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學(舊版)(舊樓)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七七三:
我認為你講的那個東西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我知道經濟學上有教那個東西
為什麼我不認為會有乘數效應,原因如同我上面講的。乘數效應就跟我上面提到的所得一樣,他只考慮到其中一方獲得收入支出力會增加,卻沒有考慮到另一方會因為同一筆交易支出力減少。當你只考慮收錢那一方的時候,當然會得到乘數效應這樣的結論,可是花錢的人呢?考慮進去之後,你是否還會得到與經濟學家相同的結論呢?

我前面在講的你完全沒有在看,我已經說了,如果生產力不足,印鈔的確會造成你所說的惡性通膨,這是事實。但是當生產力足夠但需求不足的時候,印鈔卻可以使經濟成長。
然後印鈔票完全無法刺激產出嗎?其實是可以的。印鈔同時也可以使廠商的支出能力增加,使廠商的投資意願提高,這不也間接刺激產出了嗎?

不對喔~乘數效應指的是你支出100元這100元交易出去給對方對樣同樣再拿這一百元繼續交易下去,一直滾一直滾最終就變成總體擴張效應,而我說的公共支出的乘數效應這個就是由公共支出把錢流入總體市場當中的乘數擴張效應,如果沒有這個乘數效應現代經濟學根本無法了解.
講簡單一點現在我們會生產過剩因素之一也是因為這個效應阿,光是美國在2008~2010年公共支出財政預算就增加了10,050 億美元,中國投入了4兆人民幣來做支出因應其他政府就不說了台灣也不少,也就是這筆錢急速擴張了實體經濟乘數效應,生產端乘數效應擴大了,所以你說沒有這個效應我也無言以對..該說甚麼呢~
印鈔可以使廠商支出能力增加??你印了一百塊投入經濟市場中手中,你隔天再印一百元在投入到經濟市場,昨天的一百塊還是"價值"等於一百塊嗎?那廠商看到今天買個米成本是一百元明天再想買個米變成101元,我的鈔票價值怎麼被稀釋了,商人還想投入生產端??別說笑了.
你要搞清楚的是鈔票只是交易工具,如何不讓鈔票變得沒有價值就是讓他透過不斷的交易來達到效果,而不是印了一筆錢投入市場中,想讓他達到效果哪是不可能的,印鈔最終只會變成過多的鈔票去追逐過少有價值的物品.

還不錯的內容,給各位參考。
對於整個百年來的資本和金融市場運作和問題,透過影片,作者有他的立場和想法。
但他描述的邏輯是完整可說服的。


https://youtu.be/IYfH4IQTmY8?list=PLwdltrBIhqO8kIdhN-sknsQwbyWEHYwL8

七七三 wrote:
不對喔~乘數效應指...(恕刪)


你說的這個他不一定懂吧

獨孤求敗5805 wrote:
對於整個百年來的資本和金融市場運作和問題,透過影片,作者有他的立場和想法。
但他描述的邏輯是完整可說服的。


很久以前就看過了,有些說法正確,有些是錯誤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KCLin0423:
人口的確不可能無限增加。隨著人口的增加,每人分到的資源也相對減少,在那時候因為物競天擇的關係,人口自然就會減少
恩…我倒覺得人類應該是不會為消費而消費啦…就我有看到的現實狀況,經濟學說的「慾望無窮」應該是正確的xdd
為生產而生產就真的很不值得了。但現在還有不少國家為了GDP數字好看,為生產而生產,毫無意義
台灣教育差已是大家的共識了,小弟對台灣教育也是看不大下去啊…qq

economic
很抱歉我實在不知道你到底想講什麼
我覺得你對貨幣銀行有個非常、非常、非常嚴重的錯誤觀念。雖然FED並沒有「直接」印鈔票發給政府或銀行,但是他使政府或金融機構在央行存款帳戶的存款增加了。
雖然這個過程並沒有鈔票出現,但是金融機構跟政府需要錢的時候,總會去提款吧!就像你去公司上班,公司把薪水匯進你的戶頭,是沒有直接把錢給你,但你需要錢的時候總會去提款吧!
金融機構跟政府去提款的時候,央行拿什麼給它們?就是新發行的鈔票啊!不然還有什麼?你一直執著在FED沒有直接印鈔票給政府或金融機構,這是事實。但是就結果而論,仍然是印鈔票給它們啊!我完全不懂你想講的點

