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動過.
是去年我才拿起來整理, 裡面大多都是金融股, 有中信金,富邦金,華南金,國泰金,兆豐金,台中銀,國票金. 其他大都也算是大型股如南亞,台橡,中纖,國賓,農林,旺宏,長榮海,味全,宏洲. 而其中也有下市的太電,太電,佳錄科技,力霸.
12年來的配股加起來目前市值大約 240萬, 所以 12年來市值沒有增加太多, 約不到 25%.
但也因為大都是大型傳統股似乎是很穩定及保值. 配息部份也增加了超過40萬, 去年就領了6萬多的股息.
看起來是沒有很亮麗的績效, 但以每年的股息收入及相對標的的穩定性來說, 這樣的成果我是可以接受.
但也是因為一直都沒有去動它們, 所以也安穩地度過金融海嘯, 但也沒有把股息再轉入做複利滾存. 但對求保本的穩定獲利及流傳給下一代的功能是真的有達到.
接下來我是真的要主動但無腦來做存股了, 以增加張數為目標. 先計畫以金融股為主, 每月定額固定買入. 當然還是會留大部份現金, 在有大崩盤的時候再加碼進場. 原則上都是只買不賣, 以領股息為主, 也當作是未來養老及留給下一代的基金.
還要在這裡跟版大及各位前輩多多學習, 也希望可以加群來進一步討教交流.
今天拿出來一樣分享給有在看這棟樓的板友。(內容是2018/10/21分享的)
1.請參閱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143380
,葛拉漢選股法,最後選出12檔適合存股的標的中,竟然有這檔食品股,這檔我推薦過很多次了,
公司的特色就是老人治理,只想穩穩獲利,護城河也超強大,土地多到隨變賣一塊,都有可能股價暴衝,禮拜五收28.55這價位,離殖利率6.25%便宜價28.45只剩下一點點距離,這也是為什麼禮拜五恐慌中,有潛在買家直接低接,幾乎穩定年年配息1.5以上,可以低接考慮。
2.* 連續29年配發股利, 合計 37.11元,這29年來平均EPS 1.47
盈餘分配率(%)111 ! 代表公司都把盈餘最大化的發給股東 XD
3.黑松 (1234-TW) 2018/12/19下午由董事長張斌堂領軍參加交易所法人說明會,在黑松積極進行以迎合市場主流產品行銷並控制成本之下,預估今年及明年的業績將呈現持續成長。另外黑松(1234)重啟資產活化,將標售深坑非營運所需逾7,000坪土地,因需重整地號及土地鑑價,明年下半年才會有進度;此外,受景氣影響,黑松今年總體應持平,不過代理的金門高粱外銷至中國大陸,將是明年重點。
最後說重點 :超級穩定的定存股,屬於民生類股,年年配息,殖利率都有5%,偶爾股價會小噴一下,因為土地過多。



大大寫的文章我給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