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鴻海上漲5.5元,股價收在249.5元,成交量51629張,外資群賣超2117張,投信買超194張,自營商買超1558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365張,上星期五三大法人僅賣超鴻海1470張,結果鴻海股價就下跌4元,今天賣超365張,鴻海股價上漲5.5元,大家有沒有發現上星期五及這星期一自營商買的數量,就是上星期五自營商眼睛閉著砍,今天又眼睛閉著買,對三大法人來說,他們根本出貨不了鴻海,加上星期三鴻海要開出第三季財報了,鴻海股價漲了不少,所以按著三大法人過去的習慣來說,他們一定是預期鴻海第三季獲利年增兩成六,就和第二季獲利一樣,會有人覺得外資群及主力不可能把鴻海獲利預期的這麼高,我和大家說,你不要太小看外資群及主力的壞,他們很常都是把股價先拉抬起來,接著倒貨給散戶,讓散戶抱著上漲一大堆的股價去看公司財報,只要公司獲利不如他們預期的這麼好,他們就會毫不留情的出手摜殺,但這一次三大法人在鴻海開出第三季財報前,他們買了一百一十幾萬張,重點是他們根本出不掉,從10月30日以來,鴻海股價從262元到今天的249.5元,合計下跌了10.5元,結果外資群僅賣超了25259張,投信賣超4955張,自營商賣超816張,三大法人合計僅賣超31031張,大家有沒有看到11月4日,外資群本來想出貨,結果散戶跑的比外資群更快,這就造成很搞笑的結果,三大法人合計買超4044張,結果鴻海股價下跌7.5元,因為外資群及主力在10月4日根本沒有出貨到一根毛,股價就下跌了7.5元,這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就是一個傷害,所以外資群及主力當然要把股價拉一點回來,所以才會出現11月5日三大法人賣超9738張,鴻海上漲3元,11月6日三大法人賣出129張,鴻海股價上漲1元,11月7日三大法人賣出1470張,鴻海股價下跌4元,今天三大法人合計賣出365張,鴻海股價上漲5.5元,所以從11月4日到今天,三大法人合計賣出7658張,鴻海股價下跌兩元,這是不是比較合理呢?外資群本來能出貨個兩萬張,股價才會下跌7元到8.5元,結果11月4日一根毛都沒有出貨到,股價就下跌7.5元,外資群及主力又花了四個交易日去誘拐散戶買賣,好不容易就是讓股價僅下跌兩元,這樣出貨7657張,星期三之後,大家可以觀察鴻海開出財報的情況,目前的壓力一定是在三大法人身上,他們預期的比天高的財報,我預估鴻海第三季獲利正常是會年增一成左右,能年增一成五已經是很厲害了,不過外資群及主力會預期年增兩成六,想要達到這樣的水準,我覺得難度是很大的,這樣的風險讓三大法人來承擔,想到就令人覺得開心。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前四大作多外資賣超鴻海籌措銀彈!
2、夏普第三季獲利較去年減近三成!
3、鴻騰公佈第三季獲利僅小幅度年增!
今天鴻海下跌3元,股價收在246.5元,成交量50470張,外資群賣超6530張,投信賣超163張,自營商賣超265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6958張,從11月4日到今天,外資群合計賣超鴻海15574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4168張,鴻海股價合計下跌5元,這就和之前鴻海的行為差不多了,外資群及主力賣超鴻海不到兩萬張,股價下跌7到8.5元,外資群及主力用了六個交易日讓散戶買了14168張,從這裡我們能看得出來三大法人更難在鴻海中出貨了,記得之前三大法人賣兩萬張左右,這樣是下跌7到8.5元,但只需要一個交易日就能賣兩萬張然後股價下跌7元到8.5元,這一次外資群及主力花了六個交易日,每天這麼努力的演戲,最終六個交易日賣出了14168張,鴻海股價下跌5元,這樣的賣出張數及股價下跌幅度才和10月13日及14日一樣,鴻海在星期三下午就會開出第三季財報,今天廣達及緯創都開出了第三季財報,廣達的第三季獲利很明顯就是不好,明天股價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大幅度的修正,緯創第三季財報則是有逆轉了第二季的情況,今天緯創的股價就先上漲了,很明顯就是有內褲線,要是鴻海明天的財報開出來獲利年增一成五以上,甚至來到兩成到兩成六,那接下來AI指標股就會變成鴻海及緯創,在到明年三月底前,都是鴻海股價超過廣達的好機會,昨天有網友提出八月時鴻海有處分美國俄亥俄州的Lordstown廠區部分土地、廠房及設備,要是鴻海第三季有把處分的50億列到其他利益及損失中,這樣第三季鴻海的業外會超過100億的機率就會大幅度的上升,之前我就說過了,鴻海去年第三季業外來到128.8億,今年第三季要是沒有處分土地,廠房及設備,是很難能讓第三季業外收入超過去年第三季,重點是去年第三季夏普及臻鼎的獲利基期也很高,今年夏普及臻鼎也已經開出第三季獲利了,獲利年減兩成八,所以要靠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項目是不切實際的,加上鴻海拿了很多現金及舉了一些債去擴充AI伺服器產能,這會讓鴻海業外穩賺的部份少賺20億左右,光這兩部份就減少了近三十億了,所以之前我才說鴻海第三季業外會年減三成多的機率很高,要是鴻海第三季有賣廠房入帳50億,這就會讓鴻海第三季業外獲利達到100億的機率很大,大家要記得一件事,業外賺50億及工業富聯多賺50億,這兩者是不同的,鴻海僅持有工業富聯84%的持股,工業富聯賺50億的獲利,鴻海是要扣掉非控制權益獲利8億,今年第三季工業富聯獲利年增六成二,獲利來到435.67億,扣除非控制權益的69.7億後,才是歸屬到鴻海真正的獲利,而業外獲利多50億的話,這50億就是扣所得稅後就是鴻海的獲利,所以業外獲利增加50億及工業富聯獲利增加50億,這含金量是不一樣的。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AI股開出第三季財報為鴻海開路!
2、鴻海業外子公司財報及處分資產收入!
3、軟銀願景基金不會當季影響鴻海獲利!
