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隆1904 正隆 V.S. 榮成1909 V.S. 永豐餘1907

《造紙股》正隆營運聚焦台、越,蔡東和:越南貢獻看增
2019/06/13 10:28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林資傑新北報導】國內工紙大廠正隆 (1904) 今(13)日召開股東常會,面對股東關切集團如何因應中美貿易戰,總經理蔡東和表示,目前中國大陸營運目標持平,重心聚焦台灣及越南發展,目標使台灣營運更穩健、維持成長,並在越南有更多投入,進一步拓展營運規模。

 蔡東和說明,正隆營運重點以台灣為主、約占3分之2,中國大陸約25%,越南則持續成長,目前提升至約10%。集團過去幾年在越南平陽建設大型造紙廠,目前首期30萬噸芯紙產能已完工,越南隆安紙器二級廠也已完工投產,並規畫在北越設立紙箱工廠。

 蔡東和表示,正隆在越南目前有平陽、隆安、越隆3座紙器廠,雖然數量比同業少,但規模較大較新,整體市占率仍高於同業。目前正隆海外同仁約140~150人,其中約3分之2在越南,認為越南未來幾年營運成長可期,對集團營收貢獻一定會逐步增加。

 台灣方面,配合南部市場及經濟成長需求,正隆董事會決議未來4年斥資約20.8億元,在高雄燕巢興建新廠、增設生產設備。至於中國大陸近年逐步縮編精實經營,蔡東和表示,目前營運雖沒有成長,但盡力維持精實發展、目標持穩表現。

 針對股東關切廢紙使用情況,蔡東和指出,正隆3分之2使用台灣廢紙,3分之1使用進口廢紙,是全台廢紙使用量最高的業者。雖然進口廢紙品質比台灣廢紙好,但目前每公斤約當新台幣3元,台灣廢紙每公斤則大致落於3.5~4元,反而高於國際廢紙。

 至於將上海中隆股權售予萬科集團產生的付款爭議,蔡東和說明,此交易總金額13.1億人民幣,分為3期收款,目前8成款項、約10.48億人民幣已入帳,第三期1.51億人民幣款項,原應在去年11月15日支付,但對方表示因開發狀況無法如期支付。

 由於買方遲未支付剩餘款項,正隆年初向買方保證人香港萬科地產發出法定求償書,香港萬科地產隨後則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交仲裁申請。鄭東和表示,5月2日已在香港成立仲裁法庭進行仲裁,將透過律師嚴密關注案件發展。
貿易戰得利,正隆奪台、越紙箱王


【時報-台北電】迎接中美貿易戰遷廠大潮,正隆(1904)在台灣、越南全力增產搶單告捷,首度在兩地同登紙箱王寶座!去年,正隆紙箱廠在越南市占率增至18%,台灣市占率也達29.5%;今年,隨著平陽造紙廠產能開出、隆安二級紙器廠投產,正隆在越南市占率續增,預估對集團營收貢獻將拉高至15%,較去年大增一倍,為最大成長引擎。
 正隆去年營運表現亮眼,毛利率20.7%、營益率6.29%,分別創下近19年、8年新高;由於認列上海中隆處分利益24.62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達37.41億元,較去年增逾1.6倍,每股盈餘3.38元。正隆13日召開股東常會,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1元,創史上新高。

