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過頭?!中國人行:人民幣30年內將替代美元


economic wrote:
有些的確是事實,尤其...(恕刪)


Economic 兄。。。中國的油問題最大。。。比水電嚴重。。。willk兄是專家。。。你可以問他

敝人簡單講一下拋磚引玉。。。

中國的油進口需求已經是世界第一。。。但利用率差。。。更糟的是幾乎完全受制他人。。。
最近想進入美澳加拿大歐洲參股拿權學技術。。。幾乎都歃羽而歸。。。這方面大家都防中國
只有向俄羅斯學習不少天然氣探勘及再製造技術。。。這點是中國最近比較大的能源獲致成就

你可查一下中國石油依賴度及來源。。。最近資料是。。。中東及伊朗進口約六成五更提高了
俄羅斯約固定三成。。。這部份有些就是g兄等講的以人民票換匯買油不經過美元的成就部分
中國明著佔便宜可事實是小虧的。。。因為買俄羅斯油價高年長。。。且油管鋪路權利輸日本
還有。。。俄羅斯買的油很多拿去戰備儲油了。。。俄羅斯線是中國西北及東北進口線。。。
戰備儲油中國再油價高檔時儲備很多。。。從三天進步到兩三個月。。。儲油位置也有問題^^
西南線。。。緬甸中國油管建設約搞了十二年剛完成。。。不過。。。緬甸現在友美日應付中
中國現對緬甸很頭大。。。幫緬甸做好水庫緬政府還賴帳。。。最近安倍去緬也是抄中國後路
東南線。。。幾乎完全失敗。。。東海油田沒油。。。和台海峽中油挖的一樣只有少量天然氣
南海的油田大都靠近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紋萊那邊。。。中國現在鬧釣魚台有部分是希望挖樂透

前兩年阿拉伯之春及利比亞事件。。。中國石油投資全撤。。。查德油本來佔到中國進口10%
伊朗石油禁運沒有實施。。。否則伊朗再叫。美歐再封鎖伊朗。。。中國的石油可能要配給了
伊朗石油好像佔中國進口的廿卅趴且比例越來越大。。。中東的油路輸中被美國控制得死死的
這方面大概要中國航媽群要兩三群成軍加泰國的克拉地峽珍珠鏈計畫有成功才可能有解。。。

油頁岩中國很多。。。willk兄說中國是世界第一。。。不過中國的油頁岩大多礦藏在凍土位置
開採及管路運輸問題很大。。。而且。水。電。技術。都有問題。。。目前無法做利用。。。


能源問題沒解決。。。其他。。。

O淳風O wrote:
能源問題沒解決。。。其他。。。...(恕刪)


前兩年的幾則新聞:其一,中海油以一百五十一億美元成功收購加拿大尼克森。收購一波
三折,最後除獲得加拿大政府及法院批准,也得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同意。尼克森的石
油資源分布在加拿大西部、英國北海、墨西哥灣和尼日利亞海上等主要產區,包含常規油
氣、油砂以及頁岩氣。

其二,俄羅斯專家稱,目前世界能源市場的形勢對俄國不利,俄方很可能在同中國的天然
氣供應談判中退讓,希望今年雙方能在天然氣價格方面達成最終一致。

美不提能源威脅論

為甚麼有這變化?原來美國正悄悄進行「頁岩油氣革命」。奧巴馬第一個任期內,美國原
油生產達到十四年以來的高峰,進口則是二十年以來最低,預測十年內美國將超越俄國和
沙特成為最大石油生產國,勢將改變國際能源格局。

美國一直盛行中國能源威脅論,朝野認為中國的石油需求,必將成為所有石油消費大國面
臨的危機,甚至導致戰爭,而中美能源競爭的地緣輪廓開始形成。可是,最近中國能源學
者到美國,能源地緣衝突已無人提及,相反如何向中國出口煤炭和油氣才是關注熱點。若
然中美出現能源合作,那麼兩國再互為假想敵恐怕就成偽命題。


=========



心得 : 果然還是向"錢"看呀 ....

