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怪企業界,彭總裁也要負責任


英英間LKK wrote:
央行賺錢跟國內利率...(恕刪)


英大你還對這種言論認真, 這個島似乎陷入了民粹或是紅衛兵現象,批鬥已成為常態 !! 匯率是一刀兩刃, 順了姑意就逆了嫂意, 怎麼作都會有人出來批評,現在全世界國家都再比誰的匯率及利率低, 難道全都是笨蛋嗎 ? 而全球房市及股市皆都超過金融風暴時的高點極高升的貧富差距, 應該也不是台灣獨有, 這是全球央行QE的成就, 彭老大一人改變不了的, 連對岸房價我看台灣多數人都會買不起 ! 回想一下, 看過台灣商人在匯率高時會降價給你嗎 ? 看過台幣貶值時老闆會特別加薪給你嗎 ? 這是彭老能控制的嗎 ? 匯率變化一旦失控, 吃苦的是最低層的人民 !! 最後,請版主想想, 政府官員改變, 有越變越好嗎 ? 好的人才已經不多, 有良心的更少, 等到一天來隻狼來坐這個位置, 這些平常會叫的羊, 看看下場會是如何 !!

英英間LKK wrote:
央行賺錢跟國內利率...(恕刪)

yes! 完全正確!
央行哪來那麼多錢買外匯賺利息?
大量放到市場的台幣推升了哪個些東西的價格?
這些價格最後由誰吸收了?
又, 0利率的發生前提是? 刺激經濟與房地產吧!
那要糟到怎樣才會把利率壓到0%?
如果壓到0%, 資金會往哪去?
買房地產? 那時恐怕房市是個賠本貨
繼續存銀行? 還是.....跑到國外去...
匯率會貶會升? 央行阻升累積外匯, 阻貶呢?
外匯減少, 央行利息收入就會??
可以參考一下這篇
https://buzzorange.com/2017/03/08/central-bank-peng/

就我從這些關連判斷
央行絕對不會輕易把利率降到0%
除非萬不得已

shukae wrote:
大量放到市場的台幣推升了哪個些東西的價格?
這些價格最後由誰吸收了?

若談的是房地產跟勞工薪資問題, 我不覺得這全部都是央行的責任. 台幣供應是充
分的, 那為什麼這些錢不拿去灌員工薪資呢? 錢為什麼會流到那些我們覺得不太好
的地方, 卻不流向我們覺得真的需要的地方?

我曾在另一樓問過 "彭老所掌的央行, 是否有什麼可為卻不為之事, 造成今日這種
局面"? 如果是利率, 我想利率一刀掃過去, 那是無差別全數都中招, 這招會不會放
太大了呢?
3c frank wrote:
稍微看一下財金節目...(恕刪)


本來扯央行就是對人不對事.他這位子很多團體超渴望的.

光每日操匯.匯差.若有內線.根本賺爆了.

所以利用名嘴洗黑他.讓他下台.

放心他將退休了.看繼任者.很多聽信名嘴者就會自己知道的盲從.

如追夢大所言:等到一天來隻狼來坐這個位置, 這些平常會叫的羊, 看看下場會是如何 !!

台灣未來窮者越窮.富者越富.

dancingra wrote:
若談的是房地產跟勞工薪資問題, 我不覺得這全部都是央行的責任. 台幣供應是充
分的, 那為什麼這些錢不拿去灌員工薪資呢? 錢為什麼會流到那些我們覺得不太好
的地方, 卻不流向我們覺得真的需要的地方?

我曾在另一樓問過 "彭老所掌的央行, 是否有什麼可為卻不為之事, 造成今日這種
局面"? 如果是利率, 我想利率一刀掃過去, 那是無差別全數都中招, 這招會不會放
太大了呢?

