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 wrote:
嗯嗯,了解。...(恕刪)


群創今天開盤走勢比友達強,
量比友達多,
可能我想群創GDR暫時不發行,
明年資本資出又增加,
利多,外資買盤就進來了。
102年Q2 eps0.33 102年5月拉到20.95 後反轉

103年Q3 eps0.77 用力洗,未來將會上還是下?這個超乎預期eps的梗法人看法?
但報載法人大都很淡?且不樂觀?
迷糊了!
持續觀望中



法說沒驚喜 外資保守看群創
【聯合晚報╱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
2014.10.31 03:07 pm
上市股群創(3481)法說會後,外資對群創看法不一,歐系外資中立看待群創,將群創目標價從11.5元調升到12元,而美系外資則是對群創保守以對,認為群創資本支出走升也意味著股價高點即將到來,重申減碼評等,目標價從11.5元下修到11元。


李則能 wrote:
但報載法人大都很淡?且不樂觀?...(恕刪)


這種訊息看看就好,說一套做一套,
真要判斷,外資法人說不樂觀反而要偏多看待,
還是看收盤外資的買賣比較準確些。

kiki5768 wrote:
利多,外資買盤就進來了。...(恕刪)


一二天的小漲小跌,其實不用去猜測什麼理由,
沒拉個半跟以上,小弟是比較冷眼旁觀,
不是做短線所以 1% 2% 沒什麼感覺。
李則能 wrote:
102年Q2 eps...(恕刪)


這個我有研究過...

如果您去 google 102 年Q1~Q2 的文章, 您會發現 102 年 Q1~Q2 時 面板廠商毛利率大量增加
加上折舊攤提 Q3, Q4 會大量減少, 所以很多調研機構都估群創 2013 年 EPS 接近 3 元.
所以 股價 20 也是剛好...只是事與願違, 102年Q3 Q4 突然景氣反轉....

今年則是 "圖窮匕見" 今年最多是 1.8 元左右..2014 Q3 產能全開加賣庫存 , 一季也只能賺
0.77, 展望明年 年中前就算產能全滿, 但是面板還會在跌價..加加減減, 明年個人不負責的預估
最好也是跟今年相近 EPS 1.8 ..所以股價就是在 14~15 元徘徊了...
鴻海天億在群創廠房設廠?
以下報載最後一段,似乎為真。
為何不群創來做



群創主攻On Cell觸控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時間:2014-10-16
鴻海集團觸控面板業務分工重新洗牌,轉投資業成(GIS)統籌單片式玻璃(OGS)、薄膜觸控等外掛式觸控面板。群創(3481)近期也整併觸控業務,聚焦在TOD(Touch On Display),也就是On Cell內嵌式觸控,至於OGS、薄膜觸控都不再生產,相關人員也打散到各廠區,做整合式觸控開發。
由於觸控面板應用普及且多元化,鴻海集團除了轉投資業成專做觸控面板之外,群創本身也發展多種觸控面板技術,包括OGS單片式觸控、薄膜觸控、On Cell內嵌式觸控等。不過由於資源分散,生產不具效益,群創近期開始調整旗下觸控業務,同時展開廠區的調整,外傳將收掉位在南科的C3廠,該廠員工將分散到其他廠區。
群創表示,觸控技術進化快速,群創為求專注主流觸控技術,以一條龍模式整合到生產線,以求資產利用最佳化。
未來將專注在On Cell內嵌式觸控技術,不做OGS、薄膜觸控等外掛式觸控面板,因此相關編制人員會分散到各廠區,強化整合式觸控面板開發。
業成挾著鴻海集團的資源,雖然比較晚進入觸控產業,但是來勢洶洶,去年從觸控面板龍頭宸鴻手中搶下訂單,打入蘋果iPad供應鏈,供貨比重持續增加。
業成今年度已經擠身全球前三大觸控面板廠,近兩年也是維持獲利表現,未來集團內外掛式觸控面板訂單都將挹注在業成,明年營運成長可期,市場預期業成明年將推動公司掛牌上市。
此外,鴻海集團轉投資天億科技原本在大陸成都計畫投資6代低溫多晶矽(LTPS)生產線、以及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生產線。
不過由於大陸政府傾向支持本土面板廠,因此天億在大陸的投資計畫取消,計畫回台投資。外傳天億準備將向群創租下竹南和路竹廠房做為生產據點,群創也證實將出租廠房,樂當房東活化資產。

168iwbfmm wrote:
鴻海天億在群創廠房設...(恕刪)
鴻海的投資哲學裡, 擅長用高價股票換大筆現金,來買設備擴廠,用股票換股的方式,到處購併新公司,新技術. 用高價股票吸引人才投靠,讓員工爆肝賣命. 所以,鴻海股價一直設法維持高檔,若哪天股價掉到$30以下,可能就樹倒猢猻散了.

群創股本太大,舊包袱太重,不易推升股價. 且鴻海集團持有群創的股權不高,共計8.34%,其中,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個人持股2.49%.

股價太低,現金增資也換不到多少現金,買不到幾台設備. 另組新公司,資本額小,稍有利多,股價容易炒高,能夠吸引人才投靠, 現金增資能籌措到好幾倍的資金,降低投資成本.

鴻海旗下富士康傳將在河南鄭州投資建新廠,生產用於iPhone和其他行動裝置的高階螢幕,總投資額高達人民幣350億元(約新台幣1,700億元),可能是富士康歷來高階零件製造最大手筆的直接投資案。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9019778.shtml

apple訂單太大,光靠群創現有舊廠房的閒置廠區,可能無法滿足 apple的需求.

kiki5768 wrote:


群創今天開盤走勢比友達強,
量比友

嗯嗯,
目前不敢想了。
希望能像小妹的菲菲最後不讓小妹失望。
群創加油~~愛你。
這個舊聞如何看?


