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mmm989898 wrote:
大家要非常小心自己的資產。
別被搶反彈給吃光了。

股市變化無常,誰要是敢把資產全壓在股市,那早晚會有悲慘的結局也是預料中的事.
本來想說不要賺那麼多。
留點給別人賺。
結果躲掉這次下跌。
人生真是無常啊。
cafm wrote:
空前崩跌!紐約原油-...(恕刪)

大跌 📉 好怕 ... 小c 怕跌太少!🤣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
rock255 wrote:
本來想說不要賺那麼多...(恕刪)


股價起起落落很正常。
有回10年線再操底一次?
qena wrote:


股價起起落落很正...(恕刪)

保德信出售價 上看100億元
2020-04-20 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消息人士透露,保德信國際人壽出售案已進入實地查核(D.D.)階段,買方目前有四組,料將形成雙龍搶珠。因不動產增值利益尚未計入公司淨值,加計買方競爭,此案聘金(成交價)估將上衝至新台幣100億元。
保德信人壽已經委託高盛證券擔任賣方的財務顧問,4月9日到5月14日為D.D.期間,6月1日為出價截止日。
為讓買方多了解新娘,高盛特地安排5月4日到5月11日期間,讓保德信團隊針對組織、IT、財務、商品等各種情況,向買方一對一簡報、面對面問答。
消息人士表示,四組買方包括:台新金控、聯邦銀行、元大金控、永豐金控,這四家都有能力增資併購保德信人壽,不過,考量「志在必得」程度,料將上演台新金控與聯邦銀行雙龍搶珠的戲碼。
保德信人壽是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在台灣的子公司,今年原應歡慶來台20年。它向來是國內壽險業銷售保障型商品的模範生,銷售通路以業務員為主,人員素質佳、經常是保經公司歡迎的跳槽對象。
美國保德信為了聚焦日本與高成長新興市場,持續出售韓國、台灣等地版圖,台灣保德信本次出售以去(2019)年12月底財報數字為基準,業務員將近700人、全公司將近1,000人,公司淨值90.21億元。
韓國保德信人壽最近才用19億美元、售價淨值比(P/B)約0.8倍賣給韓國的KB金融集團。
大型壽險公司主管表示,台灣保德信是老壽險公司,勢必有高預定利率保單的問題,台灣的利率比韓國低、中央銀行又在降息,加大其接軌IFRS 17的準備金缺口,光看這一部分,預估台灣保德信的賣相低於韓國,P/B約0.6到0.7倍。
不過,台灣保德信人壽有一塊豐厚的嫁妝,為外界所忽略。該公司不動產採成本法,不動產增值利益尚未反映到公司淨值。
以台北市南京東路總部大樓為例,2004年底時以不到28億元買入,目前身價倍增,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昨天就說,「可以直接乘二」。
加計這部分及雙雄競爭,台灣保德信將有機會以P/B比大於1的數字,風光地出嫁。

