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的投資與人生經營 (聖暉上千元)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達者為師,在花錢上,...(恕刪)


sam189 wrote:
sam189 2024-01-01 19:34 150樓
排隊等旅遊分享+1,一定100%精彩的。


回覆兩位前輩

1300 萬有一部分是買車的錢啦,實際花在旅遊大約也是幾百萬。而且是全家一起出遊的費用

有關花錢的觀念

我個人是覺得只要入大於出,不要寅吃卯糧就好

今年因為投資上也有獲利,所以花得比較兇一點

前面有提過,因為估算個人資產應該夠餘命使用,所以比較不追求資產的再成長

目前只追求一年 7% 抗通膨就可以了

認識的親友長輩,不乏身價數十億的,但是到老的生活也都是差不多,追求的也只是身體健康無病痛

以前父母還在的時候,常常一起旅遊,留下很多美好回憶

幾年前送走父母之後,對這部分有更深的體會,人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

每天好好活著,有想做的事就去做,不留遺憾。比什麼都重要

把錢花在創造體驗上,可以帶來無窮的回憶跟快樂

今年三月,世界最佳餐廳 Noma 到京都開設臨時餐廳,訂了包廂,帶了家人朋友一起去

巧遇櫻花盛開,在京都這幾天,跟著家人看櫻花從盛開到吹雪,一起在櫻花樹下野餐,享受陽光跟櫻花雨

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次體驗,只能說值得














joylife
@pigstand 您的EBC 行程,也是一輩子難忘的回憶啊[拇指向上]
sam189
京都櫻花我喜歡,背割堤的櫻花更是一絕。美食加美景,又是與家人共享,人生夫復何求。[拇指向上]
joylife wrote:
以前父母還在的時候,常常一起旅遊,留下很多美好回憶
幾年前送走父母之後,對這部分有更深的體會,人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
每天好好活著,有想做的事就去做,不留遺憾。比什麼都重要
把錢花在創造體驗上,可以帶來無窮的回憶跟快樂

這或許正是我還沒看透的部份,因為我父母都還健在。
雖然道理上都懂,但或許要真的走過那麼一遭,才能深刻的體悟。
希望我不會老到來不及,但也不希望自己太早走那麼一遭。
身為上班族,工作除了有穩定的收入

其實我蠻享受團隊合作的感覺

一個人能力有限,結合了團隊,大家各有所長。

有的人會寫程式,會統計,會專案控管,合作起來就可以完成一個又一個的專案,達成目標

幫公司提升效率,創造獲利。

然後大家一起分享成果,無論是公司獲利或是股票上漲


有時候看著自己所投資的股票,營收及獲利逐步成長,想到也有很多跟我一樣的上班族

在該公司努力,團隊合作,創造價值。就覺得開心感動


近期投資市場資金充沛,大盤高漲,類股輪動,ETF 點石成金

個人的長期持股也有受惠到。

開心之餘,其實心裡也覺得有趣。因為這些公司還是原來的公司啊,基本面跟上個月也沒有什麼不一樣

但是股價卻在短期內大幅上漲?


上市公司股價很容易受到市場情緒及新聞造成波動,甚至被大眾指指點點。

但是務實的好公司總是專注本業,持續努力,創造價值及獲利


投資人的獲利期望,如果是來自於公司營運本身,會相對穩定,因為公司基本面不大會一夕翻盤

但如果獲利的期望是來自於股價波動,變數跟風險就多很多


兩者之間,我還是選擇前者。來建構個人的投資組合,比較符合我的個性

選穩定經營的好公司,在合理價格買進,長期持有分潤。




2024 上半年回顧

以前課本有一篇文章,叫做謝天

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那就謝天吧!

最近的心得就是:當你在感謝過去的自己,應該就是做對了某件事

我感謝10 多年前的自己,勇敢轉職

我感謝10 年前的自己,開始運動

我感謝自己持續學習理財知識

我感謝4年前的自己,做好理財規劃並且開始執行

我感謝兩年前的自己,接受公司的新任務

我感謝兩年前的自己開始跑步,

我感謝自己今天五點起床,完成跑步目標

人生有很多面向,每天在某個方面進步一點,長期累積下來就是很大的成就




回到理財面

其實上半年績效應該是落後市場,因為手上完全沒有電子股,更不用說是 AI 股了

跟很多大賺數倍的朋友不能比

不過真正需要檢討的是鴻海,因為技術面的發動,我也進場在起漲點,卻因為個人的心魔跟迷思

反而小虧,送分題也可以做到虧損。真是遜到爆





所幸拜大多頭所賜,手上的長期持股還是有一定的漲幅,公司的股價也創下歷史新高

因此上半年已經達成個人資產成長 7% 的年度目標,下半年的花費也已經準備好。

下半年不出大意外的話,年度目標應該還是可以小幅超越

有感於通膨的升溫,覺得被動收入需要再提高才能安心,接下來會減少奢侈品支出

以累積資產為主要目標
樓主年薪千萬,現在資產應該有好幾億了?做業務的能做到年薪千萬,也算是有本事。台灣大部分的醫生也賺不到這麼多錢。
Cavendish Lab wrote:
樓主年薪千萬,現在資...(恕刪)


台灣有錢人很多,各行各業年收數千萬的所在多有。
加上這兩年股票房市大漲,賺進上億的人也不在少數。

身邊不少醫生朋友,收入範圍也是頗大,年收幾百萬到上億的都有
在大醫院薪水就比較低,但是有研究資源,成就專業
希望收入高的就轉行醫美,或是自行開業
牙醫收入也不錯

一山還有一山高

無論資產多少,還是優先經營個人期望的生活
希望有個豐富的人生,不枉走這一遭

最近正在讀這本書,跟我的觀念相當一致,頗有所得。等讀完後再來分享一下心得
股市漲多了總會回檔
考驗的時候到了
個人的資產配置,選股邏輯,持股信心,是否能渡過這一波?
可以的話,就可以安心退休了

目前的策略是不會調整核心持股,因為都是低成本的長期持有
希望自己擁有經營者的心態,股票漲跌都不會賣出股票
當然前提是產業跟經營者都是沒有問題的狀況下

衛星持股就邊走邊看

先看到年底的狀況

還有明年

到明年底應該就有結論了
BillyChou5566
佩服樓主的淡定
joylife
要心靈自由才有財富自由,希望自己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微笑]


也可參考另一本書
"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游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

joylife wrote:
最近正在讀這本書,跟我的觀念相當一致,頗有所得。等讀完後再來分享一下心得
joylife
感謝分享
之前說到我的考驗時刻到來,今天中華車就出大量跌停,
其實中華車股價已經走空一段時間,依照我以前的操作習慣,最晚在破頸線 119 這邊就會出場
不過這次我考量之後,決定繼續持有,來考驗自己
其實也想過先賣出,等到止跌再接回來。不過因為希望自己能夠擁有經營者的心態,
只要基本面沒什麼大問題,無論如何都繼續持有股票,從公司的營運來獲利,而不是股價價差
我想今天 嚴陳董事長,應該一股都沒賣吧?

當然最重要的是買在合理的價格
目前我的平均持股成本,低於 50 元。如果計入配息,成本低於 40元。

不過也有可以檢討的地方,未來要長期持有,應該在股價高點把投入成本拿回,剩餘的繼續零成本長期持有

連續兩個交易日大跌

個人近期資產縮水不少

不過倒也沒啥感覺,

反正一定有人比我縮水更多

基本上我是蓋牌了,不看損益,等著低點再佈局

底部在哪裡?我也不知道。不預設立場,等市場告訴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