今天鴻海開出來的第三季財報,本業獲利比我預期的679.7億高,來到705.36億,有可能是鴻海用的人民幣對台幣,美元對台幣的匯率比較好,當初我說過,我是用人民幣對台幣1比4.2元,美元對台幣是用1比30.5元,除了匯率比較好外,也有可能因為鴻海營收上升,造成扣除工業富聯,富智康及鴻驣精密的營利率也比較好,差不多就是相差個25.66億,誤差在3.77%左右,業外部份,鴻海第三季業外來到163.57億,昨天有提到鴻海八月初有將美國俄亥俄州的Lordstown廠區部分土地、廠房及設備出售給一家現有業務夥伴,獲利1.7億美元,這部份有五十幾億,昨天我說過,要是這一項有進到鴻海的業外,那鴻海第三季業外獲利就很有機會高於一百億,獲利就能年增一成五,今天鴻海開出第三季獲利4.15元,獲利年增16.9%,接近17%,我們用鴻海旗下工業富聯,鴻驣精密,富智康的獲利來預估第三季本業營利能年增27.77%,實際上是年增29%,本業獲利有接近三成,業外獲利出乎意料的好,所以鴻海第三季獲利就是高於3.9元,光賣工廠,土地,廠房這部份就有50億,這樣就有0.3元了,這種業外一次性的獲利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對外資群來說,鴻海本業獲利能年增兩成九,這等是很厲害的年增了,獲利從去年的3.55元跳到4.15元,這樣是增加了0.6元,之前高盛說鴻海今年僅會賺12元,明年能賺19元多,那時我就說高盛的分析師執照是雞腿換來的,怎麼可能鴻海第三季及第四季獲利都少於三元,第三季業外如果是正常的85億,這樣第三季都能有3.9元,因為有業外一次性的收入,如處份廠房,土地,設備,財務長也說這季因為持有股票上漲有認列獲利,所以第三季業外才會比較亮眼,鴻海第三季獲利做到三率三升,這比廣達及緯創好很多,廣達是沒什麼好比的了,第三季緯創營利率及獲利率是年增,毛利率是年減,鴻海則是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率都年增,本業獲利也做到年增近三成,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鴻海的獲利是由本業及業外組出來的,去年鴻海只有賺了11元,原因是業外賺的異常的少,年初我就和大家說過了,鴻海今年本業獲利能年增兩到三成,業外表現回到正常的話,是能年增一倍到兩倍之間的,也就是正常來說鴻海業外一年能賺三百到四百億,去年異常的低,只有賺一百多億而以,年初我就說過,今年鴻海的獲利很有可能像2020年到2021年這樣大幅度的向上跳升,按照鴻海前三季賺了10.38元,第三季能賺4元不會是什麼太大問題的,就算賺3.7元,這樣今年鴻海都能賺14元,很多散戶在估鴻海獲利時,都不會去考慮業外,在2019年時,鴻海本業賺1149億,業外賺489.9億,等於鴻海有三成多的獲利是業外來的,2020年鴻海本業賺1108億,業外賺346億,雖然有減少一些,但也是接近三成,2021年鴻海本業賺1490億,業外賺446億,這時業外僅佔總獲利的四分之一,2022年鴻海本業賺1738億,業外僅賺137億,這時的業外剩十分之一,很明顯就不正常,2023年鴻海本業賺1665億,業外賺257億,業外佔總獲利13.5%,2024年鴻海本業賺2006億,業外賺112億,業外僅佔總獲利的5%,這也是不正常的,正常的情況下,鴻海業外能賺300到400億之間,大家應該有發現劉董上任後,鴻海的本業獲利從1149億提升到2006億,幾乎是是升了一倍,當鴻海的本業佔獲利愈來愈大,未來鴻海本業獲利年增兩成或三成,大家就能看到鴻海的獲利跟著年增兩成到三成,年初鴻海財務長說接下來鴻海的股東報酬率會提升到12%,只要鴻海本業獲利和業外獲利拉開,接著每年成長兩到三成,那鴻海獲利就能每年提升兩成左右。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第三季獲利4.15元三率三升!
2、鴻海法說會問與答摘要與分析!
3、外資在AI股能否出貨影響操作策略!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富邦,買了2845張,第二名的是永豐匯立,買了2636張,第三名的是元富,買了2408張,第四名的是兆豐,買了1096張,第五名是華南永昌,買了937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摩根大通,賣了10411張,第二名的是凱基,賣了4702張,第三名的是瑞銀,賣了3777張,第四名是凱基台北,賣了2844張,第五名的是美林,賣了1651張,今天賣超第一名的小摩,從4月11日以來是買超第二名,所以大家要注意主力是否要開始出貨了,近四個交易日賣超前五名的外資及主力如下,賣超第一名的摩根大通,合計賣超15549張,平均賣在249.55元,賣超第二名的美商高盛,合計賣超8675張,平均賣在250元,賣超第三名的凱基,合計賣超8105張,平均賣在250.21元,賣超第四名的美林,合計賣超3399張,平均賣在249.63元,賣超第五名的凱基台北,合計賣超1575張,平均賣在249.75元,會有人問鴻海第三季財報不好嗎?不然為什麼主力外資群會出貨,其實昨天鴻海的財報算是還不錯,第四季展望也還可以,對明年的展望預期也是很亮眼,之所以今天主力外資會賣出,道理其實也很好懂,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他們平常根本沒辦法出貨鴻海,在沒有開出財報時,只要小賣股價就大跌,小買股價就上漲,這一次當然會利用鴻海開出好的財報先出貨一些,畢竟外資群從10月8日以來已經出貨台股三千億了,但在鴻海根本就出不了貨,今天外資群就算在鴻海中出貨,了不起也僅是出貨了10835張,這樣的出貨算是比較成功一點,畢竟今天鴻海股價最終還上漲1元,今天鴻海平均是成交在251.34元。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主力外資利用鴻海財報利多出貨!
2、緯創第三季法說會摘要重點!
3、廣達第三季法人說明會重點摘要!