2008的問題很簡單,就是政府對金融資產與金融機構的信用管制不當。跟通膨有什麼關係?會不會引發通膨是「量」的問題,會不會引發金融海嘯的原因是「質」的問題,扯在一起幹麻?
然後那個問題,我不奢求你的回答了,我只希望你能對我提出比較建設性的評論就好了…

七七三:
我認為你講的因為政府支出增加導致的經濟成長,主要原因是來自貨幣供給量的成長,而不是政府支出
政府要把央行印出來的鈔票放到經濟體系有很多方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透過政府支出。中國政府透過政府支出將新印的鈔票投注進經濟體系,而使得經濟成長。所以回到原頭來說還是貨幣供給量增加的問題。
單純的政府支出(不是用新發行的鈔票做的政府支出)要使經濟成長,就必須要實際上滿足人民的需求,才能使經濟成長

關於鈔票價值的問題,我這麼回答你:我們對鈔票價值的判斷來自於「物價」,而不是貨幣供給量
意思是,如果今天印鈔票,沒有使物價上漲,那麼人們不會覺得貨幣貶值。而印鈔票會不會使物價上漲的關鍵因素在生產力。你講的那種「過多的鈔票去追逐過少有價值的物品」,是發生在生產力不足的狀況下印鈔票。如果生產力足夠,存貨過多、生產線閒置,這時候印鈔只會使需求增加,帶動交易增加,使經濟成長。怎麼會引發惡性通膨呢?
再舉一例,引用小弟拙作:
有一派經濟學家這麼認為:人民如果知道中央銀行在印鈔票,人民就會馬上覺得自己手上的鈔票貶值了,因此印鈔票只會造成物價上漲,不會使人們的支出能力增加,無法刺激經濟成長。實際上,這派經濟學家似乎太過高估我們了。就算中央銀行真的有在印鈔票,如果物價沒有改變的話,我們永遠都會認為身上的100元值100元。我們對貨幣價值變動的感覺來自於物價,而不是貨幣供給量。再者,如果貨幣供給量的多寡真的對支出能力沒有影響的話,那許多的經濟衰退根本就不會發生,但不幸的是它們卻發生了。照這派經濟學家的講法,在日本銀行大量倒閉,人們的銀行在款大量蒸發導致貨幣供給量下降的同時,日本人應該會感覺到因為貨幣變少,所以自己手上擁有的貨幣價值變高了。如果這派經濟學家的理論正確,那麼小華在痛失兩百萬存款的同時,會突然感覺到因為貨幣的減少,所以自己手上擁有的那一萬塊突然有了原本兩百零一萬的價值!那小華就不會因為失去兩百萬而變的節省。可是實際上發生的狀況卻不是如此。當貨幣供給量下降,但物價卻沒有等比例下降時,人們就會感受到自己的支出能力變低,自己變窮了,進而縮減支出。如果你存在銀行裡的所有錢都因為銀行突然倒閉而憑空消失了,你也會因此而變得節省吧!所以日本仍因為銀行大量倒閉而陷入長期的經濟蕭條。由此可知貨幣供給量對經濟仍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並非如這些經濟學家所想的那樣。

獨孤求敗5805:
影片拍攝者的想法應該是站在分配公平的立場上吧!雖然這些行為是正常經濟體系會發生的,但是我們的政府有罪在為了使貨幣供給量上升帶動經濟成長,促使這些現象發生,使得分配越來越不公平
所以我認為政府政策應該兼顧經濟成長與分配公平,而印鈔平均分配給所有人正是同時使經濟成長(貨幣供給量增加)與分配公平(新創造的貨幣平均分配)的方法
無論如何仍十分感謝economic指正小弟在貨幣銀行學的才疏學淺之處。因網友的指正,改掉幾處原書之中解釋不清楚的地方,並且更了解央行運作原理。在前面剛開始的時候與economic討論時有些專有名詞解釋錯誤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包涵。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但現在還有不少國家為了GDP數字好看,為生產而生產


已經說過四種計算方式理論上該一樣,所以不是生產,拉長來看生產沒賣出都報廢會一直生產?你如果自己觀念不太正確就別一直誤導別人,不止我一個說你東西有錯誤地方了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我覺得你對貨幣銀行有個非常、非常、非常嚴重的錯誤觀念。雖然FED並沒有「直接」印鈔票發給政府或銀行,但是他使政府或金融機構在央行存款帳戶的存款增加了。


這個等會計列出來答案就知道誰非常、非常、非常嚴重錯誤了,你自己觀念錯還來講這個,前面造說過不論是實體貨幣或銀行數字都是可以拿出來用的貨幣
問題根本在你錯誤的認為無代價的印鈔,已經多人告訴你沒這種事,而你一週多過去了搞不懂
我最後說一次方向,只要你把FED、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的QE方式貨幣供給會計列出來,答案就很清楚
你印鈔方式的會計借貸方呢?總要有個能列出來說明的方式,而你到現在都給不出來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2008的問題很簡單,就是政府對金融資產與金融機構的信用管制不當。跟通膨有什麼關係?


