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weber2654 worte:
15家金控前七月獲利...(恕刪)


除了富邦,全部綠油油,賺錢也沒用,

唉!好綠啊,臉都綠了!
香港事件及國際貿易爭議已成財經主流議題,各投資者免不了保守因應。
a14927 worte:
除了富邦,全部綠油油...(恕刪)

主要原因是香港在亂,怕影響到銀行收入吧?
加上美中貿易戰、日韓貿易戰。
歐洲也在民粹,中南美洲也在亂,
中東從來沒停過。
造成避險需求上升,黃金債券狂漲。

身為七年級生,
剛出社會第一份工作的時候遇到金融海嘯,
工作收入都很慘,
不過也因為金融海嘯學了不少東西。

崩盤會很重,時間不會很長。
股票不打算動,錢也備妥了,
已經做好崩盤的衝擊準備。

崩盤之後,貴金屬商品價格會優先漲。
後面基本需求增加,原物料會和貴金屬一起漲。

一段時間後報紙、媒體、辦公室都在討論黃金。
代表買股票的時候到了。
印象中那時有分析師說黃金上看3000美元、5000美元

我賺最多錢的股票,是在黃金升到最頂峰的時候買的。

先埋頭工作靜待時機。
美國推遲了部分高科技產品(手機, 筆電等..) 的10%關稅時間到12/15..
道瓊大漲400點中..

剛好都是台灣代工廠的項目..
Jackbauer24 wrote:
美國推遲了部分高科技...(恕刪)


Jackbauer24 worte:
美國推遲了部分高科技...(恕刪).. 剛好都是台灣代工廠的項目..


所以明電子大漲,金融就...繼續.
持續降息對銀行股,
特別是壽險股的影響感覺都沒啥人在討論.

小弟個人認為,
以銀行對外投資的金額如此龐大,
特別是壽險股都是幾兆幾兆的資產壓在債市股市啥市都有,
一旦降息成為趨勢,
相信收入將會銳減,
但支出若沒多大的改變的話,
獲利可能會逐步下降.

外資拼命拔檔壽險股,
小弟個人覺得投資者要像看到當年李嘉誠拼命拔檔中國資產一樣戒慎恐懼,
別事後再來拍大腿惋惜.
窮忙一族 worte:
持續降息對銀行股,特...(恕刪)


這段時間來壽險的走勢大家都看在眼裡 , 反過來說也是一樣
投資金融(可以亂選)但是要避開壽險為主體的標的

這樣的共識跟大大的想法是一致的(也是原因~為什麼大家不討論呢? <= 因為根本就不該投資阿)
a14927 worte:
所以明電子大漲,金融...(恕刪)


壽險雙雄已到極低的本益比,但外資沒興趣,股價難有表現。壽險公司在海外部位極大,多在債券及股票。事實上銀行利率與股市及債市的關連性如何?不要混淆了。壽險雙雄我的自估本益比約7至8.5。

公股銀行用力撐盤,即使本益比高了,還是受歡迎。現兆豐及台企銀約13+,第壹華南及合庫約在14至16之間,最高的確是基本面較差的彰銀。

民股金控中信約在10,永豐及台新在10/11之間,玉山金高過15。開發及新光均在10以下,就看個人了。
公路車ing worte:
這段時間來壽險的走勢...(恕刪)

對於非壽險股部分,小弟個人看法比較悲觀些,個人覺得不管從利率走勢,長期經濟面展望,金融股技術線型,殖利率與風險來看,這時間點都不適宜再進場加碼.

分享小弟個人不負責任的看法:
1.利率已反轉,且從單次降息變成連續降息的可能性大增,對銀行獲利而言,終歸是一個新循環的開始,派對的結束,股票講究的是勢,方向對的時候多高都有人追,但風向一改變...
2.貿易戰來來往往,兩隻大象擠過來推過去,中國經濟崛起對美國來說這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個人覺得誰當總統都得把有嚴重威脅的對手推下海,川普是赤裸裸的推,以後如果美國總統換人,料想是換成偷偷的推而已,而台灣大概是全世界被兩隻大象夾得最嚴重的,但目前看起來政府沒有足夠的智商從中獲取經濟利益,而只是趁機獲取政治利益而已.
3.以長期線型而言,個人覺得金融股已背離兩次,特別是這次降息之後線型再度走弱,雖無法說這裡就是高點,但強弩之末的感覺很嚴重.
4.目前銀行股的殖利率大概都下降到5-6%甚至更低的水準,若此時投入資金個人覺得由於前述幾點的關係,賺了配息賠了股價的機會頗高,所以個人維持持股續抱但不投入新資金的原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