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y_kf wrote:
夠了,這版的人多半都...(恕刪)


我舉 我個人基金來說明,只是比較實際,不是紙上談兵而已

說 3%, 4% 很好,那真的是算了,這只能參考,不能証明什麼。拿3% 4% 來炫耀,有必要嗎?
3%,4% 很強,那不是給人看笑話,第一季那一波段,賺個 15% 的應該大有人在,3%-4% , 小兒科了。

投資工具就多,我拿一些基金來比較,只是証明不用偏食專挑 ETF 罷了。

沒有人叫你直進進出出,
也不是一直進進出出才叫主動投資,
我買基金 也是很少動。
也是比較保守,債卷比例偏多。
績效也沒有很特別去要求,也不怎麼樣,只是分散風險而已,畢竟有些錢,要保守一點才好。

適時進出,只是方法之一,股票比基金更適合用。

基金,用換股微調就行了,難在起頭佈局,跟每個時間點重新檢討時的思考新配置的方式,就這樣而已啊!
股票投資,拿 幾 % 出來炫耀,我還覺得丟人現眼。人家一天放空 HTC 就超過了。3% 真的沒必要敏感。


這個市場上本來就有主動型的投資者和被動型的投資者並存
如果光有被動型投資者,那市場上就沒有成交量 交易冷清 大家要玩什麼
主動型投資也有強者,但長期的強者非常稀少 如彼得林區和巴菲特 他們是被證明過長期都績效優異的
但也只有這兩個人而已

討論投資這方面有一個特點是 要檢驗你的理論對不對很簡單 就用實踐來檢驗
你說你的方法好 我說我的方法才有效 那就說出你的方法而且到投資市場實際來證明給我看
不然我就只相信你的績效只是找猴子來射飛鏢要買哪支 恰好猜中而已

被動型投資至少有實證研究證明是有效的
主動型投資我相信世界上的確會有高手,只是我們永遠不知道他是誰,而且也不會知道他使用的方法是什麼

yoyomum wrote:
那大大不就買了幾百支...(恕刪)


我的口袋名單有 300+ 。總有一天我會買完的。
我支持證所稅 ( http://www.hoamon.info/blog/2012/12/15/2013_capital_tax_type.html )
主動投資 vs 指數/被動投資永遠都有話題可以聊,誰也別想打敗誰。

只是看多了投資客後,你真的會有一個感覺,某些人明明就不行,卻還一直妄想打敗市場,沒聽過一句話嗎?

『投降輸一半。』
我支持證所稅 ( http://www.hoamon.info/blog/2012/12/15/2013_capital_tax_type.html )

3325km wrote:
配息再投資,不懂,為何要這樣算。
不是把利息還原加進去直接算比較乾淨...(恕刪)


如果不配息, 資金就是繼續投資, 也就等同於配息的資金以除息當天的價格買進再投資一樣.
所有的投資績效都是以這個準則在比較的. 把利息加進去?
要知道, "時間"是造成獲利的因子之一, 如果把2010年的1000元加上2011年的1000元=2000元,
這算術是沒有實質意義的.

3325km wrote:
長期投資,你還要看標準差。
這樣才能算每個時間點切入的報酬率的範圍,標準差大,並不是每個切入點都能賺到錢。
2003-2005,2009 上半年投入,會有比較好的績效,其他時間 積效並沒有很好。
...(恕刪)


我個人認為, 這就是迷思. 大多數的技術分析指標, 都是依據時間點的前後一段時間所得出的結果, 從事後來看, 誰都會認為2009出是多美好的投資點, 但在那當下, 你所看到的許多指標就不是現在所看到的這樣子. 很多指標, 周線顯然比日線有準確度, 但你想看到實際的周線, 那是日後的事了. 全世界有多少程式交易者, 嘗試找出一套勝率高的交易方式, 甚至低風險套利, 但即便你回溯測試的結果再好, 往往經不起現實的交易.

daniel62 wrote:
1. 不必賣,領股息,一年一次資產配置
譬如你美國市場和歐洲市場投資比例 1:1
今年美漲歐跌--> 年底美股賣出買入歐股 , 讓資產回到 1:1 也是一種買低賣高的概念 ...

2. 定存股, 5 年前有一支叫大田 , how about him now ?
中鋼 : 未來真還有一定的賺頭 ?
聽說東京電力在核災前是日本的績優定存股...

我也有買定存股,但不敢大手筆買了放著,畢竟是退休30年後用的,30年後的中鋼是怎樣 ...??

10 年前誰相信柯達和 Nokia 會不行??...(恕刪)


所以證券買賣, 不要買了就放著等領股息股利.

買基金會賺錢一定是有獲利了結.
開放型基金當有人獲利了結淨值一定下滑, 所以拿封閉型基金 (ETF) 來與開放型基金比較績效根本不恰當.

比基金績效或比 ETF 績效對投資人可以意義不大.
投資人應該比自己的投資績效, 基金又不是自己的, 你又沒拿管理費、基金經理費等, 管他那麼多.

freeman9955 wrote:
開放型基金當有人獲利了結淨值一定下滑, 所以拿封閉型基金 (ETF) 來與開放型基金比較績效根本不恰當....(恕刪)


我倒是很想聽聽看, 這開放型基金有人獲利了結(你是指贖回吧?)淨值會下滑的邏輯何在....
freeman9955 wrote:
開放型基金當有人獲利了結淨值一定下滑...(恕刪)

這句話有點小疑問。是這樣嗎?願聞其詳。
開放式基金投資人大量贖回會給基金經理人現金壓力導致大量賣出股票, 淨值容易下滑.
freeman9955 wrote:
開放式基金投資人大量贖回...(恕刪)

這樣說也是有道理。只是你原文沒說【大量】,害我一直想不通。
同理延伸,因為基金經理人【大量】賣出股票,所以整個股市也會跟著下跌。
因為整個股市都跟著下跌,所以ETF也跟著下跌。

也就是說,不管基民或股民或E民,都同受其害!

再延伸下去,拿封閉型基金 (ETF) 來與開放型基金比較績效還是有幾分恰當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