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語出驚人:「台灣經濟不是悲觀而已 而是崩潰!」

economic wrote:
你要貶值還讓一般人沒預期心理,一天可以貶值到40,你弄清楚要怎做到?付出的是啥?
你有基本觀念?
別人說的是政策和相關影響的東西,你說的是啥?
你說的了不起是產業政策的一部份


你說的純粹是短期的市場行為。沒有這預期之後,之前那些炒短線的人不就換回來了?貶值之後更多外資會匯入,根本沒有你所謂資金被掏空的問題。

我有強調政府必須有配套措施包括補貼被影響的進口產業(像是減稅)和民生必需物資(油電)。

我非常確定你連最基本的觀念都沒有。台灣經濟出了問題,貶值本來就是解決方案之一,我就笑你:只會扯淡,但是連個方案都沒有。
橄欖綠 wrote:
你說的純粹是短期的市場行為。沒有這預期之後,之前那些炒短線的人不就換回來了?貶值之後更多外資會匯入,根本沒有你所謂資金被掏空的問題。
我有強調政府必須有配套措施包括補貼被影響的進口產業(像是減稅)和民生必需物資(油電)。
我非常確定你連最基本的觀念都沒有。台灣經濟出了問題,貶值本來就是解決方案之一,我就笑你:只會扯淡,但是連個方案都沒有。...(恕刪)

個人的淺見,貶值至少有兩種,一種是政府能控制的貶值,一種是政府不易控制的貶值。

"配套"二字講的很容易,真的要做到損失最少、大多人民不抗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更不要說是發生在很民粹的國家。
多思考 wrote:
個人的淺見,貶值至少有兩種,一種是政府能控制的貶值,一種是政府不易控制的貶值。

"配套"二字講的很容易,真的要做到損失最少、大多人民不抗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更不要說是發生在很民粹的國家。


遇上政府不可以控制的貶值(像是民國38年)就沒什麼好討論的了。
台灣的民粹就是,不懂的蠢蛋聲音比誰都大,而且很有可能會被政府哪個官員聽到,就拿來當施政方向。在這版上見識到了。



橄欖綠 wrote:
你說的純粹是短期的...(恕刪)
橄欖綠 wrote:
台灣的民粹就是,不懂的蠢蛋聲音比誰都大,而且很有可能會被政府哪個官員聽到,就拿來當施政方向。在這版上見識到了


閣下也讓小弟見識到

原來非國際計價貨幣貶值

不會造成國內通膨

那國中畢業學歷

都可當央行總裁了









你知道辛巴威人民

都用500兆面額的辛巴威幣當衛生紙嗎?

因為衛生紙比較貴
橄欖綠 wrote:
不確定,但政府稅收...(恕刪)


1.貶值5%,你都無法替自己員工加薪 5%。
更何況,貶5%縮水的不只是你員工未來的薪資購買力
全民的財富價值全貶了(樓上剛好有人貼文說明然後會怎樣)

我如果是央行總裁,良心被狗吃了,才會聽你的建議

如果該貶,貶到哪,與其聽一個無法為自己建議而負責的企業主的話
不如央行總裁憑自己專業,做決定,然後自己為自己負責(政治與歷史評價)

2.至於台積電,他不需要這麼急迫地想貶

3.舉例鍵盤產業很適當
台灣有太多企業都是這種類型
從紡織到電子
這是台灣產業不斷外移與關廠的一個縮影

4.政府不應該再對毛3到四做任何補貼
也不應該為他們貶值
政府不應該去創造這一個有利於 只能靠貶值才能活下去產業 的環境
理論上,一個有優秀的政府,其政策,不但能使企業有競爭力,而且貨幣還能維持強勢
(我想這在經濟學或貨幣理論上是很合邏輯的)
使全民都能共享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財富

政府補貼產業,必須要產業拿出成績
有多少發明,有多少專利,這些發明和專利佔產值多少
並且要有階段性審核
例如,開發模型,模型的可行性,試產,最後大量生產與成本
像某些買技術的廠商,我不知道,為何以前他們還是可以有促產條例的優惠

5.美國的印鈔貶值,不是為了出口,也不是為某些產業無競爭力
一開始就是金融系統玩出問題,就像台灣如果股市房市崩盤,台灣央行一樣會施行寬鬆政策
美國人有句話,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他是是你們的問題(美元綁全世界的原物料)
美國似乎老喜歡玩這種事,反正出事了拉全世界一起下水

6.外資匯回來的問題,已經回答過你
貶到 40 外資再回來,以全民的角度而言,意義並不大

7.小時候
我們這一輩有個教育(我也沒多老,跟蘇有朋差不多而已)
那就是,一個手指指別人,四隻手指指自己
所以,我們不會對別人作人身攻擊(也不會指著別人說魯蛇魯蛇)
現在年輕的一輩似乎沒聽說過?!