大家來看一下外資群怎麼玩的,從10月8日到11月4日指數站在所有的均線以上,外資群就使用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的策略慢慢的賣1689億,到了11月5日用力的摜殺下來,到11月13日這一段期間,外資群合計賣超1385億,很多散戶覺得自己買在月線,這樣反彈就能賺近一千點的差價,結果外資群今天用六百多億有效摜破月線,指數來到27397點,之前我和大家說過,市場中的散戶千千萬,並不會每一個都很樂觀,外資群及主力不可能在兩萬八千點以上把買的七千八百億通通都賣掉,一定就是在兩萬八千六百點以上賣一些給無知小散戶,接著在兩萬七千八百點再賣一些給小散戶,在月線再賣給一些線仙,接著會再賣一些給保守一點的散戶,也就是賣在季線的26226點,當指數跌到26226點,對一般的散戶來說,這樣已經跌了兩千五百點,但大家還記得外資群的成本在哪吧?沒有錯,外資群的成本都在兩萬一千點以下,還有兩萬一千點到兩萬三千點之間,所以就算外資群賣在季線的26226點,外資群還是能賺兩成,當外資群賣了六千億後,接下來有可能會讓利到半年線的24477點,這時就會有更多的散戶進來買,畢竟這樣都跌了四千點了,散戶會覺得自己買到賺到,大家還記得外資群及主力買的七千八百億能賣出多少的效果對吧,沒有錯,能賣出1.1兆的效果,當外資群及主力賣到八千到九千億時,大部份相對樂觀的散戶早就沒錢了,外資群及主力就是要瞄準一些很保守的人,利用錨定效應讓這些保守的散戶上鉤,最後一些再賣在年線,也就是23290點,就算外資群賣在兩萬三千點,他們還是賺錢,這是不是像大家早上去菜市場買水果,到了快收攤時,蘋果本來四顆一百,就變成五顆一百,你以為攤販會賠錢嗎?其實單純就是沒有賺或少賺一點罷了,大家看完這整個過程後,就會知道外資群,主力及散戶的行為,這樣聽起來是不是很合理了,大家試著想一下,你的身邊是不是存在不同的人,他們對股市的看法是不是也不同,有的就是兩萬八千多點要進去買,有的覺得兩萬七千點要買,有的則是兩萬五千點要買,有的則是要買兩萬三千點,當然還有一些傻逼說要買一萬兩千點的,這種人你就不要理他,這種人不論怎麼都不會買的,所以外資群要去收割散戶,就是從高賣到低,重點是外資群在賣的過程中,他們就是希望散戶絕望,這樣外資群及主力才能佈局下一次的波段行情,後面比較保守的散戶,他們的買盤也不會為套牢在裡面的人帶來幫助,畢竟保守的人沒有到半年線,年線,三年線或十年線根本不會出手,大家記得一句話,股市漲到瘋狂時,代表很樂觀的人都買完手上資金了,當沒有人比你更樂觀時,指數就是要下跌,當指數在下跌的過程中,才能找到足夠多的人去買股票,之前散戶在兩萬四千點以下不敢買任何一張股票,最近在兩萬七千八百點買了三千五百億,然後還在那上看三萬點,四萬點,五萬點,大家要是有持續的來看我文章及影片,就很容易看出來為什麼散戶容易賠錢,也就是悲觀時打死不買,樂觀時不論別人怎麼勸,他都自覺天下無敵的拼命買,把手上的錢買光後就開始借錢,開槓桿,不然就是死凹,攤平,最終跌到他們想像不到的價格後,他們就絕望的出場,大家覺得兩萬七千八百點跌到多少點散戶會絕望呢?兩萬四千點?兩萬三千點?兩萬兩千點?兩萬一千點?我敢和大家說,跌到兩萬點大部份散戶就絕望了,外資群及主力恰好有這能力讓指數跌到兩萬點,畢竟外資群目前賣了三千五百億,這都是賺了三成,手上剩下的股票成本也在兩萬一千點以下三分之一,在兩萬一千點到兩萬三千點左右三分之二,跌到兩萬點單純就小菜一碟,不過我還是那句話,外資群目前還是買超4419億,也不用覺得台股指數會立刻持續下跌一千點,兩千點,三千點,不會有這種事的,外資群及主力會去下一個平台區接散戶上車的,也許讓利個五百點或一千點就會有散戶又中招了。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外資在鴻海有大出貨大成功的現象!
2、鴻海自動駕駛的研發與實踐!
3、東元2025第三季財務重點整理!
集保股權是從上星期五計算到這星期四,所以星期五三大法人出貨44009張是沒有列到這一周集保股權中,這一周散戶人數增加7251人,千張超級大戶賣出15517張,要是把星期五的三大法人出貨算進去,股東人數應該是會增加兩萬人,千張超級大戶應該賣出五萬多張,大家要記得一件事,三大法人在248元出貨8萬張,這算是蠻嚴重的問題,三大法人的成本在180元,外資群及主力賣出8萬張均線在248元,這樣等於賺68元,只要三大法人能順利的出貨更多股票,未來就算外資群及主力有25萬張賣在160元,近期賣的這8萬張是賺68元,等於是能幫25萬張賣在160元的彌補20元差價,所以外資群及主力雖然買了110萬張,但只要成功的賣出幾十萬張在250元,這樣之後他們要出貨就很簡單了,只要三大法人能出貨個30萬張在248元,這樣等於是30萬張都賺68元,這可以幫100萬張補20元,所以不要覺得三大法人才出貨了八萬張問題不大,因為三大法人出貨這八萬張賺太多了,整整賺超過三成,這對他們未來出貨是很有幫助的,試想,要是外資群及主力能在248元出貨30萬張,這樣等於能幫100萬張鴻海股票彌補20元差價,所以只要三大法人成功在高檔出貨三十萬張,之後三大法人再出貨,你不要以為他們的成本在180元,其實他們的成本都降到160元以下了,當鴻海股價從265元跌到241元,這樣已經有很多散戶進去買八萬張了,要是外資群在兩百四十幾元能賣幾十萬張,接下來在230元,220元,210元,200元再賣幾十萬張,那外資群剩下的幾十萬張成本就會降到130元以下,那時你和我說外資群及主力成本在180元,他們不敢讓鴻海股價跌到180元以下,