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iwan wrote:新業者的網內互打免費...(恕刪) 市話?有利潤嗎?家裡市話一個月都不超過100元,幾乎都line 來line 去!電信股那家成長機率最高?基期最底? 那就是答案了!!中華電當然還是龍頭,只是個人覺的利潤越來越低!
wanghappy wrote:市話?有利潤嗎?家裡...(恕刪) 家用是帳單很少沒錯~~但公司行號有100多萬家以上每間電話加傳真算3~4支就好至少有500萬支.是不能省的***公司市話月租費不能辦70元的.一通都沒打月租最低選A型也要近300元***
~小又又~ wrote:家用是帳單很少沒錯~...(恕刪) 你知道很多公司同仁、業務也在line 來line 去嗎?市話真的都擺好看的! 公司電話都切傳真在使用......一千萬用戶,要的是數據用戶而非市話用戶吧!
wanghappy wrote:你知道很多公司同仁、...(恕刪) 中華有三大點待突破,不過非常難...第一,它是官股控制,某方面限制了作為。第二,第一大業者,尤其是固網,老是成為靶子。第三,員工公務員心態氣濃重,換成台積/鴻海那種經營者,以它的底子,真要搞,其他業者早掛光了。電信業看好的總說年年獲利穩定,看衰的總說沒有成長。其實圈外永遠無法理解的是,這幾年來不管NCC、消保團體、監察院、立法院,外加政府高層想要政績的,動不動就來軟硬兼施要求業者降低資費,然後大肆宣揚又幫消費者多攢了幾顆茶葉蛋的錢.... 但電信業獲益依舊不為所動!大家可以回頭比較看看這幾年整體資費牌價,雖然整體費率下降,但行動數據用戶/加值服務營收的增加,實質ARPU是提高的,所以三大業者依舊賺得流油。還有就是因為可做彈性調節的成本(支出)太多了,資費下降少賺的,可以從別的地方省回來。所以,除非短期內整體通傳市場有結構性的改變,否則這3家再風光個2~3年應該還是有的!
wanghappy wrote:市話?有利潤嗎?家裡市話一個月都不超過100元,幾乎都line 來line 去!電信股那家成長機率最高?基期最底? 那就是答案了!!中華電當然還是龍頭,只是個人覺的利潤越來越低! 市內電話:11,496,837戶(2014年4月)住宅客戶:8,502,852戶(2014年4月)非住宅客戶:2,993,985戶(2014年4月)小弟服務的公司是員工500多人的中小型企業每個月光繳給中華電的各種帳單加起來就超過10萬元而這只是中華電百萬企業用戶的一家而已
pineman wrote: 前兩句就錯了,後...(恕刪) 怎麼不是利差,追求成長性等於你買的公司還沒被別人注意相對的股價低,等成長了股價自然高了起來,這不是利差是啥??當然成長性也包含營業額越來越大可能會配發股利或股息稀釋股價,整體而言還是總金額是成長對吧,當然還是利差.你的方法我大概知道,以前我把那個呂宗耀當作偶像,現在則是嘔吐的對象,他就是自己成立團隊專門研究資本額低於30還是35億的公司,並且親自拜訪公司得到第一消息,比你看財務報表還看到更多的東西,他買的股票都是具有成長性的小公司,也在電視上教人看財務報表,做法都沒錯也都很對,但錯就在他把聽眾當作出貨的對象,在他投資的小公司股價高點時鼓吹投資大眾去購買,而我就是那倒楣的投資大眾,之前舉的例子就是他當初推薦的"昇達科",我是從一百多塊一直買到四十幾塊(最低到三十幾塊),公司不錯呀很有成長性,但成長需要陣痛,陣痛怎麼來我跟你說....首先小公司因為股本小很容易受到景氣的影響,這家昇達科本身做微波通訊的設備也是目前很夯的4G概念股,一開始很不錯賺很多eps也很好,但因為小公司發不出股息就發股利結果就造成股本的膨脹,剛好他營收趕不上擴張的速度以及股本的膨脹,再加上金融風暴的洗禮,股價真是腰斬再腰斬,後來我也是趁四十多塊時再加碼然後抱了五六年到今年才回本且有賺.你可以說沒虧到,是因為我低點有加碼,不然現在還套在上面,請問這種股票給我們這些花農來講抱得安心嗎?遇到金融風暴睡得著嗎?不可否認現階段來看昇達科算是不錯的公司,但我的資金在上面套了這麼久,當初如果拿來買中華電既睡得安心又荷包滿滿.總而言之,你喜歡投資成長性的公司也沒錯也是個好方法,但你就祈禱配股利不要配太多而造成股本膨脹迅速,一不小心遇到金融風暴的情況那種股價腰斬再腰斬的情形很有趣的.