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0156bbb wrote:會計系找不到工作?...(恕刪) 這是個證照的時代沒有證照讀甚麼系出來都沒什路用25歲前最好把該考的證照都考出來最晚30歲前必須把所有該考的證照都準備好在這個一切講究證照的時代讀甚麼科系雖然很重要但是畢業後把所有該考的證照給考出來更重要畢業後考不出該考的證照讀甚麼科系出來都沒有甚麼差別的
前些日子開了一場同學會,來的人不多,也不算少。不過感覺怪怪的,同學的模樣變了,肚子變了,心緒也變了。大家都變得功利了,炫耀的在炫耀,說謊的在說謊,自卑的在自卑。突然發現,從前成績好的那一圈人,反而變成了最唯唯諾諾的一群。那群進學校訓導處最多的,在同學會上趾高氣揚。我淡淡的笑著,看著人生百態,總覺得有趣。想一下,在這群同學中,自己算是混的不錯的,也算生活最悠閒愜意的。只是一如從小的生活,我很少講述自己,只是附和著眾人笑笑,傾聽高中時的朋友口沫橫飛的訴說著畢業近十年來的發展、現在的地位和賺錢的本事。我笑著沒有開過一次口,恍如局外人。向我講述成就的朋友似乎沒有從我身上找來自信,也沒有從我的眼睛裡看到羨慕,於是訕訕的走開了,去找下一個被炫耀者。大家吃了飯後都覺得沒意思,便四散而去。我開著車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哈哈大笑起來。原來人類嘴裡叫囂著'成長'的這個詞彙,果然是伴隨著社會地位的高低來區別的。這樣的成長或許許多人都不願意接受,可是最終還是沉默和諧在了世界的洪流裡,無法掙扎。我也不例外,無法掙扎,無法擺脫,也無法反抗。這個社會說的徹底些,就是商品位社會,從小到大,人類在社會佈局好的商業佈局中存活。每種東西都能標價,作為商品被商人或政府擺在了貨架上,每一層貨架都標註著不同的價格。人們在攀比著能夠買到多高貨架上的東西,並且用來打擊別人,滿足自己。你家的榨菜十塊錢買來的,而我卻可以吃一包一千塊的榨菜。我的消費能力是你的一百倍,我負擔得起,所以我過的比你好。人類社會充斥著諸如此類的攀比公式。也是為什麼,我感覺很有趣的原因。得到一些,終究會失去一些。勤快的同時,同樣會失去快樂和悠閒。所以我的人生總是懶洋洋的。幸好,自己的運氣不賴。否則,自己或許也會成為同學會上唯唯諾諾的其中一個吧。社會本身就是如此畸形,不管如何,也無從否定,這才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原動力。
ansmine wrote:小時候我覺得自己超屌,永遠都有妹,永遠都是風雲人物,我們嘲笑著那些不是很囂張跋扈或者光彩耀眼的普通同學。...(恕刪) 其實我相信樓主一定是位風度翩翩的美少年,如果能多加妥善利用這項優勢的話,說不定可以減少20年的奮鬥哩。
剛好看到就回一下文吧,能醒悟很好,那你就應該先仔細想想自已的優勢是什麼,沒學歷那工廠基本上你就呆不下去,因為你賺的錢永遠都不夠,也存不到什麼錢,升主管大部份都有有學歷的人生,這很正常。22K的人是不想思考自已的出入。50K以上的人是因為覺的22K這不是自已要走的路,於是他們選擇不斷去嘗試所有能賺錢的機會,及轉淚點。如果在人生年輕時你看破,只覺的自已要的是小確幸,那你的一輩子基本就不會變了,因為你永遠都怕矢敗,不去嘗試,就沒機會了。當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了解為什麼大家都說22K的人是不努力的人,因為他們總覺的社會該對自已好,卻少了打死不退的堅持和努力。也許現在社會沒有以前好,但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不要用景氣當理由,因景氣不好當一條路不能走時,成功的人卻還是會找出別條能走的路,而不被淘汰。我有時總會在看一次吳宗憲的努力過程,他很確定自已要賺錢,很努力,所以有了機會,最後成為了知名人物,他也是遇到了問題,所以選擇轉換校園主持,反而成為了本土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