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香港可能受傷於最近的不平靜? 新加坡呢?

****
新加坡上季經濟大幅萎縮,政府更把今年經濟成長預估調降至接近零,加深經濟陷入衰退的憂慮,凸顯持續升級的美中貿易戰,不但衝擊以貿易為主的星國經濟,影響更波及整個亞洲,經濟學家預估東南亞國協五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也將大幅下滑,降至金融海嘯以來最低。
新加坡貿工部13日宣布,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為0%至1%,較先前預估的1.5%至2.5%下修。

******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第2季GDP成長概估2.41%,高於南韓的2.1%、香港0.6%及新加坡0.1%,居亞洲四小龍之冠。主計總處官員表示,截至7月底有98家台商返台投資,這些廠商第2季新台幣計價資本設備進口成長約7成、出口成長約2成,均遠高於整體成長率,台商回流及轉單效應明顯;而台商回台投資落實後,對出口、投資及就業都是正向循環,有助改善「悶經濟」。
美國2年期和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之差在14日正式轉為負值,代表殖利率曲線自2007年來首度出現倒掛,是2007年以來首見。1978年至今的五次經濟衰退發生之前,2年期和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曲線都會呈現倒掛,因此格外受到投資人關注,而從殖利率曲線倒掛到經濟真正陷入衰退的時間,平均約22個月。

英國2年期和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曲線也呈現倒掛,是2008年以來首見。
weber2654 worte:
美國2年期和10年期...(恕刪)
十年公債殖利率反應通膨預期。 二年公債殖利率反應升降息。倒掛反應Fed在沒有通膨下。短期收銀根收的太快。(升息 縮表)這是經濟陷入蕭條的重要訊號。股市已經在逼Fed快速降息了 是不是有雷曼兄弟的味道了?現宜先觀望。要有風險意識
cafm wrote:

金融類股貼息程度表...(恕刪)

800 ⬇️ 一天急跌,沒什麼好怕,該怕的是,繼續跌個一年 😂

經濟沒有想像中的那麽糟糕!
(更不可能會是雷曼風暴)

股神巴菲特持有美國6大銀行的比重高達290億元!他在波克夏的股東會說:(經過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美國銀行的體質大為改善、也更加健康、更能為股東創造更多的利率。)
台灣金融股也是體質更加健康,
值利率3~6%已經是(世界少有)。
~~~
也許經濟因爲《貿易戰》而震盪不已、但那也是短暫的、終究會結束。
(2008年以前根本也沒有什麼值利率倒掛的這種東西?也不會在乎!)這些東西都是多餘的。

我曾聽過抱股10年以上的前輩都說:(你只要抱金融股超過3年以上、那些什麼~炒短線賺價差啦?
看線圖說故事?聽消息買賣?⋯⋯
巴啦、巴啦、一大堆狗屁故事都已經跟你無關了、你也對股市漲跌完全無感了~你已經從股市畢業了。)
而你在乎的只是(我今年的股利多少?才能買車?出國玩一趟?
終究要存多久?才能夠讓自己真正的退休養老!)
~~~~
他們只在乎?股利多少?
股票夠不夠多?
~~~~
致於其他電視分析報告?
對他們來說都是多餘的。
~~~~
股市是考驗「人性+人心」的地方!
股市最難克服的也是「貪婪、恐懼」!
~~~
希望我們都能夠克服心魔「貪婪跟恐懼」。
境外資金專法今(15)日上路,財政部期待在享有稅率優惠的二年內,最多將迎來1.78兆資金活水。財政部日前推估,專法施行的二年內,樂觀預估資金最高匯回規模可達1.78兆元,中推估引資規模達8,544億元,低推估則至少2,666億元資金匯入。稅收方面,最高每年替國庫入帳1,184億元,中推估496億元,低推估60億元。
mmm989898 worte:
經濟沒有想像中的那麽...(恕刪)


95% 都認同 , 但是 存股 還是提醒一下要注意 穩定+配息 ,這2者缺一不可

雖然很多標的都不太會出問題 , 但是不要忽視那一咪咪的風險 , 還是要持續注意投資的標的是否依然有穩定跟配息這兩大要件

如果仍持續符合,那麼股市重挫、股價下跌.....等等的確跟你無關,可以股市畢業了 ( 專心生活)

這也是我所期待的規劃方式
選自己熟悉的,股價可接受的,買就對了
股票不是只有價差跟股息股利而已
留意一下...

2011 聯貸 90億 : 寶德能源科技聯貸案由兆豐銀行、第一銀行、台新銀行等3家金融機構共同主辦;參貸銀行包括華南銀行、彰化銀行、臺灣銀行、元大銀行、遠東商銀、農業金庫、上海商銀、日盛銀行等8家銀行同業

2017 聯貸 32億 : 寶德能源與兆豐商銀等11家銀行簽署新台幣32億元聯合授信合約, 契約相對人:兆豐商銀、合庫商銀、台灣銀行、第一商銀、台灣中小企銀

新聞轉貼:
8月7日, 太陽能上游多晶矽原料廠寶德能源公告撤銷20億元的現金增資案,因為包括華新麗華、中鼎工程、潤泰集團、日月光以及中美矽晶等民股股東放棄認購這次的現金增資。

根據寶德財報,截至去年底為止,帳上現金只剩8億元,流動資產也只有16億元,但該公司每個月固定支出就需要1億多元,財務窘迫的情形可以想見。知情人士表示,去年寶德辦理現增還有華新麗華等民股願意投入,是因為寶德用低於票面的3元讓股東增資,今年民股股東都放棄。

現金增資碰壁,寶德因此決定先辦理10億元的私募可轉債應急,朱少華也在7月22日請辭寶德董事長,改由原發言人黃世岳擔任,記者向黃世岳詢問10億元的可轉債是否已經找到認購對象?黃世岳說沒有,並且喊話:「公司需要政府支持。」

Black666888 worte:
留意一下... 2011...(恕刪)

生產成本20元,市面上成品價格7-8元~@@
開公司到現在都八九年了,
燒掉超過百億還沒有任何營收,
現在一個月還要燒一億,
水喔~~

其實看一下兩次聯貸的銀行名單,
大概就知道這是被政府叫去"分紅"的又一個實例,
個人不負責任的覺得這些銀行在錢借出去的當下,
應該有資金一去兮不復返的悲痛心情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