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多拉的也多 wrote:這篇真是您的看法?...(恕刪) 您好 , 我的文章都集中在 :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5415518謝謝 !!
因為台灣大老闆、中小企業主、傳統小吃店頭家都是生長在物資缺乏生活困苦的年代,他們的特性就是能省則省能用就用,多的錢寧可省下來也不願意花錢,看看張榮發、王永慶遺產留給子孫至少都有500億以上,這些錢如果能投入產品開發研發往更高的產業走才更有競爭力,可惜就我所說的台灣中老年人節省的天性,寧可放在口袋留給子孫花...甚至鬥爭。看看西方大企業家人老就裸捐、裸退,不把財富看在眼裡,巴菲特、比爾蓋茲、馬克祖克伯都直接捐給學校、基金會來培養更多年輕人才,將來可為國家、企業所用,這才是大老闆的長遠眼光還有氣度,台灣人長期低薪年輕人眼高手低是有問題,但大老闆們相對也有社會責任。
您好 我大概有50歲,我只想請問新一代的年輕人,您老闆賺的錢不夠發給您三萬,您向他要3萬的薪資怎麼可能.樓上有說,有老闆開進口車,有小三,吃人血,是的,有這種老闆,有一些喔,但您看他的公司有沒有辦法撐個30,50年,大部份沒幾年就收起來吧,在我的觀念裡,公司沒有三五十年的公司不算好公司,臺灣有喔... 不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色"管理 超嚴",我去買過東西就知,那裡有很多學校不會教的事,勤儉只是基本要求.但都是"至少"2,30年以上的公司,低調只是他們的習慣,不能再講了,再講他們不賣東西給我.不好意思,多嘴 ,您老闆賺不夠3萬您的薪水,怎麼可能發給您三萬,慣老闆不算喔...
jasonmfl wrote:您好 我大概有50...(恕刪) 由於20世紀60-80年代韓國政府通過大力扶植大企業發展經濟,大企業在韓國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小企業雖然在數目上占到韓國企業的99%以上,但在韓國經濟的比重較小。2012年,韓國十大財團的資產在韓國當年GDP的比重高達85%。台灣企業需要物競天擇,依賴給付低薪的企業該被淘汰,可以看看韓國這二十年來如何超越台灣的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重創韓國經濟,使韓元貶值34%,體質不好的企業迅速被淘汰,造就如今的韓國 澳洲的法定最低工資為每小時 $18.29,月薪六萬台幣台大機械碩士畢業要求起薪58K,公司只能給46K這種情況企業怎麼拉攏人才,人才怎麼不外流
請問,您敢"賭"大企業能存活一輩子嗎... 就我所知,日本"不夠大"的企業現今好像不太敢隨便講照顧員工一輩子,韓國目前的大企業拼的過日本嗎,運氣不好,一失敗,幣值會大貶,物價會大亂... 人民會怎樣, 您敢賭嗎...臺灣走這條路太冒險...我會ic設計,頂級...實在過日子最實際... 不會騙...
jasonmfl wrote:請問,您敢'賭'大...(恕刪) 大企業當然很難撐過一輩子體質好的中小企業就會變大企業,體質不好的大企業就被併購,如此簡單全球化時代,中小企業競爭力越來越薄弱是全球趨勢綜觀歷史來看,一句話,大破才有大立日本的經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但在戰後快速復興,從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了持續長達30年的高度增長,被譽為「日本戰後經濟奇蹟」。1960年代池田勇人內閣提出「所得倍增計劃」,經濟達到平均10%的增長,目前日本擁有的絕大多數世界知名的跨國企業都誕生於這一時期;1970年代初期雖然遇到石油危機,平均仍有8%的增長;1980年代則為平均6%的增長;19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銀行壞帳高企,經濟一蹶不振,被稱作「失去的十年」;2000年代,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中遭到沉重打擊,繼「失去的十年」後迎來「失去的二十年」;2010年代,日本經濟更不樂觀,特別是經過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海嘯、福島核泄漏事故以及泰國洪災,2012年的歐債危機、日本政府購買釣魚島事件以致與鄰國關係不睦,以及日圓高企等因素,日本經濟再次陷入衰退困境,所以安倍晉三上台以來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