======================================
爭娶保德信人壽 林鴻聯PK吳東亮
2020-04-20 23:27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保德信國際人壽出售案緊鑼密鼓進行,鴨子划水的上市公司聯邦銀行堪稱最大黑馬,強勢挑戰原被金融圈認為最可能出線的台新金控。熟悉此案人士昨(20日)說:「這是林鴻聯在PK.吳東亮」,誰能娶得美嬌娘,6月份答案就揭曉。
消息人士指出,保德信人壽要嫁人,新郎表面看似有四組,考量購買意願,元大金控已有壽險子公司、保德信人壽的價值對其不高;永豐金控則是抱持看一看、練練兵的心態,此案實際上是聯邦銀行與台新金控的競爭。
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想建構銀行、證券、保險三引擎,已非新聞;聯邦銀行想競標保德信人壽,則是跌破一堆人的眼鏡。消息來源提醒,不要以為聯邦是家小銀行,就把人家看扁,聯邦集團口袋夠深、聯邦銀行總經理林鴻聯早已做好增資百億元的準備,且是發行普通股而非特別股、以展現永續經營的誠意。
林鴻聯是已故聯邦集團創辦人林榮三的長子,財金部會官員透露,大約兩年前,林鴻聯曾經帶隊,針對聯邦銀行新設壽險子公司一事,拜會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顧主委眼光高遠,建議聯邦銀行可與日系保險集團合資,因日本長期為低利率所苦、規劃高齡化社會所需的保險保障很有經驗。
聯邦銀行與日系保險集團合資新設壽險公司一夢,最後雖然功敗垂成,但隨著美商保德信金融集團要撤出台灣市場,林鴻聯壯大聯邦銀行的雄心,又燃起熊熊烈火。
熟悉林鴻聯人士說,林鴻聯家族對聯邦銀行的可控制性持股將近九成,聯邦銀行每年替壽險公司銷售的保費高達120億到150億元、保險已占聯邦銀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一半以上,保德信人壽質佳,此時不娶、更待何時。
2點 wrote:
. 「這是林鴻聯在PK.吳東亮」,誰能娶得美嬌娘,6月份答案就揭曉。.(恕刪)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不知道加入壽險的金控,日後配息會不會跟國泰、富邦、中信...一樣的保守。
🤔🤔🤔
新加坡石油巨擘興隆集團(Hin Leong Trading)聲請破產保護,震撼國際金融圈。23家國內外大型銀行合計授信金額約32.64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982.5億元,投資人關注對公司獲利的影響。
根據興隆集團提交的文件,香港上海滙豐銀行(HSBC)為其最大債權銀行,授信金額將近6億美元;次為荷蘭銀行新加坡分行,授信金額將近3億美元;第三為新加坡星展銀行,金額將近2.9億美元。

海峽兩岸也有大型銀行受到牽累。中國大陸四大國有銀行之一的中國銀行,授信金額近2.1億美元;台灣的銀行業獲利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授信金額約9,100萬美元。

***
聯合報 編譯陳韋廷/即時報導
國際油價連2日重挫,美國6月期油價格走跌逾31%至每桶13.78美元,一度暴跌逾40%摜破每桶12美元關卡,英國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亦大跌近30%至每桶18.1美元
還沒公佈股息的金控 應該這禮拜就會公佈完了
是什麼造成負油價?

5 月 WTI 期貨合約之所以在到期日前出現離譜行情,根本的原因在於,目前根本就沒有儲油的地方。許多沒有經驗的交易員突然意識到,石油已不再是一種資產,而是一種負債,他們只有幾個小時時間,來找到一個可以接收實物石油桶的地方,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正如 Roger Diwan 所解釋的發展動態,「投機者發現自己無法轉售 WTI 合約,也沒有預訂要在庫欣原油交付的儲存地點,可以在合約中指定交貨。」

多頭無論如何都要先平倉,終究造成史上僅見的負值油價結果。


這是沒有人預想到的結果嗎?實際上,接近 1 個月前,高盛分析師 Damien Courvalin 就警告,油價可能出現負數,5 月 WTI 合約有潛在的進一步麻煩,將於「結算窗口前出現困境」。

SEB 首席大宗商品分析師 Bjarne Schieldrop 也在 4 月初的報告中說,許多地方的煉油廠現在加工的每一桶石油都在賠錢,或者他們沒有地方儲存石油產品的產量。當煉油廠關閉,許多石油生產商就沒有地方運送原油,最終他們必須出錢找人把石油運走,直到他們設法關閉生產。
高盛指出,考慮到儲存石油的困難和成本,即使在正常時期,原油期貨的投資人都不會讓倉位到期。因此,在這一波受災的投資者,是一些業餘水準的玩家,堅持於他們並不了解的合約,並遭受空前的損失,不僅完全遭到清洗,還損失了 100% 以上的資本,而讓空方大賺。
美國總統川普強調,週一油價的暴跌只是個金融現象,油價已經來到非常低的水位,適合以低價買進,他希望為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增加多達 7500 萬桶原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