那時就是一個笑話了,所以我提醒散戶不要被三大法人出貨,原因就是他們只要在太高檔出貨,三大法人是能很有效的降低自己持股成本的,光賣個8萬張在248元,這樣都能幫另外的25萬張股票降低20元的成本,要是再讓外資群及主力賣個16萬張在248元,那豈不是50萬張的股票都能再降20元成本,這也是為什麼散戶會輸給三大法人的原因,現在一些散戶買在248元,他們眼睛就容不下一顆沙粒,覺得別人說外資群及主力在出貨,他們就會覺得很不爽,但只要三大法人再多順利出貨一些,接下來三大法人就有很大的本錢能讓鴻海股價跌的愈低,這是不是和散戶的玩法不同,一般的散戶就是在240到265元持續向下攤平,可能跌到241元就買光了,成本就是在248元,外資群及主力從鴻海股價112元一路的買上來,成本一開始在一百六十元,接著再買幾十萬張把鴻海股價拉抬到234元,外資群成本升到180元,再花個十萬張不到把鴻海股價拉抬到265元,外資群及主力的成本是升到190元,最近在248元出貨了八萬張,成本能大幅度的降低,只要散戶現在還是很樂觀的在220到260元和三大法人換手,只要三大法人再賣個三十萬張,之後勝負就分出來了,外資群及主力的成本又降到160元以下了,而散戶中了錨定效應,散戶眼中就僅有鴻海股價最高265元,然後跌到了250元,240元,230元,220元,210元,200元,只要三大法人在高檔出貨的愈多,未來就算在200元賣,他們還是能賺40元甚至更多的差價,這就是統計的威力,這時會有人說,三大法人是能用110萬張賺四十幾元的差價嗎?那要視散戶在兩百四十幾元買的力道,要是散戶買的力道沒有很強,外資群再賣個十萬張內股價就跌到200元,那三大法人成本降的就有限,了不起成本就降到170元,要是散戶接下來買的力道很強,之後大家看到外資群及主力在高檔出貨後,剩下幾十萬張就會不計代價的砍,散戶會覺得外資群這樣砍會受重傷,其實三大法人早在股價兩百四十幾元賣就賺了很多差價,這差價早足以去彌補他們未來低價賣的損失,散戶會中錨定效應是很正常的,就是有多少人中而以,不信邪的反正就自己看下去,未來讓三大法人出貨成功後,你不要在那演內心戲,不要在那說鴻海真爛,說股價都不漲,那時股票都在散戶手上,爛的人其實是散戶而不是鴻海及三大法人。
從10月31日到今天,鴻海集保股權的股東人數增加43571人,千張超級大戶賣了90015張,這是不包括星期五外資群及主力賣超的四萬張,所以有一些千張超級大戶也是有紛紛的賣出,大家應該有注意到這兩天鴻海借券賣出增加了一萬三千多張,散戶才剛向三大法人買了八萬張,結果就有軟蛋散戶把手上的股票借出去,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他們除了在高檔賣出降低成本外,他們還能向散戶借股票出來放空,一來可以放空賺錢,二來是讓散戶的股票在他們手上,這樣鴻海股價下跌時散戶就不能賣,當鴻海股價跌到差不多時,外資群及主力就把借券的股票還給散戶,反正那時鴻海股價已經跌很多了,散戶也不會想要再賣了,這就是外資群,主力及散戶之間的差別,散戶都是幻想買最低及賣最高,外資群及主力除了用平均降低成本外,他們還會用借券賣出鎖住散戶的股票,讓他們不能賣,順便再放空賺一點差價,這樣也能再降低一些成本,有一些價值投資者就是看好鴻海到2031年,這樣是很不錯的,但這些人要記得一件事,你不能在樂觀時信心滿滿,在股價跌下來時才在那內心戲,我看過很多所謂很有信心的價值投資者,他們都是在上漲時很有信心,當股價下跌時他們就開始內心戲了,當股價上漲到股價淨值比2.5倍或以上時,他們完全不會考慮降低手上的槓桿,但很搞笑的事是,他們會在鴻海股價跌到112.5元,122.5元及132.5元想要去降低手上的槓桿,他們是說降低後晚上就比較好睡了,就安心了,要是你會有這樣的症狀,那你最好不要在那信心滿滿,能做到上漲及下跌時都能很平穩的人,你才有資格在上漲時不降低槓桿,在上漲時降低手上槓桿,這好過你在下跌時降低槓桿,我在公開討論區上看過的人比較多,所以知道僅有少數的人在下跌能做到不為所動,所以我給建議都是會傾向符合大部份的人,要是你是少數巴菲特型的投資者,那恭喜你,你就是好好的一直持有,不要上漲時覺得自己是巴菲特,下跌時又覺得自己是索羅斯,最終搞成八不像的小菜蛾。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價值投資鴻海為什麼需要懂大盤波段?
2、鴻海本業及業外獲利計算及驗證!
3、微軟資料中心運轉鴻海利多!
從10月7日到11月14日,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積電120348張,星期五台積電股價收在1435元,台積電的月線1474元,所以近一個月買進台積電120348張的散戶都賠錢了,散戶對台積電也是信心爆棚,合計買了台積電1769億,其中外資群更是賣超了157948張,外資群光台積電就賣超了2321億,外資群賣超台股3651億元中,其中有63.51%都是賣超台積電,外資群除了賣台積電現股,還偷偷的把台灣五十成份股換成0050賣了一大堆,台積電的季線在1383元,距離季線還有一段距離。近一個月下來,三大法人合計還買超鴻海29087張,星期五鴻海股價收在241元,鴻海的月線246.8元,近一個月買超鴻海的三大法人平均賠錢了,不過三大法人玩的是統計,他們的平均成本才182元,差不多就是鴻海的年線,這就是散戶和外資群之間的不同,一般的散戶在向下跌時成本就是在月線,現在就算你是大羅神仙,你也會賠了一些錢,但外資群就算套牢在鴻海中,人家的成本是在年線的182元,所以外資群及主力目前只要多賣一點鴻海在兩百四十幾元,外資群及主力就能有效的降低自己的持股成本,對散戶來說,之前看到鴻海最高價格是265元,這就會像一個錨點深深的烙印在散戶的心中,當鴻海股價從265元跌到241元,散戶就會覺得鴻海已經跌了14元,覺得跌好多。