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期權失序持續發酵

我本身也是選擇權買賣家,但去年10月起就不作了,因為發現波動已經不合理,當買方時該波動獲利時聞風不動,當賣方時不合理的單向波動,每次券商有通知要簽東簽西時我就知道快有大事要发生

我很多年前就要求券商不能把我保證金主動最佳化,因為發現單邊波動到一個值時發生追繳保證金會忽然暴增,對於組合單我會自組,要賣時會拆開分別賣

我的券商營業員認為我很機車,老是批評下單程式問題,當然他們陸續也有進行改善,但現在當我反映時,開始覺得同樣問題也存在其他家券商,認為我知道就好了要我別鑽牛角尖,所以我不想下期權單了

事情發生當天我發現call怎麼這麼貴?到底哪個傻子在買?沒想到居然是賣家斷頭在買....誰會想到下跌中SC斷頭

一開始單獨SP被追繳是一定,畢竟在大跌中,此時單獨SC應該會賺錢,但SC+SP組合單賣家出狀況被斷頭時,就開始發生CALL跟PUT兩邊被市價追單,應該是因為程式不是設計成拆單後分開賣,如果是的話就能判別只平SP留下SC,也就不會造成其他單純SC賣家也跟進斷頭

理論上程式設計改善可以避免遊戲規則(組合單)的盲點,但要有人早發現早要求改善,現在出大事了一定沒人肯認錯,緊咬着神主牌不放,至於陰錯陽差或蓄意造成沒人會願意擔的,只希望能明確定義交易程式執行邏輯,這樣未來才能防堵漏洞,券商又不會寫程式,還是要交軟體公司寫,期交所只管根據券商所送資料在進行撮合,當然認為不關自己事,總之目前在整個程式交易過程中是存在盲點非政府機關全面掌控,因此別想政府會負責

模糊所知道,目前交易程式方面的修改不是改變砍倉邏輯,而是再外掛一個比較條件,讓OP上下檔價格幅度被限定在一個範圍,總之既已發生的錯不算錯,不過以後會讓錯的幅度小到沒那嚴重,要改正也等到以後風平浪靜以後再說,現在就改正代表當初設計思考不周,誰想自己找麻煩?
achitsai wrote:
一開始單獨SP被追繳是一定,畢竟在大跌中,此時單獨SC應該會賺錢,但SC+SP組合單賣家出狀況被斷頭時,就開始發生CALL跟PUT兩邊被市價追單,應該是因為程式不是設計成拆單後分開賣,如果是的話就能判別只平SP留下SC,也就不會造成其他單純SC賣家也跟進斷頭

理論上程式設計改善可以避免遊戲規則(組合單)的盲點,但要有人早發現早要求改善,現在出大事了一定沒人肯認錯,緊咬着神主牌不放,至於陰錯陽差或蓄意造成沒人會願意擔的,只希望能明確定義交易程式執行邏輯,這樣未來才能防堵漏洞,券商又不會寫程式,還是要交軟體公司寫,期交所只管根據券商所送資料在進行撮合,當然認為不關自己事,總之目前在整個程式交易過程中是存在盲點非政府機關全面掌控,因此別想政府會負責

模糊所知道,目前交易程式方面的修改不是改變砍倉邏輯,而是再外掛一個比較條件,讓OP上下檔價格幅度被限定在一個範圍,總之既已發生的錯不算錯,不過以後會讓錯的幅度小到沒那嚴重,要改正也等到以後風平浪靜以後再說,現在就改正代表當初設計思考不周,誰想自己找麻煩?
...(恕刪)




程式設計裡面不會自己辨別是價差單還是組合單 ,當價格高掛對應於倉位的風險值破表 ,接下來就是砍倉無誤 !

2月6號的殺盤不是一般的波動 ,震盪幅度大 ,波動率當然會升高 。所以不能夠以平常的波動標準看待之

哪裡還來定義期貨公司風控人員工作內容不夠嚴僅導致投資人蒙受巨額損失??





賭場有贏有輸,準備好閣再來,隨時都歡迎
SPAN 本身不是問題,
是沒有向客戶做好風險預告, 是單一 25%風險指標砍倉的問題 , 是一些不肖卷商一鍵砍倉不管客戶死活的問題。
是價格可以不連續亂跳, 可以任意讓有心人操作價格的問題。
這些問題都不改善處理, 把 SPAN 取消至少可以降低投資人的傷害。



achitsai wrote:
我本身也是選擇權買...(恕刪)
我先說明, 我也是常業賣方, 我 2/6 只是因為人出國 (出國前全數清倉跟出金), 所以
不在場子裏, 不然我也會被抬出去; 反而是 2/6 前我看到美股, 知道恐有大事要發生,
才臨時補匯 100 萬進場準備出手, 台灣 2/6 盤中在大屠殺時, 我人在外國用手機一直
下單 sell call & put, 接手被砍出去的賣方, 事實上我的接手 sell 的價都沒有特別
高, 某一程度可以解釋為我在注入流動性, 救其他的賣方 (當然, 我大賺一筆也是事實).
這事情我感觸很深, 所以我一直很注重. 但我不會因為我立場是賣方而過於偏於賣方發
言, 我也不會隨便用陰謀論來解釋事情. 我主要還是覺得制度有制度的缺陷, 我甚至專開
一樓在談此事.

