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分享的是"理財"的觀念,但是很多人卻只著眼在"投資"的部分,其實前者是更重要於後者的,我媽媽跟我說過一句台語諺語:敖(很會)打算,卡贏敖(很會)做,好的理財態度就是敖打算,而這個精打細算就是會讓你資產成長的更快,說是憑空掉下來的也不為過(我現在房貸利息超過30萬列舉額度,每年可以少繳6萬的稅,算是憑空出來的)。樓上很多人不能認同,覺得這樣不是正途,我不會說這是富人/窮人思維的差異,而會說這是資本家/雇員思維的差異,資本家想的是將本求利(資本),而雇員想的卻是將力求利(勞力)。
每間公司都有財務人員,做的是資金調度與管理的工作,白話講就是理財,而個人做的就是家庭的資金調度與管理,內容是類似的,只是簡單很多。公司有應收帳款、家庭也有,薪水、股息、利息等等都可以視為應收帳款;公司有應付帳款、家庭也有,各種支出、利息、到期貸款等等。資金的調度就是在安排這些收入來支付每期各項的支出,不可弄到沒現金付,也不必保留太多閒置資金。
一般人的思維,房子就是拿來住的,而對資本家來說,房子是資本,台灣很多中小企業都是用房地產來調度資金。很多人房子有背貸款,就覺得渾身不自在,總覺得房子不是自己的,而資本家卻巴不得借越多越好。資產與負債不過是財務報表上的數字而已,你要想成是負債壓力、那它就是負債壓力,你要想成他是數字、那它就是數字。
當然不是人人都該要成為資本家,不過具有資本家的思維也不錯,至少不會受制於金錢,金錢之於資本家來說,就是數字而已。
鷺港人 wrote:
R大您真愛開玩笑,你那不叫匯損應該是少賺吧,因為我記得你換匯成成本是1:4.4.不過話說我朋友在大陸做民間融資,放款一定要有房地產擔保抵押,一般放款金額是市價的五成,利率是1.5-2分利/月,他找我投資我不想,因為放高利貸是缺德的,總之中國人比你還怕倒債,風險肯定是有的,所以不論是P2P,銀行或民間借貸,一定少不了擔保抵押這一道防火牆的
我換匯成本沒那麼低...但是多少,我自己也不知道.....
P2P 怕自融,怕詐騙,怕假標.........
你朋友放1.5-2分利/月...真是佛心來著...好像連陸金所都放到4分...
不過陸金所有成立公司擔保...以及用平安產險公司擔保......
你朋友不放,還是有一堆人放....也許借款人借了還有一線生機,不借...馬上死...
--------------------------------
ejan1969 wrote:
資本家卻巴不得借越多越好。
肯定的阿......因為負債是賺錢的工具阿....借越多賺越多....
我的回應只是就這句話
"關於匯損,個人感覺沒差,學習群主,不匯回來,就好了.台灣經濟和大陸依存度太高,台幣還是要跟貶的."
依我有限的國語文能力
我把這句話理解成"或有的損失只要不實現就不是損失"
所以才會建議投資南非幣等高息貨幣
請諒解我的國語文能力太差~Sorry
不過,您的這句話如果改成:
"台灣經濟和大陸依存度太高,台幣還是要跟貶的.短期的人民幣/台幣匯損其實沒差,再過幾年匯率調整後就沒事了."
這倒是我幾年前至今的看法...
----------------------------------------------------------------------------------------------------------
所以兩三年前開始投資美金資產
平均換匯價大約在1:30左右 若以目前1:32來看 大約賺了(32-30)/30=6.67%近乎無風險
但是...再算算這2.5年定存少賺的利息大約2.5%
實際獲利只有6.67%-2.5%=4.17%
粗略年化後每年獲利大約1.668%
雖然不是很高 但是近乎無風險 所以自然很好了
----------------------------------------------------------------------------------------------------------
我舉這例子是想表達另一個想法...
但是,就先聽聽其他先進的看法好了。
JuliusCeasar wrote:
選擇該產品的"理由"是什麼?
PS.
會這樣問是因為我在R大您的文章中只能看到表層的獲利率、存續時間等等
但是我看不到你所做的風險評估(包括成功機率、信用風險等等),而風險評估與控制正是投資的精髓。
如果不看風險評估只看獲利率,那買一張50元彩券可以獲得上億彩金,沒有任何商品比得上買彩券了!
看你這樣講,代表你一點都不理解信托是甚麼......
通常覺得風險很大...有時是不了解造成的....我也聽有人說人民幣國債很危險...隨時會倒...
那這樣說,放台銀定存更可怕,好像隨時會沒入<---聽這樣,你不會覺得那個人超無知??
信托或資管產品我也陸續買了10多個...也買好幾年.....
信托產品2015年時還有10~11%....這是性價比高的產品......可以到10%....投資人卻很少受損失...
拿彩券相比信托??? 有點概念吧...會被大陸人笑的.....
-----------------------
JuliusCeasar wrote:
匯損沒差~~建議almon大可以強力投資南非幣之類的高息貨幣
單單存款的利息就很可觀了!
這又不對了....要選我也選人民幣....南非幣不可能成為世界儲備貨幣的...
永遠不會...還有很多因素...不是看高息貨幣就去選的....會死很慘....
JuliusCeasar wrote:
我的回應只是就這句...(恕刪)
匯損這問題,並不複雜!!
2000萬人民幣,20年後,不管人民幣怎麼貶,2000萬人民幣生活在中國,還是台灣,,,都是有錢人!!
1000萬南菲幣,經15年貶值50%。
但是年複利8%。15年後=3172萬南菲幣!!!不管在南菲還是台灣,都是有錢人!!不會因為南菲幣貶值50%就變窮人!!
全世界幾百個國家,也就只有一個委瑞內拉!!,,這種你這輩子也沒機會遇到!!遇上你也不可能壓身家!!
因為他本金就大。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李家誠就是最好的例子,港幣700多億,衝進英國雖然英鎊匯損17%,光帳上損失就百億了。但是他買的投資,都會生高現金流的倫敦民生資產,,,時間拉長一樣賺飽飽的。,,只有傻瓜會擔心他短期的匯損!!
開版的因為家裏有錢,其實家產全部賣一賣,買個年金險,一年花個一百萬台幣,這輩子也花不完!!
只是他家老人,不會讓他賣!!!
不然其實根本就不用,讓銀行賺那1.8%的利息!!!也不用大老遠跑去對岸!!
5%報酬率,台灣存股就能辦到!!,
他將來要面對的是,跟他老爸一樣的問題,他下一代會開口跟他要本金!!吃喝嫖賭玩比他還大!!!
不過樓主算保守了!,風險最大的最多也就是個買信託理財產品,
版主其實也就是讓大家知道,對岸有這種東西而已,,,,,,,至於報酬率高低,開銀行的當然不能跟放高利貸的比!!!
其實你若走在深圳菜屋圍那一帯,就會經常聽見有人邊講手機邊談論理財收益產品.這種東西已經跟深圳人生活融合在一起了!!
郭董罵的很兇的點心債,結果鴻海集團旗下的大陸公司,確是買中國的信託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大戶!!!
跟我們一樣,股票罵歸罵,撈錢的時候一樣不手軟!!
金融遊戲不複雜,再怎麼變,再怎麼複雜,錢都不可能憑空生出!!!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