近一個月下來,三大法人合計買超廣達28665張,星期五廣達股價收在279.5元,廣達的月線是293.8元,季線是281.8元,半年線是279.9元,廣達的股價又快要跌到了年線270元,三大法人在廣達也算是翻車,不過三大法人近一季以來才買了廣達4.68萬張,也就是說外資群只要在廣達的季線281.8元賣掉4.68萬張,三大法人其實就是不會賠很多,相較之下,三大法人在鴻海可是買了一百一十萬張,外資群及主力面對鴻海應該會覺得頭比較大,只要接下來散戶不要傻乎乎的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外資群及主力一定就是無法出貨,不過現在外資群近二十五個交易日已經賣了台股3651億元,很多散戶都被套牢在股市中了,接下來大家會看到更多的酸民出來酸言酸語,這都是很正常的,散戶這種生物就是這樣的搞笑,在兩萬四千點以下完全不敢買,在兩萬七千八百點以上拼命買,別人和他說三大法人在出貨了,現在不要太樂觀,他們因為已經賠錢了,就拼命的想要去看好台股,現在三大法人根本還沒有發動空方摜殺,只要三大法人再賣個兩千億左右,散戶就會看到三大法人再發動空方摜殺,那時散戶就會看到無緣無故又有什麼奇怪的空方大事件。近一個月下來,三大法人合計賣超緯創124873張,星期五緯創股價收在140.5元,緯創的月線是143元,近一個月買緯創的散戶也賠錢了,三大法人也是很順利的出貨。近一個月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達電44823張,星期五台達電股價收在922元,台達電的月線997元,之前台達電天天漲,一直漲,漲不停,只要盤中敢下跌,尾盤一定拉抬上來,不然今天下跌明天鐵定上漲,時間就這樣幾個月,很多散戶早認為台達電天下無敵了,最近散戶在台達電中套牢了,現在會發現台達電怎麼忽然變弱了,其實單純就是股票都落在散戶手上。
之前散戶口袋飽飽,現在三大法人合計出貨給散戶三千八百億,散戶目前的口袋已經沒有像之前這麼飽了,所以台達電就慢慢的現出原形,只要散戶套在裡面,之後是會有骨牌效應的,跌到散戶懷疑人生都會。近一個月三大法人賣超臻鼎23257張,星期五臻鼎股價收在141.5元,臻鼎的月線158元,很多散戶看到鴻海受惠AI伺服器大爆發,就覺得旗下臻鼎也會發大財,結果臻鼎第三季獲利還年減,這就是散戶搞笑的地方,就像東元一樣,本來股價46元,結果散戶及主力聽到東元和鴻海合作,就覺得東元會發大財,在獲利一根毛都沒有看到的情況下,東元股價都敢上漲到127.5元,結果東元開出第三季財報,獲利年減10%,才一大堆驚訝哥及驚訝姐在那殺出,東元早在第二季法說會就提到了,和鴻海的合作貢獻明年才會開始,結果散戶就在那覺得和鴻海合作就會發大財,獲利一根毛都沒有看到股價就先上漲近兩倍,最近東元股價跌到99.8元,這樣還是上漲了一倍,很搞笑的事是,上漲時散戶信心滿滿,現在看到東元獲利及股價下跌,就開始在那演內心戲,確實明年開始東元有可能會因為和鴻海合作造成獲利上升,不過天知道能多賺多少,說不定連東元衰退的都彌補不了,之前鴻海和裕隆合作時也是這樣,裕隆股價先漲到快要100元,後面發覺裕隆連一根毛都沒有多賺,股價才下跌到三十幾元,最近又傳說要把納智捷賣給鴻海,股價又出現三根漲停,散戶就是這麼搞笑,連一根毛都沒有看到的事,就敢去追三根漲停,一開始覺得和東元合作發大財,股價先上漲兩倍,最近下跌個三十元散戶就開始在那要死了,要是東元跌回46元,一狗票散戶應該就是會受重傷,這種獲利還沒有看到的,結果股價就先上漲,等於就是獲利別人先拿走,風險你來擔,要是你在股市中常常做這種愚蠢的事,你有十條命都不夠你死。近一個月三大法人合計賣超聯發科22962張,星期五聯發科股價收在1230元,聯發科股價已經跌很久了,甚至都已經跌破年線了,之前也是獲利連毛都沒有看到就先把股價炒到1500元以上,說聯發科多好又多棒,三大法人順利出完貨後,之前說聯發科好棒的原因就通通都消失了,這也是我常說的,不要在股價上漲時和我說哪一檔股票多好又多棒,說你要和該檔股票天長地久,那都是放狗臭屁,散戶還是得了解自己,大部份的散戶自我心理面都沒有你自己想的這麼健全,所以不要常常在上漲時和我說自己要歐印加槓桿,也不要在上漲時去掉槓桿,我在公開討論區七年多了,什麼人都看過了,當初說信心滿滿的人,鴻海跌到112.5元時,一狗票的人說要去槓桿,說這樣就安心了,跌到112.5元時,說自己維持率才380%,覺得太低了,覺得要再賣一些股票拉高維持率才安心,這就是最真實的散戶,當股價跌了一大段後,散戶就會從信心滿滿變成內心戲滿滿,最後來看一下緯穎,近一個月以來三大法人合計賣超758張,緯穎是唯一一檔股票還站在所有均線以上的,不過今天有一則新聞,就是說輝達加大供應鏈控制,明年推L10伺服器系統強勢掌握價值鏈,這則新聞很有可能就是要去打擊緯穎的,因為這對設計的緯穎就是一個重大的傷害,不過新聞傳歸傳,只有天知道是真或是假,在股市下跌時,很常會有傳,恐,驚,某某知情人說,產業人士說,股價只要上漲,散戶就天不怕地不怕,只要股價下跌,路邊一隻小狗跌倒你都覺得是利空。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權值股外資出貨及散戶套牢情況!
2、記憶體持續上漲對ICT產業的影響?
3、輝達加大供應鏈控制掌握價值鏈!
