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會成功,完了!」林向愷:五年後,台灣薪資亞洲最低!

banmi wrote:
整段論述矛盾百出,如...(恕刪)

台灣設計 大陸加工
出口到哪裡?
一直是歐美
這次金融海嘯重災區
歐洲跟美國
到現在還是爬不起來
那台灣要怎麼好起來?
台灣產品根本沒有打進亞州地區
韓國商品光是在大陸就賣翻了
他們現在就在享受當時跟中國緊緊連動的好處
至於技術竊取 如果你的技術一直不斷往上爬
是不會有這種結果
如果技術一直停留在一個階段
就變成弱後技術 即使不用偷你的技術
你的技術遲早會被超越 這種言論真是好笑
那三星怎麼不被偷學 LG怎麼不被偷學 英特爾怎麼沒有
因為根本做不來 關鍵人才早就被牢牢鎖住了
台灣如果沒有觀光這塊補起來
還會更慘而已
早些年開放三通就不是這個光景了
我們自己玩死自己啊
身旁有個11億 12億人口的市場不好好全面利用
本來有最佳戰略位置搞到這田地==
讓韓國 上海爬起來 這是台灣自找的啊
此一時 彼一時 時光早就過去了 根本來不及了



七七三 wrote:
台灣設計 大陸加工出..
至於技術竊取 如果你的技術一直不斷往上爬
是不會有這種結果
如果技術一直停留在一個階段
就變成弱後技術 即使不用偷你的技術
你的技術遲早會被超越 這種言論真是好笑
那三星怎麼不被偷學 LG怎麼不被偷學 英特爾怎麼沒有
因為根本做不來 關鍵人才早就被牢牢鎖住了.(恕刪)


說明白一點
台灣的技術都是去跟別人買來求來的
根本就無獨立自主的能力
你要他技術往前走,哪可能?!
阿自己不能往前走,只好期待別人也走不了
所以就會有這樣的想法
對於一個無法技術自主的國家
老怕別人都技術政策,也是可想而知
KCLin0423 wrote:











說明白一點
台灣的技術都是去跟別人買來求來的
根本就無獨立自主的能力
你要他技術往前走,哪可能?!
阿自己不能往前走,只好期待別人也走不了
所以就會有這樣的想法
對於一個無法技術自主的國家
老怕別人都技術政策,也是可想而知...(恕刪)

台灣有很多自己技術
但是台灣太小了
沒辦法繼續突破
這要多國人才一起合作
但是外國人才要進來
限制一大堆
我們沒有跟上世界潮流
就像外勞要不要鬆綁?
要阿 補足人力缺口
吸引高階低階人才
台北那麼便利
有那麼好的優勢
為什麼要限制自已?
當世界都這麼做
台灣能獨善其身多久?

KCLin0423 wrote:
說明白一點台灣的技術...(恕刪)


要發展技術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市場來提供資源和誘因

如果我們的市場只有兩百萬,那很難養出甚麼高端技術來

就像夏普花了大錢搞出最先進的技術,但是沒有終端市場來為此買單的話最終也難逃虧本被收購的命運

台灣的市場在哪裡?連自己人都不買帳,很難讓企業家敢勇敢創新
goblinlord wrote:
要發展技術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市場來提供資源和誘因

如果我們的市場只有兩百萬,那很難養出甚麼高端技術來

就像夏普花了大錢搞出最先進的技術,但是沒有終端市場來為此買單的話最終也難逃虧本被收購的命運

台灣的市場在哪裡?...(恕刪)




政府不是說我們有13億的市場嗎

當初信誓旦旦說簽了ECFA ,A個發 ,還花不少錢和做文宣再打廣告解釋

道德經 wrote:
政府不是說我們有13...(恕刪)


不簽更慘,很明顯的事實就放在那裏
對岸市場早就被韓國和大陸本地廠商先行卡位了
現在才要進去競爭有那麼容易嗎?
為什麼2000年不學韓國一樣早點進去開拓市場呢?我們當時過去的廠商多數只是把大陸當成為歐美代工的工廠,這也就是現在要被對岸淘汰掉的這群廠商;那時期就把大陸當成市場在經營的才是現在存活下來並得以成長茁壯的廠商(如巨大,正新,旺旺,康師傅,大潤發等就是了)

現在做雖然已經遲了,但遲到總比不到好,大陸為了讓台商可以有生存空間已經把日本廠商給趕跑了,我們趕快趁此良機把這一塊原本由日本廠商所佔領的空缺給填補起來就行(所以我還蠻看好裕隆的)

聰明的人會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求商機和轉機,愚蠢的人卻總是搞一堆無法解決的問題給自己放棄的藉口
所以才會有人窮困有人富有嘛,我看到很大的商機,你卻只能看到很多的問題
goblinlord wrote:
要發展技術必須要有一...(恕刪)


韓國也大概只有 5 千萬
可是人家從半導體,汽車,核電廠,全部都走向自有技術


現在台灣有大陸這個市場了
你有看到台灣有想要往自有技術發展嗎?