我說的是價格
所以你根本搞不清楚我說的東西
物價定義你搞清楚了嗎?
物價上升叫通彭
但物價不包括所有價格
08年是某些東西價格不合理,且造成不合理是透過金融造成的,FED是金融的主管機關,所以這件事FED是有責任的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我們對鈔票價值的判斷來自於「物價」,而不是貨幣供給量


你先去清楚的弄清楚物價的定義
對岸有個說法是通彭是個貨幣現象,所以價格(不光物價)絕對跟貨幣的量有絕對的關係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貨幣供給量下降,但物價卻沒有等比例下降


再說一次是價格(不光物價而已),日本某些原本值很大的東西價格沒有下跌得很嚴重?答案不是很清楚的有嗎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印鈔平均分配給所有人正是同時使經濟成長(貨幣供給量增加)與分配公平(新創造的貨幣平均分配)的方法


核心是沒有沒代價的印鈔,這個你不知道自己的錯誤而一直說,已經不止我說沒這種事了
再來平均分配這種事在經濟學派別上叫共產主義,缺點非常明顯的


我發現你根本不願意去看基本的東西,你說的東西結構太差,所以只要程度別太差你這套根本說服不了人,這樣其實你開這樓沒用,一堆錯誤,只不過看別人要不要說而已
網友不是你的老師,沒義務幫你看你的錯誤
FED會計操作你列不出來我會找時間列出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小弟我只是個魯蛇,工作平平,看看動漫,玩玩小股,一生平平

這幾天下來看這麼多討論,就以版主的方式來實施經濟看可不可行最快???????????
===>以現實面來討論喔,也就是人性,在此經濟學的專有名詞不討論(我也不懂喔)

此文沒有認同不認同,只是一篇推論,故事只是我的想像

這個是聲明,以下為推論劇,讚同也好,想噓也好,因為只是推論,構不成罵人的文章(裡面也不會有啦)
請勿對號入坐,而且請勿轉發,非本人許可請不要PO在別的網上分享
此文章只會在01出現一次,如果在別地出現,將保留法律追朔權
(迷之聲:這麼爛的文章有人會偷?? 我:寫好玩的麻^^ya)

以下的假設最大的一點是經濟不可逆,因為政策不能朝令夕改且時間不能重來,
設政府權力55%,財團20%,人民監督政府的權力只有25%(這是現實面喔,如果人民權力太大,那就不用政府了,
那只剩財團跟人民的話,就沒有社會這個結構了)

請以 A(實施前)->B(實施中)->C(實施後)的方式看一下

再來有兩個實施重點
1.(消費*消費滿意度)+(稅捐*執政滿意度)來當作指標(當然可以改來改去啦,不過內容一定有滿意度喔)
2.直接印鈔,沒有什麼理論的開印(世界公認經濟基礎不甩,會計理論也不甩==>版大認為 為了經濟==>借貸可以不平衡一下麻)

故事開始..............

以現在台灣現在所處的世界地位:::主權不夠獨立,不是原物料國(油、天然氣....),糧食自主率不足(米、牛、......),
就以這三點來討論

A

以版主的論點,(消費*消費滿意度)+(稅捐*執政滿意度)來當作指標,且直接印鈔(機器給它用力印下去)
而此時台灣總統大選要來了,口號、政見滿天飛的時段
(但這是個私底下的政見,且兩黨同意之下做的,在此是台灣獨有的喔,
外國還不知道台灣消息,而且目前不可以讓人民知道)

這時第一次的總統大選非常重要,因為有滿意度麻(大家都認同吧),好玩的來了,
這時一定會有"我當選就給每個人多少錢的口號"(現實也是如此麻),錢只會愈加愈多(好耶)

