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原來並沒有開放給外國投資人


還是感謝提供資訊.....RMB就很好用拉,換來換去很難搞的...




JuliusCeasar wrote:
P2P如果沒風險


就像台灣民間借貸....怎會沒風險...風險大的去咧...


JuliusCeasar wrote:
也有類似 平安產險對陸金所 提供的第三方保險或保證嗎?


有阿,小贏理財...利率低,還常買不到...後來就出沒保險擔保的..


JuliusCeasar wrote:
藍海銀行即可


每家銀行中央存保只有賠50萬RMB的上限,不是無上限.....

再者,6%產品很難搶,後來產品也降息...再後來根本沒有這產品了....

(我只買到29萬,而且只有前面23萬是6%,後面6萬已經變成5.6%了)

再說,是五年到期一次領,實際年化算下來大概5.35%而已....

另外我2020.5月買了包裝成p2p的信托產品100萬...6%

但是在2020.8月買了100萬南粵銀行五年4.5%產品(肯定是小銀行,不過是有實體網點的)

為何我不再買包裝成p2p的信托產品100萬? 因為我用兩個星期搶了4次....都買不到...

該產品是預計時間開放認購,但是都是幾秒內就秒殺(因為小額信托限定50人以下)

當你輸入1000000,手速慢了就沒了...所以不是你們想的那麼簡單的...

當然,用想得很簡單....實際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rickchiu wrote:
就像台灣民間借貸....怎會沒風險...風險大的去咧...


【就像台灣民間借貸....怎會沒風險...風險大的去咧...】
【有阿,小贏理財...利率低,還常買不到...後來就出沒保險擔保的..】

這就是我一直疑惑也想請教的點...

P2P「風險大的去咧」,R大也很清楚,因此一開始投陸金所,用平安產險的保證或保險來控制風險...這是你套利的方法!除非平安產險出問題(R大認為這機率很低),要不然看起來沒甚麼問題啊~

為甚麼後來衝「沒保險擔保的」標的物 ? 「沒保險擔保的」標的物 ,你又不知道風險多大,那...如何判斷利率划不划得來?何況P2P未必能轉讓。若須持有到期,不就等於你必須預判未來的風險...這很難啊!

之前你曾說過你投的平台「龍頭」、「美國上市」之類...所以覺得它們爆的機率很低?還是說...當你衝「沒保險擔保的」標的物 時,你根本就假設它不會爆雷?或者覺得它雖然會爆雷,但不是在你手上?或者覺得有些可能會爆,但整體收益還是可以彌補爆雷的損失?
JuliusCeasar wrote:
為甚麼後來衝「沒保險擔保的」標的物 ?


沒有你想的簡單地.......

當初陸金所也是秒殺..你以為你有錢就能買?

甚至後來陸金所以及其終止網貸的時候,改藍海銀行代銷p2p時...

我是透過代買QQ群群主,其用外掛搶標...一般用手動買是買不過外掛程式的,

外掛都0.0X秒買到....你手動輸入個10000也要至少一秒,怎買的到?

而搶標也不一定有,要看誰外掛強...

會不會爆這就大哉問....

怎會有100%穩的? 就算平安產險...你又知道它一定不扯皮?

當初一堆退休人士買雷曼連動債....你沒問他們,怎知雷曼不會倒?

大家買股票虧錢的話,你沒問他們,你沒預期一定賺錢才買?

就連國債都會倒了,還有甚麼不會倒?
JuliusCeasar wrote:
之前你曾說過你投的平台「龍頭」、「美國上市」之類...所以覺得它們爆的機率很低?還是說...當你衝「沒保險擔保的」標的物 時,你根本就假設它不會爆雷?或者覺得它雖然會爆雷,但不是在你手上?或者覺得有些可能會爆,但整體收益還是可以彌補爆雷的損失?


存股族存股的初衷也是先假設這支股票不會爆掉
先存再講
反正只要它沒下市都OK
可是沒想過存鴻海:會發生減資的情況

那存不存?
這叫爆雷嗎



rickchiu wrote:
當初陸金所也是秒殺..你以為你有錢就能買?
.........
大家買股票虧錢的話,你沒問他們,你沒預期一定賺錢才買?


所以R大是因為買不到陸金所,就衝「沒保險擔保的」標的物?

猶如股民說一嘴好台積電,結果因為買不到台積電,就改衝力積電?~

R大投P2P虧錢,你沒預期一定賺錢才買?

【就連國債都會倒了,還有甚麼不會倒?】

所以R大的邏輯是...甚麼都會倒...所以就不管倒的機率大小,直接衝利率高的標的物就是了?
Macquarie150 wrote:
存股族存股的初衷也是先假設這支股票不會爆掉
先存再講
反正只要它沒下市都OK
可是沒想過存鴻海:會發生減資的情況

那存不存?
這叫爆雷嗎


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情境, 怎麼會拿來類比 ?

鴻海減資前至少提早2個月公告, 投資人有充足的時間決定要不要參加減資,

減資的2元也是回到投資人的帳戶.

P2P 難道有提早2個月公告 :

"我2個月後就要爆了, 要開始收割你們這些韭菜了, 想逃的快點逃" 嗎 ??
JuliusCeasar wrote:
直接衝利率高的標的物就是了?


我買的平台利率不算高的阿,還很多更高的利率平台我沒買咧.....

你好像一直很糾結利率問題....以前是不是也一直問?

我不太明白的是,你一直拿已經知道結果的標的,然後問利率是不是超級高?

是不是超級危險? 這好比,你在台積電200多元時,怎不覺得它超級便宜的...

恨不得壓身家全買上...然後現在就發了!




股海菜鳥 wrote:
鴻海減資


我也看不懂回的是啥....
之前問過台中某p2p他說違約率是0
借款人人有信用放款很嚴謹
我問他怎麼借 問了兩天還是不知道利率手續
要買很容易管道很多很方便
但是借錢應該是門都沒有
好奇把錢洗去哪裡???
rickchiu wrote:
我買的平台利率不算高的阿,還很多更高的利率平台我沒買咧.....



【我買的平台利率不算高的阿,還很多更高的利率平台我沒買咧.....】

「如何選擇」就是我一直發問,但R大總是閃過的議題啊....這次難得挖出R大「買不到陸金所,就衝「沒保險擔保的」標的物」的操作手法(雖然我還是搞不懂這樣操作的邏輯是甚麼...)。

【很糾結利率問題】

我在意的一直是該同時權衡的「報酬」與「風險」...

一般來說:風險不高,利率就不高;風險超級高,利率就該超級高。我只是想理解二者同時權衡下,是否划得來。

如果出現風險不高但利率超級高,或者風險超級高但利率不高,那就更值得理解一下為甚麼會有這種失衡的現象。失衡往往就是撈錢的機會,有機會當然要好好學習。

【已經知道結果的標的】

我好奇的是你投資「當下」的想法。如果只看結果...爆爆R有甚麼值得看的?
JuliusCeasar wrote:
我只是想理解二者同時權衡下


p2p平台都爆光了有啥好衡量的? 你要買也買不到......

以我現在當下就是私募信托,銀行理財....

你要不要問現在的比較有意義?

跟你講之前的p2p,你也未必聽懂....然後一直糾結?

光p2p就分風控系、上市系、國資系、民營系,或是依控股集團分明天系、先鋒系一堆有的沒有的

你要不要先了解p2p一下再來問....不然一直鬼打牆問已經爆掉p2p,意義何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