有啦~ 只有像裕隆這種幾十年都不死心的公司
也有很多人幹譙他,但是,至少那顆引擎還是打上台灣的品牌
那,裕隆做了,其他廠商為何不能做呢?
汽車都想要自己走出去了,看看機車廠那個慘況吧
可見問題根本不在跟國內市場大不大的問題
跟心態有關
台灣人只求賺 3-5% 風險低的利潤,只要量衝出來,一樣能賺錢
所以就只能賣勞力賣資源

另外
台灣人不擅於從無到有獨立自主
這跟教育有關
不想說太多,請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sf-kvhw2yU
這是美國物理學家徐一鴻教授對華人教育的描述
裡面提到諸多華人教育的問題
其中有一項
"一個問題給華人做, 10 個有 9 個都會依課本教的做得很漂亮,做得很用功

一個問題給美國人做,可能有 5 個人會很用功的按照課本上的方法做完
有 3 個人會用自己的方法解出來,雖然可能不是很 smart
而美國人要的頂尖份子,就是那 3 個用自己方法解出來的人,而其餘的那 5 個很用公用課本解的
只能去一般的大學,或者是一般的公司"

這就是台灣教育使得台灣人不擅於獨立自主從無到有的原因
台灣人總是需要有個樣板,他們才會知道要怎麼做
台灣人只能做到 improvement or development
台灣做不到,也不願意承擔風險做 innovation 和 invention

知識的累積應該包括
資料蒐集,理解與歸納,推翻與再建立,運用與推廣
而台灣的教育
完全沒有 "推翻與再建立"的過程
不得推翻懷疑老師課本教的東西,你只到弄熟並考到高分
這是一種父權思想下的教育結果
所以才會有徐一鴻教授所說的現象(除了我上述點出的,還有其他的現象,請看 youtube)
但是
"推翻與再建立"是對資訊的反思與獨立思考的行為
在這過程中,你必須去反思,資訊所說的對不對,如果不對那又應該是怎樣,如果對,那從另一個角度,方法,想法,手段來看,是不是應該有相同的結果
經過這個過程,資訊才能成為一個人的知識,而不只是常識
而這個過程也是技術自主的必要訓練,然則,台灣完全沒有

台灣的民族性(不敢冒險,只圖小利,父權思想)與教育
才是使台灣一直都要取經,出賣勞力,資源(能源),從事奴工產業而無法脫困的原因
民族性與教育方式不改
政策再怎樣定都沒用

goblinlord wrote:
不簽更慘,很明顯的事...(恕刪)


選票怎麼來的?

吹牛 唬來的!!

選上了 罵也沒用

gggyyy123 wrote:
選票怎麼來的?

吹牛 唬來的!!

選上了 罵也沒用...(恕刪)

兩個黨不都一樣?全世界哪個民主國家不是這樣?
民主本來就只是一群會投票的驢而已

goblinlord wrote:
不簽更慘,很明顯的事實就放在那裏
對岸市場早就被韓國和大陸本地廠商先行卡位了
現在才要進去競爭有那麼容易嗎?
為什麼2000年不學韓國一樣早點進去開拓市場呢?我們當時過去的廠商多數只是把大陸當成為歐美代工的工廠,這也就是現在要被對岸淘汰掉的這群廠商;那時期就把大陸當成市場在經營的才是現在存活下來並得以成長茁壯的廠商(如巨大,正新,旺旺,康師傅,大潤發等就是了)

現在做雖然已經遲了,但遲到總比不到好,大陸為了讓台商可以有生存空間已經把日本廠商給趕跑了,我們趕快趁此良機把這一塊原本由日本廠商所佔領的空缺給填補起來就行(所以我還蠻看好裕隆的)

聰明的人會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求商機和轉機,愚蠢的人卻總是搞一堆無法解決的問題給自己放棄的藉口
所以才會有人窮困有人富有嘛,我看到很大的商機,你卻只能看到很多的問題...(恕刪)




開放是好事

不過像 新光三越 和一些大公司都不得不逃出中國

台灣又以中小企業居多

台商在大陸有多少被坑殺過,數不清

記得剛開放時,每個都想過去掏金,什麼東西都便宜

每個人看到都是商機,沒看到危機

當初台積電留在台灣還被說會沒有競爭力

聯電還想盡辦法偷跑去大陸

2000年台商已經很多在大陸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ifTOX6_2_U&playnext=1&list=PL5AB7EF8F2A06E4F8&feature=results_main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bKgt6fWB1G0


-----------

題外話

2013/04/15
國安局去年向立院提出台灣人擔任中國公職共一六九人的情資,主管機關陸委會在朝野立委要求下,同意一個月內清查,三個月懲處。拖了一年多,陸委會先自我縮減問題名單僅卅二位,然後將裁罰責任推給各機關,其他部會不願攬事,到現在一個都罰不到,馬政府全被看破手腳。
其實,台灣人會去擔任中國公職,多非泛泛之輩,像是台商,在其領域屬指標性人物,否則老共也不會看上眼。要找出這些名單並加以查處,對馬政府來說,不算難事,但拖了一年多才告訴立委不用罰,也看出馬政府為如何就地合法苦思方子解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