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0《 合庫金控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

cafm wrote:

分析你的合庫金獲利...(恕刪)

哈哈,猜對一半,錯一半。我可是多年一路買上來,一張都還沒賣。一路一直參加除權除息降低成本。之前賣掉又買回來,其實主要目的是要搬一些去另外一個帳戶。對於逢高賣一趟,跌下來再買回這種事,我認為是神才能抓得精準的事,人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下次出清持股的時機,就是全球系統性風險發生的時候。今年都還沒有看到這個訊號。基本上,大跌的時候我是從來不買股票的,因為大跌之後可能還會再大跌,所以我從來都買不到最低點,但求買在安全的點。大跌就握著現金看什麼時候止跌回升。
CAMRY車主 wrote:

哈哈,猜對一半,錯...(恕刪)

這樣的投資,太累人 ... 不適合我,獲利 降低成本,場外打到場內,年底佈局完 ... 100% 狠輕鬆,我肯定的,再描述 

錢去哪兒了

(1)有一 個商人到了一個山村,村子周圍的山上全是猴子。
商人就和村子種地的農民說,我買猴子,100元一隻。

村民不知是真是假,試著抓猴子,商人果然給了100元。
於是全村的人都去抓猴子,這比種地合算得多了。

很快商人買了兩千多隻猴子,山上猴子很少了。
商人這時又出價200元一隻買猴子,村民見猴價翻番,便又紛紛去抓,商人又買了,但猴子已經很難抓到了。
商人又出價300元一隻買猴子,猴子幾乎抓不到了。
商人出價到500元一隻,山上已沒有猴子,三千多隻猴子都在商人這裡。

這天,商人有事回城裡,他的助手到村裡和農民們說,我把猴子300元一隻賣你們,等商人回來,你們500元賣給商人,你們就發財了。

村民瘋了一般,把鍋砸了賣鐵,湊夠錢,把三千多隻猴子全買了回去。

助手帶著錢走了,商人再也沒有回來。
村民等了很久很久,他們堅信商人會回來500元買他們的猴子,終於有人等不急了,猴子還要吃香蕉,這要費用啊,就把猴子放回了山上,山上仍然到處是猴子。

這就是傳說中的股市!

這就是傳說中的信託!

這就是傳說中的黃金市場!

這就是傳說中的房市!

現金是要流通才能產生價值!而經濟永遠存在炒作!

PS . 投資理財,量力而為 
cafm wrote:
錢去哪兒了

(1)...(恕刪)

所以股票上漲一定要「有量」,且必須要有持續的「大量」,並且可以一直維持在已經上漲的價格不墜,再加上大部分的籌碼集中在大戶手上的條件,才是漲真的。
再回頭看看,合庫金有沒有符合這些條件呢?答案是有。最大的大戶財政部,一張都不會賣出,也不能賣出。第二大的大戶,外資法人,持股從十多年前不到10%,現在已經超過20%,而且還在持續買進。而持股合庫,不但不用花錢買香蕉,還有股息可以領,是一筆不錯的投資。
CAMRY車主 wrote:

所以股票上漲一定要...(恕刪)


謝謝。
週一
再大力加碼5880。
cafm wrote:
錢去哪兒了
(1)...(恕刪)

投資無所謂,專注在本業  
CAMRY車主 wrote:
所以股票上漲一定要...(恕刪)

我一直覺得有量才能上漲是很怪的一個邏輯, 似乎投顧老師都深信不疑??
有量代表有人買有人賣, 如果行情看好, 那到底是誰在賣呢?

如果是個股可以用"造市"來說明, 左手換右手, 炒熱氣氛讓大家注意到, 一起共襄盛舉, 然後看誰當最後一隻老鼠

若指數類的東西, 上漲是不需要量的, 法人或公司偷偷吃或幹嘛讓大家知道啊? 當然是越低調越好啊
譬如大盤指數在2014跟2017的上漲就沒有量, 但依然驚驚漲破前高了
反倒是2007, 2011, 2018一直出大量卻不會創高
meridian wrote:

我一直覺得有量才能...(恕刪)

可以看一下技術分析的書。技術分析的價量理論,其實不完全只是理論。在實際的情況下,有其一定的準確性。特別是對一些不可能有主力在操控的股票,如合庫金等股權很分散,股東人數很多的大型股。上漲又帶量,是很強烈的買進訊號,賣出的人都是之前套牢很久想解套的,或是不耐久盤看到有高價就想賣的,等這些人的股票都賣光了,股價自然不容易再下跌。

CAMRY車主 wrote:
可以看一下技術分析...(恕刪)

就是看了那些覺得不準
股票的不可預測性我覺得不是看書可以看出來的, 書沒辦法包含時勢, 書也可能為了讓你想買, 而存在"生存者偏差"
大致上我只能認同"造市"手法, 至於以大盤的尺度來說, 量大能否代表上漲? 我覺得並不盡然
CAMRY車主 wrote:

可以看一下技術分析...(恕刪)



https://youtu.be/Zczrlag70E0
亞洲股市教父教你怎麼賣出股票。最後兩句,買股票,不要「緬懷過去」,也不要「奢望未來」,特別讓人受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