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70元的時候,新聞發布目標價300元

股市投資能賺錢的都是贏家,賺多賺少沒有關係,股市天天有開市,反正來日方長。有賺到錢的都值得恭喜。從和泰車和寶雅的例子,我學到一件事,好股票低檔賣錯了,只要判斷未來還會漲,認錯高價追回來又何妨?因此這次以236元均價買進台積電,是十多年之前56-60元賣出價的四倍,我可以克服心理障礙,也成功進入獲利狀態。

能請樓主預測一下 2330 6月份業績會是增加還是減少?
CAMRY大很厲害!之前很早就將合庫出了九成庫存轉換到台GG,很可惜沒能跟到這波六天就填息的機會......
想請問CAMRY大,對於後續合庫的走勢,是否還會接回?
thebestmonkey wrote:

能請樓主預測一下 ...(恕刪)

六月業績我沒有辦法預測,只能等公司公布了。台積電的製造部有時也會做帳,例如月底已經生產好的貨,先堆起來,等1號再出,讓次月業績好看一點。Mark Liu已經在股東會說下半年會一季比一季成長了,他的話是非常可以相信的。六月業績已經算是過去式,我覺得不太需要理會,對未來股價表現也不是那麼重要的因素。我開始進台積電是在6/5盤後掛的,理由就是6/5收盤後,看到股東會當天Mark Liu的發言說道,下半年會一季比一季成長。
audixtech.alvin wrote:
CAMRY大很厲害!...(恕刪)

嚴格來說,我的合庫是出在5月上旬,台積電是6/5開始算真正決定進貨,中間有大約3個多禮拜的時間,做了5月中旬到6月初冠德和信義的一波漲勢,在6/5進台積電之前獲利出場。這些資金算是非常地忙碌。


合庫走勢略顯疲態,(大多數的金融股皆然)感覺要進入整理,又或拉高之後有人在出貨給新手存股族,(我一直覺得很奇怪,幾年前我合庫買在13-14元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人說要存股?)短線上漲空間似乎不多。因為已經轉進了台積電,以及先前加碼相當多好樂迪,我暫時也沒有打算,也沒有規劃資金再接回合庫。不過合庫是陪伴我14年的長線福氣股,中間也不是每天都持續擁有,幾個大波段下來,有進貨也有出清,我從它身上賺了八位數,將來我還是會等待好的點伺機買回。時下流行講「存股」,而「存股」是不是買了就永遠不賣呢?我看也不見得。假設我2008年5月份沒有在相對高點出清當時的500多張合庫,後來跌到12元,不僅把獲利的數百萬元跌光,還變成倒賠,這樣抱上抱下,絶對是失敗的投資。而高點若沒有賣,後來再度進入漲勢的時候,也就不會有資金可以買進了。所以任何股票,都應該用長期投資的心態進場,才能獲得大波段利潤,但是在某些時候,可以適時獲利出場,累積下一次買進的資金。

要等法說會了....第二季 2019/07/18.....

在此時間之前, 有夢最美.....


〈財經週報-G20後 美中續角力〉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華為訂單確實減少 2019-07-01 05:30 記者洪友芳/專題報導

劉德音表示,全球半導體業其實都反對美中貿易戰,因為兩國的紛爭加劇對產業發展會有不利的影響,目前已看到終端產品需求下降、總體經濟是否守得住也是疑問;華為今年全年對台積電的訂單,確實也有減少。

劉德音認為,G20峰會結果攸關中美貿易戰的走勢,台積電將等7月法說會,再對今年財測提出明確的答案。






個人規劃,低檔買到2330,列為長期投資基本持股,續抱不輕易賣出,有好的點,可以適度加碼。加碼以正金字塔型操作。第四季再參加2元配息,領一點零用錢。半導體產業的景氣變化較快,業內人士常說翻臉像翻書一樣快。投資旗艦標的,可以讓你投資風險降低,避免長期套牢在半導體次產業的公司,久久無法解套。2330是全世界IC設計公司的專業代工廠商,投資2330,就是投資全世界半導體基礎工業。

正金字塔加碼操作實例說明:「不漲不買,愈漲愈買」原則
目前所有6月5日起買進的部位皆屬於獲利狀態,平均成本236元,今天收盤價249元,有13元的價差保護與28張的部位。若於250向上加碼兩張,平均成本將提高為236.95,部位則增加到30張,假設收盤價也是250元,則價差保護依然可以維持在13元,但是投資部位擴大為30張。依照此方式向上逐步小量加碼,直到最後一筆加碼產生虧損,才停止加碼,等待解套之後,才能再進行一筆新的加碼。此操作方式適用於所有的股票,讓你在有足夠的安全邊際的情況下,擴大投資部位,也規避一次大筆投資,做錯方向產生大量虧損的風險。若是覺得股價已經漲太高而買不下手,則可長抱一年以上,以除權除息來降低平均成本,擴大價差保護邊際,然後再繼續加碼,可以加碼的部位,以不迅速縮小價差保護邊際為原則,以免行情反轉,轉盈為虧。

外電指出,美國科技大廠輝達(Nvidia)將下單南韓三星的7奈米極紫外光製程,生產下一代GPU產品。美系外資的看板級分析師說,此事件透露最大含意是三星突破7奈米先進製程由台積電一家獨霸地位,但是,對台積電的實質影響並不大。
必須注意的是,兩大美系外資分析師異口同聲指出,輝達是下單給三星的8或10奈米製程,而非外傳的7奈米EUV製程。三星奪下的訂單,也是入門款、DIE SIZE較小的GPU訂單,高階GPU訂單由台積電繼續把持;至於三星奪得訂單的關鍵,則是價格便宜許多,並非來自技術優勢。
三星搶食輝達GPU訂單的傳聞,其實對市場早非新鮮事,尤其6月中時更傳得沸沸揚揚,但由台積電當時股價走勢來看,對台積電並未產生嚴重衝擊,市場的目光全部聚焦在華為禁售令之上。
外資估算,在台積電的客戶營收貢獻組成中,單一客戶仍由蘋果與高通占大宗,輝達約占6~8%,美系外資分析師說,就算輝達將部分GPU委由三星代工,三星仍舊只是晶圓代工先進製程的second source(第二選擇)
再從先進製程進度分析,投顧龍頭的台股科技部門共同主管說明,台積電的7奈米製程早於2018年第二季便進入量產階段(生產蘋果A12應用處理器晶片),而三星最先進的Exynos 9820應用處理器晶片(用於Galaxy S10)則採用8奈米製程,即優化後的10奈米製程。
整體而言,大型研究機構研判,台積電技術較三星領先至少12~18個月,只要台積電接下來的7奈米EUV、5奈米EUV與3奈米EUV製程的量產進度穩健執行,法人研判,三星短期內要縮短與台積電的差距仍有困難。

CAMRY車主 wrote:
股市投資能賺錢的都...(恕刪)

大大真的是大戶!
我有這財富早就退休囉~~
既然填息後有全部出脫,今天開跌就小量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