==>重點來了,只要當選一次,另一個黨一定永無翻身之日(之後印錢的權力只會在第一次當選的黨手中)
那還有滿意度這種東西嗎????????????????????????????????(我超滿意的,有錢拿為啥不拿@@)

在此之後,調查機構(國內的喔)公正性就沒了=======>>>>>人性麻
(請勿退回去說要怎麼做調查的公正性喔,不可逆不可逆阿)

B

當選之後一定要用力慶祝一下麻,再來公布(消費*消費滿意度)+(稅捐*執政滿意度)來當作指標(國際還不知道)
這時政府就說,為了實現給錢的承諾,印鈔機給它用力的印下去
(當然一定有人覺得怪怪的,但是30%的監督權在金錢的誘惑下是會不見的,因為不會擋人財路麻)
==>此時符合版主的印鈔(有大大說要有擔保品跟借貸平衡,但此時台灣是不理國際的法規)

好玩的來了,要多少錢,版大說要以通貨膨脹率來看,可是人民會笨到讓政府這麼搞嗎?
(回到A,當初兩黨承諾給錢,那時錢只會愈來愈多麻,少了就當選不了)
那怎麼辦,1千??1萬??10萬??硬著頭皮一個人給100萬好了(灑花......我終於有人生中的第一通金)

當發布息時,這時全國人民(設1千萬人),分3種人好了,富人,平民,窮人(指負債的人喔)
(在此時,國際還不知台灣的經濟變了,也就是消息鎖國,但是貿易不鎖,也不會外匯管制、移民管制喔)
在此時台灣的油跟糧食只夠一個月(以五月當選,吃到六月為止,為什麼一個月,打仗時的算法啦>"<)

以下為一百萬用法(不含稅喔)

富人==>靠這是什麼政府,亂印紗,趕快把資產移出(也就是聰明的人,方法有很多吧,我太笨了不懂@@)

平民==>A說:來吃好吃的 B說:來買3C、車 C說:你們真笨,要用錢生錢阿 A、B同說: 對喔
於是全民來運動(來炒地、炒房、炒股票),工作也不專心,也不從事生產(因為有錢阿!!!!灑花......)

窮人==>慘了~明天有人(債主)要來抓我,趕快跑路,然後引發一串的社會問題(不用我明說吧=3=)


此時(消費*消費滿意度)+(稅捐*執政滿意度)指標 一定高高高高高高高高
(畢竟富人是少數人,最多的人還是平民跟窮人.....這時富人的滿意度有跟沒有是一樣的,太少了)


以上是現在進行式====每天況狀只會愈來愈多@@!!!!!!!!


同時間政府在做什麼??

因為印鈔的關系(此時人民還不知道政府亂印,知道了還會選你嗎???),但是又要跟國際做貿易
那只能做假帳了(為什麼只有做假帳這個方法???阿我只知道這個名詞阿 @3@ )
可是目前還沒有爆,所以匯率是平穩的(因為消息鎖國麻,此時公司行號也不知道喔),照常做貿易,
但是國家的經濟數據 目前是這個===>(消費*消費滿意度)+(稅捐*執政滿意度)指標
也是要拿出來的給國外看的,一看之下好的沒話說(但此時1千萬人*1百萬的錢==>我不會唸所以用這$代替),
但$$$$$$$怎麼無源無故多出來了,國外一堆研究機構就用逆推法來看,怎麼推就是不對
阿就在六月中發現了這個公式(慘了做假帳)

此時
國際大老說,台灣你很行麻,搞一個全世界沒有的指標來騙我,還給我亂印鈔,那就不要跟全世界做生意阿
外貿大老說,慘,快把所有的東西全部回收,等看台灣的未來發展再說
產油大國說,你要不要用油阿,因為你把匯率打亂,那用什麼做基礎?? 厂厂~~我只好把油價升高囉
原物料大國說,你要不要吃飯阿,因為你把匯率打亂,那用什麼做基礎?? 厂厂~~我只好把糧價升高囉
(此時台幣慘了,沒有人要,大家出脫,所以台灣境內的匯率全亂了)

C

六月中開始出問題了(因為被抓包了,假帳浮上檯面了)
因為國內產物不足(因為有一個月的時間大家在做全民運動),開始物以稀為貴,東西上漲了
(在此時因台灣匯率亂了,沒有人收台幣了,只收美元==>因為台灣信用破產,只好用別國的)
跟國外買油跟糧食,要麻買不到(因為匯率亂了,台幣無法換成美元,所以買不到)
不然就是貴的要命(用原有的美元來買東西),此時,黑市(也就是地下兌匯)會非常有用喔