 正隆董事長鄭舒云表示,正隆持續調整全球布局,其中大陸生產基地歷經重整,目前只剩11個紙箱廠,主要供應大陸內需,且由於早一步將經營重心移往台灣、越南,不僅幸運躲過這波中美貿易戰,還因為大陸與東南亞等新興市場需求大增,為在台灣、越南基地的工紙外銷帶來價量齊揚的極佳契機。
 再者,隨著台廠回流、各國工廠遷往越南等地,對工紙與紙箱需求增,正隆也加碼23.88億元在高雄燕巢、北越新設紙箱廠,預估兩地年產能將分別新增上億平方公尺,後年越南基地紙器產能將超越大陸基地。
 正隆總經理蔡東和表示,貿易戰造成許多在大陸的外資與台資撤廠,正隆在大陸的生意也被影響,將採策略性減量經營;在越南則將擴增產線,平陽造紙廠首期30萬噸芯紙產能已於去年12月投產,隆安紙器二級廠也在今年首季投產,還有擴建中的平陽造紙廠二期工程,預計年產40萬噸原紙,2021年投產,另在北越計畫設立第四座紙箱廠。
 目前正隆來自三地營收貢獻佔比,台灣占2/3、大陸約25%、越南約10%。針對全球局勢快速變遷,正隆已訂定六大營運方針因應,包括創新營運模式、綠色供應鏈管理、行銷壯大市場等。(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邱莉玲/台北報導)
全球紙業都於越南設廠 正隆位居NO.1 難怪外資上週大買


〈觀察〉三大因素牽動 造紙業逐鹿越南 掀南向大戰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台北2019/06/23 14:00

中國人工費用從幾年前就見到上漲,讓不少造紙大廠開始布局越南,加上去年開始的美中貿易戰,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高關稅更加快此一趨勢,同時,越南參加了「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享有免關稅的優勢,造紙業的戰場從中國,大舉移轉逐鹿越南。

在越南大規模造紙廠都是外商,據越南國際造紙技術展統計,外國投資湧入,證明當地工業的發展潛力,未來幾年外國投資公司的總產能預計將達到 500 萬噸,成為東協最強大的造紙業之一,僅次於印尼,超過泰國。

近年中國製造成本大幅上升,其實,從 2017 年開始,中國幾大紙業龍頭就開始紛紛於越南布局,包括理文、玖龍紙業;而台灣工紙龍頭正隆 (1904-TW) 在越南的造紙廠也在 2018 年正式投產,值得關注的是,其中一條年產能 45 萬噸的造紙生產線,是正隆關閉在上海的中隆紙業後,遷移到越南的生產線,粗估總投資金額高達 2.4 億美元 (約合新台幣 78 億元),成為正隆海外最大的投資案。

正隆正逐步擴增越南產線,越南平陽造紙廠首期 30 萬噸芯紙產能已於去年 12 月完工投產,越南隆安紙器二級廠也已於去年 12 月開始試車,今年首季完工投產;未來更將於越南北部設立第四座紙器廠,更透露在越南取得分額比同業更多、產能更大、工廠更新,擁有絕對優勢,配合越南當地市場需求可期,預期明年越南占比可望拉到 15%,今後越南將逐步貢獻集團營運成長動能。

不只正隆,台紙 (1902-TW) 越南正陽工紙廠去年 10 月第二期量產、年產能 44 萬噸,受到中國環保議題的影響,許多中國紙廠產能受影響,因此越南廠的產能極大比例回銷中國,連帶使台紙在越南設立的嘉富、明富、吉富 3 家紙器廠也同步受惠,產能逼近滿載下,去年台紙 9 月 20 日合併立文紙業成為第 4 座紙器廠,該廠年產能達 2.16 億平方公尺,高於既有 3 廠合計 2.13 億平方公尺產能,帶動產能倍增,為營運增添成長動能。

永豐餘 (1907-TW) 目前在南越、北越分別有 4、3 個紙器廠,其中,南越 4 個廠月產能約 2600 萬平方公尺,接下來還有擴產計畫;而興建中的北越紙器廠,是與一家鞋商合資,永豐餘設廠策略是與客戶同行,就近在當地設廠服務。

美中貿易戰鷸蚌相爭,反而讓許多台商移往越南,越南成為漁翁得利,談到台灣的越南概念股大多只想到紡織、成衣、製鞋業等,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製造業轉移到越南,越南對紙包裝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未來台灣造紙業在越南的擴產計畫,將大舉牽動海外獲利占比的貢獻。

