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weber2654 wrote:
台積電也是因為美國客戶佔60%而做出的決策。

台積電絕大多數的客戶,來自於以Apple為首的美國客戶.

川普不只一次要求Apple等廠商遷回美國.
這個地球上能對抗美國總統的廠商,應該少見.


中國華為,以及其他中國客戶再大,也大不過Apple以及其他美國客戶.
台積電在美國設廠製造,也是毫無選擇. 美國政府要 "American First".

US$25B的遷廠補助已經在草擬.
一旦通過,美國廠商只能喝敬酒, 而絕對沒膽子喝罰酒.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69152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川普政府日前傳出,正計畫「全面加速」將美國工業供應鏈遷出中國,並以稅收激勵和返國生產補貼做為鼓勵措施,外媒最新指出,目前10多位美國國會議員和官員已開始草擬提案,企圖藉減稅、補貼、更新法規,和推出規模約250億美元(約新台幣7551億元)的「遷移基金」補貼,促使美企將業務或主要供應商遷出中國。

《路透》今(18)報導,據該報對美國10多位現任和前任政府官員、行業高管和國會議員的訪問,美國政府,以及民主、共和兩黨,都正規劃各項促使美企將供應鏈遷出中國的措施。

政府方面,總統川普已在上週4簽署行政命令,賦予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 DFC)新的權力,以幫助美國本土的製造商,在生產上(包含藥品在內)達到美國市場需求優先,然後再出口到世界的目標。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葛瑞姆(Lindsey Graham)預計在本週發布新法案,以降低美國對中國製造產品的依賴,葛瑞姆並在上週5稱,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是令人痛苦的警鐘,提醒美國太依賴中國等國提供的關鍵醫療用品。
Katong wrote: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川普政府日前傳出,正計畫「全面加速」將美國工業供應鏈遷出中國,並以稅收激勵和返國生產補貼做為鼓勵措施,外媒最新指出,目前10多位美國國會議員和官員已開始草擬提案,企圖藉減稅、補貼、更新法規,和推出規模約250億美元(約新台幣7551億元)的「遷移基金」補貼,促使美企將業務或主要供應商遷出中國。
這個世界真的變了。
美國一向最自豪的就是自由市場經濟。
在資本的世界裡,大家各自發揮才能,
讓資本運用的效率極大化。
過去為了全球經濟自由化,
花了多少力氣在移除關稅壁壘與反對政府補貼。
結果現在全部倒過來了....

weber2654 wrote:
講得好,學院派的研究員說出的策略是太理想化。台積電也是因為美國客戶佔60%而做出的決策。
美國客戶佔60%,跟東西在台灣做出來賣,
這兩件事完全不衝突。
川普希望製造移回美國的主因
是希望增加美國的就業機會。
如果5nm廠真的成功移到美國,
對台積電影響可能不大,
但是對台灣不可能是好事。
01newbie wrote:
這個世界真的變了。美(恕刪)


國安、國安、國安。軍用半導體在美生產才安心。
weber2654 wrote:
國安、國安、國安。軍用半導體在美生產才安心。
把5nm廠移到美國,
不管國安或是經濟方面,
對美國都是好事,
這點我一點都不懷疑。
我比較在乎的是對台灣的影響...
01newbie wrote:
讓資本運用的效率極大化。
過去為了全球經濟自由化,
花了多少力氣在移除關稅壁壘與反對政府補貼。
結果現在全部倒過來了....

中國加入WTO 20多年了,至今沒有履行種種承諾.

中國可以獨資在美國開設銀行.

美資(全體外資)去中國卻必須與中國公司合資,
持股不得超過50%,不得有控制權.

貿易戰開打近兩年以後,中國才開始被迫履行部分義務,
例如准許外資100%控股金融業與證券業.

不再強迫外資技術轉移為前提的市場准入,
智慧財產權保護入法,並加重處罰...

以上種種都是20多年前加入WTO承諾要做的事.

至於政府補貼.

中芯國際,華為,如果沒有中國政府直接大量補貼,還能站得起來嗎?
既然對手是這樣,美國也就調整戰略.

