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對個人的網路貸款業務,但中國網貸平台P2P業者已把業務延伸至台灣,以高利率大舉吸金;只要中國那邊出現壞帳倒債,風險就會蔓延到台灣,國內投資人切勿貪圖小利,而緊抱不定時炸彈!
014-09-14
記者王孟倫/特稿
雖然我國並未開放個人對個人的網路貸款業務,但中國網貸平台P2P業者已把業務延伸至台灣,以高利率大舉吸金;只要中國那邊出現壞帳倒債,風險就會蔓延到台灣,國內投資人切勿貪圖小利,而緊抱不定時炸彈!
中國網貸平台屢爆倒帳,金管會發函銀行公會與信合社聯合社,警告國內金融機構不得有相關招攬或勸誘行為。圖為中國網貸平台「陸金所」。(取自陸金所網站)
中國網貸平台屢爆倒帳,金管會發函銀行公會與信合社聯合社,警告國內金融機構不得有相關招攬或勸誘行為。圖為中國網貸平台「陸金所」。(取自陸金所網站)
借款人跑路倒債事件頻傳
從事非金融機構融資借貸的網貸平台,在中國已處於嚴重失控、風險急速攀升的階段,借款人跑路倒債的新聞屢見媒端。原因包括缺乏法律規範,中國監管政策不明確、業務運作不規範等。
正當中國網貸風暴不斷擴大之際,台灣也必須高度警覺,謹慎防範;就像當初美國金融風暴,結構債商品不斷包裝出去,釀成全球金融海嘯;而中國網貸開放台灣參與,同樣讓國內投資人正踩在地雷區,隨時都可能引爆。
既然具有高風險性,為何還有台灣投資人願意參加?除了高利率的誘因外,中國網貸業者均會宣稱,背後有資本雄厚的公司背書擔保,放款人可以放心。
實際上,一樣會有「擔保風險」,一旦第三方擔保公司發生財務危機或破產,導致無法履行「代償責任」,此時若借款人不能按時繳交本息,投資人同樣面臨收不回資金的風險。
任何投資都應透過合法與正常的管道,像是中國這類的個人網貸融資,既非正式金融機構,又屬於境外機構,當你把錢匯出去之後,將面臨拿不回來的風險;國內投資人別再繼續當冤大頭、做白日夢。
--------------------------------------------
2014-09-14
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中國網貸平台日前爆出億元倒帳風暴,金管會再度示警,強調國人透過網路在境外的投資行為,完全不受法律保障;金管會並在九月初發函銀行公會與信合社聯合社,警告國內金融機構不得有相關招攬或勸誘行為,違者將移送法辦!
金融機構不得招攬中國網貸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紅嶺創投在八月二十八日爆出一筆逾期放款,金額高達人民幣一億元(近新台幣五億元)。中媒將此事件稱為「億元壞帳」,強調紅嶺創投的案例並非首例,中國網貸平台問題不斷擴大,包括鉅額壞帳出現、網貸業者無法擔保風險等。
由於台灣持續低利率,中國網貸平台今年開始向國人招手,以八%的高利率向台灣吸金,其中又以中國平安集團旗下的「陸金所」最受到矚目。
「陸金所」的融資總額約人民幣二十六億元,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三大P2P平台;陸金所高階主管與台灣關係密切,包括董事長計葵生與總經理謝泓源,都曾在國內金融業擔任高階主管。
中國跨海吸金 金管會無法可管
陸金所也在今年初開放台灣民眾跨海投資,初估吸納國內資金約人民幣二.六億元、折合新台幣逾十二億元。問題是,台灣不僅未開放P2P網貸業務,像這類在網路從事跨海放款的行為,金管會根本無法可管。
對此,金管會銀行局局長詹庭禎表示,七月中旬曾發布新聞稿公開示警,呼籲投資人不要參與此類投資,否則未來若有損失或糾紛,將血本無歸、求助無門!
