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xpotter wrote:
你回頭看我說感到井噴...(恕刪)

壽險雙雄的挑戰......

壽險公司苦尋全球資本市場有5%以上的獲利產品,不就是在轉角,大家靜靜過日子。

********[境]

金管會今年多次要求壽險大股東拿錢增資,因2000年以前老牌壽險公司賣了太多5%以上的高利率保單,在2000年各國央行不斷降低利率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到2%以下,台灣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更低於0.7%,壽險公司吸收高利率的保單後,根本找不到5%以上的投資標的填補虧損。

如果金管會決定以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2%為基準,業者利差損(保單宣告利率和投資收益率的差額)就會非常嚴重,壽險公司沒辦法支付保單理賠;而且IFRS 17實施後,這些虧損的保單損失要馬上認列,獲利則逐期分攤,老牌壽險公司虧損數字將會非常驚人,業者也會立刻面臨準備金不足、必須增資的問題。

金控總經理分析:「蔡宏圖展現志在必得的企圖心,關鍵就是IFRS 17要求壽險公司增資的金額實在太大,蔡家無力負擔,所以國泰除了掌握壽險公會,也把精算學會理事長(由國泰人壽執行副總經理林昭廷擔任)一起拿下,希望藉此掌控話語權替業者發聲,降低IFRS 17的衝擊。」

針對IFRS 17可能使國泰金面臨相當大的增資額度、增資額度與外資的評估有很大差距(逾1400億元),國泰金表示,IFRS 17牽涉層面廣且複雜,國際上仍有很多議題持續討論中,尚有許多相關細節未確定,國外金融監理機關並沒有公布其業者接軌之影響狀況,金管會也未針對IFRS 17提出各保險公司所需增資金額,所以坊間傳聞都是猜測。

國泰人壽和許多同業都持續進行各種情境的試算與準備,相繼將產品策略轉向價值型導向,著重銷售保障型等較高CSM(Contractual Service Margin)貢獻的商品;今年以來業者將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大幅調降,降低保單資金成本。今年上半年許多業者的攤銷後成本部位未實現利益餘額都大幅增加,整體產業超過4,800億元,光國泰人壽即超過1,200億元,以上各項皆有助於業者降低 IFRS 17的影響,順利接軌IFRS 17。
投資初學者 wrote:
臺企銀股價低就是加碼...(恕刪)


個人不認同發行私募股的公司。八月公告臺企銀擬私募普通股418,410,041股,再加上今年盈餘轉增資316億元。股本膨漲後,每股獲利成長不易。
dormer wrote:
個人不認同發行私募股...(恕刪)

我說股價“低”,也就是我還在等12以下…
就是因為這樣才有低價可以買…
不然你也可以買高價的上海商銀!
我只買低不買高,我的低是我覺得是便宜價,我就買。
7/30出一半持股,8月回補,九月加買漲不起來股,昨天收盤8-9月買得股帳上都有賺。
當該賣的賣了,籌碼穩定就是買點!
dormer wrote:
上海商銀漲跌...(恕刪)

等抽籤,稍微調整持股,禮拜五好好過中秋…臺企銀沒要賣!
今日盤中價看填權息。

weber2654 wrote:
年度已過2/3,公司...(恕刪)
單就年累計衰退跟貼息個股比對一下,國泰,兆豐,日盛,累計衰退幅度跟貼息幅度倒是略有吻合,新光金算是還公道嗎?
dormer wrote:
不就川普又發推特,當...(恕刪)


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為何會想買進彰銀,以幾家官股來說,基本面、配息也不是最佳的 ! 怎麼不選擇華南或合庫 ?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