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跌到幾塊可以買,大家猜看看?彩晶我可以猜猜看,1元以下?(2019/8/15再次改回原標題,5-6元已經達陣。)

〈觀察〉鴻夏牽手成就夢幻組合 群創競爭力大增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楊伶雯 台北
2016年4月3日 上午 09:03

〈觀察〉鴻夏牽手成就夢幻組合 群創競爭力大增
更多
鴻海(2317-TW)經過多年的追求,終於如願娶得美嬌娘夏普,兩強結盟同時也將帟動不少版圖的重整,面板就是其中備受關注的焦點,研調機構認為,鴻夏夢幻組合,其實讓面板業很擔心,不過對鴻海集團群創(3481-TW)則是具有正向效益,有助未來技術的進一步提升,既能與韓廠高階市場競爭,也能拉大與中國面板廠追兵的距離。

鴻夏戀終於結成正果,鴻海及鴻準將認購夏普(6753-JP)新發行普通股,集團合計將取得夏普66%股權,投資合約在4月2日正式簽約,法人對鴻夏戀修成正果解讀正面,認為將有助鴻海集團多方的布局,除進一步鞏固面板版圖外,也將牽動包括太陽能、電子代工、光學鏡頭、家電等產業版圖的變動。

台經院產業分析師曾俊洲指出,群創的技術仍稍落後韓國面板廠,夏普擁有全球最大IGZO產能,可望協助群創進一步發展IGZO(氧化銦鎵鋅)技術,縮短學習曲線,另外,鴻海未來可望主導十代廠的營運,對群創在大尺寸及公共顯示器的競爭力提升也將有助益;小尺寸部分,夏普技術更是領先,未來群創在LTPS及OLED的面板技術上也將進一步提升。

曾俊洲認為,群創夾在韓廠高階技術領先,中國面板廠在後面緊追的中間,透過鴻夏戀成局,可望獲得夏普技術支援,對拓展高階市與韓廠競爭的實力將是一大助益,同時,也能降低大陸面板廠積極擴產的紅潮衝擊,透過與夏普的分工可望創造出互補雙贏格局。

IHS DisplaySearch認為,鴻海、夏普結盟可說是面板業的夢幻組合,讓其他面板廠開始擔心,由於鴻海集團在LTPS(低溫多晶矽)的布局較欠缺,加入夏普技術後,將可望進一步提升鴻海集團在LTPS的技術。

IHS DisplaySearch指出,在電視部分,群創與SDP堺工廠未來可在產能、產品組合互相搭配,創造更強的競爭力;另外,鴻海透過零件的掌握,可從手機組裝代工進一步提升成代工代料。

法人認為,鴻夏戀在面板的合作是重要關鍵,鴻海、夏普、群創透過產品整合,可以進一步搶占電視面板、蘋果手機、平板面板等市場,牽動全球面板版圖的變動,分析師強調,鴻海、夏普結盟成軍後,除蘋果iPhone系列手機訂單是主要鎖定的目標外,甚至蘋果全產品的面板訂單也想通吃。

至於群創和夏普是否會互相排擠,法人則認為,夏普是IGZO和in-cell領導者,同時開發OLED技術,鴻海與夏普結盟將可發揮重直整合效益,可望分食韓國LGD、日本JDI的訂單,至於群創與夏普因產品市場區隔,短期不會在各自營運上產生明顯影響。
===============

1+1>2
夏普、群創量產45吋面板

2016年08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
袁顥庭/台北報導

三星將停產一座7代廠,群創、夏普將共同力拱45吋面板,補上40吋面板產能空缺,挑戰40吋級面板霸主。外傳夏普近期已開始試量產45吋面板,第3季底可望量產出貨,群創則是等到年底8.6代廠投產,45吋面板才會放量。

群創位於路竹的8.6代廠,是全球首創規格的面板廠,後續吸引了惠科等等大陸廠商陸續跟進。群創8.6代廠月產能規劃為5萬片玻璃基板,已經從6月起開始陸續裝機,預計今年第4季底量產,2017年才會放量開出。在產品線的規劃上,8.6代廠將會補齊45吋、50吋、58吋及100吋等產品。