以下我回的也許同業賣方不會太愛聽, 但請容許我描述看法...

熱愛w580 wrote:
這是一個被期交所誤導,倒果為因的想法,2/6若加權股價指數急崩7%後急拉7%,sell put 死在急崩7%,sell call 死在急拉7%,這樣是合理的。

這是錯的, 加權指數(現貨市場), TX各月期, TXO各月期, 都是各自獨主的委託簿系統,
沒有規定它們有硬限制必須要連動. 它們之所以有連動是因為流動性充足與套利機會,
才會使價格顯現強相關.「合理」是一種理想, 但現實是, 這幾個市場系統之間不存在
硬連結. 這幾個市場只有在一個時刻會是硬限制, 會有價格硬連結, 就是最後結算之時,
全部以現貨價結清與交割.

熱愛w580 wrote:
但是價差單就算指數下跌到0點,漲到10萬點也不該砍。...

若是戶內僅有價差單, 無其它部位拖垮維持率, 觸動整戶清倉, 那同意.

熱愛w580 wrote:
...今天的一鍵全部砍倉就是造成put call 同時漲停的原兇,絕非不能預測未來行情走勢...

前一句同意, 後一句我很難同意. 但若你講的是價差組合部位不該砍, 我某程度認為是有
商榷空間, 然而, 價差單不是獲利保證, 它只是把損益限在一個範圍內, 沒人能保證不砍
是好的, 有可能留更久反而是落進損失區. 當持倉部位中, 價差單佔極大多數時, 這影響
權重會很大, 孰優孰劣恐難一言斷之.

熱愛w580 wrote:
...砍倉有市價單,一定範圍市價單,限價單等方式處理,所以期貨商根本未盡善良管理人之義務。

我同意砍倉制度可以有討論與改進空間, 但是站在期貨商立場, 因為下限價或有限市價造成
砍不掉, 後面有可能損失會更大, 這是無可預期, 且會造成另一種爭議. 砍倉止損只不過是
一個「做法」, 它是一個 "resolution", 把 uncertainty 變成 certainty, 但不見得是 best
solution, 這是因為整個市場本身本就不是 deterministic. 我不知道我用這種說法能不能
令您理解, 但這是實際的情況. 而再說白一點, 超高的流動性, 各市場之間超高的價格連動性,
各檔位綿密, 託委單的數量很深厚, 足以支撐瞬間的市價單突波, 那其實市價單也不會多傷,
問題在市場流動性出問題, 還用市價單去炸才會出問題. 事實上, 在流動性充足, 市場深度
足夠時, 市場單才是最快速止血的方法.
所以為什麼我要罵期交所? 這市場你在經營的, 市場所有統計數據你都有, 你才是最明白的人,
你的市場有這種潛在問題, 你卻不知道及早因應, 如果你沒有把握流動性足夠, 你就該知道
這種事的可能性不低, 那你就要找方法早作防範, 但去年台指期能開盤跌千點, 今年可以選
擇權市場平倉潮引爆大屠殺, 你平常都不作壓力測試的? 都不找期貨商做模擬試算的? 那照
這樣, 誰都可以出來開期交所了, 你的責任在哪裏? 今天要沒有人把期交所高官逼一兩個下
台, 那永遠不知道要改進


熱愛w580 wrote:
...以下內容為轉貼...選擇權 並不是 獨立存在的商品,它必須依附著加權指數, 全名是
台灣加權指數選擇權
跟加權指數有高度的相關連性...

前有述, 這種期望是一個理想, 但系統本身不存在此種硬限制讓它們同步; 同步它們的表現靠
的是高度流動性與套利的力量. 我某程度認為這個想法可以是未來期交想推的「選擇權動態價
格穩措施」的一個考慮方向, 但我們同時應該理解它帶來的負作用. 我雖然好幾篇文罵期交所
罵很多, 但我可以理解這件事其實真的不好做. 也許哪天期交想弄個「有限選擇權」, 直接以
契約的方式限制賣方的最大損失, 我也覺得是個可以思考的問題, 不然現在為什麼沒人要開
無限公司? 就連責任準備那麼夠的保險公司, 其保單也都是有限責任...