言盡於此,既有立場,多說無益
各位不覺得台灣競爭力這二十年持續下降和我們的教改很有關係嗎?
很多在台灣有小孩的人也對教育非常失望與無所適從!
可悲的是我們的總統選舉人完全不想去碰觸這一塊,希望各個輔選團隊與幕寮正視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並端出牛肉好嗎?
謝謝!
風射手 wrote:
各位不覺得台灣競爭力這二十年持續下降和我們的教改很有關係嗎?
很多在台灣有小孩的人也對教育非常失望與無所適從!
可悲的是我們的總統選舉人完全不想去碰觸這一塊,希望各個輔選團隊與幕寮正視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並端出牛肉好嗎?
謝謝!...(恕刪)


我之前有講過
這是台灣教育與社會價值觀群體自洽之後的結果
教育與價值觀不改
大概數十年之內無法改善

昨天還跟我媽媽聊
2x年前,台灣的新聞都是 電子產業 怎樣怎樣
現在的新聞都是 開餐廳,炒房地產

以前高中時很多同學都去學程式,甚至學一些簡單的電子電路
(我曾經午飯不吃,10 餐可以買一本心目中想要的書)
現在?!
手機手機 ... 但也很少看到年輕人熱中於手機程式
(也或許我接觸的的族群當好都沒人有興趣?!)

這是個趨勢! 除發群體性的覺醒,或者來個極權統治(例如德國的畢斯麥?)
否則哪個政黨當選都無法改變

劍神路亞 wrote:
閣下也讓小弟見識到

原來非國際計價貨幣貶值

不會造成國內通膨

那國中畢業學歷

都可當央行總裁了大笑


2%的通膨這是全世界各國都在追求的目標。台灣達到了嗎?不要說國中畢業,如果現在你老闆要你達到2.5%的通膨你做不到,就算你是博士也開除了。

還扯阿根廷辛巴威勒,下限是這樣秀的,真是開了眼界。

KCLin0423 wrote:
1.貶值5%,你都無法替自己員工加薪 5%。
更何況,貶5%縮水的不只是你員工未來的薪資購買力
全民的財富價值全貶了(樓上剛好有人貼文說明然後會怎樣)

我如果是央行總裁,良心被狗吃了,才會聽你的建議

如果該貶,貶到哪,與其聽一個無法為自己建議而負責的企業主的話
不如央行總裁憑自己專業,做決定,然後自己為自己負責(政治與歷史評價)

2.至於台積電,他不需要這麼急迫地想貶

3.舉例鍵盤產業很適當
台灣有太多企業都是這種類型
從紡織到電子
這是台灣產業不斷外移與關廠的一個縮影

4.政府不應該再對毛3到四做任何補貼
也不應該為他們貶值
政府不應該去創造這一個有利於 只能靠貶值才能活下去產業 的環境
理論上,一個有優秀的政府,其政策,不但能使企業有競爭力,而且貨幣還能維持強勢
(我想這在經濟學或貨幣理論上是很合邏輯的)
使全民都能共享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財富

政府補貼產業,必須要產業拿出成績
有多少發明,有多少專利,這些發明和專利佔產值多少
並且要有階段性審核
例如,開發模型,模型的可行性,試產,最後大量生產與成本
像某些買技術的廠商,我不知道,為何以前他們還是可以有促產條例的優惠

5.美國的印鈔貶值,不是為了出口,也不是為某些產業無競爭力
一開始就是金融系統玩出問題,就像台灣如果股市房市崩盤,台灣央行一樣會施行寬鬆政策
美國人有句話,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他是是你們的問題(美元綁全世界的原物料)
美國似乎老喜歡玩這種事,反正出事了拉全世界一起下水

6.外資匯回來的問題,已經回答過你
貶到 40 外資再回來,以全民的角度而言,意義並不大

7.小時候
我們這一輩有個教育(我也沒多老,跟蘇有朋差不多而已)
那就是,一個手指指別人,四隻手指指自己
所以,我們不會對別人作人身攻擊(也不會指著別人說魯蛇魯蛇)
現在年輕的一輩似乎沒聽說過?!

言盡於此,既有立場,多說無益


是多說無益。反正台灣經濟陷入困境,依你之見就是把匯率繼續擺著不動,讓企業自己去找出生路。這其實我不反對,反正絕對死的的不會是我。現在股市平均本益比不到25,遠低於2000年的60,2008年的40,代表台灣以現在的匯率所形成的資本市場,無法支撐現在台灣企業獲利的規模。最會扯爛的金管會主委說了一句實話:到時候企業家第二代是把整個企業連根拔起。

大家看著辦吧。
橄欖綠 wrote:
還扯阿根廷辛巴威勒,下限是這樣秀的,真是開了眼界


那就讓你真正開眼界

用南韓當例子沒話講吧





連日本的安倍三箭都沒效用

非國際計價貨幣的國家

想用貶值就能救經濟

做你的春秋大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