45吋電視面板未來主要會在8.6代廠進行生產,計畫和23.6吋面板混切,目前混切的尺寸尚未做最後確認。45吋面板目前在8.5代廠小量生產,群創表示,很多品牌對於45吋電視面板很有興趣,預計9月品牌廠就會上架,群創對於45吋電視面板的市場接受度也很有信心。除了群創在8.5代廠進行小量生產之外,夏普第3季也將開始生產45吋面板,成為這個產品線最大的產能後盾。

45吋面板在夏普的8代廠、10代廠都是經濟切割尺寸,過去夏普電視面板淡旺季出貨波動大,現在和群創一起力拱45吋面板,對於提升產用率,分散產品線很有幫助。

為了及早推廣,群創計畫在現有8.5代廠生產45吋面板,不過8.5代廠生產45吋其玻璃基板利用率只有80%,所以一旦8.6代廠量產。

(工商時報)

============================
差異化

40->45吋 有效避開跌價的幅度
49->5X吋 ..............
夏普將買群創面板 明年電視要賣1000萬台

--------------------------------------------------------------------------------

分享夏普將買群創面板 明年電視要賣1000萬台到Facebook 分享夏普將買群創面板 明年電視要賣1000萬台到Line 分享夏普將買群創面板 明年電視要賣1000萬台到Google+


2017-03-17
〔編譯王惠慧/綜合報導〕《日刊工業新聞》報導,夏普社長戴正吳表示,夏普將改變IGZO(氧化銦鎵鋅)面板的販售策略,改為優先供給自家產品使用,不供應給他廠,並考慮從鴻海集團旗下群創採購電視面板。
夏普社長戴正吳表示,夏普將改變IGZO面板的販售策略,改為優先供給自家產品使用,不供應給他廠。圖為使用IGZO技術的夏普顯示器PN-K321。(彭博)
夏普社長戴正吳表示,夏普將改變IGZO面板的販售策略,改為優先供給自家產品使用,不供應給他廠。圖為使用IGZO技術的夏普顯示器PN-K321。(彭博)


IGZO面板不外賣

根據戴正吳的說法,夏普過往的策略是廣泛對外銷售低耗電的IGZO面板,今後在智慧型手機、8K高解析度電視面板及各種車用市場,將以IGZO技術凸顯出與他廠的差異性,不再對外供應。

報導指出,夏普先前中斷向三星電子供應電視液晶螢幕顯示器(LCD)面板,這次又改變IGZO面板策略,顯見夏普將與鴻海攜手共同對抗其他競爭對手的決心;夏普較其他業者更早進入IGZO面板量產階段,戴正吳強調,「其他公司沒有IGZO技術,這是夏普的優勢,不打算供應給其他公司。」

被問及夏普要在2018年前販售1000萬台的銷售策略,戴正吳表示,「歐洲有UMC的波蘭工廠、鴻海在斯洛伐克的工廠可以用,中國有南京工廠,東南亞則可以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的工廠生產,而且也能出口到美國。2017年一定能達成全球銷量超過800萬台的目標。」

與鴻海聯手抗三星

至於電視面板的部分,戴正吳表示,可以從堺顯示器公司(SDP)龜山第2工廠採購,另外也考慮跟鴻海的群創採購,1000萬台不會有問題;他表示,夏普全年度轉盈要到2017年度,2016年轉盈恐怕很難,目標是要在2017年內重新回到東證一部。

===========================

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工廠生產力提升,獲利大幅增加,員工薪資、福利增加是正向循環
夏普銷量飆 廣宇群創沾光

2018-01-09 00:47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曾仁凱/台北報導

夏普全力衝刺產品銷售,不僅全球電視銷量要衝1,000萬台,也定下AIoT智慧家電目標三年內累積銷量要從目前的3萬台,到2019會計年度(2020年3月底前)飆升到300萬台,成長100倍的高目標,法人看好,夏普出貨量大增,鴻海集團旗下廣宇、群創訂單可期,同沾雨露。

鴻海入主後,夏普擴張動作不斷,在肥水不落外人田的原則下,鴻海集團總動員,旗下公司或多或少善用各自專長,參與夏普的革新之路。

其中,廣宇就與夏普密切合作,目前廣宇負責代銷夏普的面板、光學、感測元件等產品在台灣的銷售。另外,廣宇也供應PCB (印刷電路板)、連接器、線材等零件給夏普。

受惠夏普的挹注,廣宇去年業績大爆發,前11月營收年成長率高達45.2%。夏普訂單也反應在廣宇獲利面,廣宇去年第3季稅後純益2.56億元,比前年同期大幅成長1.9倍 ,「一季賺贏去年上半年」;去年前三季每股獲利0.97元。

