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麗露 wrote:
台灣與香港的產業結構也不同,且ECFA不開放中國大陸勞工來台
產業結構是不同,但香港的製造業就業人口比重下降是事實,服務業薪資下降也是事實
不開放勞工?條文就有了,而且中國人最喜歡玩文字遊戲,閃條文漏洞,你等著看好了
asd777 wrote:
南韓近年與大陸的經貿關係日趨密切,緊密度更在台灣之上
南韓跟大陸的緊密度怎麼在台灣之上?不是你政府說說就是了,台灣對外投資七成都集中在中國,請問這緊密度是怎麼定義的?
波麗露 wrote:
台灣現有產業發展已難以因應全球經濟的競爭;台灣應利用簽訂ECFA作為發展知識經濟及產業升級的利基,藉以提升國際競爭力,進而提升勞工薪資水準。
提升國際競爭力是用這種非技術性的方式?
韓國人是怎麼提升競爭力的?是這樣嗎?
裕隆接受關稅保護五十幾年了,所有的台灣人都用買比別人貴的車來保護它,結果咧?
韓國現代已經賣遍全球了
不用說什麼我們的內需市場不夠培養一家車廠,如果知道是這樣,就不應該把資源浪費在這個產業上,電腦資訊產業為什麼不說我們的內需市場不夠培養一家電腦廠?
不要玩一些文字遊戲,我要看的是數據
不要說還沒實行沒有數據,我要看模型推出來的數據,而不是空口白話,隨便喊個省三千億關稅,再來說要十年才可以達成,誰知道你十年後在那裡,會不會已經在美國含飴弄孫了?
scottchen23 wrote:
不要把ECFA想的太偉大
台灣只會變下一個香港而已
...(恕刪)
說實在的,台灣就算真變成香港也沒啥不好。
除了幾個在台上蹦蹦跳跳靠衝突來獲得利益的政治人物會受影響外,
台灣如果能像香港一樣富裕,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會願意的。
至於樓上有人說香港貧富差距變大,
那請問不變成香港台灣的貧富差距就不會變大了嗎?
看看這些年來台灣的窘境,貧富差距不但越來越大,而且在基數不但縮水下,大家還越來越貧窮。這樣真的很可悲。以前台灣有100塊,有錢人拿走50,剩下大多數的人分另外50,現在台灣只能賺60,有錢人還是拿走五十,剩下的人只能分那十塊錢....
如果這樣,我寧可台灣賺 150,有錢人拿走100,剩下的人分50...
所以,到底要當「民主獨立的菲律賓」還是「獨裁沒主權的香港」,我想或許很多人跟我一樣,寧可拿香港身分證也不願意拿菲律賓護照出國當外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