詹庭禎強調,境外機構及其架設之網路平台,不僅非經我國法律許可經營、亦非金融機構,不受金管會監管,民眾若投資其產品,將不受我國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之保障。
為避免中國網貸平台倒帳風暴延燒至台灣,金管會除對消費者進行道德勸說,另一方面,更大動作要求國內金融業者積極配合把關。九月初,金管會發函銀行公會與信合社聯合社,強調國內金融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向客戶推介、招攬、勸誘網路平台個人借貸商品;如有該等行為,已涉及違反《銀行法》,將以移送法辦。
金管會說明,依《銀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非銀行不得經營收受存款、受託經理信託資金、公眾財產或辦理國內外匯兌業務;違反者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網貸平台
2014-09-14
「網貸平台」起源自美國,又稱為個人對個人(P2P)網路借貸,這是一種「非金融機構」的融資管道;由於近年來中國面臨嚴重資金荒,使得「網貸平台」應運而生,根據統計,目前中國網貸平台業者已達一千多家。
「網貸平台」提供出借人(投資者)與借款人(融資者)的小額融資、網路媒合服務;也就是說,個人透過網路平台,把錢借給需要資金的個人,以賺取利息。
不過,透過網路平台進行借貸媒合,等於借錢給不認識的陌生人,投資人仍需面臨借款人或擔保人倒帳的風險。(記者王孟倫)
----------------------------------------
違規替股東擔保 恆豐銀代償196億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09-14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中國影子銀行再爆違約事件!山東省恆豐銀行違規替股東企業安排且擔保三筆貸款,但企業發生資金周轉不靈而倒債,該行八月底被迫代償本金和利息高達人民幣四十億元(約新台幣一九六億元),引發該行曝險過大疑慮。
恆豐銀行在去年八月替股東「成都門里公司」及其關係企業「北京中伍恆利公司」擔保,透過證券公司設立資產管理計畫,向天津銀行濟南分行、天津濱海農商行融資,分別取得一筆人民幣十億元的貸款,以及共人民幣二十七億元的兩筆貸款。
三筆貸款於今年八月到期,但因上述企業現金短缺、無力還債,恆豐銀行於八月二十九日被迫依照先前簽訂的「恆豐銀行與門里集團融資協議」代償規定,履約墊付本金人民幣三十七億元和利息人民幣三億元。
根據恆豐銀行年度報告,此次代償墊付金額占其去年度淨利的五十八%,成都門里對其持股約三.三%,新加坡大華銀行(United Overseas Bank)對其持股達十四%。
據中國人民日報報導,恆豐銀行為門里集團旗下企業辦理的三筆貸款為「違規操作」,未要求提供擔保或進行相關業務審核,也未收取手續費,山東省監管機構正展開調查。
恆豐銀表示,該行成立專案小組向門里集團要求抵押有效資產,並採取相關措施管控風險。
中國銀行業在資產負債表外的複雜交易結構,使投資人很難評估金融體系於「影子銀行」倒債的曝險程度。所謂「影子銀行」,意指不受或少受監督的信用仲介機構類銀行業務,在中國包括:網路和民間借貸、銀行帳外的放款、擔保和個人理財產品、信託投資商品等。
瑞銀證券經濟學家汪濤指出,中國影子銀行違約警報並未解除,隨著房市下滑及負面衝擊出現,明年地方政府財政恐進一步惡化,市場對影子銀行信貸違約的擔憂,可能捲土重來。
Jul 18 Fri 2014 07:50
以人民幣大吸金,也就是中國網路貸款平台在台灣大行其道對台灣投資人來說,「陸金所」或中國類似網路借貸平台「信而富」、「點容網」,都是境外虛擬金融機構,主管機關無以有效監控管理,投資人也難獲實質保障+中國,正在抗衡美國第一霸權,「貨幣圍堵」戰略已經成功。這對台灣有何影響?最直接的影響在於新台幣的邊緣化,一旦各國紛紛加大人民幣的交易比重,數十萬台商手中的新台幣,其交易價值就會一直縮水,這已經是進行中的趨勢,也因此會嚴重影響兩千三百萬台灣人的身家財產。
分享: 7Headlines facebook PLURK twitter