隨著夏普擴張腳步不斷,為了有效降低成本,法人普遍看好未來廣宇在夏普供應鏈的角色將更加吃重,並將進一步推升廣宇業績。

另外最有機會受惠的就是群創。夏普旗下十代廠主要生產40、60吋電視面板,至於其他尺寸電視面板,如50、55及65吋等,必須向外採購,群創成為夏普面板主力供應商之一。

==================================

營收等比增加,帶動成本下降,獲利再提升,並產生母雞帶小雞的綜效。
低價大戲致品牌價值崩潰 夏普電視的「困局」之殤

北京新浪網 (2018-05-16 07:54)

  本文來自科技說說 作者:劉勇

  夏普電視的「困局」之殤

  夏普、索尼、東芝、松下……曾經在全球市場叱吒風雲的日本科技企業,近些年幾乎同時陷入到泥淖中,股價斷崖式下跌、出售各種業務、賣樓求生等,成為了日本科技企業的主旋律。

  而這一兩年,這些日本科技企業卻又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最好的當屬索尼,今年實現了有史以來最大年度營業利潤;而最慘的則當屬夏普,沉淪許久后它終究沒能撐下來,直接將包括電視、面板等在內的核心業務「下嫁」給富士康。

  在當初二者「聯姻」之際,業界其實還是普遍看好的。一方是享譽世界消費電子產業的「代工大王」,另一方則手握先進的屏幕顯示技術及眾多專利。但沒想到的是,夏普直到現在依然「沉淪」。縱然已經進行了諸多變革,夏普電視卻還是沒能再度崛起,甚至從某個角度看,夏普電視連自己的「精氣神」都喪失殆盡了。

  瘋狂上演低價大戲,品牌價值崩潰

  自從「下嫁」富士康后,夏普最核心的業務——電視等在前者的主導下,開啟了一幕幕讓業界看不懂的改變。而夏普電視為了實現規模復甦所採取的核心策略,就是踐行低價舉措,瘋狂上演低價大戲!在2016年雙十一期間,夏普開啟「買一台70英寸電視送一台60英寸電視」的促銷,瞬間吸引了人們的關注。可惜的是,隨後也爆出了「造假」的事兒。

  但無論如何,夏普電視是準備把低價之路走到底了!中怡康數據顯示,去年夏普電視在中國的市場均價從6000元以上驟降到3800元左右。斷崖式下降的「低價策略」,已經成為夏普電視的常態。而在電商平台對夏普電視進行搜索發現,其70英寸電視價格遠低於其他品牌,僅為5000多元,其50英寸電視的價格更是低至2000多元,與很多互聯網品牌電視處於同一價位。

  踐行低價策略的夏普電視目前不僅沒有達到銷量復甦的目標,甚至還在讓自身品牌價值處於崩潰狀態。最終的結果,是導致問題不斷衍生出來。

  首先,夏普電視歷經數十年才得以沉澱、積累的工匠精神喪失殆盡。在「效率為王」、「規模為王」、「利潤為王」的理念下,夏普賴以成名及備受認可的「技術為王」已經被摒棄。這樣的夏普,已經不再是真正的夏普。

  其次,原本夏普電視是有著自身產品體系的。但現在卻走向迷途,低價策略導致自身產品體系定位混亂。大尺寸電視≠高價格、小尺寸電視與互聯網電視貼身肉搏……產品體系的混亂,讓夏普自身都有些不知所措。

  最後,消費者也對混亂的夏普電視體系抱以迷茫。此前消費者是認可夏普這一品牌的高端定位,進而成為部分高收入人群的選擇,甚至認為夏普電視是品質生活的象徵性符號。但現在主打低價的夏普電視卻毀了長久以來打造的品牌形象。

  在以往,夏普電視是深受日本精工匠心、工程師文化賦能的品牌、產品。總體來看,其在電視領域中定位於高端。而現在的夏普電視在富士康追求速度和效率的過程中,卻是過度謀求經營業績和利潤的最大化。試圖以低價打開市場的夏普,最終既沒打開市場,又毀掉了自身品牌價值,可謂「人財兩空」。