股票都在三大法人手上,只要三大法人不賣出,指數漲到哪兒都不奇怪,接著外資群偷偷的賣了三百億,五百億,一千億,那時我說指數還是會強勢,因為三大法人及散戶達成共識,散戶剛進來買,他們當然希望股價上漲,而且散戶口袋飽飽,三大法人因為也才賣了五百到一千億,所以也不希望指數下跌,所以大家就會發現一開始三大法人賣了一千億時,指數還是很強勢,當外資群賣了一千六百多億時,外資群怕散戶跑掉,就開始進行關廁所,但那時我也說過,散戶口袋還是飽飽,所以外資群賣出關散戶廁所時,散戶是會向下攤平,不服輸,死凹,後面外資群賣到三千億時,就賣超一筆大的,也就是上星期五賣超了603億,投信及自營商也不是傻子,他看到外資群已經賣超了三千六百億,投信及自營商也開始賣出,而且這兩天賣的更兇,合計賣出了336億,三大法人目前已經賣了近四千億,等於是把之前買的一半都賣出去了,之後三大法人不太可能把指數拉過月線,因為只要成功站上月線,那散戶就回本了,很有可能就會解套馬上賣,目前指數還在27447點,三大法人已經大獲全勝了,現在就是讓多一點的散戶進去套牢,這幾天我說過,散戶是由千千萬萬的投資者組合出來的,有的是樂觀,有的保守,有的悲觀,當樂觀的散戶都進場後,指數一直在兩萬七千多點整理的話,這有可能會讓一些樂觀的散戶跑掉,也就是散戶看整理太久了,後面就是賠個2到5%就止損,所以外資群及主力最好的策略就是再讓利個三百點,五百點甚至是一千點去接保守的散戶進場,三大法人賣四千多億是賺了三成,原本三大法人買了八千五百億,這可以賣出10140億的效果,散戶之前了不起就是賣出了八千五百億,最近買了四千億後,剩下四千五百億能買,但之前賣出的散戶很有可能是被斷頭,所以有一些錢已經拿去還給股票質借,個人信貸,房屋貸款,所以散戶不可能買到八千五百億的,所以我預估散戶了不起剩下一兩千億能買,之後就是要看有沒有新的散戶會再去用個人信貸,股票質借,房屋貸款,就算散戶真的再去使用槓桿,最終也是拼不過三大法人的,三大法人買八千五百億,最終可以賣出10140億,當三大法人賣完後,可以拿著這一兆元當保證金,接著去向軟蛋的散戶借股票出來放空,這樣外資群最多可以賣兩兆的股票出來,這也是為什麼散戶和外資群及主力硬拼都會輸,很多散戶沒有考慮外資群及主力賺錢的差價,就以為三大法人賣八千五百億給散戶,接著散戶也買八千五百億,這樣指數還是能持平,不會有這種事的,三大法人這一波賺了三成,至少是能賣出一兆的效果的,散戶把槓桿去掉,完全用現股買的話,了不起僅能買個六千多億,當外資群及主力賣到六仟億之後,接著就是開始處決散戶,大家還是得了解一件事,散戶要絕望的時候,一定是自己口袋沒有資金了,而且股價又持續下跌,也許散戶在240元買完鴻海,接著鴻海跌到220元,這時散戶就會出現絕望感,畢竟鴻海從265元跌到255元時,散戶手上也許還有五成資金,散戶就會很臭屁的說,哼,有膽就下跌,敢下跌我就多買一點,結果鴻海真的跌到250元,散戶也真的進去買了,買到245元,散戶就沒錢了,因為散戶口袋沒有錢了,再下跌時就不敢再一付很跩的樣子了,當散戶沒錢後,看著股價下跌每天就會非常的痛苦,尤其是上漲一點點,下跌都很多時,散戶會感到異常的痛苦。
最近記憶體一直上漲,一些電腦,筆電,路由器,伺服器品牌商已經感受到一些壓力了,鴻海屬於代工廠,就只賺代工費,所以記憶體價格上漲對鴻海來說不會有影響,不過鴻海的採購模式包括Buy And Sell模式,鴻海先買零件(包括記憶體),再賣成品給客戶,還有Consignment模式(寄售 及 客戶備料),客戶提供記憶體給鴻海,鴻海只負責工資費(加工費),對於Consignment模式的話,鴻海幾乎完全不受影響,但Buy And Sell模式有可能會有庫存的風險,大家可以看到最近宏碁,華碩,技嘉,微星等品牌公司股價很弱勢,原因就是記憶體價格上漲,這會造成低階電腦及筆電的壓力,畢竟記憶體上漲,那電腦及筆電的價格就要跟著上漲,一些低階的機型本來就沒什麼競爭力,就是靠價格才能賣的,這類的產品只要漲價,那客戶不一定是會買單的,不過我覺得鴻海也不一定完全不受影響,只要品牌廠受不了記憶體上漲而調整終端價格,這就會讓終端消費變差,鴻海是做經濟規模的生意,當品牌商因為漲價而賣不好,鴻海訂單量也會受到影響,通常漲價對終端消費不會是什麼好事的,之前海運也是報價亂上漲,這也是造成消費需求下降,未來記憶體價格如果再上漲,這就有可能會影響到終端的需求,那時空方有可能就會拿這個理由去打擊鴻海股價。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中散戶看到主力出貨後縮手不買!
2、記憶體持續上漲品牌企業獲利不樂觀!
3、鴻海科技日將於11月21到22日舉行!
當散戶平均手上還有資金時,他們說話特別有底氣,他們會說,哼,誰怕誰啊,敢下跌我就敢買,快點下跌讓我買啊,好開心,這是一般散戶在那吹哨子壯膽會有的行為,差不多再下跌一千點的話,散戶手上就沒資金了,這時他們就會開始收斂一點,希望指數不要再下跌了,但那時指數也才25765點,大家還記得外資群的成本及還能賣多少嗎?試想一件很簡單的事,外資群及主力如果想要在短線賺錢,那他們要怎麼賺呢?沒有錯吧,就是讓散戶自願賠錢,現在你覺得散戶會自願賠錢嗎?現在當然還不會,現在散戶還跩的二五八萬,哪有可能會絕望的賠錢,正所謂魂是英雄錢是膽,散戶手上還有兩三千億,所以散戶現在還渾身是膽,還在想要和外資群及主力一決高下,外資群現在如果就回頭買,散戶也不一定願意便宜賣給外資群,這樣外資群及主力怎麼可能賺到差價,所以一定就是要讓指數再下跌,散戶再把手上的兩千億拿進來買,接著慢慢的讓散戶套在股市中,只要看到散戶沒錢,就加速下跌,那時所有的流動籌碼都在散戶手上,外資群手上會有1兆以上的現金,外資群只需要去向一些軟蛋借股票來放空,這樣能再多賣出1兆的股票,散戶就算砸鍋賣鐵,硬接到八千億到1兆元股票就懷疑人生了,更不用說再去接外資群放空的1兆元,當股票都不在外資群及主力手上時,他們就會開始放壞消息,並且趁著國際股市下跌而摜殺,大家也是知道的,散戶就是一盤散沙,只要下跌超過散戶的臨界點,散戶就會開始恐慌的賣出,因為外資群及主力是一層套一層,散戶的平均成本都不同,最終就會引發多殺多及人踩人的骨牌效應,之前我和大家說外資群的大方向,但有一些散戶只看短期幾天的股市漲跌就敢出來嗆聲,看到忽然下跌後上漲,散戶就在那搖擺倪倪的說,哼,外資群及主力哪有你說的這樣,結果時間拉長後,外資群及主力就如我說的這樣做,之所以外資群及主力會這樣做,其實也不是我多神,單純就是這樣做才能賺走散戶身上的錢,短線本來就是勾心鬥角,你死我活,誰是最後一隻老鼠,有人賺錢就有人賠錢,如果外資群及主力不讓散戶感到痛苦,那三大法人怎麼可能賺錢,要是散戶不賠錢,那三大法人的錢是要從哪賺來,所以三大法人最大的目標就是低買及高賣,接著就是制訂策略去執行,會有人說我只會價值投資抱著不動,我就把三大法人的策略說給大家聽,大家這幾個月聽下來後,有沒有發覺外資群及主力都如我預料的這樣做,這其實沒啥了不起的,大方向鐵定是不變的,關鍵就是細節要怎麼演,很散戶不會像我這樣看大方向,所以他們永遠都覺得股市是坑殺人的地方,確實短線的股市就是騙人的地方,唯有價值投資,你買進一檔有價值的公司,然後一直持有,時間就會為你帶來可觀的財富,當你了解三大法人的策略後,你就不會常常在悲觀時賣出,樂觀時買進,之前鴻海股價在160元以下時,我說你可以買,那時外資群鐵定是想買的,當鴻海股價淨值比來到2到2.5倍時,你不一定要再買了,還能把手上槓桿去掉,因為那時三大法人就準備收割了,我看的股票很多,三大法人那時早在別檔股票成功出貨了,三大法人一直在鴻海中出不了貨,所以才會把鴻海股價一直向上拉抬,最近外資群及主力出了一半的台股,接下來就是台股中的散戶會被整到懷疑人生的時刻了。
