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壽(2823)討論區,最後一哩??

linbert wrote:
https://news...(恕刪)


商業法院立意良善,或能起到撥亂反正作用...
關鍵是由誰來提起訴訟?散戶最怕事、最怕麻煩..
散戶的話我想不太可能,摸摸鼻子認賠居多...
法人呢..?玩的是別人的錢...略過..
散戶中的大戶?大概最有可能...!
最好是像鴻海忠實股東阿土伯那樣的大散戶
敢講敢罵敢做敢衝,這種己退休有的是錢和時間的大散戶...
跑商業法院爭取公正追求權益行動一向最勇敢果斷
可是中壽目前看來是沒有這種大散戶...
要想小散戶團結去聯合提告開發金賤價併購,光是團結就難如登天了
讓鐵達尼號沉沒的,不是冰山,而是當時人們的過度樂觀。
小虎先生 wrote:
如果這是真的,小股東(恕刪)


1.(有效應賣股份數量已達最低收購數量及取得公平交易委員會不禁止公開收購人與被收購公司結合)
公開收購條件成就並公告後,除有公開收購公開發行公司有價證券管理辦法第19條第6項規定之情形外,應賣人不得撤銷其應賣
2.公開收購條件成就會公告
blackpanther wrote:
商業法院立意良善,或(恕刪)


中壽的前10大股東:國泰人壽保險(股)公司,新制勞工退休基金,勞工保險基金
且投保中心也有持股1張
若到時開發金併購中壽下市,價格不合理,他們應該也會吞不下
linbert wrote:
1.(有效應賣股份數(恕刪)


謝謝解惑


所以說,,,到目前,,,還沒有收到已經達到5%的公告

也就是,,,還沒有,,,

因此,,,公告低標前去登記賣出的,,,無法撤回(想想這規定也是合理的!)
小虎先生 wrote:
有效應賣股份數量已達最低收購數量及取得公平交易委員會不禁止公開收購人與被收購公司結合



有效應賣股份數量已達最低收購數量5%及取得公平交易委員會不禁止公開收購人與被收購公司結合
這兩個條件皆成立後才會公告,所以目前不知應賣是否有超過5%
且這兩個條件成就公告才不可以撤回應賣,還沒公告前皆可以撤回
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24703

假日,我花了一個多小時仔細閱讀,,,基本上我同意作者對於中壽價值的看法

作者,,陳重銘(個人認為不錯,有點料的人)...時間2020.9月

IFRS 17這個問題已經談了幾年了,,預計2025上路,,,台灣金管單位保守著稱,,,這幾年對於壽險公司已經有相當要求,,,這幾家正常的也都有一套積極應對,,,增資等等措施來應付

也就是股價上面也壓抑反映已久...

可惜,,,中壽在五大壽險公司中,,應該是財務前幾名,,,,明年第二季前就會被開發金併進去,,,看不到2025之後應有價值,,,ev69元,,nav38

辜二少壞....但是不是笨....知道開發金旗下,,,,,,開發資本是虧錢貨....證券與銀行都不強,,,只能把壽險這隻金雞母收進去,,,,EPS才能有一元或更多,,,不是幾毛(2020,eps 0.86,,,如果沒有認列35%中壽..0.5-0.6而已),,,,穩居金控車尾,,股價連九塊都不知有沒有,,,,


只要讓這次收購,,,,成功一半,,開發金收不足一百萬張,,,股權無法過半,,,最終換股比例才能有合理價錢,,,
小虎先生 wrote:
https://ww...(恕刪)
中壽我不叁與應賣但我知道要收21%很容易
小wenwen wrote:
中壽我不叁與應賣但我(恕刪)



開發金之外300萬張,,,外資一百萬張,,,這次要收一百萬張才會到21%

如果2月2號是今天這種22.45價位....一定去登記超過一百萬張

如果那天站在23或更高,,,,,沒那樣容易!!
小虎先生 wrote:
https://www(恕刪)


謝小虎大分享
開發金這次賤價收購操作的對象我認為是針對投機套利的散戶居多
這些套利的張數幫助它飛過5%低標應該輕而易舉...
目前就看剩下持股稍為多一點的散戶、與大部位的法人能不能眼睛擦亮一點
好好看清楚中壽「應有價值」,以免做出短視的誤判