  過度發力營銷,未找到觸達消費者通道

  實事求是地說,在富士康的賦能下,夏普電視為了能夠重新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也還是想出了不少新招的。尤其是在營銷層面,夏普更是玩轉「全面撒網、重點撈魚」的策略。不斷在營銷層面發力的夏普電視,開啟了一場讚助多檔綜藝節目、聘請明星代言人等多元營銷之旅。

  去年2月,夏普電視就強勢讚助湖南衛視的王牌綜藝節目《歌手》,並邀請節目上走紅的迪瑪希擔任「明星店長」;去年4月,夏普電視又植入浙江衛視的大型戶外競技真人秀節目《奔跑吧》;去年6月,夏普又成為當紅作家南派三叔首檔原創文化探秘節目《七十二層奇樓》的讚助商;隨後又聘請鄒市明擔任夏普電視代言人……

  夏普通過這些營銷舉措原本是希望自身重煥年輕氣息,進而受到年輕消費群體的喜愛,最終,夏普想依靠年輕群體來實現銷量、利潤上的豐收。但夏普卻忘了,對其認知度最深的是70后、80后群體。以90後為主的年輕群體對夏普是「無感」的,因為他們的成長過程恰是夏普落寞的時候,對後者的印象並不深刻。結果自然也就很明顯,雖然夏普電視已經過度地發力營銷,卻並未找到觸達消費者的通道。

  以往的夏普就像是一位埋頭打造技術的「老匠人」,以過硬的技術、產品質量等吸引用戶的注意。姿態十分高冷,頗有「酒香不怕巷子深」之感。而在富士康佔據主導位置后,過度營銷的夏普卻像一個「愛秀」的孔雀,卻沒能真正依靠營銷實現逆襲。

  質量水準暴降、8K技術成畫餅:困局顯現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夏普電視之所以會沒有起色,還在於質量水準暴跌。比如:夏普電視工藝減配備受詬病。在金屬邊框成為電視標配的當下,夏普電視的多個主推型號不僅採用塑料邊框設計,甚至工藝差到可以在屏幕邊框鬆動處直接插入一張信用卡。

  此外,近兩年有關夏普電視質量的投訴也是在迅速增長,集中在畫質、屏幕質量、遙控器質量等方面。甚至就連夏普電視引以為傲的屏幕上,消費者也有很多差評,主要是畫質差、漏光等。

  但要知道的是,富士康可是「代工大王」,代工的產品品質是有目共睹的。不過夏普電視的質量卻較為低下,實在是讓人不解。或許,低價策略已經產生了連鎖反應。終端銷售的低價,讓富士康和夏普電視拚命壓縮上游成本。

  此前就有媒體爆料網購夏普超清液晶面板實際來自INX,而這正是富士康科技集團所創立的TFT-LCD面板製造廠——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英文縮寫。原本衝著「夏普原裝屏」購買夏普電視的消費者終於發現,不是所有的夏普電視都用了夏普屏。

  此外,夏普電視一直以來還以前沿的屏幕顯示技術為傲。就在在今年AWE2018大會上,夏普展台的重點就是8K顯示屏幕。但其實早在AWE2017上,夏普展示的就同樣是8K顯示屏幕。夏普電視始終在「畫大餅」,告訴業界和消費者8K顯示技術及相關產業有多麼厲害、未來有多麼宏偉。但8K電視機相關配套內容的落地,卻總是遙遙無期。

  在4K內容尚未普及的當下,夏普電視的8K「大餅」如果不能落地,它就不能真正有所作為。可以說,夏普的困局已經很明顯了。品牌價值崩潰、認知度低、質量水準暴跌等,都讓夏普電視的前景愈發不明朗。

  其實,夏普電視目前所遭遇的困局,與富士康有著一定的聯繫。富士康本身就沒有打造成功品牌的經驗,此前的很多相關商業舉措也都以失敗告終。因此,夏普電視的未來,還請謹慎對待!
===================

蠻搞笑的一篇文章,夏普沒被併購前,早已經品牌價值喪失,沒捨銷售量,虧損連連。

現在是銷售量 1000萬台以上為目標,朝世界第一前進,先搶占地盤,才有吸引力,才有目光,尤其現在通路和客戶都已經跟

以前大幅不同,有銷售才會有動力,有賺錢公司才活得下去。
慧機面板恐淪"慘"業?陸廠凶狠擴產、產能過剩危機浮現
2018/05/14 08:11 Moneydj理財網

