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math wrote:
所以我可以理解為如...(恕刪)
正式回覆您,
以下為個人當時所得到的資訊。所以都是我自己的觀察,一定有人覺得不一樣,沒關係,那不重要,因為我說過,這是我的觀察
2015年這一波跌3000點,其實是個美麗的誤會
我如果沒記錯,外資在台股衝萬點的最後2-3天,狂買了5百還是6百億,有點忘了,有時間的朋友可以幫忙查一下
不料,遇到公股及各大機構的出貨,全部倒貨給外資,造成外資成為冤大頭,否則2015年台股就已經穩穩站上萬點
外資在被這樣搞了一下之後,反向操作,急殺台股三千點,最後一天,我沒記錯的話,大盤盤中跌停,這一天國安基金宣布進場
但說白了,國安基金是沒有用的,但是他宣布進場的當天,卻是正好達到技術指標反彈的臨界點,
總結,2015年這波三千點,並不是真正的趨勢反轉,而是真正的(人為)因素,也就是外資反手摜殺台灣股民的報復行為
我不知道有沒有記錯,外資在摩台及台指,跟選擇權,當時,是超大量空單,所以,基本上灌壓下來,他們總體沒有虧多少,
但是卻壓低大量進了許多的貨
我有遺漏的地方,歡迎補充
PS補充
或許有朋友在想股海賣光光了,哈哈哈,笨蛋,少賺這麼多,說什麼很厲害,根本沒有賣在最高點
以上網友心理的OS,有人發現,有那些投資心法嗎??
1.沒錯,事實莫過雄辯,我就是少賺了
有哪位投資朋友,一直陷入這個困境出不來嗎?
我猜,是很少
因為大家都在想,怎麼樣可以不要再虧錢
而我總是在少賺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5439234&p=1
投資日本一文中,就有發現,我總是在少賺,我賣掉後,大盤繼續漲的多少?以台股現在舉例來說,
等同賣掉後持續上漲2000點也就是17%,我很痛嗎?一點都不痛,我賺了60%,賣光光之後,超開心,不知道有朋友懂嗎??
我投資,方向既定,策略已決,就不用天天看籌碼,看大盤,就放著給他賺
會不會錯?
會,錯了就照策略停損,休息,反省,從新訂定策略,再來一次
我最不怕的就是看錯,我最習慣停損
但我最怕的是看對,大家都知道,決定賣掉,比買進困難
大家為什麼這麼怕看錯呢? 甚至有朋友擔心我這次看空股市,根本不用怕阿,錯了怎麼辦,停損就好
---怕什麼????
到時候我會怎樣呢,我會躲起來,找藉口?
抱歉,我只會淡淡地說一句,恩,這次看錯了
然侯.......沒了,就這樣
再來一次而已,重複這樣的投資邏輯,直到我退出股海
最明顯的例子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5458211&p=1
阿不就看錯了,我有很難過嗎????
2.沒有賣在高點
我現在就可以告訴大家,妄想賣在最高點,那真是與天為敵
我遵從日本股神,市川銀藏,只吃八分飽哲學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筆記,嚴格禁止作為實質投資指引及推介,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交易方式及技巧
                            1234math wrote:
感謝回覆,但像2015...(恕刪)
看你要從哪一個觀點來看,你要從籌碼面也可以
但是我們跳到國際觀點來看,第二點 如果從經濟面發生質變來看呢?
我聽我阿公說
1990台灣股市的起飛肇因於台幣升值,累積過多的外資
台灣經濟起飛,人民有太多儲蓄
民國74年的十信事件導致利率過低,游資過多
然後來到了民國78年228 央行大幅調高重貼現率 台灣股市從636點來到民國79年的12682點
台灣的房地產也不知道漲了幾十倍
台幣大幅升值,對外銷的打擊讓產業嚴重外移
這時候 該賺的早走了 留下來的只有洗碗的功能
剛好遇到日本也崩盤
日本從39,000崩跌下來 你覺得台股要跌到多少?
打五折 算甚麼剛好遇到波灣戰爭
再打五折還不夠
86年台股從阿共亂丟飛彈4474點開始漲,這次只有漲電子股拉到10256點
沒賺錢的都漲到上百元
本益比來到數十倍 遇到亞洲金融風暴 你覺得是誰問題?
是要看大戶的成本還是散戶的成本?
都不對吧 這是本益比的修正 夢該醒了
詐騙集團永遠沒休息的一天 故事再掰就有了
世紀末 台股詐騙集團配合世界作夢行情
一起炒做 網路股 這次本益比不是上百倍
這次講的是本夢比
12393點 就在世界的舞會中敲響
當巴爺爺說的午夜12點鐘聲響起 馬車只會剩下南瓜 馬匹變成老鼠的災難就來臨了
打五折 不夠 核四停建 再打一次
一年半以後 兩架飛機撞碎了多頭反攻的希望,再讓股市打八折 但也打出十幾年來的大底部..
剩下的甚麼金融海嘯 唉 算哪根蔥阿...
你覺得會跌到多少要看甚麼?
當然是看基本面 資金面 國際面的變化阿
台灣是艘小舟 只能跟隨國際擺動 其他的別想太多 台股不可能自覺於國際股市之外 其他的理由 你要說湊巧 你要說有先知者先跑了 都可以。
1234math wrote:
感謝回覆,但像2015...(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