注意==>在此強調台灣主權不夠喔不夠喔不夠喔不夠喔不夠喔,很重要所以說五次


此時 富人,平民,窮人的況狀各有不同

富人==>還好我早就把錢換成有價傎的東西了,明天我就要移民了(不要說把錢匯回台灣喔,會出問題的喔=3=,光是生命就是個問題)
平民==>100萬早就花光,現在怎麼辦???,還好我還有工作.....
窮民==>100萬早就花光,現在怎麼辦???, 我還是沒有工作.....

但這一夕之間公司也倒很多,因為匯率亂了,對國外無法報價,對國內也不知道如何定價
(台灣是外銷為主,匯率、會計,準則一定要跟世界同樣,如果政府都不理了,直接開印鈔機了,我只知道會出問題啦,不知是什麼問題)
失業也變多了,也沒糧食了=======>活不下去了(此時台灣人民還是善良的,還沒暴動)

而這時(消費*消費滿意度)+(稅捐*執政滿意度)只有一種東西會上升===>稅捐
所以可以知道的是消費*消費滿意度一定是0 ==> 0*0
而稅捐一定是100(因為國家沒錢阿),執政滿意度一定不會是0(有看過執政滿意度為0的政府嗎)
因為財團跑了所以人民變成有45%的權力,但是都印鈔票了,誰也不想接爛攤子(人性阿阿阿阿),所以不會羆免政府(只會換財經部長=3=)

問題又來了,國際大老開會,把台灣叫來,問你要不要跟世界做生意,要就給我乖乖的照基本走(只能說是,不然能怎麼辦)
再來政府要怎麼解決這些亂印的錢呢,但是又不能明目張膽叫人民還錢(會有暴動阿>>>>>>>>>>>>)
所以只好用一堆有的沒的來拿錢,這時通貨膨脹率高的嚇死人了(請用常識來想喔==>人性人性人性)
政府又只好用一個手段了,就是

新新台幣 對 新台幣 的方法(可能有更多種的方法,但是我只知道這個最快)

這時人民又只好乖乖的去換(不然活不下去),而且已經變成均貧了
==>此時台灣只剩下平民跟窮人了,還有政府低官(因為富人跟高官也移民了)
為什麼要跑,不然要留下來被玩嗎(此時有生命危險????????)

以上故事完====================================================

各位看倌感想如何,但是記住這只是推論劇喔@@
版大高深的理論就我而言是不懂(36頁太多了,我只看了一頁@@)
所以我只推論版大跟其它大大的討論的論點,也就是

有(滿意度)在內的指標

直接灑錢(用力給它印下去啦,憑空生出來的)

這兩點來討論

現行的經濟指標這樓的某大大說有很多種,要一起看才行(我連GDP都不懂了......@@!!!!),
但是此推論劇是版大的理論,也就是主体,其它也可以看,但是不能推到主体喔

印鈔方式我也不懂,這樓的某大大也說有很多種
但是憑空印鈔是版大的理論,況且版大說為了經濟==>借貸可以不平衡,
所以這也是主体,所以也不能推到主体喔(資產負債表....@@!!!我也不懂)


還有記住我一開始說的,不可逆不可逆不可逆不可逆不可逆(很重要說五遍,因為時間不可能重來)
大方向不變(版大兩點)
中間過程也只能從發生後去做救助
但是結果一不一樣就看客倌如何去推論



===========================================================

PS 請版大不用針對此篇發表修改,畢竟是推論麻,無傷大雅

此樓有很多大大懂的很多,我也學習到很多理論,謝謝此樓的各位討論者



雖然我不懂經濟學,但是一門學問的產生一定有它的價值,
就因為它不完美,所以才能有造就百年以上的討論,
而這世界雖然不完美,但是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讓這世界更完美一點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我認為你講的因為政府支出增加導致的經濟成長,主要原因是來自貨幣供給量的成長,而不是政府支出
政府要把央行印出來的鈔票放到經濟體系有很多方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透過政府支出。中國政府透過政府支出將新印的鈔票投注進經濟體系,而使得經濟成長。所以回到原頭來說還是貨幣供給量增加的問題。
單純的政府支出(不是用新發行的鈔票做的政府支出)要使經濟成長,就必須要實際上滿足人民的需求,才能使經濟成長