O淳風O wrote:
Economic 兄...(恕刪)


我個人的邏輯是這樣的,如果知道問題,且已經有了大概解決問題的方向,那這個問題就算會影響,也不會是非常嚴重的

中國的政策很早就說了在石油的利用上,中國沒那個本錢走向歐美的,交通和環境承受不了,這也是中國消費成長非常爛的主因,汽車是家庭支出第二大的項目,汽車的需求在中國目前非常強勁,但政策卻得打壓,環境和交通根本無法承受,不控制那是開上路來停車打結,然後讓大家連呼吸都有問題,不然光汽車產業的銷售,對於拉台消費和提供的就業機會是非常大的,可目前這個消費政府卻必須壓制成長

環保車輛是大陸認為的可行之道,商品已經有了,但跟太陽能一樣,成本上不具備競爭優勢,且技術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目前政策上非常支持,給予的條件也很好,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杭州整體給予的優惠,對照目前技術的發展,起碼我個人認為後面幾年成功的機會不太低

以目前產業來說,絕大多數都是需求不足的,難得有個單價還不低的商品擁有強勁的需求,且初期還有政府公務車這樣的採購來支撐,相對於其他消費品來說,所處的環境算相當好了,但現在成本和技術還沒有達到甜蜜點,離起飛時間還不知多久,但當個明日之星的機會相當大的

由於交通和環境狀態,這會壓抑用油的需求,但交通是經濟發展必須的,不讓個人或家庭買車,但移動需求存在,在這狀況下可以看到大陸對於交通建設非常敢給予支持,高鐵、鐵路、地鐵、……等等蓋得非常迅速,且一般的看法認為這些投入算合理的,因為就算使用環保車輛,環境能承受但交通無法承受跟美國一樣比例的家庭擁有車輛,這得仰賴大眾交通系統,而光大眾交通系統,大陸比美國做得好,美國也想發展大眾交通系統,想要蓋高鐵,前一陣子包含總統都講得很大聲,結果呢?

石油這種沒有彈性的需求絕對是個問題,但也沒有大到太誇張的地步,起碼方向上有找到,技術上也有希望,達到甜蜜點有蠻大的機會順便拉動結構,但這都只是有機會,未來都還是得慢慢的觀察

economic wrote:
我個人的邏輯是這樣的...(恕刪)


和你互相討論可以學到不少。。。先向你致謝。。。

敝人也不是完全看衰中國。。。例如你舉的能源車例子。。。敝人就贊成及讚聲中國的發展政策
只是政策支持。。。作為及人民不太支持。。。加上沒有#定價權及#主控權及研發科技力。。。
前途茫茫多舛呀。。。比亞迪事巴菲特就認輸出逃了
不然以中國的鋰礦世界前三名。。。世界第一的玻利維亞和中國關係也很好。。。這是發展方向

至於美國鐵路等等。。。你如果有注意到。。。巴菲特這陣子買進不少鐵路交通運輸公司及股票
還有。。。黑媽媽正等著共和黨的墫節政策惹民怨。。。才會有錢拿出來大力搞公共建設事業吧
美國公共建設交通運輸其實敝人一直注意。。。因為加上天然氣管線鋪設。。。是美股明日之星
等美股修正完畢黑媽媽和共和黨的錢事政策紛爭差不多有解。。。敝人也要押些在這部分哩



O淳風O wrote:
和你互相討論可以學到...(恕刪)


人性的消費大多是C/P值或虛榮值來決定的,人民不見得不會接受,環境有問題人民有直接感受的,只要付出的代價可以接受,沒道理行不通

至於定價權,起碼目前跳過美元的交易是直接報價的,你有強力的需求,跳過美元直接報價是不難的,設立金融市場爭奪定價權,這目前包含鄭州這類城市也在做,當然現在影響力還小,但未來能不能成長起來不知道,但總有點機會