這次收購讓我覺得最好笑的地方就是中壽自己出來放了一份「被收購價是合理」的公告
公告內容提到兩位會計師算出來的收購合理價格是23-27
在此我就好奇了,什麼理由讓開發金不顧吃相的膽敢用23.6做收購
而連區間均價25都不採用...,前提是對金管會表示26塊併購會傷股東權益還言猶在耳
今天用23.6??如果這不是賤價什麼才是...?
看到網上很多開發金散戶股東四處在漫罵中壽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也不想想沒中壽貢獻開發金控根本就是廢物
讓鐵達尼號沉沒的,不是冰山,而是當時人們的過度樂觀。
來個週日新聞分享, 也希望外資就慢慢買吧


中壽線型強勢 外資狂敲

2021-01-17 01:30經濟日報 文/葉憶如

中壽(2823)2020年底創下三個史上新高紀錄,包括每股盈餘(EPS)3.29元、總資產破2.2兆元及淨值近1,800億元,基本面營運成績創下新高峰之際,母集團開發金(2883)又即將啟動第二次的公開收購,大股東潛在買盤加持下,有助籌碼面穩定,三大法人上周買超逾萬張,又以外資占大宗。技術線型上,中壽上周一(11日)盤中攻高至23元,一舉突破6月與7月時最高點,直逼今年3月中旬起跌點,站穩右邊第二支腳,線型呈W向上強勢格局,有利後市整理後向上再攻堅。

壽險業去年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壽險死亡門檻等四大新制下半年上路、新冠疫情衝擊經濟信心、第3季後又有新台幣強勁升值,導致壽險業海外投資匯兌成本大增的逆風襲擊,不過中國人壽最新公布2020年全年稅後純益155.48億元,仍然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年成長14%。主要即因為投資在股債市的潛在未實現利益大增,以及趁機積極實現獲利所致。

雖然因為新台幣第4季急速飆升,讓中壽上一季的業績稍微下滑,但因應匯兌風險,中壽2020年一共三次增提外匯準備金,提存金額共40億元,年底帳上有逾40億元的外匯準備金,以因應2021年的匯率變化。同時,中壽在2020年底成功發行100億元的無到期日累積次順位公司債,主要是四大基金、一般產業、基層金融機構認購,可有效提高資本適足率(RBC),以因應未來營運風險升高。

此外中壽2020年底總資產較前年成長11%,應穩坐第四大壽險公司,淨值年成長26%,淨值資產比8.4%仍遠高於金管會要求的3%水準甚多。

此外中壽亦揭露去年新契約保費收入仍達873億元,且為降低避險成本,積極推動外幣保單,保費占比也由2019年之37%大幅提高到77%,帶動公司價值穩定成長,且因為近年推動高價值的分期繳及外幣保單奏效,去年續期保費收入達1,703億元,較前年成長9.3%,2020年總保費達2,576億元,在業績上亦稱穩健。元月也率先各家業者提高美元保單的宣告利率,有望維持銷售熱度。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大富資訊、採訪整理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大富資訊、採訪整理
籌碼面上,母集團開發金於11月27日董事會決議第二次公開收購中壽持股10億股,持股比將從目前34.82%拉高至過半,實際啟動日期還需要等待金管會審核一定時間,在母公司有意在市場上收回籌碼的有利因素,加上三大法人近來主要站在買方,外資上周合計買超10,965張、投信亦有小幅買進,自營商則趁高點小賣千張左右;融資融券增減大致相當下,顯示攻高後散戶籌碼還算穩定。

技術線型上中壽去年底周線與月線交叉向上以來,周線始終強勢站在月線與季線之上,11日盤中一度衝高至23元波段新高點,突破12月初爆巨量時的盤中高點,亦漲近去年3月股價急墜時的起跌點,待浮額清洗後挾基本面與股利預期,有望再向上攻堅。

選股原則
中壽(2823)5日均價大於10日均價,10日均價大於20日均價,近五日三大法人買超逾3萬張,入選本周亮點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