人民幣大吸金對台灣的禍害
2014-07-18
隨著馬英九政府對中國門戶大開放,台灣與中國密切連結的負面效應逐漸發酵。政治上,選台灣總統或甚至台北市長者須經中南海認可或欽定,至少在藍營已成默契或「潛規則」。經濟上,中國觀光客竟成馬政府振興台灣經濟之所寄望,都是這種負面效應的表徵。金融方面,近數月來,先是人民幣存款激增,繼之以人民幣大吸金,也就是中國網路貸款平台在台灣大行其道,有些個人趨之若鶩,甚至有上市公司參與操作,尤凸顯台灣金融與貨幣政策的風險與危機。
不妨看新聞媒體標題,從「用台胞證就能賺八%利息」、「嘉義變身人民幣集散地」、「中壢透天厝和上海有連結」到「錢荒捲走台灣錢」、「中國網貸平台吸金 我半年失血十二億」、「馬政府與中國唱和 吸乾台灣」,即可知悉其中正在形成的禍害。
從個人的角度出發,存款改以人民幣,有其利基。不僅人民幣近年在美國壓力之下,朝升值方向發展,中國在經歷多年高速經濟成長之後,金錢遊戲或經濟泡沫大行其道,發生銀根緊俏或所謂錢荒現象,以致利率水準居高不下。在此環境,錢放人民幣帳戶,既可享受升值之利,也賺取台灣與中國之間的利息差額,可謂雙重獲利。這也是我國從去年二月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以來,其存款餘額一路從人民幣七十億元攀升到近三千億元的原因。
不過,上述利率、匯率兩頭賺的情勢隨時會變,況且存款是一回事,投資中國基金,乃至於進一步投入中國網路借貸平台,就產生額外風險;最壞的情況,甚至淪為最後一隻貪心的老鼠,搞到血本無歸。
以中國網路借貸平台「陸金所」為例,它是中國平安保險旗下機構,主要提供個人小額貸款媒合功能,以存貸便捷、高利廣為招徠,其負責人計葵生(Gregory D. Gibb)曾服務我國台新金控,對招引台灣資金手法甚為熟悉,也積極鼓吹這是「台資金融登陸」新捷徑。
然而,這種網路借貸平台,有如不久前盛行一時的比特幣(Bitcoin),在網路創新的同時,都有其潛藏的風險。尤其對台灣投資人來說,「陸金所」或中國類似網路借貸平台「信而富」、「點容網」,都是境外虛擬金融機構,主管機關無以有效監控管理,投資人也難獲實質保障。同時,貸放給陌生人雖具網路特色,卻也必生高度風險的後果。
以「陸金所」為例,這是上海一家以國際金融資產交易為業的公司,融資規模已逾人民幣二十六億元,但為其提供擔保的平安擔保金融公司註冊資本僅人民幣兩億元,而它法定擔保上限為人民幣二十億元。尤有甚者,這一擔保據宣布將逐步減縮或竟取消,這必然大為提高貸放風險。
投資中國網路借貸平台,除了個人理財的高度風險,新一波人民幣大吸金也很不利台灣整體貨幣金融安定。
眾所周知,中國近年金錢遊戲盛行,經濟泡沫隨時有爆破之虞,尤其各種地下金融或影子銀行、房地產投機、地方債台高築,最有引爆系統性金融危機的極度風險。對投資人來說,金融危機一旦爆發,金融資產都可能招致損失,求償無門,甚至血本無歸。對台灣整體而言,勢必遭到波及,不論個別金融機構或整體金融體系。
除了被中國的金融危機波及,在與中國金融密切掛勾的同時,台灣不但對中國因放款明顯增加,以致金融業曝險金額近年大幅攀升,今年第一季已達八百十二億美元。同樣應受重視的,台灣的利率、匯率變動與政策,都將隨著與中國金融高度連結而受其影響,減損市場與政策的自主性。台灣金融與貨幣政策自主性降低深值關切,受制於以併吞台灣為目標的中國,更是極大風險。
面對台灣正遭新一波大吸金的現象,以「終極統一」意識形態治國的主政者或不以為意,甚至打算進一步大舉開放金融業西進中國。我們對此憂心忡忡,嚴厲要求中央銀行及金管會,採取應有措施,以化解現在進行式的高度風險累積,免於台灣在資金被吸乾的同時,慘遭金融危機肆虐。
2014-07-18
◎ 鍾國元
近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與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峰會,發表福塔萊薩宣言,並派代表簽署協議,正式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總部將會設於上海。