最新的5nm製程,降低美國對設在中國諸多供應鏈的依賴.

https://www.cnbc.com/2020/05/15/tsmc-to-build-us-chip-factory.html
The factory will be focused on producing so-called 5-nanometer chips, the latest 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being manufactured today.

TSMC’s decision to build a new U.S. chip plant comes as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administration continues to scrutinize the global technology supply chain upon which American firms rely on. In particular, the government has sought to reduce reliance on China, a feat that may not be so easy, experts previously told CNBC.

最後別忘了,台積電所有的半導體設備與設計軟體,全數來自美國廠商.
一個不聽話,以及被制裁的台積電,立刻就必須關門停業.

就像是美國制裁中興通訊一樣,禁令一出,中興通訊的工廠立刻就要關門.
中興員工幾萬人,以及協力廠商十幾萬人立刻放無薪假.
01newbie wrote:
把5nm廠移到美國,...(恕刪)


去美國生產一個月才2萬片
約才台積電的2%產能
美國工人與工程師又沒有台灣人耐操且薪水較高
2024年才量產5nm
看的出來純粹服務美國特色產品而以~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去美國生產一個月才2萬片
約才台積電的2%產能
美國工人與工程師又沒有台灣人耐操且薪水較高
2024年才量產5nm
看的出來純粹服務美國特色產品而以~
從目前投資金額與規模來看,
台積電的確可能只是虛應故事。
如果只是這樣,那麼對台灣的影響就不大,
而台積電投資的120億美元就當作規費繳了...
就怕美國政府食髓知味,要求更多,
例如,所有的iphone零件都要美國生產,
那就麻煩了。

Katong wrote:
中國加入WTO 20多年了,至今沒有履行種種承諾.
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倡導自由市場經濟。
為了推動世界經濟自由,還成立了WTO,
到處施壓,要各個國家移除貿易壁壘、開放市場。
中國是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國家,
如果沒辦法達到WTO的要求,趕它出去就是了。
結果為了對付歐盟和中國,美國開始杯葛WTO,
自己建立關稅壁壘,並準備對企業進行補貼。
我不是說美國這樣做有甚麼錯,
只是長久以來美國宣揚自由市場有多麼重要,
許多國家(包括台灣)被押著開放這個開放那個的,
現在看來讓人覺得感慨。
01newbie wrote:
從目前投資金額與規模(恕刪)


自由貿易是浪漫的說法。只有比技術,比供需,看誰的籌碼多。做過生意或國際貿易的人就明白。 到了最後總是現實面多於道義面。
我的看法是。
川普短時間內無法處理疫情跟復工的威脅。
只好另闢戰場搞美中貿易戰。
可能還會有很多後續的動作。
畢竟他就是需要一個敵人。

倘若造成波動。
存股的價格有到的話。
可以再繼續買入。
今年說不定又可以看到10%殖利率的銀行股。
美中緊張 外資大賣台股290億
2020-05-23 02:26經濟日報 記者盧宏奇/台北報導


美中衝突擴大,外資昨(22)日反手賣超台股290億元,壓抑指數回測月線10,803點,多頭三度叩關年線無功而返,櫃買市場相對抗跌,周線更拉出連九紅,生技股持續活蹦亂跳,內資偏多心態不變。

兆豐國際投顧董事長李秀利、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均認為,外資調節壓力未減,大型權值股難有表現,所幸政府基金、八大公股行庫,加上部份投信與壽險等內資積極承接,台股上有壓、下有撐,後市維持區間整理格局,具籌碼優勢的題材型中小型股可望脫穎而出。

受制於美國恐進一步限縮華為,及中國大陸推動香港國安法挑動市場緊張神經,港股昨日狂瀉1,349點或5.5%,台股也因台積電、大立光、聯發科、瑞昱等走弱,尤其金融股遭到外資大舉賣超25萬張,導致金融股指數出現5日以來最大跌幅1.4%,加重台股重挫197點收10,811點,失守5日、10日線及年線10,991點等多道關卡,成交量1,783億元。

台股三度挑戰年線無功而返,累計本周小跌3點或0.03%,連三周收黑;櫃買指數昨日盤中一度創145.6點波段新高,終場壓回下跌0.94點收144.15點,但周線續漲2.51點或1.7%,拉出連九紅,內資持續走自己的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