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信貸……借還是不借


MiPiace wrote:
強啊!我當然強啊!
我光是隨隨便便零頭湊一張短期定存,一個月就可多看一埸電影。
比那個借滿的人,隨隨便便就贏他 3.88%,你説我強不強?

請系統性思考~



滿強的。
小弟很努力想學,可惜我腦子不夠聰明,學不來。
系統性思考中。
個人是用公教人員借的只有1.6%
3%的話套利還是有點小賺頭
但要每個月負擔的起
這樣的話可以借來投資
哦…,系統性思考嘛,這不需要20年,多跟你聊天就有機會學到了

anstd wrote:
滿強的。小弟很努力...(恕刪)

系統思考第一個最基本的,
就是分清什麼是理財,什麼是消費。
請勿把消費當理財看。
嚴格講這不算系統思考,但連最基本的理財消費分別都搞不清楚,系統思考就暫時别管了。
哦…,系統性思考嘛,這不需要20年,多跟你聊天就有機會學到了
我覺得你這種人才應該去選個市長或總統
台灣發大財

MiPiace wrote:
你就還停留在借錢的階...(恕刪)
erichsun wrote:
哦…,系統性思考嘛...(恕刪)

會喊發大財偏向你這一類型!
對你而言太簡單了,借得到錢就等於發大財。

我只是一點一滴自有資金慢慢集,不可能發大財,頂多夠用。
這個我知道,隨隨便便就活存1%,他還在定存0.88%,我也不想告訴他,這人真的很有趣啊,一個月220的利息就說自己強,我每個月隨便去簽個樂透就300.500,他還在220,哈哈哈……真的很有趣味性跟娛樂性。
lucky750316 wrote:
對你來講一年半就是長...(恕刪)
j00qaz741 wrote:
這個我知道,隨隨便...(恕刪)

我知道你還隨随便便就有5%定存咧~
怎麼不去存看看能生出多少利息?
各額限制、時間限制、條件限制、額度限制,要會算出是有利還是無益。搶錢方案不用一提再提,那幫助不大。

我也是這個禮拜借了103萬的信貸,3.25% 開辦費6000元,總費用率3.44%
資金已經分散在五檔成長性和穩定性兼具的股票中。

我股齡八年多,所以多這103萬只是擴增規模而已,並不是從零學起。

以前我也是聽到「貸款」就覺得恐怖,自從去年買了房子之後才發現槓桿的威力...改變了我對貸款的想法。
我發現低利時代是貸越多的人越有錢...但前提是你要有穩定的投資方式。
用低利貸款投資穩定的股票,是一種比較激進的儲蓄方式。


個人對於信貸的建議:

1. 利率一定要低。其實我的3.25%算是高了,但我想我的條件沒那麼好,所以就先借起來,養信用,以後到期再借也比較好談利率。
另外,通常是借越多,利率越好談。

2. 還款要用薪資還,每月還款金額要是你的薪資能輕鬆負擔的,這樣才不會有「揹債」的壓力和痛苦感。也不會因為股市崩盤就突然還不出錢來。因為股票是股票,薪資是薪資啊,並不影響還款。

像我現在每月還款只要13xxx,對我的生活完全不造成影響。
只是我以前是每年年底才把存的錢(大約20萬)一次買股,信貸的意思則是提前將未來幾年的結餘挪到今年使用。
哪一種方式比較好(每年投入OR一次投入)就看個人的投資策略了。
信貸是適合一次投入。
喜歡每年投入的人就不要去信貸,靠每年存款去買就好了。

3. 信貸出來的錢要投資穩定性高的股票,5%~6%左右就差不多了。
以前我也是以為借錢出來是要投資飆股才划算,但買了房子之後我完全改變想法,現在我認為,
當你開了槓桿,你的投資標的應該就是求穩,主要目標是賺股息和利息的差距,而價差算是多送的。
尤其槓桿越大就必須要越穩,像買房子,通常是開4~5倍的槓桿,而房地產本身是相對平穩的產品。
如果房子像妖股一樣,明天翻倍後天腰斬...大家還敢貸幾百萬去買嗎...恐怕連銀行都不願意放貸了
所以這是一個大原則,就「借越多錢,標的就要越穩」

另外也絕對不要傻傻看到高殖利率就買,很多股票的殖利率之所以會高,通常就是因為配息穩定性不好OR成長性不佳正在衰退。
要找每年穩定配息&每年微微成長的股票,這種條件下,殖利率不容易找到高的,5%~6%左右就很不錯了。

我每年的現金股利是用最近3年股利取平均去做估算,
我買的5檔股票保守估計每年可發48900的股利,而信貸的利息費用3萬元(每年會遞減)
7年下來股利估計34萬,利息費用12萬,我可以賺到22萬的利差。
雖然不多,但這是用最保守的方式去算的,如果行情稍微好一點點的話,50萬以上都是有可能的。

MiPiace wrote:
強啊!我當然強啊!...(恕刪)


短期定存可以賺錢?這還蠻奇怪的,通膨不存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