政府支出是由我們稅收來的,不是來自於貨幣供給量來的.
那稅收的錢本來就是本來就是市場上的錢,只是又讓他回流到市場當中罷了....
貨幣供給量是貨幣供給量,政府支出是政府支出...你別把他兩搞成同一件事.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關於鈔票價值的問題,我這麼回答你:我們對鈔票價值的判斷來自於「物價」,而不是貨幣供給量
意思是,如果今天印鈔票,沒有使物價上漲,那麼人們不會覺得貨幣貶值。而印鈔票會不會使物價上漲的關鍵因素在生產力。你講的那種「過多的鈔票去追逐過少有價值的物品」,是發生在生產力不足的狀況下印鈔票。如果生產力足夠,存貨過多、生產線閒置,這時候印鈔只會使需求增加,帶動交易增加,使經濟成長。怎麼會引發惡性通膨呢?
再舉一例,引用小弟拙作:
有一派經濟學家這麼認為:人民如果知道中央銀行在印鈔票,人民就會馬上覺得自己手上的鈔票貶值了,因此印鈔票只會造成物價上漲,不會使人們的支出能力增加,無法刺激經濟成長。實際上,這派經濟學家似乎太過高估我們了。就算中央銀行真的有在印鈔票,如果物價沒有改變的話,我們永遠都會認為身上的100元值100元。我們對貨幣價值變動的感覺來自於物價,而不是貨幣供給量。再者,如果貨幣供給量的多寡真的對支出能力沒有影響的話,那許多的經濟衰退根本就不會發生,但不幸的是它們卻發生了。照這派經濟學家的講法,在日本銀行大量倒閉,人們的銀行在款大量蒸發導致貨幣供給量下降的同時,日本人應該會感覺到因為貨幣變少,所以自己手上擁有的貨幣價值變高了。如果這派經濟學家的理論正確,那麼小華在痛失兩百萬存款的同時,會突然感覺到因為貨幣的減少,所以自己手上擁有的那一萬塊突然有了原本兩百零一萬的價值!那小華就不會因為失去兩百萬而變的節省。可是實際上發生的狀況卻不是如此。當貨幣供給量下降,但物價卻沒有等比例下降時,人們就會感受到自己的支出能力變低,自己變窮了,進而縮減支出。如果你存在銀行裡的所有錢都因為銀行突然倒閉而憑空消失了,你也會因此而變得節省吧!所以日本仍因為銀行大量倒閉而陷入長期的經濟蕭條。由此可知貨幣供給量對經濟仍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並非如這些經濟學家所想的那樣。

假設你說的是對的我們生產力沒有下降,央行看到這種情況下要開印鈔機刺激經濟.
讓你有產生購買力,央行決定發行一個面額一百萬紙鈔的明天物價會怎樣變化???
我跟你說你得到一張就有一百萬了喔XDDD
這樣就可以刺激經濟,讓你有支出消費的能力多棒啊XDD
economic wrote:
已經說過四種計算方式理論上該一樣,所以不是生產,拉長來看生產沒賣出都報廢會一直生產?你如果自己觀念不太正確就別一直誤導別人,不止我一個說你東西有錯誤地方了

理論上是一樣沒錯,但是那指的是生產力四種計算方式算起來一樣
你有想過出口就一定會使經濟成長嗎?你有想過政府支出就一定會使經濟成長嗎?
政府興建蚊子館,大規模建設豆腐渣工程,政府支出會不會增加?會嘛!那我問你,人民的需求有因此而滿足嗎?經濟有因此而成長嗎?沒有嘛!你自己觀念不正確一直誤導別人
就是有國家為了GDP好看,貿易政策以出口導向,且大規模擴大政府支出,使GDP增加,卻不管實際上人民的需求有沒有被滿足,因為政府只為生產而生產,根本不在乎人民。

economic wrote:
這個等會計列出來答案就知道誰非常、非常、非常嚴重錯誤了,你自己觀念錯還來講這個,前面造說過不論是實體貨幣或銀行數字都是可以拿出來用的貨幣
問題根本在你錯誤的認為無代價的印鈔,已經多人告訴你沒這種事,而你一週多過去了搞不懂
我最後說一次方向,只要你把FED、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的QE方式貨幣供給會計列出來,答案就很清楚
你印鈔方式的會計借貸方呢?總要有個能列出來說明的方式,而你到現在都給不出來