我個人對美元的未來沒有非常樂觀,美元最重要的就是具備影響報價權,東西都用美元報價,但美元的產出可以美國決定,這樣可以進行國際分攤,說難聽一點就是美國的通膨是全世界要一起分擔的,過去國際上這樣被美國強迫分擔的例子不少了,以各國的利益來說,採取其他報價方式有其必要性,只不過每個國家都為自己利益,美國可以從中阻擋延長美元報價的時間點,但美元力量是逐漸減弱的

至於美國鐵路,我沒有不看好現存鐵路的狀況,問題在開不出新的鐵路或高鐵,經驗上500公里內的交通高鐵有很強優勢,但美國目前還是國內航空業為主,又是選舉的民主國家,鐵路、高鐵存在的問題不大,想擴張,那問題不小

巴菲特喜歡買有固定現金收入的股票,買鐵路類符合他的投資邏輯,但這是收益穩定,不代表能不斷成長,算是合乎保守的投資心法

巴菲特總是喜歡說投資股票,那是有經濟邏輯的,尤其他總說投資S&P500,那有他結構性容易獲利的思考邏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樣的方式,要用這種方式投資,需具備的能力和眼光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學會,別看他們投資賺錢容易,要付出的代價不是一般人能想的,幾個有名的投資大師幾乎都賺夠錢,生活也沒鋪張,蠻多比例是興趣而已,沒有興趣和熱情,資本市場不是那樣容易生存的
Macquarie wrote:
別傻了 在給中國三十...(恕刪)


三十年前中國剛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我也是抱著你的看法
但三十年過去了,中國的成績有目共睹
再給中國三十年穩定發展的機會的話,我想他們能達到的成就絕對會超乎我們的想像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問題,老美要不是仗著美元霸權多年來一直把自己的風險分散給全世界分擔的話早就不知道崩潰到哪裡去了,所以最好別太樂觀,先得看看美元多線作戰的戰果到底如何
中國至不濟就是保持現狀沒有走回頭路的可能,美國要是失去了美元霸權那可就要倒退幾十年了
enzolin168 wrote:
中國過去30年來,經...(恕刪)


高薪聘請全世界最優秀的科學家,放開市場請最好的企業、研究院來中國……
老美已經在小布希8年執政時,正式把國家徹徹底底分列為2塊。
美國人一半以上是窮人,這還是最保守估計。
老美搞經濟最後一個法寶,QE,一旦停止,就正式宣告美國經濟開始崩盤。
21世紀最大的問題,老美非常清楚且深刻感受到,但解決之道,老美束手無策。
大膽預言,在面對美國國內貧富不均,國外外債居高不下之際,老美必定會出現一個發動二戰希特勒式的野心家總統,會主動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來一併解決美國國內經濟和國外外債這2個無解問題。
這就是老美必須製造中國威脅論的基礎。
戰爭一直是解決經濟最有效的方法工具,經濟問題愈大,戰爭規模也愈大。
習近平在面對江澤民勢力尾大不掉狀況下,對外戰爭是解決內部矛盾的工具。
中美這大戰,導火線必在東海南海,而也是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21世紀整個地球的經濟問題,會造成戰爭,這是歷史的歸宿,逃不掉的事件。
台灣在中美大戰時,如何智慧地選邊站,決定台灣2300萬人的命運。
台灣島內能負荷多少人口數?一個很值得玩味的問題?
我不知道未來如何.....

但我以行動支持...

若人民幣能國際化...

那大陸銀行股...便能大漲....

jimmy0420 wrote:
官方數據,大陸有13億人口,印度有12憶人口。大陸實行一胎化。印度沒有。

大陸一胎化, 你確定有嚴格實施 ???
我認識好幾個20多歲的MM, 家中有3個以上兄妹的不算少數, 甚至還有7個的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