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飛 wrote:
我也就講了句台幣那...(恕刪)
你拿不適當的觀念來說,貶值可行那全世界都可以貶值不是,那跟沒貶值還不是一樣,你根本沒弄清楚經濟的本質,只是在那邊一直要求貶值
產業升級?你懂啥叫產業升級?要升級啥東西?投入的資源和風險為何?
economic wrote:
你拿不適當的觀念來說,貶值可行那全世界都可以貶值不是,那跟沒貶值還不是一樣,你根本沒弄清楚經濟的本質,只是在那邊一直要求貶值
產業升級?你懂啥叫產業升級?要升級啥東西?投入的資源和風險為何?
橄欖綠 wrote:
貶50%會怎樣?台幣當年由1:40,幾年之內漲到1:25。實質匯率漲了近一倍。發生什麼事了?
economic wrote:
產業外移
以前的成衣王國、雨傘王國、……等大部分都外移了
別說台灣,日本也類似,廣場協議後原本在日本的製造業,有多大比例外移自己查
現在貶值50%
光在預期貶值的狀況下台灣有多少資金在保值的前提下要離開有算過嗎?
美國點名台灣不是當日操作,而是台灣對美有不小的順差,在不小順差下貶值幅度大,然後又買不夠多的美國資產(這就是所謂的國際收支),當然美國不爽,至於會怎樣,當然是先口頭警告,還沒改善那就會制裁,以前台幣大幅升值時也是一樣的,有聽過超級301吧
當然改善貿易順差有多種方式,買美國資產(例如公債)、買美國商品(台灣以前有採購團)、……等等
均衡原則在經濟學教科書有相當詳細解說,自己去看理論的原理原則吧,實務上當然會有一些空間,也允許有些空間,但不會允許太離譜的狀況
economic wrote:
產業外移以前的成衣...(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