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之下😱解散啦 已經沒什麼事可以讓台股倒下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特別股價位都不太會漲,隨時可以再買回來。
特別股看的是殖利率,現在52.7,相當於4.5%的殖利率。
2024年一月到期,就算到期回收,你也還有3.22%


謝謝拍照大提供的標的

我剛看了一下(以一張設算)

假設收回:
2021年7月底+2,375元
2022年7月底+2,375元
2023年7月底+2,375元
2024年1月底+50,000元
2024年7月底+2,375元(假設收回時上一年股利會俟7月底併同普通股股利發放?)
則年複合報酬率接近5%

假設不收回2024年1月利率重設七年期IRS+3.5325%(假設目前7年期IRS約0.55%則重設後約4.1%),當然若2024年利率上升,則重設利率會較4.1%高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特別股價位都不太會漲(恕刪)


台灣的特別股至少有兩個缺點,成交量太小、年配息。
所以我只有20張新光金特別股,其他都是00717。

00717是富邦出的ETF,標的是美國特別股,按季配比較順眼,算在海外所得。
可惜去年操盤手犯了大錯,淨值損失很大。最近因為台幣大漲,股價就降下來。
我的成本價是18,算一算還有3.5%上下殖利率,就領息清苦過日子。
追求穩定收益!
hodson2013 wrote:
台灣的特別股至少有兩(恕刪)


糧草已到
但敵軍已滅
徒呼負負 可惜了
匯款效率挺高 自己親自到櫃檯辦較快
這下子閒置資金又多了一筆
2021 全力VT
xpotter wrote:
但敵軍已滅

哪有啊,明明今天還是很可以買。才一根紅K而已。
做股票要放棄可以買在最低點的想法。合理的低價就買一點。
特別股,不漲反跌,才值得稍微看一眼

之前的存檔紀錄中(一陣子記錄一次),108年10月左右,特別股追價到殖利率僅剩不到2.5%,那時就一點價值都沒有

現在,至少都有4%,可以看一眼了

只可惜,標的太少,無法有效分散個別公司風險~
gds88 wrote:
無法有效分散個別公司風險~ ~


旁觀者清
我總覺得g大過度在意這個風險
幾個政府公告大到不能倒公司如富邦兆豐,應該可以大幅提高其持股比重。
我的最壞狀況想法是如果這家公司倒了,對我影響多大,量化一下。
例如兆豐我放200萬,倒了其實也無感,以兆豐的安全度我放200明顯太少,無奈股價再也不回頭。
三商保單我一千萬(加上小孩的250萬共1250)倒了就完蛋,以三商美邦的安全度我放1000明顯太多
我將在六年到期的第一天站在三商美邦的大門口排隊抽號碼牌解約。(最多留300萬)



謝謝g的特別股資訊,這坡若就此無便宜可撿,多出來的資金我不可能放回定存,勢必以特別股或花店來取代原保單的角色。
人生有時會遇到幾個貴人,雖然只是幾句話,影響卻很深遠,
猶記得當年在掙扎選校或選系以及家裡強迫我去唸公費,所幸也是聽了某個學長幾句話調整了順位。否則我去當老師應該很難存到魔術數字6000吧?再說我也沒什麼耐性教人。
2021 全力VT
英英間LKK wrote:
似乎很ok?說出來OK(恕刪)
以特別股來取代原「台幣儲蓄險」的角色,類債券的存在,也就是和原儲蓄險性質雷同(保證還本),可忍受多一咪咪的風險讓報酬高些。
1. 中華電信:股災時也會跌、不保證還本,不合需求,再說花店持有已500萬。
2.債券:台灣沒有值得一提的台幣債券可買,美元債券配息太低且有匯率風險。
3.類似花店的定存股:波動依然太大,逢低還是會持續買進,但一樣無法保證還本。
4. 台幣特別股:看來是最接近上述需求的定位。
2021 全力VT
xpotter wrote:
以特別股來取代原「台...(恕刪)

特別股的主要缺點是成交量不足。你儲蓄險三天拿到錢,同一檔特別股買太多,可能一個禮拜都賣不完。不過倒是不用先等六年就是了。
雖然說下次股災時會沒辦法即時支援大量資金抄底,但是有時候慢慢買也有可能才是對的。要看你的運氣了。
我這份儲蓄保單差二個月滿六年,
當時有在掙扎二個月後解,但只怕錯過崩盤良機。回想起來是太急了,誤信某個網友跌回年線要搶台股,唉,根本沒那麼容易

再說手上還有等價1500台幣的美元、以及300台幣的生活費,賣美元來搶台股就好,也是太急了😭
事已至此,眼看手上又將多一筆閒置現金。
特別股還不是很了解,再跟各位討教。

英英間LKK wrote:
有功沒賞、打破要人賠(恕刪)


準備動作先做了,



已經算3%共高保與轉帳折扣
2021 全力VT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特別股的主要缺點是成(恕刪)

富邦特成交量應該還行把
考慮股價比我的00692、聯華還多?



這次自己去中壽櫃檯辦解約
週一中午去,今天週三中午就拿到了。
2021 全力V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