你的問題我想也是很多人想問的 (我被問或很多次)
概念
1.你不會平白無故得到錢
2.國民的總體生產價值不會突然暴增

那為何錢不會變成薪資? (我簡單說)
當錢匯入我國, 若台幣供不應求, 當然就是 "台幣升值"
如果有要干預升值, 就是要有 "人" 供應源源不絕的 "台幣" 買 "外幣"
這個人就是 "央行", 所以我國累積了很大的 "外匯存底"
故央行手上就一堆外幣, 台幣進入市場, 而匯率不變
這些台幣熱錢, 當然是 "某些人的", 例如企業盈餘, 國外主權基金之類的
所以當然不會 "直接" 變成你的薪資啊
若這些熱錢, 投資在生產項目, 當公司直接/間接賺到錢
最後會把盈餘配發給員工或給員工加薪
但在這之前, 一定是投資者先賺到錢, 員工必定是最後一個分享到的
恐怖的來了
在比較利益原則下, 發現投資在生產的期望獲利過低(不再是贏面大的投資)
這些錢就不會大量投資在生產項目上... 那自然也不容易進股市 (因為股市就是公司掛牌組成的)
那這些錢又沒利息可領, 會擺在哪比較穩當?
我想你應該想到了, 就是土地與房產
例如直接買商辦啦, 或是透過保險公司間接投資啦, 方法很多
房地產就這樣逐漸上升啦~ 加上小家庭化, 需求更多, 漲更快了~
(如果有察覺這趨勢, 就會買房子來投資, 穩賺不賠)
而房地產的上漲, 受惠的受薪階級主要是房地產從業人員與營造建材業
所以其他行業是很難感受到房地產帶來的利潤, 甚至感覺到更貴了, 買房壓力更大了
當然, 一般人跟銀行借錢, 利息也是很高的啦~
除非是大企業界個幾十億幾百億才能有低利息~
故台幣供應充分, 跟一般受薪階級沒什麼關係啦
-----------
"彭老所掌的央行, 是否有什麼可為卻不為之事, 造成今日這種局面"?
-----------
講實話! 拒絕不合理的盈餘目標! 然後丟官!
換一個人當央行總裁, 繼續一樣盈餘繳庫的事情!

當然, 累積龐大外匯存底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累積抵禦國際投機客攻擊台幣的本錢!
但我常在想, 值得嗎? 我沒有答案!

追夢的傻子 wrote:
英大你還對這種言論認...(恕刪)

利率比低?
我怎麼好像聽說美國升了幾次息?
shukae wrote:
當錢匯入我國, .....這些台幣熱錢, 當然是 "某些人的", 例如企業盈餘, 國外主權基金之類的
所以當然不會 "直接" 變成你的薪資啊.....
故台幣供應充分, 跟一般受薪階級沒什麼關係啦

嗯, 我同意您的解釋, 所以至少薪資不漲要算到央行頭上, 可能不如算在資方頭上.
因此, 樓主所謂:
彭總裁,跟你關係可大了,你掌握外匯存底,薪資跟物價漲幅你是有權決定的,騙不懂的愚民嗎?
想必您也覺得恐有可商酌之處.

那物價上漲的部分, 我就覺得央行是有些責任了. 不過我想您也點到一個重點, "比較
利益原則". 無論總體或個人, 這都是人的天性, 也是資本的天性.

為什麼十幾年來, 筆記型電腦是愈來愈便宜? 而不是愈來愈貴? 一樣 5 萬元, 買到的規
格等級能以比十幾年前的好太多. 那為什麼十幾年來, 一樣 1000 萬, 能買的房子由新
房變成二手老公寓, 房子愈來愈貴? 新台幣們, 你們為什麼不去支撐筆電價格, 卻要去
支撐房子價格呢...

進一步看, PC 慘業其實是在逆風, 資金流都流不太進去, 而手機產業, 也很不均衡,
有些是日進斗金(可惜不是台灣公司), 有些是苦哈哈腰斬好幾回(應該算台灣公司吧),
由股王賠到變成沒人想看.

台幣信貸(包括信用卡), 讓許多人消費較為寬裕, 助長了物價上漲. 而美食, 飯店, 精
品... 我們看到的是社會偏好在往那些地方走, 3C 電子產品則是激烈競爭的狀態, 漲價
其實不太容易. 沒錯, 銀行體系不輕易核貸, 那消費會被抑制, 物價上漲就同時被抑制,
但人們的偏好及傾向並不會因此就改變; 不會想去買幾台筆電就是那麼回事, 無關乎錢
多或少.

