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是投資的不敗法門--現階段基泰建設值得考慮

樓主想法與我一致,中美貿易戰,目前台商資金匯回,再加上近期境外資金匯回條例草案通過,預期資金回流台灣除了廠房設置,也會有資金流入房市,畢竟投資市場波動大,真的沒時間盯盤的投資人,資金會相對屬意房地產,營建類股會相對有機會。
j00qaz741 wrote: 麻煩認真看一下,有說保守估計、假設、不負責任算法,這樣清楚了沒有

反應不要這麼大吧⋯⋯
投資總是多算勝,少算不勝,既然要保守估計,又怎麼能不算這些因素呢?
總不能什麼都推給「不負責任」四個字,不然就可能最後真的對自己的錢負不了責任了。
4.3億乘以出租率90%(明年起算的第一年更低,有50-60%應該就不錯了)
乘以0.7的費用,再乘以80%得到稅後純益,應該剩下2.1億,加上過去一直有的收入約0.1,總共每股稅後盈餘大概0.6吧?
H1 EPS 0.07
Q1 EPS 0.15
因此Q2 EPS -0.08
kevin770571 wrote:
H1 EPS 0.0...(恕刪)


蝦米!
不要怕,本來沒建案、沒其他收入,只靠租金就是損益兩平,第二季要繳稅,會怕就砍出來,固定有黑手低兩檔後會向下接百張,技術線根本自己畫。
lalashan wrote:
蝦米!...(恕刪)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乘以0.7的費用,

費用0.7的參考依據是什麼呢?
如果是用建物的折舊,那麼是建物的建築費用乘以2%(50年折舊),Q1時是報21.5億,算22億好了,大概是4500萬。
管理費用,據一般北市商辦房地產新聞看來,一般可能是坪數乘以150-250元的樣子?
250乘以20000坪大概500萬。
總共大概五千萬吧?
只是不知道這管理費是含在租金內,還是另外算?
如果是另外算,那就好一點⋯⋯
再來就是目前借款的利息,之前這棟大樓借貸的利息是算在建築成本內的,蓋好以後就要算在營運費用內了,一年應該也要4000萬的利息支出。
(財報上Q1含資本化利息利息支出3700萬,但是利息費用只掛2800萬,所以建案的利息是一季900萬,不知道這樣看對不對?如果有錯請指正,畢竟我看財報的能力只有小學生等級)
刪文珊文刪文刪文珊文刪文刪文珊文刪文
照你這麼說,遠雄老趙被收押怎麼股票沒有下市?這年頭沒被告的生意人代表不夠奸,如果沒信心,砍一砍給其他人接。
Natasha_ wrote:
補充基泰的個股分析資...(恕刪)
刪文珊文刪文刪文珊文刪文刪文珊文刪文
然後又要搞6-8年,基泰高層的模式幾乎如出一轍,基泰之星-基泰國際-基泰忠孝,2005一直搞到2019,好位置開高高賣不掉只好拿來租,不知不覺一個月租金1100萬,話說汐止山區別墅滯銷被借去拍偶像劇,不曉得能不能安全脫手。
性感雪乳姬 wrote:
新聞連結:馮先勉直言...(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