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茗 wrote:
c大說的是3231嗎...(恕刪)
有 本 事 可 以 一 試 
投資有風險,怕輸別買進


《台北股市》高殖利率不稀奇,連3年填權息才吸睛
2017/04/08 13:59:33
相關:聯華,華票,緯創
【時報-台北電】台股指數逼近萬點,操作難度變高,惟高殖利率股仍盤面焦點。據統計,緯創(3231)、聯華(1229)、華票(2820)等15檔個股,不僅坐擁4%以上殖利率,且近3年都能在當年度完成填權息,若能配合今年成長動能,有機會「股息價差兩頭賺」。
據統計,緯創、聯華、華票、威強電、友通、立端、協益、聯陽、希華、弘帆、翔名、凱撒衛、全國、鉅祥及融程電等15檔個股,近3年現金殖利率多落在4~8%以上,且近3年均順利填完權息,表現可圈可點。
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表示,能填權息的個股代表動能強,且2015年台股從4月的10,014點,崩跌到8月的7,203點,當時受大環境拖累,許多個股無法在當年度完成填息,但此15檔個股不僅能順利填權息,還能夠繳出高殖利率的佳績,不是件容易的事。
黃文清也分析,工業電腦的威強電、融程電,半導體設備耗材的翔名,通路商的全國,受惠產業特性,都能造就穩定配息和獲利。
緯創去年財報三率三升,今年在i8供應鏈的挹注下,市場展望全年每股稅後盈餘(EPS)上看2元,法人近5日買超近3.5萬張;威強電去年每股盈餘4.16元,優於前年3.55元,在訂單挹注下,今年營收挑戰年增1成,營運動能強。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分析,據統計,納入MSCI的個股平均殖利率3.7%,只要具有高殖利率特性,資金相對青睞,但投資人必須避開產業面發展轉弱、成長空間有限的個股,填息機會較低,恐會發生「賺了股息賠了價差」的狀況,如市場偏向樂觀看待的營建類股,蔡明彥認為,只是去年基期低導致。
選擇高殖利率股時,蔡明彥建議投資人,可以從基本面與技術面觀察,先剔除因賣資產、減資題材而有高殖利率的個股,再觀看技術面,在填權息前,如果股價呈現多頭排列或未離年線過近,填權息的機率才高,如果技術面呈現弱勢發展,切忌躁進。
從產業族群切入,蔡明彥認為傳產股波動低、科技股的工業電腦與電信類股獲利穩定,都可成為高殖利率且填權息機率高的操作標的。(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涂憶君/台北報導)
Wei39 wrote:
知道了……紅的多...(恕刪)
有 本 事 可 以 一 試 
投資有風險,怕輸別買進
鉅亨網記者蔡宗憲 台北
代工廠緯創 <extra_stock_id stock_id="3231(TW)"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3231)</extra_stock_id> 今 (5) 日公告第 1 季財報,業外匯兌收益達 4.44 億元,單季稅後純益 5.45 億元,季減 62%,但仍年增 42%,每股純益為 0.22 元。緯創表示,第 1 季靠避險使得業外匯兌為收益,不過新台幣急升仍對本業營運造成影響,導致毛利率與營益率明顯下滑,營益率更降到 0.29%,為 7 季來新低。
緯創第 1 季進入淡季,單季營收為 1684 億元,季減 19.8%,年增 25%;毛利率 3.78%,季減 0.51 個百分點,年減 1.9 個百分點,跌破 4% 關卡。
緯創指出,第 1 季新台幣急升,加上低毛利率產品 (如 EMS) 比重拉升,另外,智慧裝置第 1 季出貨持續成長,其中有部分產品毛利率偏低,使得第 1 季毛利率向下滑落。
緯創第 1 季營業費用持續減少至 33.6 億元,不過受到營收規模與毛利率下滑影響,營業淨利為 4.9 億元,營益率 0.29%,季減 0.78 個百分點,年減 0.84 個百分點,創 7 季以來新低。
業外部分,緯創匯兌收益達 4.44 億元,雖然較去年第 4 季 7 億多元匯兌收益減少,不過表現仍相對穩定,由於第 1 季新台幣升值幅度明顯,緯創強調,主要是避險機制操作得宜,使得第 1 季匯兌為收益,不過新台幣急升仍影響本業營運面,第 1 季稅後純益為 5.45 億元,季減 62%,年增 42%,每股純益為 0.22 元。
緯創第 1 季營收比重中,筆電約達 30%,桌上型 11%,伺服器與儲存裝置為 11%,電視 3%,液晶螢幕為 4%,其餘則是包含智慧裝置、LCM 與其他產品。
緯創董事會也通過,為因應未來業務發展,擬辦理 2.6 億股額度內,以現金增資或私募方式,辦理發行普通股貨發行新股參與海外存託憑證,緯創表示,董事會先通過議案,實際是否使用仍要看營運需求。
另外,緯創也擬自第 2 季開始以不低於 2200 萬美元之範圍內,處分美國手持裝置研發設計中心股權,緯創表示,主要是因品牌廠皆以自家設計為主,委外設計的需求減少,因此決定出脫美國研發中心八成股權,預計第 2 季進行處分。
股神轉念 啃蘋果 看的是…消費
[聯合新聞網]
編譯郭宣含╱綜合報導
聯合新聞網2017年5月7日
現年86歲的股神巴菲特6日在美國奧馬哈總部召開2017年波克夏控股公司的股東大會,巴菲特與93歲的副董事長孟格皆表示要活到老學到老,此精神可見於近年的各項投資,包括開始投資蘋果公司。
孟格表示,過去數十年巴菲特一直拒絕投資科技公司,但波克夏控股公司現在持有蘋果公司1.33億股,顯示巴菲特的學習精神,因為巴菲特逐漸明白,蘋果公司不只是科技公司,更是消費者產品公司,因此安心投資。
2017年波克夏控股公司的股東大會中,超過3萬人到場聽巴菲特和孟格演說,儘管兩位帶領波克夏超過50個年頭,但群眾總能從其身上學到新智慧。巴菲特尤以直率坦言的風格為人所知。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表示,未來接班人得擁有他所謂的「金錢思維」,即得明智分配波克夏公司的一切獲利,且不可犯下大錯。巴菲特尚不打算卸下波克夏公司董事長和執行長的身分,目前波克夏公司手邊有超過900億美元(約台幣2.73兆元)的現金。
巴菲特在股東會上還對美國總統川普希望扭轉煤炭產業表示異議,他說:「牽扯上煤炭將會有麻煩,煤炭業正與日衰退。」他懷疑煤炭能東山再起,他認為自動化以及轉用更易取得的化石燃料才是煤炭走下坡的主因,但他並未在股東大會上直接批評川普。
此外,巴菲特表示,川普大砍企業稅至15%,雖對公司的獲利能力如虎添翼,但波克夏公司運作方式不會有根本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