大陸面板廠 2年內再增16座
2014年02月27日 04:10
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大陸面板廠新產能規畫
大陸面板廠正積極建新廠,估計2014及2015年大陸地區佔全球面板投資總額的比重將超過70%。隨著行動裝置市場快速成長,大陸面板廠的投資也拓展到規模較小但技術層次較高的面板生產線,如LTPS、AMOLED等。DisplaySearch預計,在大陸2014年到2016年可能新增16座新的面板廠投入生產。

京東方是擴產最積極的面板廠,現在京東方擁有B1到B6共6條生產線。其中5代、4代線生產中小尺寸面板,應用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還有一條6代線,計畫將其產能從9萬片擴大到11萬片,還計畫另增1萬片的oxide TFT產能用於生產高解析度面板,同時為生產OLED背板鋪路。另外還有2座8.5代廠,總產能上看16.5萬片,除了生產IT面板之外,京東方開始轉換生產手機和平板面板。

鄂爾多斯的是5.5代線,採用LTPS和OLED技術,預計將於2014年初投入使用。

B7是京東方最新準備投資的生產線,規劃生產LTPS為主的6代線,產能為2.5萬片。位於重慶的B8是第三座8.5代廠,計畫採用多種生產技術,包括a-Si、oxide和AMOLED。B8將在2015年中轉入量產,緊接著B7 將於2015年末量產。其中Oxide技術將用於AMOLED面板的背板。

華星光電目前在深圳已量產一座8.5代線,產能為12萬片。華星決定在深圳再建一座8.5代線,在最近動工興建,預計將於2015年末量產。另外還計畫在武漢新建一座AMOLED 6代線,瞄準手持裝置市場。

中電熊貓在在2008年買了夏普一條6代線。目前計畫在南京和冠捷合作投資新建8.5代線,要引進夏普的Oxide技術。

天馬現在重點投資中小尺寸面板,特別是LTPS和AMOLED面板。

目前天馬擁有數條4代線,在上海有一條5代線。天馬針對LTPS和AMOLED在廈門投資的5.5代線從2013年開始量產,不過產品良率很低,2014年的目標是使這座5.5代線可以順利進行量產。

台灣面板廠也沒有在大陸缺席,友達、鴻海集團轉投資天億、以及華映,都有計畫在大陸投資6代LTPS生產線,搶進智慧行動裝置市場。



LGD 8.5代廠投產 兩岸剉咧等
2014年09月12日 04:10
記者高行/綜合報導

2013年8月16日,廣州琶洲會展中心裡,民眾在南韓樂金顯示(LGD)展區體驗55吋電視。(CFP)
歷時5年運作,南韓樂金顯示(LGD)在大陸的8.5代面板產線日前在廣州正式投產,將生產電視用大中型超高畫質及4K液晶面板產品,這不但挑戰大陸本土面板廠商初步建立的大面板優勢,預期也將對台廠造成一定程度衝擊。

根據《新京報》報導,在2009年便已簽約LGD廣州8.5代面板廠,日前正式竣工投產。該廠總投資280億人民幣,主要生產55吋、49吋及42吋電視用大中型超高畫質及4K液晶面板。

和京東方正面交鋒

LGD正式投產,為大陸本土面板廠投下震撼彈。2012至2013年,全球面板進入產業寒冬,大陸本土面板廠京東方和華星光電趁機「逆市投資」,砸下大筆銀彈加速建立8.5代廠,孰料LGD在現階段面板景氣回春之際搶市,使剛在大面板產品立足的大陸本土廠商,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

LGD廣州8.5代廠主打55吋、49吋等大尺寸電視面板,和華星光電、京東方及南京熊貓8.5代廠高度重疊,隨華星光電和京東方持續向大尺寸面板轉移,預期將和LGD正面交鋒,中韓面板在陸市場大戰,可說一觸即發。

據了解,大陸現階段投產和未投產共計23條面板產線,8.5代線占9條;其中,京東方7條面板產線都已投產,其中3條是8.5代線,華星光電共有3條產線,2條為8.5代線。

LGD競爭力將提升

據大陸研調機構評估,LGD的面板業務原本在大陸市場的市占率已達17%,排在華星光電之後位居第2,如今完成「本土化」後,其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

LGD的面板料選定大陸創維、康佳、長虹、海爾等電視廠商作為「出海口」,其中以創維為主,而創維擁有LGD廣州8.5代廠10%股權。這項合作模式在大陸面板業很普遍,如TCL綁定華星光電、海信則綁定三星。

LGD廣州8.5代廠主打產品,也和台廠友達和群創的8.5代廠高度重疊。

2012年大陸基於扶植本土廠商,將液晶面板進口關稅由3%調高至5%,如今LGD在大陸完成「本土化」後可避免關稅問題,但友達和群創的8.5代廠都設於台灣,高達5%的關稅對其市場競爭力顯然不利。


李則能 wrote:
這個舊聞如何看?大陸...(恕刪)


大陸廠商新開線幾乎都瞄準在中小尺寸面板上,似乎在大尺寸良率上有困難,
另外pad的成長率幾乎已不再成長.手機也是持續往低價產品移動.
明年產能全開時,彩晶與華映有可能還能獲利嗎?
看起未來群創與友達能否獲利就看大尺吋面板了,看明年需求是否有明顯的增長.
友達真的是有情有意..

前兩天跑太多了 今天休息 還倒退等 群創....

不枉費之前群創停下來那麼多次等友達...





但是 友達早不停晚不停 為啥我今天第一次買友達就停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