MoneyDJ新聞 2018-05-14 08:11:02 記者 陳苓 報導

中國不斷增建智慧機面板廠,過去兩年設立了八家工廠、未來兩年還有五家工廠即將投產。中國擴產腳步太驚人,業界擔心智慧機面板可能是下一個血流成河的「慘業」。

日經新聞13日報導,目前中國業者在全球中小型面板的市佔達30%,品質或數量均快速提升。以陸廠天馬為例,天馬在廈門的第二間工廠2016年底啟用,開始時生產的液晶面板品質欠佳,據傳遭到部分中國智慧機業者拒用。但是面板原料商透露,過去一年來天馬良率大為改善,如今工廠已經產能全開。IHS Markit數據顯示,2017年天馬中小型面板的出貨總值飆升66%至37億美元。

不只天馬,另一陸廠京東方,2017年中小型面板出貨總值也大增26%。陸廠有政府資金當後盾,砸錢不手軟,犧牲利潤也在所不惜。從日廠跳槽陸廠華星光電的工程師說,陸廠增產的資本開支,只需自付20%,暗示其他80%都由當局買單。

陸廠擴產腳步太兇狠,智慧機面板也許會淪為下一個鋼鐵或太陽能板,前述兩個產業都因陸廠瘋狂增產,價格大崩盤。這話怎麼說?陸廠生產的智慧機面板,目前幾乎全數供貨給當地智慧機業者,如華為等。但是近來中國智慧機市場成長放緩,連續四季下滑。與此同時,中國面板廠卻不斷增產,可能需要倒貨給美國、日本、南韓等外國智慧機業者,才能消化過剩產能。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1D慘業再起!
電子時報:電視面板恐跌破現金成本,眾廠緊盯減產啟動時程

財訊快報 2018年5月16日 GMT+8 上午8:0

財訊快報/編輯部】全球電視面板價格持續下殺,目前32吋Open Cell市場均價已降至約50美元,不少面板廠實際報價更低,近期業界傳出有台系面板廠32吋電視面板報價下殺至40美元,引發市場關注,並頻頻打探各家面板廠預計減產的時間點,儘管現階段電視面板報價還未跌破現金成本線,但若業者再度下殺報價,預期第3季或第4季初可能會啟動大幅減產。

  大陸五一假期銷售量不如預期,通路與品牌廠庫存仍持續去化中,電視面板市場供過於求,4月價格降幅擴大,5月報價再度下滑,逐漸逼近面板廠的現金成本線。目前32吋Open Cell報價約49~51美元,均價落在50美元,但面板廠為擴大搶單,實際報價更低,像是華星光電32吋電視面板報價約48美元,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報價更僅有45美元。

=============================

有些媒體的邏輯真的是太奇怪了,明明是重大空頭偏偏要歪解成利空出盡。

有些分析師更奇怪,還在期待報價起死回生,股價就會大漲讓一些聽其利多進場套牢的人能解套,真的是有點作夢!

夢要早點醒一醒,免得勞身傷財。

後面工廠一間接一間的蓋出來,產量有辦法解嗎?

現在報價就已經這麼慘,加上某些台廠的策略真是厲害,32吋和39吋再殺到見骨,產量其實占比只有一點點,加上品牌與整機製造非

常有利,群創和夏普早就轉到 45吋,影響不大,反而直接採購會賺到爽,以前群創整機製造就是低價向外買多一點,高價自己多做

一點,低價整機製造就會賺翻了,而且整機製造投入的資本小多了,產值大多了,雖然毛利低一些,但是賺的錢反而比較多,左右逢迎。

夏普去年銷售超過 1千萬,今年會不會超過 1500萬,群創就可以多組很多台,而且不論自製或外購都是有利的,尤其是自己不做或

少做的尺寸,可以大殺特殺,這就做倒楣的別人,爽的是自己,拿別人的刀砍他人。
供過於求 面板廠第2季恐全面虧損

出版時間:2018/05/02 06:08

由於第2季面板因供需嚴重失衡,面板價格持續下探;預計到第2季下旬,主流電視面板價格均將跌破總成本,面板廠商將面臨虧損的命運,下半年也不樂觀。資料照

品牌需求保守,中國、北美及歐洲等區域的管道庫存走高,讓品牌廠在第2季出貨乏力,導致全球主要品牌廠商電視面板採購策略保守。

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調查資料顯示,第2季度全球主力品牌廠商的面板需求數量較前季下滑4.6%,較去年同期下降0.6%,面積較前季下降0.1%,其中55吋以下的中小尺寸需求較前季下降,而55吋及65吋等大尺寸需求呈現較前季緩慢增長。

