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買台新金 (2887)嗎?

感謝眾位強者分享,受益甚多。小弟我認同拍照大提到的重點,想延伸的請教一下各位強者,是否應該進一部釐清兩個問題:
1.金控資本適足率與銀行資本適足率差異 (金控屬性造成的影響)
2.彰銀股權的『持有本身』與『列帳方式』對台新金資本適足率的影響

回應劍神大。債權人的清償順位本來就優先於股東,這非專屬於金融業的情形,此乃公司法規定,似乎不足以構成投資金融業之疑慮,或者劍神大另有所指?

以上。感謝各位強者指導。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不現增其實也可以,只...(恕刪)
y1231 wrote:
回應劍神大。債權人的清償順位本來就優先於股東,這非專屬於金融業的情形,此乃公司法規定,似乎不足以構成投資金融業之疑慮,或者劍神大另有所指?


抱歉

小弟語焉不詳造成閣下誤會

我指的權益高低並非指的是債權人的清償順位(這點各種產業都一樣)

而是資本適足率的規定影響金融業的現金股利政策(配息率會偏低)

而資本適足率的規定是金融業所獨有

以下藍字部分借用K大的留言

金融業,包括保險與銀行,除了資本適足率以外,有種種的財務比率必須維持,
並不是帳上錢可以隨便用,借來的錢可以隨便用


然而其他產業的公司之股利政策不受金管會管轄

也沒有資本適足率的規定

現金股利政策方面會比金融業大方許多

當然必須是有良心又正派的上市公司
金融業手上的錢,不論來源,都既可以是公司生產販售的產品,也可以是利潤,當你把它當作產品來看時,雙率的規定也就沒什麼奇怪了。各行各業生產的產品,又有哪一樣不必經過政府的檢查?
劍神路亞 wrote:
不管是台灣的金管會或日本的金融廳

對於金融業都有相當嚴格的規定與限制..(恕刪)


反過來說是不是現在投資金融業長期風險很低?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不現增其實也可以,只要降低風險性資產的配置,少賺一點就可以了。
台新金投資在彰銀的股權屬於風險較高的資產,而且績效也不怎麼樣。
如果有一天能夠回收,相信對雙率會有很大的幫助

這些永遠不准裁員,員工權益高於公司權益的公股銀行績效怎可能會好.
當初入股是想拿下經營權,合併以後擴大市佔,調整體質.
現在弄得變成財務性投資.

您說得沒錯,增加資本適足率不一定要現增,減持風險加權係數高的資產與投資就可以.
如果說是資本適足率差一點點,的確可用此方法做調整.

但是,這可能不適用於台新金身上.
原因很簡單,因為它的資本適足率太低,如果光靠減持風險性資產,
幫助極為有限,也無法達標.
如果新聞所言屬實,贖回部份特別股以後,僅僅剩下110%,
在國內金控裡可能是敬陪末座.

再者,高風險高報酬,低風險就是低報酬.
台灣銀行業平均放貸的淨息差極低,絕大多數在1.3%以下.

彰銀股權一時半刻也還無法處理,無法退出.

利潤高的業務,像是無擔保放款,個人信貸(信用卡),衍生性金融商品銷售等等,
如果全面縮減,甚至退出,台新金控以台新銀行為主體的盈利,還能剩下多少呢?

放眼國外大行,諸如Deutsche Bank,StanChart,Barclay...
全都是趁股價在高位時進行過一輪又一輪的增資以後,
口袋有錢,資本適足率拉高,再回頭退出(或者是減持)高風險業務.

國內的兆豐金與第一金去年成功集資,當時股市還在9千點以上.

而今,中信金與富邦金紛紛撤回現增案,因為股價太低,早已跌破淨值,
不願設定更低的現增價,損害現有股東權益.

在不發放普通股的股息前提下,台新金也可以不對特別股發放股息,
因此也可以不贖回特別股,節省開支,慢慢調整體質.

顯然台新金認為全面停發普通股的股利無法被投資人接受,
因此還是忍痛贖回部份特別股,決定續發普通股的股息.

台新金控立場很難.
要持續發放普通股的股息,就必須盡全力贖回特別股,
因為特別股的股息率遠遠高出ROE與資金成本,是個大負擔.

要贖回特別股錢又不夠,只能逐年分批贖回.
贖回以後也麻煩,資本適足率落到末段班.

現金增資是最快,最直接拉高資本適足率的捷徑.
溢價(高於面額10元)進行增資,還可以厚實資本公積.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市價都在10元左右,還跌破淨值不少次.
台新金就算想用10元面額去現增,我想99.99%也不會有人願意繳款.

我認為,國內金控裡,台新金現在面臨的挑戰是最大的.
它無力增資,金控資本適足率僅僅比法定標準100%高出10%,
可能會被金管會盯上.
台新金的普通股ROE在金融海嘯後都持續顯著優於特別股利率,簡言之,雖然就資金成本而言,特別股利率偏高,但就提高資本適足率而言,倒是蠻有效率的,至少比眼前其他選項,對投資人而言仍有利於維持台新金優異的普通股ROE。

另外,印象中,那些特別股的發行條件是無強制買回條約,但一定期限後得贖回亦得轉換普通股。如果上述論述與印象無誤,台新金似乎是被金管會要求『盡速贖回』的,因為在我看來,除非台新金經營層不介意ROE惡化(我很介意!)而寧願選擇其他較差的增資管道,不然這些特別股在目前看來沒什麼不好的。

不管怎樣,台新金今年是以股票股利為主了吧... 以上有任何錯誤,惠請各位強者指導。謝謝!
以面額10 元增資,是台新金不願意,而不是股東不願意繳款。
其實如果今年配一元股票,跟現增90億是一樣的意思。
但是加上今年要贖回70億, 整體資金面的影響就變成跟配現金1元一樣了。

台新金的資產大約是1.53兆(2014 Q3),而前年底Q4 才1.38兆
在前年只賺0.08卻配0.1的狀況下,
資產成長的速度 (10%) 明顯大於第一類資本的速度
這才是資產適足率大幅下降的主因。

以目前看來,台新金有幾個選項:
1. 多配股票並減少資產成長率(降低EPS)
2. 現增: 以票面10元現增太虧了,個人完全不能認同,又不是有金融危機。
3. 發債 (以Q3的股東權益報酬率2.58%來看,發債也不是太划算,但至少比丁種特別股好)
個人可能會選1/3並行吧....

----

台新金的問題,以前金管會主委很清楚,甚至有點同情,說盯上可能太嚴重,
但是按規定也不能不叫台新金盡可能拉高雙率。
台新金算是企圖心很強的金控,常常看到申請案被金管會打槍,但說盯上我覺得還好啦。

去年普通股配0.1,但特別股可是配1.X元喔,保証利息10%吧?
不想每年付10%利息就只有儘速買回特別股
對今年的獲利能力有疑慮,早點贖回特別股壓力會比較小
台新金的丁種特別股當初是18元一股,在有營餘的前提下,配6.5%(1.17元),其實配的跟普通股差不多。
做一點小小補充,惠請各位大大卓參:
1.過去五年,台新金股東權益年報酬率約10%(暫排除彰銀影響),季報酬率約2.5%,資金效率高。
2.資本適足率有分級,債券或特別股是否納入計算,視其屬性而定(到期日、清償順位等)。

總之,我相信關於台新金各種問題的應對策略,金控內部討論一定是非常嚴謹與複雜。最重要的是公司負責人有認真經營,投資人就安心了。祝各位大大都獲利豐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