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lee540317 wrote:只是資金配置可能要稍微調整(錢沒那麼多,還是要有宏觀視野)☺☺個人還是贊成存股只是短線要稍微提高 nslee540317 說的對就個人買股歷程心得宏觀視野 很難培養 應該說本身不是那塊料短線進出 換來的是 加速虧損 都被宰有辦法調整到F大的強大嗅覺嗎
國泰金前4月賺逾276億 創同期新高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511004942-260410?chdtv://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511004942-260410?chdtv國泰金前4月大賺276.1億 創歷年同期新高!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62252://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62252
富邦金4月獲利52億 年增17%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511004899-260410?chdtv://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511004899-260410?chdtv富邦金前4月大賺282億 位居金控獲利「三冠王」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62251://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62251
可達瓜瓜 wrote:個人猜都衰退 只有京城銀 機率最高 我想法跟你不一樣,我認為三大壽險金控國泰富邦中信,今年獲利都不會衰退,還會創新高,所以維持今年配息水平沒問題,明年此時你就會長嘆:薑還是老的辣.
赴美設廠難拍板 台積電左右為難的三個關鍵2020-05-11 21:36經濟日報 綜合報導貿易戰與新冠肺炎打亂全球製造業節奏,台積電重申積極評估海外設廠,美國也是選項,但...貿易戰與新冠肺炎打亂全球製造業節奏,台積電重申積極評估海外設廠,美國也是選項,但目前沒有具體計畫。 (路透)美中貿易戰與新冠肺炎打亂全球製造業節奏,台積電赴美設廠的議題再度被外媒點名討論,台積電重申積極評估海外設廠,美國也是選項,但目前沒有具體計畫。(延伸閱讀:經濟解析/兩大戰略思維 台積電赴美設廠箭在弦上)業界則分析,台積電赴美設廠,公司提出的「符合規模經濟、成本划算,以及人員組織和供應鏈必須完備」等三大要件,只是「最基本、且最單純的條件」,複雜的政治因素、後續要如何調配產能與客戶,以及永續經營,才是台積電管理階層仔細思索,遲遲未出手的關鍵。台積電目前主要先進製程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超微、輝達等,都是美國企業,台積電在美國設廠就近服務客戶,似乎再合理不過,但公司明白點出「符合規模經濟、成本划算,以及人員組織和供應鏈必須完備」等三大要件其來有自。業界分析,新建一座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動輒新台幣數千億元,為了要滿足這些大型美企的需求,美國廠產能勢必要達到至少每月6萬片、甚至大的規模才能滿足,若僅是蓋一座一、兩萬片的廠,人力、建廠成本都不符合成本效益。然而這樣龐大的產能,後段的封測與設備等協力廠支援能量,也要相當豐沛,但以目前狀況來看,封測廠多在台灣與大陸,台積電在美國生產晶片,還得花更多時間送至亞洲做後段封測,時間與金錢的成本勢必增加,加上美國人力與相關水電費用也比台灣高,這些費用都會對台積電產生不利的影響。台積電供應鏈表示,台積電目前投資重心全在台灣,且先進製程技術已推進準備3奈米試產,2奈米也進入尋求技術路徑,生產據點座落於南科P4~P6廠,總投資金額加計竹科Fab 12B 3奈米試產線,將高達1.5兆元,這些資金投入後,不是短時間就能回收,此時若再赴美設廠,「多頭馬車」的狀況下,管理與良率調校都會成為問題。尤其先進製程的光罩費用相當昂貴,以7 奈米為例,一套光罩就要花費約900 萬美元到1,000 萬美元,能夠負擔得起這樣昂貴費用的IC設計客戶,也就那幾家,台積電已經決定要在台灣大舉興建先進製程產能,若又在美設廠,「客戶就那幾家,要嘛在台灣投片、要嘛在美國投片」,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概念,一旦美國要建廠,勢必會排擠到台灣規劃的產能,意味台積電必須調整產能規劃藍圖,牽動的不僅是公司內部的計畫,還包括無塵室、機台、原物料等周邊供應鏈,牽連甚大。美國可能也會以國家安全為由,把原本給台積電生產的國防相關晶片,轉交給英特爾等美企生產,藉由訂單作為要台積電在美國設廠的條件,這就是比較敏感的政治議題,也是台積電向來不願涉入的層面。台積電在台灣先進製程晶圓廠的龐大的投資,已吸引各國供應鏈相繼來台設廠,群聚效應已形成,這也是台積電一再強調供應鏈要完備,加上政府全力在環評、用水及用電等生產要素全力支援,這些因素絕非美國能輕易提供,因此除了台積電的大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英特爾、超微、賽靈思等,願意支付比台灣更高的代工價格,同時美國政府在水電、環評也提供等同台灣的強而有力優惠條件,否則台積電不會為了少部分賣給美國軍方的晶片,去美國設廠,更何況目前有太多的政治因素摻雜其中。業界分析,對台積電而言,蓋一座廠絕對不是只看短期的訂單或客戶,「永續經營」是終極原則之一,美國設廠牽涉太多複雜且敏感的問題,也是讓經營團隊一再斟酌盤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