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waker wrote:
不過講到這邊我現在理解你基本上就是中國的死多頭 基本上現在的情況是
美國爆掉中國就得利
中國爆掉美國就得利
美金和黃金是對沖的
所以美國和中國接下來五年只有一個會往上
黃金和美金也是同樣的道理
過去兩年趨勢已經很清楚了
接下來只會更加明顯
...(恕刪)
你拿來套在別人頭上的這頂帽子同樣也可以套在你自己的頭上,其實很多人也理解到你基本上就是美國的死多頭
美金和黃金真的是對沖的嗎?很多地方已經"不以美元計價"了(你想對沖也要人家肯買你的帳)
包括日本現在都在搞跳過美元改以日圓計價的動作,如果可以的話世界各國其實根本不願意持有如衛生紙般氾濫成災的美元,美元多殺多的風暴正在逐漸形成,你的美國夢該醒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J70hiltOdw
美國的貧富差距,你所說的中產階級崩壞得很厲害
中國不用靠搞垮美國也能活得很好,但是美國看起來似乎是不搞垮中國就是如芒刺在背
樓上的格局實在太差了,的確這些美國死多頭的程度也只有如此,把別人的厚道當成是自己的本事,哈!
Windwaker wrote:
干預的代價可以比照當年亞洲金融風暴
香港 vs 台灣的處理方式
基本上如果干預匯率就守不住股市-香港
干預利率就守不住匯率-台灣...(恕刪)
哈哈,為了打擊那些炒作資產泡沫的熱錢,當時香港本來就不打算守住股市,不然怎麼能讓舉世聞名的索羅斯鍛羽而歸呢?這也能被你拿來說成是為了守住匯市就守不住股市..........睜眼說瞎話的功夫真是一流(當初香港是採取靈活戰略而非一成不變的傳統手段,後來被戲稱為任一招)
台灣當時則沒有守不守得住的問題(沒有被攻擊也不需要做防守),反正既然要當老美的附庸當然要看美國的臉色過日子,乖一點就有糖吃不乖就要捱棍子......要不是美國老大哥的干預,我們也沒有核廢料的問題
windlandz wrote:
反而, 目前上證和深圳股市的市值總合約23兆人民幣, 佔 GDP比重不高, 用2020 GDP來看更是低到爆, 聰明的人很多已經在卡位陸股 ETF, 2000 點的上證綜指可能只剩今年最後的布局, 一旦MSCI將中國 A 股納入MSCI興新市場, 加上 qfii rqfii 放寬後,長線報酬率可期
先從基本面來看,也就是GDP的角度,上證確實被低估,
一個連年成長8%的經濟體,股市確實不該是這樣的表現.
所以過去的數年,凡奉那個經典人與狗的譬喻為圭臬,
以價值投資的觀點,進而投入大陸股市的人,無不是鍛羽而歸.
但是從資金面來看,科斯托蘭尼還有一句比人與狗的故事更經典的話,
那就是---趨勢=資金+心理,資金是任何商品之所以能上漲最重要的動能,
所以貨幣供給與上證指數的比率,也就合理解釋了上證這幾年的不漲之謎.
其成因就是大小非的解禁及海量的IPO和再融資,這種無節制的橫向擴容,
早就消耗殆盡股指能夠向上發展的空間.
然則再繼續開動印刷機,為資本市場提供動能的可能性不大,
這只會繼續助漲鋼筋水泥泡沫的增長,無益於健全資本市場的發展.
所以針對性的引入外部資金,自然成為大陸當局的首要選擇,
從此前的加速審批QFII入市,到現在傳出A股要納入MSCI的組成中,
自是順理成章之事,問題是全面開放資本帳吸引外部資金投入市場,
到底是救命仙丹還是糖衣毒藥?這也是中國官方的兩難.
goblinlord wrote:
哈哈,為了打擊那些炒作資產泡沫的熱錢,當時香港本來就不打算守住股市,不然怎麼能讓舉世聞名的索羅斯鍛羽而歸呢?這也能被你拿來說成是為了守住匯市就守不住股市..........睜眼說瞎話的功夫真是一流(當初香港是採取靈活戰略而非一成不變的傳統手段,後來被戲稱為任一招)
台灣當時則沒有守不守得住的問題(沒有被攻擊也不需要做防守),反正既然要當老美的附庸當然要看美國的臉色過日子,乖一點就有糖吃不乖就要捱棍子......要不是美國老大哥的干預,我們也沒有核廢料的問題
任一招是因為他只能把隔夜拆息升到300%
而且恆生指數也一度跌到6600
所羅斯只能說沒有大獲全勝
說香港勝利只能說是自我安慰
因為至少付出了大代價守住港元
台灣比較起來比較聰明
放任他貶值
讓匯市有彈性
讓股市和實體經濟的傷害減少
中國的例子是,因為本身匯市和房市就是個大泡沫
如果用香港的方法會付出外匯大代價
用台灣的方法就會房地產加速泡沫
甚麼事情都拿政治帶過
只是突顯你對金融系統認知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