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會成功,完了!」林向愷:五年後,台灣薪資亞洲最低!

明朝末年..
稅制上因對商人30稅1..就是3.33%的稅率
而明朝政府又因外患內憂不斷因此國庫沒錢..稅收不足
而商人利益又與政府官員互相聯結
只好對老百姓加稅...
現在政府面臨一樣的狀況做法仍舊一樣..
現在重點在政府官商勾結..制定的法令偏向不動產及商人
美其名在提供好的經營環境..但實際狀況是對商人減稅..對人民加稅..

先看不動產..過度炒作不動產的結果
台灣家庭負債已上揚到佔GDP80%..
看是看房價上揚..實際上是越來越窮..
這絕對是如同明朝一樣是官商勾結下的產物
課徵證所稅的財政部長名下一張股票都沒..卻有不動產10筆土地15筆土地
再來看舉居住正義的內政部長..先不論建商背景..名下不動產驚人..
簡單看是不會打到自己..但實際上誰知道是向誰買?買多少錢?
從制定相關法令的部門到地方政府的貪污
都很清楚看到這是上下交相賊的情況

至於股票市場的話
很慘...只能這樣形容..
成交量大幅萎縮..券商進入艱困行業...
但實際造成這種狀況的就是政府
以不動產市值來看..一年的不動產相關稅收僅0.16%....比證交稅還低
資本利得稅僅課證券..那不動產呢?這對股票市場公平嗎?
如果在稅率上都比不上..誰要買股票...
上位者自以為是的改革..只不過是官員和商人勾結下的產物..
現任政府的定位就是明朝末年...現任總統就是到下台還在狀況外的某位皇帝

現在台灣一定要重手打擊不動產..徹底打掉官商勾結的主要利益來源..
政府不是說要公平嗎?建議持有不動產課徵累進稅率.持有越多課越高..第二套房貸款成數40%..

一個國家銀行越好.人民就越窮
一個國家證券好..人民才會有錢

davidstrath wrote:
明朝末年..稅制上因...(恕刪)


幫這位大大按個讚
15151515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我幾年前在上海認識的...(恕刪)

你到底想講什麼呢?

到底有哪些鼓勵西進的政策?怎麼不敢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不回應呢?

過去20年,兩岸是分工,
台灣重研發和生產零組件,大陸提供豐沛和低價的勞力來生產!
以筆電代工來講,生產線留在臺灣,能活的下去嗎?
davidstrath wrote:
資本利得稅僅課證券..那不動產呢?這對股票市場公平嗎?

大咖的房地產投資客,為什麼要找人頭呢?

不動產交易要報所得稅,你不知道嗎?

a16888 wrote:
看到現在
好像還沒看到有人正面迎擊這句話

「台灣不會成功,完了!」

這麼空洞的一句話,要怎麼回應?
何謂成功?何謂完了?

還有,成功不光是政府的責任!
每所大學都給台大的師資和經費,學生就一定有台大的程度嗎?就一定會成材嗎?

自由經貿區和產業升級沒有衝突!
經濟政策不是只有產業升級這一項!

產業升級從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喊了20年了,就是不成功啊!
難道就不能務實點,搞自由經貿區嗎?

進不了台積電,難道就不准去聯電嗎?
姑蘇城小喵 wrote:
。。。

我是在蘇州工作的,一直潛水,現在回個貼說下薪資的問題。

大陸這邊的生產工人工資上漲非常厲害。我說下情況吧。我在金融行業(銀行)做風險控制的工作,去年一整年大概16萬RMB,在蘇州來看還行。由於我是做小企業貸款的審批工作,對這些企業成本方面的還是比較瞭解。
。。

蘇州在大陸算工業發達的地方,台資企業多得不得了,園區的外資企業很多,金融業也比較興旺。
我周圍也認識一些台灣人(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台幹)。

說說應屆生的工資吧,蘇州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剛出來工資在3000-4000塊RMB左右,工作幾年應該都在6000RMB左右,上海就高一些。(我們公司的薪資漲幅是10%以上每年)。

最讓人震驚的是蘇州的工廠工人工資每年都要上漲10%,現在一線操作工地獄3500基本招不到人。
同樣讓人頭疼的還有通貨膨脹。。。。。

順便說一下,臺幹(我認識的是裕隆集團下屬的金融子公司的部門長,每個月大概3万RMB,人40多歲吧)

第一次回覆,沒有其他的意思哦。。。。(恕刪)




一樣的人才換個低方薪資待遇差這麼多 ?

問題出在那呢 ? 政府說台灣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年 !



還記得大學生問領導者 一個便當吃不飽怎麼辦 ?

領導者 吃兩個便當就會飽了 .



