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napoleon0014 wrote:
報告F大,因為我持有(恕刪)

投信發行基金或ETF是穩賺不賠的他絕不會等淨值0,才申請清算下市,一般基金只要規模小於2億,他就馬上依規定申請清算下市或合併,扣除清算費用,依所剩淨值退還投資人,這次元大石油正二,雖然淨值僅0.67但基金資產淨值仍高達26億多,足以應付清算行政費用綽綽有餘,所以他不急於清算下市,經理管理費每日照扣不誤,金管會不是已警告投資人,不要以為元大石油正二不會清算下市,只要發行投信,認為規模太小,或淨值低到足以影響到公司,就可提早申請清算下市.
原油ETF「棄近改遠」
鉅亨網記者鄭心芸2020/05/05 20:07

今年油價暴跌,原油期貨更首度出現負油價,也因此,為了避免原油 ETF 出現超額損失或清算,國際原油 ETF 發行商緊急調整策略,紛紛將期貨合約棄近改遠。

4 月油價變動史上首見,尤以剛到期並創下首次負油價的 5 月原油期貨價格下跌 232%,引發原油期貨價格崩盤效應。放眼未來,負油價戲碼恐將再次重演,因為目前國際原油儲存業者紛紛表示,已經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儲油,6 月原油期貨價格仍有再度為負的機會。

原油 ETF 調整策略 避免超額損失

為了因應市場可能帶來的衝擊,原油 ETF 從上游的指數公司、ETF 發行商,乃至於下游期貨商均同步調整策略。國內方面,元大 S&P 石油 ETF (00642U) 及元大 S&P 原油正 2 ETF(00672L)均轉持至 12 月期貨合約。
fostery wrote:
所謂外資賣超,是有的外資買進,有的外資賣出,最後統計的結果,今年以來外資賣超金額龐大,所有外資高持股股票都是降低持股比率,幾乎所有金融股都是,無一例外,我智力不高,無法連結這與一定有爭議性事件待發生的邏輯關係,您能說明讓我了解嗎?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
上次觀察到外資連續賣超加上借券放空的情況,
就是第一金發生慶富案上新聞的前夕。

因為當時我手上有200張的第一金。

那次後我就開始觀察一些連續借券放空的股票,
後面有高機率出現新聞炒到很多人在討論。
不能說完全負面,可爭議都不小的新聞。

這時會有很多投資人被洗出場,
過幾個月話題結束又好像沒事了。

或許有人會聯想到內線消息,我想不是。

知名的放空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
會親自派人匿名調查,確認情況後寫好研究報告再出手放空,
所以狙擊成功率很高。

外資的研究員也一樣,呈報告給主管一定會做足功課,
這些都是獨家研究(或者說消息)。

等上新聞讓我們看見已經準備收網了。
(所以說看新聞做股票會死很慘,但新聞還是要看的)

外資今年總計賣超6千多億,元大金上週就賣4百多億(感謝指正,這邊要更正,新聞沒看清楚),
金融類股如此調節的情況也少見,不是金融股無一例外可解釋。

當然莫名其妙放空又回補,連消息都沒有的情況也是有
(這種通常是短暫的快市,不會是連續借券放空)

另外,我只是說有觀察到這現象,
麻煩自行判斷對錯,我不對任何人負責。

板上願意分享自己分析判斷的人並不多,
多數都是來帶風向看熱鬧,
字打太多沒人愛看,打屁聊天還是比較輕鬆點。

P.S. 膽子夠大,爭議事件通常是好買點。
人類買東西會百般的挑剔,潛意識會追求無瑕的商品,直到有人開始鬨搶...
(說歸說,我自己還是不敢買)
vul34622 wrote:
原油ETF「棄近改遠(恕刪)

因為CME的原油期貨是採實物結算交割,非油商的投資人都會提早換倉,或購買遠期期貨,才不會事到臨頭被逼上梁山,面臨實物交割的窘境,這次當月期貨結算日出現負油價,都是不懂遊戲規則的投資人才會碰到,機構投資人早早就換倉了,我隱約記得元大投信,好像至少提早十天以上就換倉到遠月期貨,如果假設它是結算當日負油價被迫結算或換倉,它就慘了,淨值變負數,ETF投資人最多投資歸零,投信可要自付大筆金錢交割,否則就是違約.
HousePig wrote:
外資今年總計賣超6千多億,元大金上週就賣4百多億


外資上周總共賣超元大金95417張,每張1.65萬計算,總計就15.74億,你是如何算出400多億?
一周五個交易日元大金賣400億,平均每天賣80E,約48.48萬張,但元大金每天成交不到3萬張,這怎麼回事?是地下交易還是空中交易?
fostery wrote:
外資上周總共賣超元大(恕刪)

感謝指正,這邊新聞確實看錯。
上面加個補充,就不改了。

總之沒辦法解釋為什麼是賣元大最多,
外資一定有理由才會大幅降低持股比例。

外資持股
109/01/02 40.31% 4,705,408 (1月賣超-29622)
109/02/27 39.93% 4,661,125 (2月賣超-16203)
109/03/31 38.15% 4,452,896 (3月賣超-203337)
109/04/30 37.09% 4,328,792 (4月賣超-111736)
109/05/19 35.17% 4,104,810 (5月賣超-201769) (單位:張)

拿你之前來比較的中信金
109/01/02 41.63% 8,116,645 (1月賣超-30590)
109/02/27 41.68% 8,126,434 (2月買超36680)
109/03/31 39.13% 7,629,488 (3月賣超-475029)
109/04/30 38.4% 7,487,328 (4月賣超-125812)
109/05/19 37.94% 7,398,736 (5月賣超-65649)

股本規模大得多的中信金都沒有如此禮遇,
也許我的觀察是錯的,F大可以給我一點解釋?

另外,前面幾樓有注意到,
我發現F大很不喜歡別人提到他手上持股的負面消息。
說了會被比較激烈的針對?

進來這邊是為了金融股討論區,
如果只想聽好聽的話提醒我,下次會注意。
畢竟我不知道你手上的持股。
罐大,元大金成本價約淨值8成,希望版上大戶能多少回補一下。
陳小罐 wrote:
好奇 成本是多少?...(恕刪)
我持股只有你的十分之一,
今年配的不錯.....看來我不孤單,就給他放著,等著起風吧!
napoleon0014 wrote:
罐大,元大金成本價約...(恕刪)
外資今年至今金融股持股比率降幅依序
1/1持股比率 5/20持股比率 降幅
1中壽 27.18% 22.08% -18.76%
2元大金 40.37% 35.03% -13.23%
3兆豐金 26.83% 23.55% -12.23%
4新光金 23.02% 20.32% -11.73%
5合庫金 21.5% 19.19% -10.74%
6第一金 27.74% 25.1% -9.52%
7中信金 41.64% 37.9% -9%
8玉山金 44.24% 40.38% -8.73%
9國泰金 23.26% 21.41% -7.95%
10富邦金 27.66% 25.94% -6.22%
11永豐金 32.09% 30.31% -5.55%
我有元大金,我不管它價位,反正等配息,股.

我只關心為何借卷要賺利息那麼難?不是一直跌,大家都不融卷,直接實股賣?

這表示還沒跌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