雖然廠商備貨保守,但由於出貨動力不足,第2季品牌廠商的庫存維持高位水準。

群智諮詢預測,第2季末預計國際品牌的庫存將增加到10周的高位水準,而中國品牌的庫存略有減少到6.9周,庫存水位偏高,全球電視面板產能面積較去年同期增長10.9%。

從供給面來看,第2季電視面板產線依然維持較高的產能利用率,而中國面板廠新增的3條產線均將開始量產並快速成長。

其中京東方(BOE)合肥的10.5代線和中電彩虹咸陽的8.6代線3月已正式投產,預計第2季產能快速增長,中電熊貓成都的8.6代線也將在5月開始正式量產。

群智諮詢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第2季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的產能面積將較前季增長4.6%,較去年同期增長10.9%,其中有效供應數量約為7000萬片,較前季增長5.6%。

群智諮詢分析指出,由於整體電視需求放緩,但是面板增長快速,在面板供應高速增長,但是需求未能隨之成長,如此的矛盾是當前電視面板市場的最大問題所在,這將帶來導致接下來面板將會出現全面性的產能過剩。

群智諮詢表示,電視面板市場全面過剩,未來的價格持續下跌,從分尺寸來看第2季初部分尺寸的跌幅有所擴大,而隨著價格逐步跌破總成本,預計第2季末電視面板價格跌幅將逐步收窄。

其中,32吋,第2季度的供需比將達到10.6%,供需嚴重過剩。38.5~43吋方面,供需比達到10.8%,明顯供應過剩,價格維持下降趨勢;49~50吋方面,需求低於供應,且面板庫存持續高堆,依然明顯供應過剩,價格繼續下降。

55吋方面,需求緩慢增長,而供應端產能增加,需求的增長低於供應的增長,供需比預計為5.7%,供應寬鬆,價格持續下跌。

大尺寸方面,群智諮詢表示,終端銷售不如預期,加上管道以及整機廠商的庫存偏高。

就供應端來看,韓廠依然持續增加65吋產能,同時京東方的10.5代線的產能不斷開出,整體需求增長低於供應增長,第2季度65吋面板供需比為7%,持續供應過剩,預計65吋的面板價格將維持較大幅度下降。

就總體來說,群智諮詢表示,第2季面板因供需嚴重失衡,面板價格持續下探;預計到第2季下旬,主流電視面板價格均將跌破總成本,面板廠商將面臨虧損。

第2季末,面板廠和整機廠商均將面臨高庫存壓力,且後續新增的面板產能在不斷加速釋放,群智諮詢也提醒如果面板廠商不調整產能產能率和增長速度,則2018年下半年的供需形勢也將不容樂觀。(吳秀樺/台北報導)

========================
雖然需求增加但還是供過於求,這只有一個主題曲,報價慘跌再跌,跌不盡虧損越來越大,萬一需求再減少。



===============================

友達真的太給力了!

上漲大戶沒人買,偷偷出貨!

今天給他向下跌0.1,越買越套,讓散戶氣噗噗,跳起來。

如此看來Q2友達可能大賠超過 100億,Q3如果不小心要大賠到 200億,可憐真得可憐!

過個 2年現金燒完了又要紓困,最慘連續跌 4~5年,那從 11元跌到 1元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跌到 1元可能就會減資,然後再合併或跟日月光一樣,真的是萬歲,普天同慶!
想要空友達,至少也要等到股東會和除完息或除完權再來,不過,通常等到那時候,股價就會跌 20%以下,空了就會有反彈,

跌到 8.8下去放空又會被嘎很久,然後又開始緩慢的下跌,跟烏龜在爬一樣,長期的煎熬,搞到生活品質都沒了。

台股股票一大堆,根本不必單戀一枝花!

今天我就空了幾檔股票,期待賺個 幾十%,最好是美國升息趕快來,又是大跌的開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