前面我也說了,政府與人民共同發行債券,向央行換鈔票,問題不就解決了嗎?借貸不就平衡了嗎?

economic wrote:
我說的是價格
所以你根本搞不清楚我說的東西
物價定義你搞清楚了嗎?
物價上升叫通彭
但物價不包括所有價格
08年是某些東西價格不合理,且造成不合理是透過金融造成的,FED是金融的主管機關,所以這件事FED是有責任的
你先去清楚的弄清楚物價的定義
對岸有個說法是通彭是個貨幣現象,所以價格(不光物價)絕對跟貨幣的量有絕對的關係

沒錯,FED是有責任的,不合理也的確是透過金融造成。
我的意思是,只看需求面的話,造成物價上漲的原因是貨幣供給「量」與資產市值的「量」;但是造成像08年那樣某些資產價格不合理,金融機構信用管制不良,那是金融資產「質」的問題

價格當然跟貨幣供給量有關係,但絕對不是正比關係。因為貨幣供給影響的是需求。可是你學經濟你也懂,價格會同時受供給與需求影響。如果你只看需求,卻不看供給,就可以推論出價格與貨幣量有絕對關係,那就好像你看到市場上很多人需要水,卻很少人需要鑽石,所以推論出水的價格高於鑽石,那不是很好笑嗎?你要看價格,要同時看供給與需求嘛!所以我才一直強調,不同的狀況下印鈔票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印鈔不一定會使物價大幅大漲,原因就在於供給。


economic wrote:
再說一次是價格(不光物價而已),日本某些原本值很大的東西價格沒有下跌得很嚴重?答案不是很清楚的有嗎
核心是沒有沒代價的印鈔,這個你不知道自己的錯誤而一直說,已經不止我說沒這種事了

日本當初的問題是政府沒有管制好資產價格,並且放任銀行一直進行信用擴張,這本來就是應該管制的
我在本書後半講分配公平與貧富差距時也會講到
而且我也一直在強調不同的狀況要有不同的政策。「當需求不足的時候」才需要印鈔票解決經濟問題。日本泡沫破滅前需求有不足嗎?沒有嘛!那我當然不會認同在那個時間點印鈔票啊!可是你卻把我冠了個大帽子,好像我的意思是隨時都應該印鈔票一樣。我有這麼說嗎?

economic wrote:
核心是沒有沒代價的印鈔,這個你不知道自己的錯誤而一直說,已經不止我說沒這種事了
再來平均分配這種事在經濟學派別上叫共產主義,缺點非常明顯的

人民共同發行借券向央行換鈔票,有沒有代價?
平均分配?我有說整個經濟體系平均分配嗎?共產主義的主張是「所有」所得平均分配。我這裡只有「新發行」的鈔票平均分配。新發行的鈔票不平均分配,難道還要像現在這樣給政府亂花嗎?這跟共產主義有什麼關係?

economic wrote:
我發現你根本不願意去看基本的東西,你說的東西結構太差,所以只要程度別太差你這套根本說服不了人,這樣其實你開這樓沒用,一堆錯誤,只不過看別人要不要說而已
網友不是你的老師,沒義務幫你看你的錯誤
FED會計操作你列不出來我會找時間列出來

小弟不懂,再麻煩您見教,感恩


十九金人 wrote:
十九金人

抱歉我其實有點忙碌…這兩天再來拜讀您的想法,抱歉了
樓主的東西有看過一點,但是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我想最主要是著眼在貧富不均帶來需求不振的問題吧

其實
只要驅動經濟的方式架構在
創造資本家利潤->解決就業問題->需求上升->物價上漲
那麼,人力的文明與努力,永遠都會被資本家收割
貧富差距也會繼續擴大

那,如果需求沒上升,物價沒上漲要怎辦?
喔,你不是三不五時就有看到央行怎辦嗎?

另外,說真的,我"個人"也不認同延遲消費效應
試問,油價上漲你會努力用油,還是緊緊抱著你那桶便宜的油,盡可能慢慢用?!
別人是不是油越貴越積極消費我是不知道

我個人是在油價上漲時,我會盡可能慢慢用啦,甚至 30 min 之內的車程我儘量改腳踏車
然後95 25 以下,我就比較放心用,甚至互較頻繁安排出遊
我"個人"認為,延遲效應只是個藉口,真正的目的在"創造利潤,吸引投資",然後進入我上面說的推動經濟軌道
所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