鎧俠透過這次上市發行新股,籌得約290億日圓資金,計畫於2025年9月在岩手縣工廠增產最先進記憶體,提升數據傳輸速度8成,以應對生成式AI服務日益龐大的數據需求。然而,近期市場情況不佳,NAND型記憶體需求疲軟,智慧型手機與電腦銷售不振對其業績構成壓力。蘋果為其主要客戶之一,相關交易占公司營收約兩成,進一步增加了市場波動的風險。
相比競爭對手韓國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專注於AI運算所需的DRAM,鎧俠主攻NAND型記憶體,目前尚未完全抓住AI需求增長的商機。此次上市的目的之一,是希望趕在2025年以後AI數據中心投資增加的契機前,完成資金籌措並加速技術開發與量產。
鎧俠自2018年被美國投資基金貝恩資本以約2兆日圓收購以來,其經營決策受母基金影響較大。這次上市後,貝恩資本仍持有51%股份
資料來源:日經新聞
每年因為要回家過節,兩院都會包裹通過這個一千五百頁的法案,裡面不只是預算而已,往往還藏了許多邪惡的條款。
像是今年的被藏了,參眾議院可以否決法院來的調查要求,這個是因為這四年來,民主黨議員偽造川普通俄的證據,進行對川普的不信任案,現在川普上台,勢必要調查民主黨議員偽造證據的事。
然後還藏了神奇果汁條款,禁止調查跟追究神奇果汁造成的傷害。
現在 Elon Musk 公開反對這個包裹案,開始點名反對跟支持這個包裹法案的議員。
支持這包裹法案的議員,等著兩年後被 Elon Musk 支持的候選人踢下台來
如果沒有 skin in the game 沒有自身利益牽扯在裡面,我不覺得人民有誘因做出對群體最好的選擇。
Elon Musk 能做出較好的選擇,也是因為他現在是全美資產最多,養最多人,利益參與程度最高的人。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區塊鏈分析公司Chainalysis週四(19日)發佈的報告顯示,2024年,加密貨幣平台被駭客竊取的資金較1年前激增21%,達到22億美元(約新台幣720.3億元)。
綜合外媒報導,Chainalysis研究報告指出,駭客攻擊金額連續4年超過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7.4億元),事件數量從2023年的282起增加至303起。2023年駭客共竊取了18億美元(約新台幣589.4億元)。
隨著比特幣價格在今年狂飆140%,突破10萬美元(約新台幣327.4萬元)大關,同時吸引了機構參與和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的支持,加密貨幣竊案也同步成長。
Chainaanalysis網路犯罪研究負責人賈丁(Eric Jardine)表示,數位資產市場蓬勃發展下,非法使用加密貨幣的現象通常也會同步成長。打擊這些犯罪行為的擴散,尤其是詐欺,無疑將成為加密產業在新的1年將面臨到的主要挑戰。
報告稱,控制用戶資產存取的「私鑰」被盜,佔了今年加密貨幣竊案的大部份,其中多數攻擊都針對中心化平台。今年最引人注目的駭客攻擊包括5月日本加密貨幣交易所DMM Bitcoin被盜超過3.05億美元(約新台幣99.8億元),以及7月印度的WazirX損失2.35億美元(約新台幣76.9億元)。
Chainaanalysis也提到,與北韓有關的駭客攻擊,比1年前增加了1倍多,在2024年達到13.4億美元(約新台幣438.7億元)的新高,凸顯這類收入來源對平壤的重要性。數據顯示,2024年,北韓附屬團體引發的事件共47起,竊取的總價值是去年的2倍,目前佔全球加密貨幣駭客攻擊的3分之2。
聯合國表示,加密貨幣使北韓能夠規避國際制裁,不過北韓多次否認參與網路駭客或加密貨幣竊取行動。
美國莫德納公司計劃在日本推出利用mRNA技術研發的癌症疫苗,目標最早於2027年上市。該疫苗目前針對皮膚癌進行臨床試驗,成為首款使用mRNA技術的癌症相關產品。面對新冠疫苗需求下降,莫德納正將重心從傳染病領域轉向癌症治療,以實現新的增長。
莫德納執行長史蒂芬·班塞爾表示,癌細胞雖然可能具有共通的基因突變,但在復發或轉移過程中會出現複雜變化,因而每位患者的癌細胞特徵各異。莫德納的癌症疫苗透過基因檢測分析患者的癌細胞特徵,並根據個人情況,利用mRNA技術人工合成針對癌細胞的標靶。
將這些mRNA標靶作為疫苗接種後,能提升免疫系統功能,使免疫細胞識別標靶並攻擊體內的癌細胞。莫德納與美國默克(Merck)公司聯手,針對皮膚癌的一種「黑色素瘤」(惡性黑色腫瘤)共同開發此癌症疫苗,並與免疫療法藥物「Keytruda」聯合使用,以提升治療效果。
在美國與澳洲進行的第二期臨床試驗中,與單獨使用Keytruda相比,聯合接種mRNA疫苗的患者生存期顯著延長,復發風險大幅降低。最終階段的臨床試驗將擴展至歐美以及日本。班塞爾表示:「我們在臨床試驗中獲得了良好的數據,希望將這項新療法帶給日本患者。」他預計最快可於2026年獲得數據,並於2027年正式上市。
班塞爾也提到,雖然新冠疫苗的出貨量減少,但新產品將推動公司成長,並強調mRNA平台具備持續開發新藥品的潛力。莫德納目前正擴大研發領域,不僅針對皮膚癌,也在進行肺癌和腎癌的臨床試驗。
在mRNA技術領域,除了莫德納之外,德國BioNTech公司也積極進行癌症疫苗研發。BioNTech與瑞士羅氏集團旗下的Genentech合作,針對胰臟癌進行第一階段臨床試驗,已證實其安全性並延長患者生存期。此外,BioNTech也針對結腸癌進行第二階段臨床試驗,並將研究範圍擴展至肺癌、頭頸癌和乳癌等多個領域,開發項目數量遠超莫德納。
新冠疫情促使mRNA技術進入醫療實用階段,並推動市場快速成長。根據德國Statista調查公司數據,2020年mRNA技術相關疫苗及治療藥物市場規模約為27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增長至680億美元。
在這場mRNA癌症疫苗的競爭中,除了莫德納和BioNTech外,還有德國CureVac以及美國生技新創公司Gritstone Bio等新興企業陸續加入,顯示該領域具備巨大發展潛力。面對全球市場的擴展,日本亦需積極推動mRNA新藥研發,藉由官民合作,加速技術創新,以在未來的癌症治療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資料來源:日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