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美其名是中國、俄羅斯、巴西、南非、印度,聯合起來維護金磚成員國的共同利益,實際上卻是中國跨國貨幣權的崛起,主因在於,初期資金的一千億美元中,巴西、俄羅斯、印度各占一百八十億美元,中國卻占四百一十億美元,單一國家佔比高達四十%,且總部位於上海,意即總部在中國領土、且基金實質掌控權在中國。
為什麼這是跨國貨幣權的崛起?從地理位置來看,俄羅斯位於中國正北方、西接歐洲;印度位於中國西南方、實質控制印度洋;南非是非洲第一霸權;巴西則是南美洲經濟亮點。中國擁有此一基金的實質掌控權,並且已與澳洲、紐西蘭、日本、南韓、法國、英國、歐元區簽署貨幣互換協議,中國的人民幣已可在各已開發國家中交易,再加上金磚五國開發銀行的合作平台,中國已用貨幣征服了歐、亞、非、南美洲、澳洲。
野心勃勃的中國,正在抗衡美國第一霸權,「貨幣圍堵」戰略已經成功。這對台灣有何影響?最直接的影響在於新台幣的邊緣化,一旦各國紛紛加大人民幣的交易比重,數十萬台商手中的新台幣,其交易價值就會一直縮水,這已經是進行中的趨勢,也因此會嚴重影響兩千三百萬台灣人的身家財產。
截至六月底,國銀人民幣存款餘額已達二九二七億元(相當於新台幣一兆三千億元),代表已有一兆三千億元新台幣被換成人民幣,當越來越多新台幣被換成人民幣,台灣人還會有自己的貨幣嗎?新台幣的匯率還能夠保持穩定嗎?台灣身為中國東南方的鄰國,面對虎視眈眈的強權,全體國人應有高度的風險意識!
(作者為金融機構研究員)
金管會已經很明確表示在台灣仲介境外的P2P借貸要坐牢!
金管會已經很明確表示在台灣仲介境外的P2P借貸要坐牢!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金管會要求國內金融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向客戶推介、招攬、勸誘境外網路平台業者之個人借貸商品
金管會首先表示,基於日前有媒體報導境外非金融機構推出網路平台個人借貸業務,以較高利率吸引國人投資乙事,金管會曾於103年7月16日發布新聞稿,提醒國人對於該等非經我國法律許可經營之境外業者,國內民眾如投資其產品,因未受我國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之保障,有相當大的風險。
其次金管會表示,為提高金融機構對法律遵循的重視及強化內部管理,已函請銀行公會及信用合作社聯合社轉知會(社)員機構,要求國內金融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向客戶推介、招攬、勸誘網路平台個人借貸商品,如有該等行為,恐有涉及違反銀行法第22條、第29條及第45條之1等相關規定之虞,金融機構應加強內部控制及內部稽核,以維護商譽及消費者權益。
金管會並提醒,任何人如有在我國境內以招攬、勸誘並提供帳戶,協助國人將資金轉入投資境外網路平台之金融商品,且約定與本金顯不相當之報酬者,恐有涉嫌違反銀行法第29條規定之虞;另如協助未經許可之大陸地區網路平台業者在我國境內從事廣告播映、刊登或其他促銷推廣活動,亦涉嫌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34條規定,將被處以罰鍰。金管會提醒國人切勿觸法。
金管會最後表示,未來亦將透過宣導活動,以提高國人對於投資該類產品之風險意識。
聯絡單位:銀行局法制組
聯絡電話:8968-9632
http://www.banking.gov.tw/ch/home.jsp?id=292&parentpath=0,8,110&mcustomize=newsarea_view.jsp&dataserno=201409040003&aplistdn=ou=data,ou=newsarea,ou=chbanking,ou=ap_root,o=fsc,c=tw&toolsflag=Y
今天剛好有一篇新聞耶
http://www.nownews.com/n/2015/12/31/1943479
鍵盤小妹在外面有聽過台大教授演講有提到P2P LEADING
個人還蠻有興趣的...
不知道各位大大覺得在台灣發展空間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