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額: 8.5W
標準扣除額(單身): 9W
-----------------------------
現制:
38 - 8.5 - 9 = 20.5
應稅 20.5W x 5% = 10250 元
10250 - 19000 = -8750 (退稅)
-----------------------------
財政部版:
38 - 8.5 - 9 = 20.5
20.5 - 5(股利免稅額) = 15.5W
應稅 15.5W x 5% = 7750 元 (應稅)
-----------------------------
本可退8750 , 變為繳7750
等於幫大股東繳了16500元
不知有沒有算錯
ps: 小散戶應是5% , 有錢人才會選25%
jeter.73 wrote:
2000億投入高雄捷運是要將本求利,因為北捷雖然很多人搭,但不會經營,所以至今只能靠廣告彌補虧損;
而高捷雖然運量低,但經營得宜,已先後在2015.12.15「營運七年來首次出現盈餘」營運七年來首次出現盈餘及2017.01.13發布「
高捷營運8年終於賺錢了!」高雄捷運8年終於賺錢了。
這種營運績效可不是北捷能比的。
未來前瞻計畫投入的2000億到位後,建設完成的橘線串連的路網及加乘效應,
應該有可能在二年內即回本並維持每年幾個億的盈餘的。
到時每位高雄市民還可能可以分紅的......
...(恕刪)
不要被官方騙了
你知道這些年北捷拿出了,
1. 重置基金400多億
2. 租金300多億
3. 轉乘公車優惠+悠遊卡八折優惠短收共300多億
4. 聯合開發基金300多億(沒列入北捷帳上)
=1400億
然而高捷的優惠幾乎都是靠環保基金補貼
高雄捷運修改合約後承諾負擔重置費用60%,每年給市政府26.5億的回饋金跟12億的租金,
這部分沒下文。
重置跟租金都是該付的,現在付不出來, 要等真正把那算進去還不虧,才是真正轉虧為盈
以現在的說詞, 高捷 光每年拿12億的租金出來都不可能了.
修改合約移轉機電資產負債給政府, 又拿了平準基金填補過去的虧損, 又不用像北捷要
負擔轉乘優惠, 也沒有像北捷繳租金也沒像北捷繳交重置基金....這樣還會虧損嗎?
2017/3月
北捷運量日平均:2,122,548人次
高捷運量日平均:173,896人次
難道要從這些小股民的身上再持續挖出錢來,大搞不切實際的前瞻計畫嗎?
8,000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