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多年前就要求券商不能把我保證金主動最佳化,因為發現單邊波動到一個值時發生追繳保證金會忽然暴增,對於組合單我會自組,要賣時會拆開分別賣
我的券商營業員認為我很機車,老是批評下單程式問題,當然他們陸續也有進行改善,但現在當我反映時,開始覺得同樣問題也存在其他家券商,認為我知道就好了要我別鑽牛角尖,所以我不想下期權單了
事情發生當天我發現call怎麼這麼貴?到底哪個傻子在買?沒想到居然是賣家斷頭在買


....誰會想到下跌中SC斷頭


一開始單獨SP被追繳是一定,畢竟在大跌中,此時單獨SC應該會賺錢,但SC+SP組合單賣家出狀況被斷頭時,就開始發生CALL跟PUT兩邊被市價追單,應該是因為程式不是設計成拆單後分開賣,如果是的話就能判別只平SP留下SC,也就不會造成其他單純SC賣家也跟進斷頭
理論上程式設計改善可以避免遊戲規則(組合單)的盲點,但要有人早發現早要求改善,現在出大事了一定沒人肯認錯,緊咬着神主牌不放,至於陰錯陽差或蓄意造成沒人會願意擔的,只希望能明確定義交易程式執行邏輯,這樣未來才能防堵漏洞,券商又不會寫程式,還是要交軟體公司寫,期交所只管根據券商所送資料在進行撮合,當然認為不關自己事,總之目前在整個程式交易過程中是存在盲點非政府機關全面掌控,因此別想政府會負責
模糊所知道,目前交易程式方面的修改不是改變砍倉邏輯,而是再外掛一個比較條件,讓OP上下檔價格幅度被限定在一個範圍,總之既已發生的錯不算錯,不過以後會讓錯的幅度小到沒那嚴重,要改正也等到以後風平浪靜以後再說,現在就改正代表當初設計思考不周,誰想自己找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