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18 wrote:
我的意思可不可以像今年一樣~賺了五元~~只分兩元,另外兩元由公積發出(公積不扣健保和所得)...(恕刪)
問題是你不配出來的部分變保留盈餘還要額外課稅,對公司淨值的減少值更加不利。假設你配公積,盈餘不配的2元會再要扣稅,導致淨值除了配出的5元之外還要更加減少2元的10%也就是0.2元。而配息時,淨值是只減少那配出的5元(因為當初獲利導致淨值增加的5元部分是已扣營所稅)。小股東只看拿到的現金,從來不管它的來源,這在公司經營是不可能的事。
想一下你開小店,要發股息給股東,A方案(配息)發完後,存摺剩100萬,B方案(公積)發完後,存摺剩98萬,股東都領每股5元,但要不要扣綜合所得稅和健保費則有不同,你會選哪個方案?會為了小股東不想繳稅而讓公司的存摺少更多?
PS1: 其實其他大公司的大股東反而有可能短期內選B方案,因為他想避個人巨額稅這種動機,但站在正常公司治理來看是不合理的(除非你有更好投資可賺回那10%被扣的稅,但既然公司在成長為什麼不用股票股利?)。但是2412大股東很缺錢,而且他自己的稅是左手繳右手,你認為他會這樣幹嗎?
PS1: 忘了回「當初2006~2008不是辦理過公積配股然後再減資~所以流通股數不變~投資人拿到減資的錢,減少的應該是公積不是資本額吧」這段,首先公積配股就是配股票股利(這好像是法規改成公積可拿來配之後才能夠做的,有錯請幫更正,之前公積只能拿來補虧損),後來2412又減資是真的有減掉資本額,總之一句話,最好去研究一下我提供的那些數字,會用到財務魔術的公司,不論先前再怎偉大了不起,都要小心看待魔術背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