此外,已見到中國造紙業進一步前往馬來西亞布局,包括玖龍、理文、浙江景興等,今年都宣布在馬來西亞設廠,由於馬國一樣有加入 (CPTPP) 享免關稅,加上透過政府政策加持,提高木材出口的附加值,而且還有 10 年稅收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台灣造紙業下一站是否也跟進將備受矚目,預期將掀起新一波造紙業南向布局的大戰。
有正隆有呦 每年都填權息的定存好股


15檔投顧力薦 下半年明星 坐擁題材、基本面優勢,台塑、瑞昱、新光金等後市旺
中時電子報李娟萍╱台北報導2019年6月29日 上午5:50工商時報【李娟萍╱台北報導】

習川會後是戰是和,牽動全球金融市場神經,不過兆豐國際、第一金、台新、群益及國泰證期等五大投顧仍看好下半年台股走勢,並票選下半年15檔潛力股,包括瑞昱、原相、欣興、新光金等有望搶賺產業旺季財,對抗川普魔咒。

五大投顧對台股下半年走勢看法樂觀,其中,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最看好台股後市,他認為台股上半年已打了一場好球,下半年隨電子旺季來臨,將優於上半年表現,加權指數有望在9月創新高。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則對台股看法相對保守,他建議選擇產業龍頭股作為防禦策略。至於兆豐國際投顧董事長李秀利、群益證券副總裁曾炎裕及國泰證期副總經理錢冠州看法相近,皆認為台股將呈箱型整理。

五家投顧均認為,台股在10,000∼11,000點區間游走機率最大,而5G、雲端、高殖利率、新運用及生技題材最讓法人青睞,基本面高人一等的個股可持續「吸金」。

票選下半年15檔個潛力股,包括電子股瑞昱、原相、創意、神盾、仁寶、欣興、京元電子、中華電,金融股新光金、中信金,傳產股台塑、正隆、國光生、豪展等基本面看俏,可望在股海震盪中掌穩財富船舵。

李秀利推估,川習會後,最有可能的結果是美對大陸價值3,000億美元加課關稅延後上路,2,000億美元加課關稅維持原狀25%,此一情境對股市影響面屬中性狀態,預期台股在10,000∼11,000箱型整理,若美方給予10%的彈性關稅優惠,則川習會後可能向上突破11,150點。

錢冠州指出,受到景氣不明朗因素影響,全球成長動能持續下修,OECD及IMF下修今年全球GDP成長率至3.1%、3.3%,值此選股宜挑選高殖利率股,如再搭配股價基期低,且技術線型打底完成,將更具下檔保護。

曾炎裕則認為,下半年宜選股不選市,他相對看好IC設計類股,因為AI、5G、物聯網、高階運算、邊緣運算等持續發展,這些都是IC設計業者的商機,IC設計業者受到中美貿易戰衝擊較小,且第四季是其產業旺季,外資布局甚早,股價如漲多壓回,仍可觀察進入時點。

1909 15.05除權現已15


下週換1904除權了配1.1現金 也拉過21除 再填權就漂亮了
稅改後 今年大部份的股票都沒棄權賣壓

每股現金股利1.1元,將於周四(11日)除息交易、8月15日發放股利。
同時,公司也公告將於周五(12日)召開法說會,說明公司營運概況及未來發展計畫。

填息有看頭


《造紙股》正隆處分昆山子公司,估挹注EPS 0.08元
2019/07/09 07:57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國內工紙大廠正隆 (1904) 持續整頓中國大陸事業,董事會公告因應營運策略考量,間接轉讓旗下昆山隆富紙品加工,總交易金額1.07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84億元),處分收益估約2072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9376萬元),挹注每股盈餘0.08元。

