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weber2654 wrote:
公銀的「無奈」?**(恕刪)

公銀需承擔壹些政治上的抉擇,但政治也是公銀倚靠的基石之一,算是各取所需,端看投資者如何解讀了。
1iaooo wrote:
f大有參加今年2月16(恕刪)

我前天周日有參加渣打馬拉松13K,3/8要參加國道馬拉松10K,這一年來體重從80減重至65,才有辦法跑10K以上,否則跑3,4公里就很吃力,膝蓋承受力也大,現在身體輕盈,輕鬆就能跑10公里,幾個月前參加政大校園馬拉松10k,還得高齡組(61歲以上/我68歲)第二名,現在每天清晨都跑5公里左右,這是現在生活的重心,至於股票投資,放著或許比短線要好,去年平均有15%以上,金額夠大也很可觀.
fostery wrote:
我前天周日有參加渣打(恕刪)
F大您住哪裡?
我住中壢,今年我幾乎沒有在戶外跑步,
因為空氣品質真的不怎麼樣...
跑步時氣會吸得比較深,
空氣品質如果太差還是不要太勉強...
01newbie wrote:
F大您住哪裡?我住中(恕刪)

本版是金融股投資版,談論有關路跑馬拉松,可能不太適宜,我已私訊答覆您.
說到馬拉松,想到富邦人壽的…
這是要賺錢還是另類廣告?
幾家銀行也會上電視廣告,尤其之前王道銀行常常推活存多少利率…
投資初學者 wrote:
說到馬拉松,想到富邦(恕刪)

贊助行銷,一直是企業熱衷的一環,尤其近年路跑熱絡度大幅增加,不僅伴隨而來的效益大,同時贊助體育項目使消費者對企業的品牌聯想更增添幾分健康與活潑之感,富邦今年在中華職棒及ABL均大手筆投資。希望更多企業加入此行列,提升台灣運動風氣,並讓職業運動員有更優良的環境。經濟需流動方能發揮其效益,若此流動能以更健康的形式體現於國家之中,不但投資者能牟利,國民生氣更能夠提升。
彰銀案有解?台新出招 添彈性處理空間

2020-01-22 00:23經濟日報 記者林子桓、陳怡慈/台北報導


彰化銀行昨(21)日公告,董事會通過將對2005年發行的14億股私募特別股,及其嗣後無償配股取得之股份,補辦公開發行及申請上市。消息人士指出,此為台新金控發函彰銀,其持有的彰銀私募普通股可能隨時處分,此舉也讓爭議多年彰銀股權之爭,較有彈性處理空間。

台新金昨日表示,彰銀公告的訊息,符合台新金對彰銀案一貫態度,也就是「進可攻、退可守」。

財政部官員表示,該案是由台新金提出,台新金自己會考慮要不要釋出彰銀股票,「這是他們的事」,站在財政部的立場,就是盡力維護公股權益。

台新金2005年認購彰銀發行的14億股私募特別股,以每股約26.12元、總價365億元得標,之後以1:1的方式,全數轉為私募普通股。當年這筆交易並衍生複雜的紛爭,為爭奪彰銀經營權,台新金甚至狀告彰銀大股東財政部。

加計歷年來領到的股票股利,台新金目前持有彰銀股數已遠超過當年認購的14億股。

業界人士說,申請私募普通股補辦公開發行及申請上市後,台新金多了一個處理股權的彈性方法,可盤中交易,也可在市場上賣,慢慢釋股,處理彰銀股票彈性更大。距離彰銀董監改選剩不到半年,台新金會繼續加碼買股或直接退場,目前動向未明,備受市場關注。

業界分析,若台新金一次釋出大量持股,勢必影響彰銀股價,但泛公股陣營也有足夠實力承接,撐住彰銀股價。

如果政府同意台新金合併彰銀,台新金可透過必要程序完成與彰銀合併;如果政府要台新金採退場的方式,則台新金所持有的彰銀股份,就要先經過私募普通股的發行機構,也就是彰銀,「補辦公開發行及申請上市」的程序,才可在公開市場買賣。
vul34622 wrote:
彰銀案有解?台新出招(恕刪)

誰也不願把嘴上的肉吐出來,這盤冷飯不知還要炒多久,台新金最終我在14塊多出清了,因為Richart帶來的效益與我預估的相差甚遠。
台新金之前就把彰銀(沒拿到經營權)已經認列虧損,所以這塊倒不用擔心,如果買的人要賭會合併,那可能想太多…
彰銀應該算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馬拉松部份,我有看過送的東西(報名就送),我覺得沒送很差,有些是知名運動用品的牌子,個人覺得順便打廣告吧…
fostery wrote:
我前天周日有參加渣打(恕刪)

想不到這麼多跑友, 我也參加了渣打半馬。
跑著跑著也六年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