.I PHONE3完還要換I PHONE4.玩要花錢的上網遊戲.要喝星巴克.要上最IN的餐廳.每年一定要出國.瘋名牌名錶.牽新車改車...
堅持周休二日.不願多接CASSE賺外快.會加班的工作就說會爆肝不值得.也不先存第一桶金來投資累積財富.然後再來喊買不起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