 正隆公告,子公司Loong Fu Investment董事會決議出售Hong Kong Loong Fu Limited所有股權給香港Diamond Offshore Holdings,間接轉讓旗下昆山隆富紙品加工85%股權。同時,子公司上海中豪紙品加工亦同時出售持有的15%股權,形同全數轉讓。

 正隆表示,出售Hong Kong Loong Fu Limited交易金額約9095萬元人民幣,處分利益約2000萬元人民幣。上海中豪紙品加工處分持股交易金額約1605萬元人民幣,處分利益約600萬元人民幣。正隆依79.71%持股,合計估可認列處分收益2072萬元人民幣。

 昆山隆富紙品加工主要生產瓦楞紙板、紙箱、紙容器、彩盒、紙棧板、紙漿模及其他紙製品。正隆發言人何台桹表示,由於該公司生產規模較小、不具經濟規模效益,且訂單受貿易戰影響、產品售價波動劇烈,基於整體營運策略考量而決議處分。

 據正隆財報揭露,昆山隆富紙品加工2018年營收1.88億元,年減67.51%,營益率負39.5%,虧損較前年負6.18%顯著擴大。稅後虧損1.32億元,亦較前年虧損2843萬元大增,正隆依持股比例認列1.05億元虧損。

 正隆總經理蔡東和先前表示,集團營運重心聚焦台灣及越南發展,目標使台灣營運更穩健、維持成長,並在越南有更多投入,進一步拓展營運規模。至於中國大陸則逐步縮編精實經營,目前營運雖沒有成長,但盡力維持精實發展、目標持穩表現。

 正隆6月13日股東常會通過配發每股現金股利1.1元,將於周四(11日)除息交易、8月15日發放股利。同時,公司也公告將於周五(12日)召開法說會,說明公司營運概況及未來發展計畫。
定存好股 波動小 必填權息
還可期待未來越獄大成長與獲利的利多

時報-正隆(1904)加速朝越南最大紙廠邁進!總經理蔡東和12日表示,繼平陽造紙廠一期產能30萬噸芯紙今年投產後,再斥資2億美元規畫二期年產能40萬噸面紙,預計2021年第四季投產,隔年開始賺錢挹注獲利,到2030年總計四期產能達105萬公噸,將是越南四家獲得投資許可的國際紙廠中,率先達陣造紙百萬噸目標廠家。

 越南工紙市場需求大於供給,吸引各國紙廠搶進,已有四家國際紙廠取得投資執照,可以建置生產百萬噸工紙,包括台灣的正隆、大陸的玖龍與理文,以及一家日本紙廠。目前台、日紙廠都已開始一期產能投產競賽,正隆又是唯一有上下游整合的國際紙廠,將以此為優勢創造最大綜效。
 正隆12日舉行法說會,蔡東和表示,越南是正隆成長主力,正逐步提升在越南的生產成長幅度,除了平陽造紙廠投產加速,目前在南越有三座紙器廠,獲利穩定,隨著當地需求增加,正隆也將在北越新增一座紙器廠。今年第一季,越南貢獻集團營收占比為7.8%,全年可望提升至11%~12%。
 展望下半年,蔡東和表示,在工紙方面,台灣整體產量超過國內需求,將持續開發海外市場,越南近年整體工紙市場逐步提升,但仍有近80萬噸需求缺口,是正隆搶進標的;在紙器方面,台灣、越南紙器需求看增,正隆在兩地的生產成長幅度也會同比進行調控。
 蔡東和解釋,首季正隆在東南亞出現虧損,主要是平陽造紙廠首期產能剛投產,且有折舊費用、基礎建設等負擔,平陽造紙廠首季稼動率約65~70%,目前已取得進口廢紙額度,營運效能可望改善,年底稼動率希望提升至90%,未來隨著二期投產,很快就可拚轉盈。正隆越南紙器持續獲利,未來隨著隆安紙器廠升級,產能可望再提升。
 蔡東和指出,第二季以來受中美貿易戰影響,木漿原料價格下滑,比起去年漿價高檔期,每噸價格差了70~80美元,外銷原紙、紙品的價量都跟著下修。正隆營收最大來源是包裝用紙,產業需求仍在,對下半年營運仍審慎樂觀。(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邱莉玲/台北報導)
貼息
外資賣完了?
19才買的 填了就賺8%
《類股》工紙三雄內外銷拚場
2019/07/31 10:14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台灣造紙業產量結構出現二次大整骨,主要由工紙爆量增產,搶攻大陸為首的外銷市場所帶動!正隆 (1904) 、永豐餘 (1907) 、榮成 (1909) 三大工紙廠帶頭增產下,去年工紙總產量大增7.9%,外銷占比約三成,進一步推升台灣整體紙類總產量年增5.7%,雙雙攀上近十年高峰,在外銷比重拉升,提高利差空間下,三大工紙廠獲利可望增溫。