從10月8日到11月3日,外資群發現可以順利出貨,而且指數還能從27063點漲到28554點,外資群就果斷的出貨了1615億,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就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賣的就是散戶買的,當外資群成功的出貨1615億後,外資群就使出關廁所大法,指數就從28554點下跌到最低27373點,不過散戶那時口袋還飽飽,當天指數收在27717點,接著從11月4日到11月13日,外資群再出貨1434億,指數在27800點整理,這時外資群已經合計出貨三千億了,散戶平均是買在27800點,上星期五外資群使出第二次關廁所大法,狂賣台股603億,三大法人狂賣839億,指數下跌了五百點,星期一指數盤中反彈了三百多點,最終收在僅上漲49點,昨天我就說過,要是指數連續兩天下跌,這會引來散戶及偏多主力進場護盤,但先上漲324點最終僅上漲49點,這可以讓一些三心二意及意志不堅的外資群有個出貨的機會,今天指數又再大跌了691點,指數收在36756點,上星期五前散戶買了三千億,星期五指數大跌五百點就讓散戶平均賠了2%,星期一後散戶累計買超台股近四千億,之前我就說過了,三大法人最多累計是買超八千五百億,當三大法人出貨四成到五成後,就會開始進來摜殺,對三大法人來說,股市要有波動才會有輸贏,散戶前一陣子都覺得股市很好賺,又通通不要工作了,對這社會來說,不能讓所有的人都不需要工作,所以指數一定會上漲後下跌,接著下跌後上漲,三大法人也是持續用統計的策略在裡面收割散戶的辛苦錢,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散戶這種生物很搞笑,在兩萬四千點以下,也就是八月八日之前,散戶一毛都不敢買,三大法人就一直買,天天買,買不停,指數就天天漲,一直漲,漲不停,從八月八日之後,因為短線流動籌碼都被三大法人買光了,三大法人就僅花了1382億就把指數從兩萬四千點拉抬到近兩萬八千六百點,前一陣子外資群及主力把在兩萬四千點以上買超的1382億股票賣掉後,我就警告散戶要小心了,那時差不多就是10月底到11月3日之間,指數還在兩萬八千點,那時我就說散戶自信心爆棚,我也拿出台積電,台達電給大家看,說外資群及主力已經在這幾檔股票出貨成功了,當外資群對散戶進行關廁所前,我就和大家說接下來三大法人一定會去關散戶廁所,畢竟外資群好不容易套住散戶了,不可能讓散戶跑掉,之前會有人說我只會價值投資,說我不懂短線,很搞笑的事是,我以前是靠玩短線賺錢的,而且七年下來未嚐一敗,我看得懂短線三大法人想幹嘛,但散戶要是透過知道三大法人會幹嘛而買進賣出,我不認為散戶能賺到很多錢,從2019年以來,要是你持續有錢就買,沒錢就抱,就接受股市的波動,最終你是能賺到對你人生有意義的財富,我給一般投資者的大方向,也就是鴻海在股價淨值比0.85到1.1倍時,你眼睛閉著就買,你可以薪資,獎金,股息,個人信貸,股票質借,房屋貸款再投入,到了股價淨值比1.5倍以上,我說不要再使用金融槓桿了,當鴻海股價漲到股價淨值比2到2.5倍時,我說除了不要使用槓桿,你最好也把手上的槓桿去掉,這種大方向的操作,你才有可能賺到錢,不然4月11日到今天,就算我看的出來三大法人會怎麼做,就算散戶完全照做,我也不認為散戶能賺到什麼錢,正常來說短線客本來就很難戰勝三大法人,畢竟三大法人都是用統計在做股價取樣,散戶每天都在那幻想買最低及賣最高,大家有看到三大法人從4月11日到11月18日的玩法吧,是不是就很簡單,大方向來說策略很簡單,但過程中多了很多次的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很多散戶不懂大方向的概念,他們很容易中了錨定效應,也就是看到鴻海股價最高漲到265元,看跌到230元就覺得好便宜,覺得已經跌了30元了,還有台達電最高漲到1085元,今天跌到898元,覺得跌了快兩百元了,覺得好便宜,我是不懂台達電哪兒便宜了,散戶很容易中錨定效應,他們的資金也很容易在台達電從1085元下跌時買光,大家看外資群在台股中的玩法,從10月8日開始出貨,到11月17日就出貨了三千六百億,三大法人出貨了近四千億,台達電的月線是932元,大部份近一個月買台達電的人,就算你做了很平均的資金配置,你的成本一定是在932元,幾個星期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外資群根本沒有買任何一張成本在470元以上的台達電,我也提醒過大家外資群沒有買過任何一張成本在1100元的台積電,結果外資群在台積電1470元時出貨了十六萬張,大概就是賺了三成的差價,真的就是發大財,至於三大法人平均是在鴻海180元買了一百一十萬張股票,三大法人根本就出貨不了鴻海,之前我也有提醒過大家,三大法人因為在台股,台積電,台達電及其他大型權值股都出貨很順利,後面有可能就是犧牲掉鴻海這一檔,畢竟大趨勢三大法人都已經成功了,也不可能為了鴻海一檔出不掉而毀了一整個佈局,三大法人很有可能就是鴻海乾脆不要賺,也就是最終平均出貨在180元,這樣三大法人還是能全身而退,只要三大法人在鴻海兩百四十幾元,兩百三十幾元能多賣個幾萬張,這樣就能很有效的降低他們自己的成本,也就是能把剩下的庫存成本降到160到180元,最終就算賣在160元,三大法人也不會賠錢,但只要三大法人願意用180到200元賣鴻海,我敢說會有很多散戶進去買的,外資群不致於會賠錢,就只是在鴻海中賺不到三成的差價,了不起就是小賺個5到10%。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外資套住散戶後加速出貨鴻海跟跌!
