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我的定存股不挫賽了更新(全案算是結束了)

投資股票 心態上粉難用債券看
主要是 差價太大 次因 不會有每年一樣的配息

史第奇626 wrote:
可以看出中鋼去年是配...(恕刪)


但是你看喔,
雖然每年算出來殖利率都超過6%...
但是很可惜的是,
如果你真的算一下,
光是股價的波動就把利息都吃光光了,
舉例來說,
如果樓主在股價30的時候花了500萬去買,
也許當年的配息可以超過6%沒問題,
但是當股價跌到18的時候呢?
就算當年表面殖利率給你9%...
但是,實際上因為股價下跌,
這9%其實只有27萬,
所以要算這一年真正的利率,
是要用27萬除以原來投入的500萬,
實際上是5.4%..並沒有超過6%喔。
這就是我說的最大風險所在,
因為你看報表看到的殖利率通常並不能當作實際上的投資報酬率。
所以就算不去管股價的波動造成的本金損失,
實際上股價的波動也會直接影響到每年的利率。
所以這種長期的投資,
最大的風險是在這邊,
因為就算每年殖利率再好看,
實際算下來的投報率可能會比想像中低很多。
別傻了,現在這個年代,利率這麼低,想要一年有4%以上的投資報酬率,都非常困難。
想要隨便買幾隻定存股,就能每年固定幾%獲利,想都別想,沒那麼容易。
沒賠錢就很利害了。

借錢來買股,是在幫銀行理財,不信就繼續看下去。

每一個國家,經濟面,有一個大波浪的景氣循環,從高原走下坡,再從谷底爬升,再往上走另一個高原期,這個周期,短則 5-10年,長則20-50年

現在台灣是在谷底往上,還是高處往下走的初跌段,還是走到一半?
如果是高處下行,
就算你多會操作,多有耐力,報股20年,你只會賠更慘而已。

股票投資,看景氣,選股,作長線,真的比你想像中要難。
看 roe,看歷史作股票,注定大部分是輸家。
股市要的是未來的洞察力,不是整理歷史舊資料的能力。
樓上苦口婆心的各位, 你們就不要再多費唇舌了, 看樓主的回應, 一直都是非常堅持的樣子, 一點也不怕目前沒有收入的狀態, 你們就讓他繼續活在他理想中的世界, 反正頂多也是賠掉父母的房子, 換到一手三十幾種不可知未來價值的股票.
投資金額又不是多到退場時會把股價拉低,幹嘛分散選股
這不是徒增遇到地雷的機會嗎,更何況你說自己選股又不是很強
分散風險應該是應用在不同操作策略上才是吧(我的認知)

把錢投到不認識的,沒概念的地方就是錯,不管他以前表現多好

alex1973 wrote:
樓上苦口婆心的各位,...(恕刪)


對啊,搞不好哪一天中鋼可以把鋼煉成黃金,股價就破千點了,到時候版主就發了

vivian93 wrote:
但是你看喔,
雖然每年算出來殖利率都超過6%...
但是很可惜的是,
如果你真的算一下,
光是股價的波動就把利息都吃光光了,
舉例來說,
如果樓主在股價30的時候花了500萬去買,
也許當年的配息可以超過6%沒問題,
但是當股價跌到18的時候呢?
就算當年表面殖利率給你9%...
但是,實際上因為股價下跌,
這9%其實只有27萬,
所以要算這一年真正的利率,
是要用27萬除以原來投入的500萬,
實際上是5.4%..並沒有超過6%喔。
這就是我說的最大風險所在,
因為你看報表看到的殖利率通常並不能當作實際上的投資報酬率。
所以就算不去管股價的波動造成的本金損失,
實際上股價的波動也會直接影響到每年的利率。
所以這種長期的投資,
最大的風險是在這邊,
因為就算每年殖利率再好看,
實際算下來的投報率可能會比想像中低很多。


所以根本的重點就是買錯時機點,
若在中鋼股價18塊的時候花五百萬買進, 現在也應該是有30%以上的穫利吧
其實大家都說的很好 但都也只是以假設性的理論去說 和版主假設性的投資不也一樣

就算翻出了過去十年的配息 還是有人覺得不好

我只是想說的就是 以版主這樣的操作模式 是不錯 但持股的部份就必需要每季檢查 並修正

如果每季的eps不錯 那就可以一直存放 當然大家一定都會說 如果每年都賺錢有這麼好的事 那借錢也要做

問題的重點就在於此 >>>如果<<< 就是因為你們沒有去執行 永遠不知如果的結果是怎樣 這就是人性

另外一點 版主是借房貸出來投資的我也並不覺得不好 如果是借出來做短線的我才覺得不好

因為房貸的錢本來就是版主家的資產,只是版主把他變相變現出來投資 用大的母錢去滾利 而且版主投入的

股性其實也不錯 其實中鋼這幾年本業賺的不多錢 但轉投資賺的其實還算不錯 如果真的要等合理的價位再買入

中鋼我個人覺得要19元這 問題這五年十年誰能保證會到這價位 誰又能保證五年十年後中鋼的價格是多高

另外大家忽略了一點 如果今天拉長到三十年 配息 版主是不是還清了房貸的五百萬 另外借貸出來的五百萬(市價不明)一樣是在股票裡 每年能為他生出現金流

為什麼一般人投資人都不敢借貸 害怕背債 這也是人性使然 那試問那個公司負責人不負債不借貸的呢?

今天一間公司負責人發債借錢投資設備 誰又能保證這行業是能為他賺取到和以前一樣的營收呢?





vivian93 wrote:
因為就算每年殖利率再好看,
實際算下來的投報率可能會比想像中低很多。



以2002年為基準
股價差不多在 18.80
假設當年樓主用560萬買了186張成本是3496800差不多是350萬

按您的算法[投報率]=[當年配的還原股利x186]/[投入的成本]=[當年配的還原股利x186]/350萬

得到下表最後一行



可以看到10年來的殖利率和投報率的情形,看起來也不差也!!

不過投報率在2011年也是最低的8.2%
只是不知道今年會配多少就事了!!!

結論:
01.投資用閒錢,不影響生活。
02.好時機點投入,回本所需時間會比較快。
03.定時檢視投資標地。

早日達到持股零成本!!



夜店八月 wrote:
其實大家都說的很好 ...(恕刪)


簡單一句,
一個股市生手,想要同時去檢視手中近10檔股票,是天荒夜譚的事。
也一輩子無法看清股票的特性
每個行業,每個公司,每隻股票,差異性很大
能夠同時看清5隻股,就很偉大了。

以為買了不錯的績優股,以為花一點時間去檢視手中持股就可以相安無事,這是太小看股票的難度了。
也太自不量力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