 台灣造紙業第一次大整骨,是紙張(文紙、家紙等)自96年到達產量高峰後逐年遞減,除了大眾習慣改變,更難敵台灣加入WTO後低價紙張零關稅傾銷進口、鯨吞市占,徹底改變產業發展方向。

 如今,因應貿易戰、禁廢令等國際情勢,造紙業改以工紙增產對應,10年內增產60萬公噸,去年工紙產量已占台灣整體紙類總產量79.3%。

 據造紙公會最新統計,去年紙張與工紙總產量425.4萬公噸、年增5.7%,其中紙張(文紙、家紙等)產量88.1萬公噸、年減2%,工紙產量337.3萬公噸、年增7.9%。值得注意的是,新紙品漿板紙出口量大增,今年上半年出口量已接近去年全年出口量(12.16萬噸),主要外銷大陸(11.13萬噸,占99%)、越南、荷蘭等海外市場。

 大陸禁廢令影響,自前年底開始發酵,一舉改變國際回收紙市場供需板塊與價格秩序,也催生新紙品漿板紙,大陸紙廠近年多方採買區域內漿板紙,包括台灣、印度、印尼、南韓等各地紙廠都在搶食這波機會財。

 據了解,台廠上半年這波漿板紙出口熱,由榮成台灣外銷漿板紙支援榮成大陸紙廠占大宗,下半年正隆也開始小量出貨大陸試水溫。

 貿易戰掀起製造業遷廠潮,也帶動工紙外銷商機。正隆去年每月平均外銷6萬噸,今年每月平均外銷也有5萬噸,其中四成銷往大陸、三成銷往越南,以及東南亞國家;永豐餘去年工紙外銷量也有成長,達61.69萬噸。

 三大工紙廠增產,也在搶國內市占。永豐餘去年內銷工紙量創新高,達31.4萬噸,新屋廠增加面紙產量,以高C/P值搶兩大紙廠份額;榮成規畫在彰化二林廠新建一台年產20萬噸紙機,預計明年第四季投產,既有一台紙機也要升級改造,在台工紙年產能將增至85萬噸,並優化產品組合,將切入國內高品質輕磅化紙箱紙板市場,並拓展大陸與東南亞市場。(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邱莉玲/台北報導)
越南開始發大財了


【公告】正隆董事會通過108年第2季合併財務報告
2019/08/12 15:28 中央社 中央社

日  期:2019年08月12日

公司名稱:正隆 (1904)

主  旨:正隆董事會通過一○八年第二季合併財務報告

發言人:何台桹

說  明:

1.事實發生日:108/08/12

2.公司名稱:正隆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無

6.因應措施: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本公司一○八年第二季合併財務報告業經董事會決議通過:

(1)合併營業收入 18,862,702千元

(2)合併營業毛利 4,031,019千元

(3)合併營業淨利 1,313,890千元

(4)合併稅前淨利 1,195,666千元

(5)合併稅後淨利 824,385千元

(6)稅後每股盈餘 0.76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