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inehua wrote:
也是因為最近整理比較,再加上台股高得不正常,我開始逐步賣掉台股,趁美元低點時分批買進,等累積夠多時再匯到美國。只要起步夠早,這種被動式的指數投資報酬還是很可觀的。
(恕刪)


請問一下,

大大您提到台股高到不正常,這我可以了解,但是vt、vti等也是一直創新高了,大大匯到美國是想買什麼標的?是tlt還是短債?

另看到大大是想長期持有,不常進出,或許可能考慮複委託。找永豐證、富邦證辦理都可以談到滿低的手續費(可自行google),不常進出不會差很多。
畢竟除非家人都很懂理財,不然有個萬一……,需家人處理後續錢財問題,錢在國外辦手續可不是麼容易
就算有提款卡金額大的話家人也要領很久,而且如果被海外券商發現本人其實已經……,可能會凍結資產,家人是否有能力解凍,還有遺產稅問題?
大大或許現在金額不大,但再投資個20年可能就是上千萬,或許想法會改變,「安全」才是真的。
提供下面我認為還算公正的海外券商及複委託評比網站…
http://www.bituzi.com/2016/07/USstocks.html
迷路人甲 wrote: 畢竟除非家人都很懂理財,不然有個萬一……,需家人處理後續錢財問題,錢在國外辦手續可不是麼容易...(恕刪)

人都走了,這就不是我的問題了...
話說回來,如果你知道可以繼承一筆在海外的遺產,你一定會想辦法弄回來的。
除了台股人為操作太多,我對台灣經濟前景不太有信心,不想滿手新台幣,所以才把部分資產放在美國。要是美國經濟也垮了,全世界都一樣不安全。

VT, VTI獲利創新高,所以最近有減少持股,轉到固定配息的中短期債券etf,等著股市下跌時再買。其它配置是全球各區股市和抗通膨債券,例如VPL,EWG,FXI,TIP,WIP, BND等,其它還有台灣買不到的ETF,例如ANGL。為了分散風險,我買的ETF有點多,但管理費都很低,加起來應該比國內複委託的管理和手續費低很多。未來還會再觀察幾年,把我的配置更單純化。

我從沒有考慮複委託,因為我在美國住過,使用英文問題不大,也在使用美國商之前好好觀摩過別人的匯出入經驗。投資這事早年我不懂又怕麻煩時,也委託過銀行員幫忙,結果就是怎麼賠掉的都不知道,主動若能操在自己手上,好好花點時間做功課,用不著去冒這個風險,也不需要付那些多餘的手續費,肥了你同樣不認識的銀行和業務員。至於死後遺產稅問題,其實你若辦好聯名帳戶,或是事先交待好家人這部份財產如何盡快處理,我覺得問題沒那麼嚴重。就算真的扣到遺產稅,如pigstand所說,那的確不是我的問題了,畢竟我是為自己存退休金,不是為了留財產給小孩的。
開個IB戶,100股以內手續費1USD
很簡單的,我已經開了3個

sicin wrote:
我覺得被動投資有個好處,就是可投資最好的公司,像是蘋果的,微軟,波夏克,富國銀行等,一般人是很難買這些股票的....
講的真好,
自助旅遊方便的國家,我都自由行。
相反的,我則跟團。
美股我採主動。
巴西,俄羅斯,越南買etf

英英間LKK wrote:
主動 跟被動投資者,若耐性毅力一樣,差別就是眼光。一個可以欣賞窗外風景,一個卻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
據我所知,firstrade 的visa debit card 提領要手續費,且須達一定的資產規模才可以申請。
而 schwab 的debit card 則不須手續費,沒任何門檻,印象中我開戶時,最先收到的就是金融卡,當時我連一毛錢都還沒匯過去。
我們總以為自己比大多數人聰明,但其實我們就是大多數人。

P大好
小弟M大 之前被查出使用雙重帳號
現在只使用這個
Qantas133 wrote:

P大好
小弟M大 ...(恕刪)

你好~
今日投入NTD80,000,皆投入定存。



sabinehua wrote:
VT, VTI獲利創新高,所以最近有減少持股,轉到固定配息的中短期債券etf,等著股市下跌時再買。其它配置是全球各區股市和抗通膨債券,例如VPL,EWG,FXI,TIP,WIP, BND等,其它還有台灣買不到的ETF,例如ANGL。為了分散風險,我買的ETF有點多,但管理費都很低,加起來應該比國內複委託的管理和手續費低很多。未來還會再觀察幾年,把我的配置更單純化。


樓主、sabinehua大大:

其實我也看了綠角才決定要買etf,2016先開first trade,td則是開到一半沒成功,永豐證的複委託也開了,只是最後要投資前,考量家人對投資實在太冷感,我跟他們說半天也不想了解,這樣實在太危險,就決定以複委託方式辦理了。

感謝您回復這樣詳細,特別是angl,看起來不錯,比一般高收債好一點,我會考慮投入。不然我從2016看了一年的全球股市愈來愈高都不敢買。
另外補充一下,證券複委託也可買這支,與海外券商是一樣不用管理費的,銀行複委託才要信託管理費。只是複委託手續費較高,這點只能從一開始就殺價、提高每次投資金額,拉長投資期間間隔來減少與海外券商差異(較省的只有不用匯出入的二封電報費)。



迷路人甲 wrote:
樓主、sabinehua...(恕刪)

除非是期貨選擇權或股票技術操作,每天進進出出,不然長投還是 複委託是比較好的選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