2、鴻海宣布攜手輝達打造算力中心!
3、蘋果10月中國銷量大增37%!
大家還是得了解一件事,三大法人想要在股市中賺差價,一定就是要從散戶身上賺,當大部份的散戶被套在股市中後,一定就是要讓裡面的散戶絕望,這樣散戶才會願意賠差價,要是指數一直在散戶買的兩萬七千八百點以上,這時你覺得散戶會願意賠錢賣出嗎?當然不會,散戶會自信心滿滿的說,你開高一點我就賣,大家有沒有看到最近的房市,現在賣方還是開的很高要賣,房市中的賣方目前還沒有絕望,所以還是開很高在賣,對股市中的散戶也是這樣,要是股市沒有崩跌,散戶根本不可能會絕望,也不可能割肉出場,三大法人的目的很簡單,出完貨後要進行下一次的佈局,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賣到一半以上後就要開始讓散戶套牢,接著讓指數及股價下跌,時間只要拉長,散戶就會開始感到絕望,當指數及股價愈跌愈多,散戶就會開始多殺多及人踩人,當散戶絕望到某一個水準後,散戶就需要出去療傷,而且短時間不會再進來,大家有看到8月7日前散戶一毛都不敢買的情況對吧,散戶不但不會買,而且在17306點到兩萬四千點之間一直賣,天天賣,賣不停,這樣三大法人才能買到足夠多的低成本庫存,當短線流動籌碼都落在三大法人手上時,三大法人就從兩萬四千點向上拉抬到兩萬八千五百點,之後散戶就開始中招,在兩萬七千八百點大買了三千億,在兩萬六千五百點到兩萬七千點大買兩千億,因為三大法人是賺了三成賣出,所以可以賣出1.1兆的效果,三大法人現在才賣了5002億,散戶了不起剩三千多億能買,所以拼命到底的話,散戶一定是穩輸的,就算散戶最終砸鍋賣鐵的去籌資金來買,外資群及主力還能用1.1兆的現金當保證金去借券賣出,散戶哪有可能有2.2兆的資金能買,這也是為什麼每一次散戶都只有被坑殺的份,之前我常常說錨定效應,很多人可能有聽沒有懂,當散戶看到指數最高來到兩萬八千五百多點後,接著跌到兩萬七千八百點,散戶就覺得跌了一千點,就買了三千億,當指數又跌到兩萬六千五百點時,散戶又買了兩千億,為什麼散戶會一直買呢?原因就是散戶目前的錨點是兩萬八千五百多點,而不是四月的一萬七千多點,那為什麼從4月11日以來到8月8日時散戶都不買呢?原因也很好懂,散戶那時的錨點是一萬七千多點,那時散戶看到兩萬點,覺得已經漲了三千點了,看到兩萬四千點,覺得已經漲了七千點了,所以打死都不買,後面看到三大法人一口氣把指數從兩萬四千點拉抬到兩萬八千五百點,散戶終於受不了了,散戶覺得指數只會上漲不會下跌,就衝進來買了,最近買兩千億的散戶,他們覺得終於等到指數下跌兩千點了,覺得自己撿到便宜了,但還是很搞笑的買在兩萬六千五百多點。
今天鴻海下跌1元,股價收在229元,成交量70910張,外資群買超2655張,投信買超1118張,自營商買超1962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5735張,之前我就有和大家說過了,鴻海股價如果一直下跌,大家不要以為一般的散戶會拼命買,不會有這種事的,近四個交易日下來,鴻海分別下跌11元,下跌5元,下跌6元,今天盤中最低來到226.5元,最多就是下跌3.5元,最終收盤下跌一元,結果三大法人今天是買超5735張,要是股價愈低代表鴻海愈有買進價值,散戶應該更是要買進,但鴻海股價在下跌一段後,散戶做的事是賣出而不是買進,所以之前我就說過了,外資群及主力如果想要出貨鴻海,要是沒有足夠多的散戶進來買,三大法人一定是出不了貨的,近五個交易日下來,三大法人也才賣出了四萬五千張,鴻海股價就敢下跌22元,今天三大法人看自己賣一點鴻海股價就崩跌,就要自己出面護盤了,鴻海的季線225.31元,今天最低來到226.5元,很明顯三大法人就是守鴻海的季線,像台股及其他大型權值股,外資群及主力也會在季線觀察散戶買盤力道夠不夠大,如果夠大的話,三大法人就是持續的出貨,要是季線以下散戶買超力道不夠大,三大法人就會持續的讓利賣出,這時會有人說,三大法人在台股,台積電,台達電怎麼和鴻海會有不同的動作,其實道理也很好懂,三大法人在台股,台積電及台達電已經出貨成功了,在鴻海根本就出不了貨,要是現在三大法人在鴻海中再繼續讓利,大家有沒有發現散戶在鴻海中不是買進而是賣出,這和台股,台積電及台達電完全是不一樣的,只要三大法人在鴻海中出不了貨,三大法人就會自己去守200到220元這位階,今天三大法人是先守季線,大家應該有發現鴻海的半年線已經來到197.68元了,三大法人在鴻海的季線再玩一陣子,鴻海的半年線就會來到200元以上,鴻海的年線來到182.69元,鴻海的年線均價上升的比較慢,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在鴻海中出不了貨,就是要使出盤整大法,也就是讓鴻海的半年線及年線均線高過他們的成本180元,我在分析大盤時有和大家說,三大法人會在月線以上把樂觀的散戶接上車,接著在季線把保守的散戶接上車,之後就是在半年線及年線把悲觀的散戶接上車,散戶是由千千萬萬的投資人組合出來的,有樂觀,有保守,有悲觀,外資群及主力也是懂這道理,所以在出貨台股時,在月線以上是出貨三千億,之後在月線到季線之間再出貨兩千億,不同的價格會有不同的散戶進來買,要是保守的散戶願意在季線附近買進,那外資群及主力就不需要再讓利了,就會讓指數在季線整理一陣子,當散戶買的差不多後,一口氣再把買在季線的散戶再做關廁所的動作。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外資出貨指數跌到季線但鴻海只能買超!
2、台積電AZ廠獲利暴跌99%!
3、AI泡沫疑慮席捲信貸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