換言之

薪資太低怎麼辦 ? 多做幾份工做就好了 ...

davidstrath wrote:
明朝末年..
稅制上因對商人30稅1..就是3.33%的稅率
而明朝政府又因外患內憂不斷因此國庫沒錢..稅收不足
而商人利益又與政府官員互相聯結
只好對老百姓加稅...
現在政府面臨一樣的狀況做法仍舊一樣..
現在重點在政府官商勾結..制定的法令偏向不動產及商人
美其名在提供好的經營環境..但實際狀況是對商人減稅..對人民加稅..

先看不動產..過度炒作不動產的結果
台灣家庭負債已上揚到佔GDP80%..
看是看房價上揚..實際上是越來越窮..
這絕對是如同明朝一樣是官商勾結下的產物
課徵證所稅的財政部長名下一張股票都沒..卻有不動產10筆土地15筆土地
再來看舉居住正義的內政部長..先不論建商背景..名下不動產驚人..
簡單看是不會打到自己..但實際上誰知道是向誰買?買多少錢?
從制定相關法令的部門到地方政府的貪污
都很清楚看到這是上下交相賊的情況

至於股票市場的話
很慘...只能這樣形容..
成交量大幅萎縮..券商進入艱困行業...
但實際造成這種狀況的就是政府
以不動產市值來看..一年的不動產相關稅收僅0.16%....比證交稅還低
資本利得稅僅課證券..那不動產呢?這對股票市場公平嗎?
如果在稅率上都比不上..誰要買股票...
上位者自以為是的改革..只不過是官員和商人勾結下的產物..
現任政府的定位就是明朝末年...現任總統就是到下台還在狀況外的某位皇帝

現在台灣一定要重手打擊不動產..徹底打掉官商勾結的主要利益來源..
政府不是說要公平嗎?建議持有不動產課徵累進稅率.持有越多課越高..第二套房貸款成數40%..

一個國家銀行越好.人民就越窮
一個國家證券好..人民才會有錢...(恕刪)


美其名在提供好的經營環境..但實際狀況是對商人減稅..對人民加稅..
道德經 wrote:
美其名在提供好的經營環境..但實際狀況是對商人減稅..對人民加稅...(恕刪)


你說的話有點弔詭......商人難道都不是人民?人民難道都不能經商?

要是覺得當勞方很慘當資方很爽的話請不要客氣趕快自行創業,那你也就成為一位老板或商人啦

問題在哪裏?是你沒這本事還是你沒這個膽子?既然有那麼多好處放在那裏你也不肯去做,怪誰?

要是環境不好老板都倒光了會怎樣,大家都跟你一樣回家吃自己?
其實想要點出的是明朝末年與現在政府措施雷同之處以及股市為何散戶不見及成交量下滑的原因
與其抱怨倒不如找出原因看是否有投資機會..這是前提..

至於不動產稅率的問題..並不是說對不動產有何意見..
但就目前稅率來講絕對是偏低的..而且合理上推論絕對是官商勾結下的產物..
舉例來說資本利得稅..
如果有印象的話..資本利得講的是股票和土地..證券已經有證所稅..土地要不要課課看土地交易所得稅..
對於擁有大筆不動產或建商出身的制定政策官員..這沒有官商勾結或利益上的考量實在無法令人相信...

至於人頭戶的問題..股市房市都有..
既然找得到人頭戶也不用擔心課徵累進稅率的持有稅..那就課吧..
但若以明朝末年的狀況來看..請放心..
官員和商人的利益遠高於國家的利益..就如同那位皇帝下台時..那些人也沒在理他..

在股市投資上
為何營建公司不管總體狀況如何還會有上有下. EPS及roe維持高檔..證券股就是在地板上躺著
在2004年以前..誰有想過營建業會有50%毛利以及EPS10元以上的狀況
應該說..整個政府的作為已經是以商人為施政對象
至於老百姓..只能無言了...
誰管你家庭負債越來越高..越來越窮..只要能撈到錢就好了..

對於身為老百姓的我..知道未來只會從各種地方增加老百姓的稅負去補貼商人及間接補貼官員
健保..勞保..學費..就是政府因持續降低商人稅負所導致賦稅不足的稅額..你多付的就是他們多賺的
至於撈錢的手法..官員就是拿回扣..只有重大工程撈得多...
所以在某位狀況外的皇帝下台前這三年..能收的就收能撈的就撈..官員答應做的事也要快作..
什麼台灣六本木的地方..未來一定更多..

投資上來看
在政府因官商勾結還無法處理不動產的問題之前..
買營建股一定比買證券股好...


台灣不缺這種人
說的一嘴好經濟
叫他做沒半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