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振興三倍券定案7/15上路 領多少、怎麼領看這邊

慣老闆抓奴隸 wrote:
預算都灑多少去了?紓(恕刪)


你無感不代表別人也無感,就說不能以民眾的角度為出發點,再說一次,需要被振興的是商家,不是你,也不是那些期待可以直接多發點錢到口袋裡的民眾
依你的邏輯,就是什麼都不要做,要不然就是每人都發到超過每個月的平均消費金額才叫做有感?!當作國庫是源源不盡?
政府只要灑多一點錢讓大家高興就好,這麼簡單的事誰不會做?
pingfu911 wrote:
你無感不代表別人也無...(恕刪)
所以發兩千跟花一千買三千的差別是?增加行政成本?還說大家會把他存起來???你是六個月用不到3000?你不說一下嗎?這個政策好神喔為了護航什麼鬼話都說的出來
拙火 wrote:
因為他無法反駁我,只好抹紅我,就悲哀啊。


哈~你們這些不受教的5毛只會互相安慰

都提醒你用"'盲目消費"就看得出你毫無經濟概念了,兩個傻瓜還以為我什麼都不點醒。
沒辦法! 你兩個充分示範笨蛋的程度可以多讓人吃驚

你不敢說你經濟學那裡學會的,就只好再找一個笨蛋互相安慰

要我教育你? 你什麼咖啊?

我有興趣的是教育你的經濟學老師,可惜.....你根本沒有
wendar8087 wrote:
發現金直接存起來,大家都不用錢,如何活絡經濟?


前年吧....還是去年,銀行行員一直推銷line pay,
很煩啊,說什麼設定成功後,送168元.....還是158
一直不想辦,但為了後面的安寧,辦了

過沒幾天問我,有沒有去line pay
這樣說,到現在,一次都沒用過,點數直接轉現金,沒去用它。

如果直接給我錢,沒必要,不會去刻意花啦。


大家懷念的消費券,也不是現金,也是有使用期限的。
一樣是200元和500元面額。

看一些新聞在刻意炒作,說什麼商店現金補貨,收3倍券,如何補貨。
奇怪了?當時消費券怎麼沒這個問題?
消費券也是要先存入郵局,才能領現金啊。
最初還要去開個專屬戶頭勒...被罵才改過
消費券也要和發票一樣,在背面填寫基本資料,一張一張的填寫。


面額一樣是200元和500元,
現在又說,金額太大,很難使用。
奇怪囉,消費券也是200元和500元,怎麼消費券就沒這個問題。


如果路邊有人用9折現金收3倍卷
給收嗎?
慣老闆抓奴隸 wrote:
所以發兩千跟花一千買三千的差別是?


你可以多看很多大師的發言,例如追蹤我的發言紀錄,你會清楚這箇中差異。
(本人也是第一個在Mobile01點出振興券是針對商家的,所以要跟對好老師)

我也不吝惜再為你講一次
1. 發2000給個人,會99%替代原先消費,對商家而言,他看不到生意怎樣變好 (而政府希望商家生意變好,不是個人口袋更多錢)
2. 發振興3倍券,消費者想買3000的東西,只要拿出1000去買,會創造出引導消費的功效,外加上期限,就會讓你"趕快去店家把3000元的東西帶回家"。這就跟商家價格打33折一堆人去搶買的效果一樣,只是這次主辦方是政府。

那麼簡單的道理,那就Q&A來講一些基本的ABC概念

Q1: 直接發2000不就好了?不是一模一樣? 還搞這些成本很高
A1: 你簽切結書,然後去店買滿3000的東西,再跟政府請領2000補助,這樣成本有比較低?

Q2: 政府這樣還要我多花1000?
A2: 你不想消費你就不要領啊! 難道百貨公司推出福袋活動,你都要買好買滿? 有這種程度還上Mobile01跟鄉民攪和

Q3: 免成本發3600的券不是更好嗎?
A3: 應該是3600萬吧,你是不是有漏打字?

Q4: 政府發券還把大家當成賊
A4: ...................所以拿到券的就變成現行犯

Q5: 我需要3000現金,不是振興券
A5: 當乞丐自己去找社福機構,跟振興券無關,我可以幫你收

Q6: 我覺得還要領券好麻煩
A6: 上班賺錢更麻煩,你就宅在家裡就好

Q7: 政府拿納稅人的錢當散財童子
A7: 你不要領就馬上替政府省2000,可以獲得數位匾額一塊

Q8: 我本來就會花超過3000,所以這券一點用都沒有
A8: 價格曲線下降,會創造更多的需求。這好比你本來就會吃東西,但餐廳有特價時候,還是擠滿客人一樣,難道那些客人沒優惠的時候都絕食? 當然不是,但特價活動的本質就是'刺激消費',促進資金循環。
一直得不到解答 ?有請大師!
一般人原來每個月要買三千塊的必需日常用品,改成只拿一千換三倍卷去消費,不知是我數學不好還是? 這樣原來民眾要花三千元現金的,只變成一千元。
在市場上的資金凡爾減少了不是嗎?這樣有增加到什麼乘數效應?? 有沒有經濟大師來開釋一下??
慣老闆抓奴隸 wrote:
所以發兩千跟花一千買(恕刪)


解釋過了,如果你沒在看,或不想理解就作罷吧~
你一直執著的"6個月花不到3000"論點,都是基於你的角度,認為發的太少無效,當然國庫有金山銀山油井的話,發越多越好阿,但是現實就是預算有限....
當然很多人仍然會只是拿來做替代消費,最終效果或許跟過去馬政府的3600消費卷也可能殊途同歸,不過目前是未知數,成效就留待結果來呈現,但至少國庫所付出成本是相對較少的。

沒有人在護航,只是看不慣總是一昧地批評,對國家社會的進步好棒棒?!
1000K wrote:
你可以多看很多大師的...(恕刪)
我覺得你是反串來逗大家笑的?你成功了這逗人笑的功力超越韓粉了
不是金額問題,而是時間問題
就只是提前消費
本來一年內慢慢買,變成半年內提前買完
本來一年內慢慢吃,變成半年內強迫吃
這半年,商家生意變好
半年後,消費者因已提前買了,所以生意又變差
就跟猴子吃香蕉的故事一樣



夜店八月 wrote:
原來民眾要花三千元現金的,只變成一千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