熱愛w580 wrote:
...我倒希望能發生指數平盤,選擇權多空同時漲停,再創台灣期權奇跡。

唉, 這種事多了, 以後會變成一種市場心理制約, 對市場長期發展十分十分十分地不好, 這是
我對期交所罵很兇的一個最主要原因. 期交所跟金管會若看不出此事長期嚴重影響市場正常發展,
我覺得會有一天要鬧出更大的事來. 一些版上討論者只顧罵受損的賣方活該, 實際上, 當有一天,
所有賣方都不願再承擔這種系統本身帶來的問題時, 哪買方何有便宜的 option 可以買? 所有
的 option 都是天價在賣, 而且數量稀少... 避險與價格發現功能, 還在嗎? 所有教科書講的,
在台灣期權市場上全是屁... (這算我講話講很重了, 我用詞很少那麼不雅)

---
還是一句話, 我對於用心小心經營卻嚴重受損的賣方一直深感同情 (亂用槓桿貪心的除外), 但
制度的問題, 仍需要很客觀公平的討論.
Qantas133 wrote:
賭場有贏有輸,準備好閣再來,隨時都歡迎

個人是希望期權市場不要等於賭場... 但我也不得不承認, 都快被搞成賭場了...
芭樂單愈來愈多, 大家只想撈胖手指與平倉潮的錢, 沒人要認真研究台股本質, 合理
評值, 與資金心理傾向, 那真的很像賭場了...
我講一個開span,因此在2/6僥倖逃過一劫的例子

因為有開span,當天朋友因為也作海期,
在凌晨看到美股暴跌,手中選擇權維持率也往下掉
(該客戶的一向做法就是維持率要看到200以上才安心啦)
因此該客戶就是拼命先加小點數的put,
只要有開span的人都知道,只要一BP或BS,保證金就會一直往上跑
所以他也是加到維持率200%才安心去睡覺

結果隔天他還搞不清楚為什麼他戶頭權益數還往上飆,
還以為系統錯亂了
如果開盤他有賣,也大賺一筆了


熱愛w580 wrote:
http://m.ltn...(恕刪)
SAMMYTSENG wrote:
我講一個開span,...(恕刪)

當天會亂跳主要也是因為
有些期貨商在一鍵漲停跌停砍..


我可沒有說是哪些期貨商囉..
但看違約率就知道
哪些期貨商特別誇張特別粗糙


沒能力的中小期商 
這一次快點把錢賠光退出市場
對市場是比較好的
還有我要說那個期貨公會
能力真的不夠就不要一直在報紙後面喊
一點負責任的胸襟都沒有
achitsai wrote:
我本身也是選擇權買賣...(恕刪)



所以現在期貨商不承認錯誤、期交所不查當日異常,期貨公會包疪、金管會放任不監督管理。選擇權市場還是關掉好了!

dancingra wrote:
所以為什麼我要罵期交所? 這市場你在經營的, 市場所有統計數據你都有, 你才是最明白的人,
你的市場有這種潛在問題, 你卻不知道及早因應, 如果你沒有把握流動性足夠, 你就該知道
這種事的可能性不低, 那你就要找方法早作防範, 但去年台指期能開盤跌千點, 今年可以選
擇權市場平倉潮引爆大屠殺, 你平常都不作壓力測試的? 都不找期貨商做模擬試算的? 那照
這樣, 誰都可以出來開期交所了, 你的責任在哪裏? 今天要沒有人把期交所高官逼一兩個下
台, 那永遠不知道要改進


我也認為在這次的事件中,期交所要負很大的責任,雖然真正的劊子手是劵商,但是制定規則,
造成這不合理的價格,卻沒有配套措施,是期交所的責任,當市場禿鷹都可以注意到這個肥肉時,
身為專家的你,到底為了市場做了甚麼。還是你只關心的如何放大口數,達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呢??
投資人不懂風險,盲目的加大自己的槓桿。難道身為專家的期交所也不懂嗎??
因為你的默許,放大了自制力不足的賭客(沒錯是賭客),引爆了這次事件,
造成這是事件中,保證金越足的人,損失越大,這樣的邏輯你不覺得荒謬嗎??
PS.我一口5萬多保證金(SC),因為要漲停價才會保證金不足被殺出,結果被斷在漲停價
改變規則控制風險真的這麼難嗎??如果這麼難又何故發生後快速關閉SPAN滅火
(SPAN的留存我認為是有討論空間的,指示相關配套要做好)。
如願意在發生前願意多幫投資大眾想想,也許這次慘案就部會發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