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灰太狼 wrote:
死越多漲越大(恕刪)


只能說,川川商人特質表現無遺.....不斷創新紀錄

====================
過往 Fed 購買國債,還可以理解
但這次卻是計劃購買投資級別的公司債券以及高收益或垃圾債券 ?!?!?!

這....這....這....等於是針對特定公司/產業做救援,沒有任何爭議嗎 ?? 特別是 JUNK BONDS ?!!?
至於是那些產業?我想大家心知肚明吧!!

不過這 "plans to buy" ??? 空包彈 ??

"The central bank also provided more detail on its market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plans to buy corporate bonds both at an investment-grade level as well as high-yield, or junk, bonds."

Federal Reserve unveils details of $2.3 trillion in programs to help support the economy
https://www.cnbc.com/2020/04/09/federal-reserve-unveils-details-of-its-much-anticipated-main-street-lending-program.html

聯準會再加碼救市 標普500指數創下1974年來最佳一周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4481340?ref=tab20200410
創投富豪:FED 紓困犧牲小老百姓,保護富裕 CEO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0/04/10/fed-bailout-sacrifices-ordinary-people-protects-wealthy-ceos/

终於有人說實話了
恬適生活 wrote:
創投富豪:FED 紓困犧牲小老百姓,保護富裕 CEO(恕刪)

很多人有疑惑,大量QE有甚麼後果?

我先講一個例子,龍潭藍鷹高爾夫球場。
最早期有900個會員。後來公司猛賣球證。到目前拍賣統計有超過2000位會員。
900會員變1200會員,打球費用一樣,好像會員權益沒受損。公司收入變多了,理應把球場弄得更好,但是沒有。有如QE的初期,人民無感。
900會員變2000會員,打球費用一樣,但是太晚去登記,這天就沒能下場。就算能下場也很擠。會員權利被剝奪了,但找不到法源對抗。有如QE再QE。

但是故事結束了嗎? 沒有。
公司超賣球證,如果只是會員權益受損,公司有了大量現金收入,體制健全,大家相安無事也就算了。
重點不在超賣球證之後,問題在超賣之前公司已經出了問題,賣再多球證都補不了。
(球場目前正在進行法拍)。

QE也是這樣,不是無限QE之後會有何不良影響?
是無限QE之前到底發生了甚麼?
為什麼非得無限QE才可以?
所以不用去解讀QE之後有何影響,黑箱之內我們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但問題是發生在QE之前,不是QE之後。
有QE或許有還有機會解決,但是若沒無限QE一定會 "很慘"。
(或許應該說,有QE會拉得比較久才慘,如果沒有QE,說不定下一季大家就知道,到底是什麼事那麼慘。)
happywork01 wrote:
很多人有疑惑,大量QE(恕刪)


大大原來有研究過球場

偶也代楊先生與廖先生經營過老爺

當初也是因為這問題.偶就離開
灰灰太狼 wrote:
大大原來有研究過球場讚
偶也代楊先生與廖先生經營過老爺咖啡
當初也是因為這問題.偶就離開rock

呵呵!
嘉義棕梠湖高爾夫球場剛收會員時,我和李東洋面對面要簽兩張球證。
價錢談好了,在即將蓋章時,我多嘴問了一個問題:
"請問,這個價位在南部可說是相當高價,您有何看法?"
他說:"因為我保證只賣800張,絕不超賣"。
我當時年輕,所以很白目地問:"既然您保證,哪可以在簽約書上註明您的保證嗎?"

哪知道這老脾氣很猛,立刻站起來拍桌子,你這個年輕人不認識我嗎?竟然質疑我的信用。
這筆買賣自然沒有成交,之後我也被那個圈子黑了很久。連我同學有幾年都不太理我。
happywork01 wrote:
很多人有疑惑,大量QE(恕刪)


"重點不在超賣球證之後,問題在超賣之前公司已經出了問題,賣再多球證都補不了。"
"所以不用去解讀QE之後有何影響,黑箱之內我們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但問題是發生在QE之前,不是QE之後。
有QE或許有還有機會解決,但是若沒無限QE一定會 "很慘"。
(或許應該說,有QE會拉得比較久才慘,如果沒有QE,說不定下一季大家就知道,到底是什麼事那麼慘。)"

每次 Happywork01 大大 的比喻,總是貼切無比.或是一針見血也不為過.
回想當年球證可謂是財富權勢象徵(應也算是投機/投資的商品,快又簡便),

雖尚未出社會,但媒體報導火熱,想不注意都難.
記得有喊到 1200~1500W,但現在 google 一下,似乎最高價在 1000W 上下.

而樓上兩位先進前輩在當時,一位是要辦兩張球證,一位是協助經營...後進果真不同層級呀....

=========================

美 QE 的因果關係或後遺症,過往就有許多專家學者提出(有些還看不懂咧!)
至於對於我這門外漢,用初淺白話的解讀就是

經濟出現問題,不斷發債借錢 => 發新債還舊債
購債壓低利率 => 再發更多新債還舊債 (所以造就全球利率長期下滑??)

這次連私人企業的"垃圾債"都要伸手干預 ?!
買進後企業就可起死回昇了?!
買進後"垃圾債"就會變成"投資等級"?!

目前在面對無形的疫情打擊下,何時結束無人知曉.
FED 已將過往所知的手段用盡,基準利率降到歷史低點 0.05%
但全球股市都在歷史的相對高點 ?!? 是真的要救經濟??
或許 FED 會出現新的驚人之舉 ??

美負利率是否會發生個人不知道,
但如 FED 這次的舉止恰當,黃金應不會有如此的漲勢吧!

P.S 個人真的認為,如果不是川川 + 譚譚 ,疫情應不會如此嚴峻才是.
高爾夫球證超賣,有不良後果也是他自己承受,除非他是「全台球場通用球證」。美國無限QE, 可以把風險分散到全世界,所以他不會有事。用高爾夫求證比喻,並不是很合適。
恬適生活 wrote:
"重點不在超賣球證之...(恕刪)


因球證超賣.偶還發明四邊發球.過場協調還是無法解決問題

統一健康世界偶也是最早幫忙開發

超賣會員證就是一樣有問題.超印一樣會出問題.因為別人如何做只能做不能講

因為就在進行中.等超印的發現了.就是末日

你我見證歷史唷

恬適生活 wrote:
P.S 個人真的認為,如果不是川川 + 譚譚 ,疫情應不會如此嚴峻才是..(恕刪)


庚子年就是沒好事,換了人還是會爆,

古人已經發現一甲子60年有循環現象,就當做有一點準的統計學吧。

上次60年的庚子年是中國大飢荒餓死無數人,

再上個60年的庚子年是義和團庚子拳亂,引來八國聯軍簽下辛丑和約,

再上個60年的庚子年是鴉片戰爭,英國打開了中國大門割讓香港。

上述事件多久時間才平息,可以上網查一查,

這可是和投資跟投機有相關,像本次事件就放空小賺一筆,

現在也絕不買股票等年底或明年再下手,

當然我是希望愈早發明出疫苖或解藥救人,

否則假日都待在家中看電視也很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