對了, 不是有 "央行" 青年成家方案, 怎麼沒有 "央行" 青年買筆電方案呢? 或者有沒
有 "央行" 青年買國產機車方案呢? 或者要不要來一個 "央行" 房屋空置稅方案呢?
或是成立一個 "央行財政署" 把這些事做好...
(也許您知道我是在暗諷什麼吧... 真要管那麼多, 彭老都成彭皇了... )
shukae wrote:
yes! 完全正確...央行哪來那麼多錢買外匯賺利息?
大量放到市場的台幣推升了哪個些東西的價格?
這些價格最後由誰吸收了?

又, 0利率的發生前提是? 刺激經濟與房地產吧!
那要糟到怎樣才會把利率壓到0%?
如果壓到0%, 資金會往哪去?
買房地產? 那時恐怕房市是個賠本貨
繼續存銀行? 還是.....跑到國外去...
匯率會貶會升? 央行阻升累積外匯, 阻貶呢?
外匯減少, 央行利息收入就會??
可以參考一下這篇
https://buzzorange.com/2017/03/08/central-bank-peng/


這段話完全是說給外行人聽的,
先說央行外匯來源,當然是來自一般銀行轉入,一般銀行的外匯來源不外乎國人輸出產品或勞務、或專利權收入、或者外國熱錢流入投資買股等等。由於銀行向人民收入外匯,依當時買入價付出等額新台幣,銀行新台幣不足時就將部分外匯賣給央行,央行收入外匯釋出新台幣給銀行,以補足銀行流動性。
所以央行外匯存底的高低主要看當時外匯出超還是入超。有多少外匯就代表釋出多少新台幣,而這些新台幣是分散被全國人民或銀行持有。許多人會將新台幣去投資公司或股票或再存入銀行。或再買美元去旅遊,或投資海外。
shukae wrote:
當錢匯入我國, 若台幣供不應求, 當然就是 "台幣升值"
如果有要干預升值, 就是要有 "人" 供應源源不絕的 "台幣" 買 "外幣"
這個人就是 "央行", 所以我國累積了很大的 "外匯存底"

現行"管理外匯條例"取消了所有的外匯都必須賣給中央銀行的規定,准許公民營事業、個人和團體自行持有外匯,自行運用。
所以央行外匯存底完全是國人自己賺來的,自由運用的結果。新台幣要流向何方央行如何控制?人民要買股票或買房央行能控制嗎?

央行運用外匯購買國外資產賺利息跟我們投資股票賺股息是一樣的道理,沒有足夠的知識也是會虧本的。

目前銀行爛頭寸(存款餘額減放款餘額)首度飆破新台幣10兆元,又是什麼原因?是要升息還是要降息?還是要改善什麼?

其他的?號我就不回應了。

CcCManCcC wrote:



你大概沒看過上...(恕刪)



營收跟稅後淨利是兩回事,營收只是數字好看的。只有上市櫃企業才需要衝高營收,沒有上市櫃的重視的是商品毛利率跟稅後淨利。
dancingra wrote:
彭總裁,跟你關係可大了,你掌握外匯存底,薪資跟物價漲幅你是有權決定的,騙不懂的愚民嗎?
想必您也覺得恐有可商酌之處.

這分兩個部份來講
1. 與彭淮南有無關係?
一個情境: 彭老去立法院說 "台幣應該給予真實價值, 央行不應民爭利, 用大量外匯存底賺利息上繳國庫"
他大概下個月就被換掉了
跟他有沒有關係, 就各自解讀吧

1.外匯存底高低與薪資/物價有無高度關聯?
原本打了很多, 但刪掉了, 解釋起來太複雜
簡單說, "有決權定" 太武斷
外匯存底多只是干預匯率的果
利率與匯率波動是薪資與物價很重要的長期影響因素
而不是全部
但我反對 "長期穩定匯率" 的政策, 這確實有競爭力的負面影響
也間接影響薪資
但央行若不採取這種政策, 我國失業率會長期高於5%
這是政府不願意發生的.......政府寧可要低失業率
藍綠政黨都是一樣的心態, 因為這對社會穩定非常有幫助
最近央行又一直阻升力守29.95$.......
否則到時候又聽到一堆外銷的哀嚎說台幣升值要虧多少又多少.....
所以我才會說, 這是環環相扣的問題
積重難返, 病入膏肓了


英英間LKK wrote:
這段話完全是說給外...(恕刪)

無所謂
每個人看法不同
我是為了金融投機賺錢才研究這些的
看法必然與學理派的有相當多的不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